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病痰涂片阴性病人的诊断与治疗

朱光萍

关键词:结核病, 痰涂片, 阴性
摘要:通过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涂阴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与治疗.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改革对确诊的涂阴肺结核病人应给予必要的、合理的治疗.否则将有41%的病例在5年内痰菌转阳而变成传染源.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MV-DNA确诊48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选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有效44例(91.7%),进步4例(8.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L-3460B尿液分析仪临床应用性能的评价

    目的评价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性能.方法采用临床标本及尿液室内质控物对HL-3460B尿液分析仪进行重复性、准确性及与其它尿液分析仪的一致性评价;同时,对该仪器与镜检的符合率进行检测.结果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重复性、准确性良好,与其它仪器及镜检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1).仪器检测红、白细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97、83.85和96.30、97.74.结论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过筛标准的要求,适合于中小型医院或大型医院的急诊检验等工作量相对较少的实验室使用.

    作者:张春平;杨明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治疗硬脑膜外血肿387例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机制及诊治手段.方法总结分析我科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硬脑膜外血肿387例.结果本组共行手术346例,非手术及保守治疗41例,痊愈369例,痊愈率95.35%;死亡18例,病死率4.65%.结论利用头颅CT能正确估计血肿量,结合临床表现采取佳治疗方案.对病情较轻、血肿量小于40ml者(尤其是小儿)尽量行非手术治疗.如需手术者,可行床旁钻孔持续负压吸引,尿激酶注入血肿腔碎吸治疗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病情较重,血肿量较多,合并脑挫裂伤、脑疝形成者应积极手术,建议采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老年病人采用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为妥.

    作者:刘旭;廖洪民;雷琳;陈勇;朱家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单用拉米夫定或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同时给予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共26周,然后单用拉米夫定26周;单药组40例,单用拉米夫定5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6周.观察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及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结束时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联合组不高于拉米夫定组,但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6周后,HBV-DNA复发率和ALT反跳率联合组不低于单药组.结论单用拉米夫定或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均较好,但长期疗效联合用药不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作者:王驰;王细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前角肌旁入路与臂丛阻滞方法的比较

    目的寻找一种麻醉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的臂丛阻滞途径.方法123例ASA Ⅰ-Ⅱ级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经前斜角肌旁入路组(观察组,n=50)、经肌间沟入路+经腋路入路组(对照组,n=73),比较不同臂丛神经阻滞入路途径的优缺点.结果观察组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前斜角肌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临床常用臂丛阻滞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阻滞完善、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刘显刚;雍记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阴道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氟康唑150mg单剂顿服,同时使用达克宁栓400mg阴道给药,每日1次,共5天.对照组仅用达克宁栓400mg阴道给药,每日1次,共5天.停药2周及4周时复查,内容包括自觉症状、体征及阴道分泌物涂片找真菌.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8%,显著优于对照组(56%,P<0.000).副反应为偶有轻微腹泻,次日自愈.结论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剂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好,疗程短,作用快,经济方便,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探讨

    目的总结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将71例子宫良性病变有全子宫切除术指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筋膜内组42例,均实行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29例,实行腹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结果筋膜内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输血少,恢复快,住院天数少,深受患者欢迎.结论对子宫良性病变者,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36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体会.方法对36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肉眼血尿是常见的症状(76.3%),其次为腰痛(28.9%).36例均做B超、IVU检查,26例行逆行造影,有11例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CT、MRU等确诊24例(92.3%).结论选择早期诊断的方法并及时、正确治疗,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有效的方法,术后要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和抗癌药灌注治疗.

    作者:马健;谭孝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国产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国产球囊导管扩张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年龄24-65岁贲门失迟缓症患者,用国产球囊导管(球囊直径4.0-5.0cm)扩张治疗.结果8例患者扩张1次,17例扩张2次,3例扩张3次.临床症状复发3例,其余25例随访6-30个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率89.29%;3个月内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球囊导管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段彬;邓珍萍;刘川;张小林;赵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次手术取石治疗双侧上尿路梗阻25例报告

    肾、输尿管双侧结石致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其诊断较易而处理较难.笔者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25例双侧上尿路结石,采取一次手术取石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运胜;马蜀爽;赵明功;邓玉斌;魏夕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亮菌甲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亮菌甲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基础治疗相同情况下,治疗组再给予亮菌甲素,对照组则给予苦黄注射液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肝功能,并追踪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退黄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治疗4周后,TB、DB、ALT、AST等肝功能指标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43%(35/49),对照组为36.73%(18/4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88,P<0.001);治疗过程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亮菌甲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效果理想,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文辉;龙列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关于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为提高实习质量,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通过对实习医院临床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树立新的临床教学管理理念,改进临床教学的方式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为临床一线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为创立实习医院临床教学管理模式提供路径.

    作者:徐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药物与剂型

    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加工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如片剂、散剂、颗粒剂、注射剂、软膏剂、栓剂等为常用剂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制剂在体内的生物效应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改变了过去认为化学结构是决定药效唯一因素的片面看法,认识到剂型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药物的药效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文介绍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临床上的常用剂型及其特点,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发展方向.

    作者:陈加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加强多学科合作提高重症胰腺炎诊治水平

    近年来,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已由早期手术切除坏死组织,转为以加强监护、全面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尽管本病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死亡率仍高达15%-20%.

    作者:韩盛玺;李鑫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74例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血液灌流组(治疗组)和非血液灌流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从入院至清醒时间,阿托品及解磷定用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情况,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为8.33%,阿托品中毒率为2.78%,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78、7.89和15.78%,P<0.05);治疗组阿托品和解磷定总用量分别是(345.83±40.53)mg和(14.21±1.86)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21±45.66)mg和(25.43±3.54)g(P<0.01);治疗组昏迷患者入院至清醒时间为(10.28±2.72)h,低于对照组的(15.72±3.34)h(P<0.05);住院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结论血液灌流可以明显提高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

    作者:伍尚平;宋明珠;樊均明;张维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控制院内感染必须加强洗衣房管理

    洗衣房负责对全院各种医疗被服,各科值班室被服和工作人员工作服进行清洗、消毒、缝补、干燥、熨烫、折叠、下收、下送等供应工作,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在进行这些工作时,为了控制院内感染,一定要做到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流.若管理不当,将直接给病人和工作人员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各环节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宁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58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采用现代非超乳所用切口对58例白内障患者进行ECCE+IOL植入术.结果58例中,2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白内障有相应的合并症,术后视力稍差,其余视力恢复良好.结论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效果明显,设备投入小,值得没有超乳条件的医院推广.

    作者:张年孝;黄学文;黄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

    从2003年4月起,我院在128例新生儿病人中广泛使用留置针,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8例,男78例,女50例,年龄10分钟-28天.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早产儿25例,其他各种疾病68例,静脉内置管3-7天,平均4-6天.

    作者:何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H-MRS在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与应用进展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在近年临床应用中有了很大发展.本文综述了常规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1H-MRS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彭娟;罗天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下颌分根磨牙固定修复的探索

    目的评价联冠和单冠用作下颌分根磨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31颗下颌分根磨牙进行修复治疗,下颌第一磨牙18颗,第二磨牙13颗.对下颌第二磨牙存留近中根多采用单冠修复,其余的采用联冠修复.观察期1-3年,用主观评价、牙龈出血指征和成功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除3个磨牙拔除外,患者的主观评价、牙龈出血指征及效果良好,1-3年的成功率达87.1%,单冠修复效果良好.结论合理地修复设计和修复后维护,能提高下颌分根磨牙的修复效果,单冠可用于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分根牙的修复.

    作者:吕丹;葛勇新;夏露;梁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