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民;赵平;雍郑蓉;李威
对成都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1999年院前救治的30390次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空趟为4515例,占两年总呼救数的14.85%.在呼救原因(病因)中发生空趟前5位依次为交通伤2637例,占58.41%;脑血管意外401例,占8.88%;中毒358例,占7.93%;暴力伤253例,占5.60%;坠落伤211例,占4.67%.本文还探讨了两年来呼救总数与空趟车、月分布特点及相关联系、空趟与本市呼救应激反应时间、呼救半径的关系,找出产生空趟的多种因素,提出减少空趟的有效办法.
作者:李东曲;李远建;廖秋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急性中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急性中毒患者(镇静催眠药、乙醇、一氧化碳及农业杀虫剂各20例)及20例正常人血清sIL-2R.结果:急性乙醇中毒组(AL组)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组(CO组)血清sIL-2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组(SH组)、急性农业杀虫剂中毒组(F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中毒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L组治疗后sIL-2R低于治疗前(P<0.05),CO组治疗后sIL-2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SH组与FI组治疗后sIL-2R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乙醇中毒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均可导致sIL-2R增高.经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sIL-2R降低较非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明显.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免疫异常的急性中毒尤其是特效解毒剂治疗的急性中毒是切实可行而有效的.
作者:董芸;荆晓明;王智斌;朱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急诊医学中的院前急救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院前急救是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
作者:陈清秀;张天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对我科近五年来院前救护250例脑出血病人的措施进行讨论.通过院前救护、心肺复苏等处理后院前死亡5例,占2%;经CT检查后收入专科进一步救治245例,占98%.作者认为:脑出血病人院前救护的关键是迅速畅通呼吸道,改善缺氧,减轻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使病人保持安静,安全转送.从而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为进一步院内抢救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何海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急诊工作中引起常见医疗纠纷原因的认识,找寻降低医疗纠纷的办法.方法通过对1999年发生的纠纷原因的分析,2000年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结果2000年明显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达到了医患双方满意的结果.结论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要求急诊工作应做到技术水平高、各项纪录及时完整、服务好、解释耐心,加强医患沟通,采取主动措施可以积极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宁;刘纪宁;周永华;吴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综合治疗的方法及观察血胆碱酯酶的变化.方法:对256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分别给予洗胃,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应用,输血及换血疗法,血流灌注,光量予血疗等治疗,并观察血胆碱酯酶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达阿托品化心率平均41±15分钟,体温升高平均2.15±0.32小时,异常分泌物及肺部罗音消失平均1.2±0.3天,ChE平均9.6±2.3,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特别是重度中毒患者必须综合治疗,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判断中毒轻重,肯定疗效,是否出现反跳,估计预后极为重要.
作者:谭光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1998年-2000年三年间发生在我院急诊科的医疗纠纷48例,计算其年发生率,同时从医患双方出发将医疗纠纷分为医源性医疗纠纷和非医源性医疗纠纷两大类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医疗纠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非医源性医疗纠纷的上升为主,引发医疗纠纷的具体原因多个主面.结论: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医方的原因,也有患方的因素.医院应从转变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和环境设施、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加以防范,并呼吁全民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减少或杜绝纠纷的发生.
作者:胥碧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79例脑损伤昏迷病人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达到了保持均衡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赵文芳;张光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急诊ICU内利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快捷、有效、多种用途等优点.随着急诊事业的发展,在急诊ICU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危重病人逐年增加,该手术应用日渐增多,其并发症的防治也日趋重要,本文对我处近年来在急诊ICU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时发生并发症的11例进行分析,旨在:总经经验、以利提高、更好应用.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对心脏性猝死72例进行统计分析.男女之比为1.3:1,发病平均年龄58.6±13.9岁,院外复苏成功率0%,院内12%.结果表明:心脏性猝死(SCD)抢救的关键在于有健全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及其网络建设.缩短急救距离和急救时间,普及民众,特别是与高危人群密切生活的人群对该病的认识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并积极搜寻高危人群加以预防,将电除颤及基本CPR作为SCD的首选抢救手段.
作者:陈睦虎;李远新;余平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紧迫的急症,心肺脑复苏是使病人重新获得生命的急救措施,近年来心肺复苏的概念更新与复苏综合治疗措施的进展,使复苏效果明显提高,本文通过对我科2001年1-12月收治的22例的心肺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分析,体会到及时、正确、有效地进行复苏对提高复苏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石定碧;李明兰;麦超;邱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县级综合医院在医院分级管理达标过程中相继成立了急诊科.作者通过到多家同级医院的急诊科参观学习,取经,深感目前县级医院的急诊科无论是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开展的业务,还是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并不乐观,令人担忧.
作者:林光凤;许勇;赖贵才;林玲;舒世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严重多发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特点是:病情重、伤势复杂多变、死亡率高.精心做严重多发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是降低病死率不可低估的一个重要.我科于1996年1月至1998年5月,接收严重多发伤72例.现将其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光玉;周淑清;何苗;曾秀华;黄春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本文探讨创伤性胰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全组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应用抑制胰腺外分泌药物,充分引流,营养支持,防治感染等治疗.5例行了手术治疗(胰腺内口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胰体尾部切除2例,假性胰腺囊肿内引流2例).结果:23例痊愈,治愈率92%,2例因合并肠瘘而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创伤性胰瘘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B超、CT、ERCP检查、瘘管造影或引流液淀粉酶测定多可确诊.处理的原则是充分引流,防治感染,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的应用.瘘管经久不愈、假性胰腺囊肿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根据瘘管及囊肿的部位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曾俊;胡卫建;徐光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西部大开发为院前急救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各级政府更加重视院前急救,而院前急救的社会作用也在不断的展示和放大,历史给院前急救工作者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的院前急救水平相对落后,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东西部地区院前急救的发展状况,对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有重要意义.急救模式、平均呼救--到达现场间期、急救人次占急诊人次百分比、回车率、心跳骤停现场复苏成功率、突发灾害事件时的应急能力、平均经济收入是西部与东部地区院前急救水平差距的主要表现.因此,西部院前急救工作者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院前急救单位应加强基础建设,提高院前急救的社会地位,要加强队伍建设,建成一只高素质的快速反应队伍,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增大国家财力的投入,使院前急救实行微机网络管理、装备先进的通讯设施、急救车辆、急救设备,逐渐与国际接轨.我们应看清形势找准差距,学习东部地区的先进经验,促进西部地区院前急救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李远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CU真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3月-2001年3月19例ICU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真菌感染占同期危重病人的10%.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原发病及全身情况有直接关系,这也是主要的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降低真菌感染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的主要途径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全身情况,同时注意预防.
作者:万勇;王大庆;葛颖;周志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了27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3例,术中确诊22例,漏诊2例,行十二指肠修补或吻合(包括空肠十二指肠Roux-en-y吻合)加胃造瘘或胃空肠双管造瘘26例(96.3%),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367%).治愈26例(96.3%),死亡1例(3.7%).结论:修补或吻合加双管造瘘法是治疗十二指损伤的一种易于掌握、操作简单、符合生理、并发症少的术式.
作者:王前清;胡俊川;潘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9年6月18日下午7pm,广元市中区南陵小学小学生进食不洁凉粉后,发生集体食物中毒;2001年3月14日晚上10pm,驻我地武警8743部队某连发生一起集体进食变质香菇后,发生集体急性食物中毒,全部送入我院抢救,全获成功.现将抢救中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向超;魏君然;蔡体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出血指空肠上段以上病变引起的出血,成人数小时内出血量达1000ml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者为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紧急、凶险,需要紧急救治.作者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监护,旨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监护水平,挽救病员生命,提高生存率,提高病员生存质量.我院急救中心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12月共救治上消化道出血36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翠霞;黄光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蜂蛰伤中毒主要的死亡原因,现报告笔者近来抢救6例患者的资料.
作者:周平;朱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