王燕;李志英;邹月兰;余杨桂
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复合1%利多卡因肌间沟臂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提供一种安全、快速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方法上肢手术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各40例.罗哌卡因组用0.2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组用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并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脉搏(P)、血氧饱和度,评价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起效和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罗哌卡因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且运动感觉阻滞分离,术者和病人满意度高.
作者:魏海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服刑人群、羁押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后,采静脉血检测HIV、梅毒.结果检测1622名特殊人群HIV、梅毒,检出感染HIV 6人,检出率为0.37%;检出梅毒感染29人,检出率为1.79%.结论特殊人群不仅是犯罪人员,也是HIV、梅毒感染高危人群,今后公安部门在释放羁押人员前应对其进行全面的HIV、性病检查,定期监测并及时治疗.这样做对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宗辉;奚弟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肝炎的危害不仅在于其疾病本身,更在于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便是其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
作者:宋竹青;王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3例经手术、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者59例(93.65%),误诊4例(6.35%).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疑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何游春;粟碧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TEK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对该仪器进行WBC、RBC、Hb、PLT四个参数的精密度、携带互染率、总重复性、线性范围、准确性进行测试.结果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CV<3%;四个参数的携带互染率均≤2%;总重复性CV均<4%;线性范围相关系数r>0.990.各参数不准确度与参考方法比较,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分类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EK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各方面性能良好,测定参数快速、准确、精密、可靠,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医疗行为的高理想状态作为一种普遍的准则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并以此看待医患关系,使医方所扮演的白衣天使角色与实施医疗行为的现实状态形成强烈反差.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认识在现实医患关系中的弊端进行阐述,以促进对医患关系达成正确认识,使医患双方明确各自角色、定位,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减少纠纷,共同营建和谐健康的医疗环境.
作者:张绍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高尿酸血症(HUA)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WHO的标准分为1、2、3级3组,测定血尿酸(BUA)、空腹血糖(FBG)、血脂各项指标,并常规检查心电图,必要时做平板运动实验、Holter、胸片及头颅CT检查.结果(1)检出HUA54例,检出率45%,并发现HUA随着高血压级别递增而呈增多趋势.(2)各级高血压组中,HUA与FBG、TG、LDL密切相关,且在高血压3级组中变化明显(P<0.01或P<0.05).(3)高血压3级组中33例HUA患者有28例发生冠心病和脑梗塞,发生率为84.8%;伴发糖尿病13例,也进一步佐证了HUA与老年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与HUA密切相关.HUA和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一样,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应重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HUA的监测.
作者:何运昉;杨萍;喻明书;王姝;王天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高原缺氧的刺激下,长期居住在青藏高原的人群在机体缺氧适应过程中常发生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如果适应不全,可能会发生一系列与低压性缺氧相关的疾病,包括高原性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及血压异常等,但目前与高原适应良好和适应不全相关的机制仍不清楚.在此,本文综述与高原慢性低压性缺氧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高原慢性缺氧相关性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莫定基础.
作者:魏立;黄跃;孔佩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降低无偿献血报废率,杜绝高危人群参与献血.方法对44469例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各项检测总不合格率为10.97%(10.68%~11.26%).结论无偿献血血液的检测应选择较好的试验方法和试剂,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严格按国家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筛检献血者;献血前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提高献血者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引导高危人群自检并主动退出献血行列,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Ⅳ期乳腺癌治疗的影响.方法对62例Ⅳ期乳腺癌的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并随访疗效.结果术前化疗的36例中完全缓解(CR)7例(19.4%),部分缓解(PR)20例(55.6%),病情稳定(SD)7例(19.44%),临床获益率达到94.44%(82%~99%).其中16例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3年总生存率(OS)为58.33%(41%~74%),无瘤生存率(FRS)为27.8%(14%~45%).而未做术前化疗的26例中只有5例获得根治性手术,3年OS为30.76%(14%~52%,X2=4.607,P=0.032),FRS为7.69%(1%~25%,χ2=3.902,P=0.046).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降低Ⅳ期乳腺癌的术前TNM分期,并使一部分患者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宏江;敬静;汪静;陈琳;吕青;赵扬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病例女,21岁,学生,左乳包块1+年,经内服药物治疗无好转.查体:左乳外上象限质韧包块约3.0cm大小,略可推移,边界欠清.诊断:左乳外上象限纤维腺瘤.
作者:任仲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诱导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45例肾移植患者行术前诱导治疗,其中组反应性抗体(PRA)阴性患者23例,行赛尼哌诱导治疗13例,ALG诱导治疗4例,OKT3诱导治疗6例;PRA阳性患者22例,行赛尼哌诱导治疗11例,ALG诱导治疗5例,OKTs诱导治疗6例.结果45例患者均行肾移植手术.23例PRA阴性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一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2%,与同期相同条件患者(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例PRA阳性患者术后无超急排斥反应发生,1例(4.5%)发生加速排斥反应.术后3、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和27.2%,与同期PRA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年内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0.9和81.8%,与术前无诱导治疗的PRA阳性患者(87.0、7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PRA阴性患者,诱导治疗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不明显,但对PRA阳性患者,诱导治疗能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作者:王子究;李静波;韦慧卿;徐国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0例双眼翼状胬肉的患者分别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右眼),与传统的翼状胬肉转瓣(左眼)两种手术进行了比较.结果两年随访32例(80.00%).左眼(翼状胬肉转瓣)3例复发,占9.40%,而右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未见明显复发的病例.结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以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兴德;王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运用锝[99mTc]甲氧异晴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前列腺索E1脂微体载体制剂(Lipo PGE1,凯时)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凯时1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次,休息5天后完成第2个疗程;对照组34例,用硝酸甘油5mg静脉滴注,其余治疗两组均予以冠心病心肌缺血常规处理.两组疗程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90%~100%),对照组有效率91.18%(77%~98%),两组相似(P=0.109).结论凯时与硝酸甘油相比较疗效没有不同.
作者:曾庆华;康长明;喻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分为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和病毒载量实验.抗体检测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ILLSA)、免疫层析/渗滤以及免疫印迹实验(Waternblot,WB)为主;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心蛋白P24抗原;病毒载量实验主要以反转录酶链聚合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一系列方法为主.虽然现在还没有有效消灭体内HIV的方法,但积极、早期治疗对延缓感染者发病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王国蓉;李春来;方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方法将HIE患儿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对干预组从生后3天开始接受早期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育儿指导.两组均接受常规的HIE综合治疗,并在3、6、12、18和24个月进行智力、运动发育检测.结果干预组在12、24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比常规育儿组高(P<0.01).干预组康复93%,常规组仅为72%.结论对HIE患儿进行适宜的早期干预,能显著减少脑瘫、智能发育迟滞等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张小平;何刚;杨方政;颜春英;谭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观察其二维及彩色血流表现特征,判断肝内外血管病变及侧支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作出病因诊断,并通过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验证.结果下腔静脉阻塞20例,肝静脉阻塞3例,两者同时阻塞3例,彩超诊断正确者24例,诊断符合率92.3%,误诊2例,误诊率7.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布加综合征患者的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邹玲;曾艳;何兴华;马果丰;郑庆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两种扁桃体切除术的优劣.方法2001年以来,采用传统剥离术44例,软剥离法40例.结果传统剥离子手术术中、术后出血均多,术后白膜生长慢(24小时),切口水肿明显,疼痛剧;软剥离法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白膜生长快(12小时),切口水肿轻.结论软剥离法可显著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术后切口干净,白膜覆盖好.
作者:李洁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典型病例女,55岁.咳嗽、气急3年余,经查肺CT、肺功能、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和肺活检明确诊断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经激素正规治疗,患者症状仍进行性加重.2003年9月15日行左侧异体减体肺移植,术后每天行1次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直至病情平稳.
作者:俞小卫;韦国桢;殷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两种临床常见乳腺癌切线野摆位技术的优劣.方法20例病人按入院先后编号,分A、B组.A组患者用枕头沙袋填充身体悬空部位,B组患者卧于乳腺放疗托架上,测量每位患者治疗后激光灯X、Y、Z轴与患者体表定位点的误差,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结果B组患者用乳腺放疗托架治疗前后X轴平均误差为2.1,Y轴平均误差为1.8,Z轴平均误差为1.2,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乳腺癌切线野放射治疗时乳腺放疗托架在精确摆位、精确治疗方面有明显优势,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韩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