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驻黔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调查

徐文秀;孙兰英;杨敬源;张良芬

关键词:军队, 离退休,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调查, 贵州
摘要:目的 对驻黔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并探讨危险因素,为该人群MCI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式,使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贵州省11个军队干休所全部男性离退休干部进行认知检查.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男性调查对象206人,MCI患病率为11.65%,MCI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I患病率与贫血、低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外伤、脑梗死、抑郁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参加锻炼、写日记呈负相关(P<0.01).结论 驻黔军队离退休干部MCI患病率较低,MCI患病率与年龄、脑血管疾病等因素相关.为降低发生痴呆的可能性,应加强军队离退休干部认知功能早期监测,并对MCI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提取物诱导软组织修复再生的研究进展

    目前,种植义齿是口腔临床中牙列缺损的主要修复方式.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骨整合不再是权衡种植成功率高的唯一标准.因为软组织缺损直接影响种植义齿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因此,软组织美学成为当今种植领域的研究热点.1984年,Assoian等[1]发现了第1代血液提取物——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它是自体外周血通过梯度离心得到的血小板凝胶(platelet gel,pG)[2],富含大量生长因子,能够很好地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从而开启了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新的理念及路径.后来又出现第2代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APRF)和第3代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等,笔者简要介绍几种血液提取物诱导软组织缺损修复再生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拓;付冬梅;钟科;孙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脑血管药物不良反应200例分析及合理用药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心脑血管药物不良反应,探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合理用药对策.方法 选取2012~2014年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别与药物品种之间的关联,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优化心脑血管用药的对策.结果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伤和呼吸系统异常是心脑血管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药物合用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药物本身缺乏靶向性和医生选用不合适的药物治疗是主要的诱因.结论 心脑血管药物引发不良反应比较普遍,肝肾功能损伤和呼吸系统异常常见;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缺乏靶向性,合理用药、用药个体化和增加药物治疗的靶向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薛彦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昆明地区二级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现状.方法 对昆明市4家二级医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透患者血管通路情况进行回顾性多中心分析,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病因、透析开始时血管通路选择情况及临时性通路改换长期血管通路的情况、长期血管通路的构成情况,并对通路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306例患者,开始透析时选择无涤纶套无隧道导管279例(91.2%),其中54.5%选择股静脉置管,选择带涤纶套导管8例(2.6%),选择动静脉内瘘透析16例(5.2%).长期血管通路的构成情况为:动静脉内瘘243例(79.4%),带涤纶套导管61例(19.9%),人工血管内瘘2例(0.7%).结论 昆明地区血液透析患者开始透析时血管通路以静脉导管较多;长期血管通路的使用上,以自身血管内瘘为主,带涤纶套导管比例较高,人工血管内瘘较少.需要加强医务人员血管通路知识的培训,加强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及时合理建立血管通路.

    作者:王新文;谭陶然;李志林;王平;郭建秧;赵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端粒长度对心血管疾病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端粒是DNA双螺旋末端的一段TTAGGG高度重复的碱基序列,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具有保护线粒体末端的作用[1].但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多,端粒将发生不可逆的缩短.一旦细胞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即停止分裂,直至衰老死亡.从碱基结构来看,GGG三联序列意味着端粒更容易受到超氧自由基的攻击,因此,氧化应激损伤会加速细胞端粒的消耗[2].另一方面,氧化应激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所以在细胞生物学层面,不难看出端粒长度与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联系.

    作者:吕娟;王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院为军地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全科医生的做法

    西藏高原幅员辽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散,多地处边远山区,远离中心城市大医院.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多,加之后送距离长、交通欠发达,因此,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任务重大而紧迫.我院地处海拔3700 m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是辖区内唯一一家部队三级甲等医院.我院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结合藏区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首创全军第一所为兵便民流动医院,在为高原军民送医、送药、送健康的同时,着力培养“留得下、带不走、用得上”的全科医生队伍.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本院紧紧围绕藏区军地基层医疗机构救治能力提高,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研究培养“留得下、带不走、用得上”的全科医生队伍的做法,为西藏边疆地区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一条适宜和有效途径.

    作者:赵瑞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2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急诊内镜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急诊内镜下诊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经内镜下诊治42例作为内镜组,拒绝行内镜下治疗的68例为对照组,总结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表现,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病死率.结果 内镜组患者内镜下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弥漫性糜烂伴渗血12例(28.6%),胃或十二指肠多发溃疡25例(59.5%),胃或十二指肠单发溃疡并出血5例(11.9%);消化道出血Forrest分级:Ⅰa8例,Ⅰb28例,Ⅱa6例.内镜组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90.5%)较对照组(61.8%)显著增高(P<0.01),病死率(28.6%)较对照组(52.9%)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急诊内镜下治疗安全可行,并且止血效果显著,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良梅;刘晓波;王思念;左尧金;周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血压管理方法在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两种血压管理方法在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3月,纳入符合抽样标准的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血压治疗管理法,不设定目标血压;观察组采用早期快速强化降压法,静脉泵入短效降压药,2h内将血压降至目标血压(140/90 mmHg)以下,并保持血压稳定.分别于治疗前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C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头颅CT检测,计算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肿扩大例数.结果 观察组脑血肿体积扩大率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CCSS评分及mR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早期快速强化降压治疗,对预防患者脑血肿扩大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茂君;李莉;崔文耀;李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Ⅰ、Ⅱ类切口患者478例,以2013年1~6月的237例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的24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未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实施干预性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及效果.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蒋廷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10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和IL-8、IL-17及IgE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流涕、喷嚏、鼻痒症状评分、症状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鼻塞症状评分及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IL-8、IL-17及Ig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比单用氯雷他定更好,其机理可更有效降低IL-8、IL-17及IgE的水平,进一步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傅坤;刘海兵;李晓鸣;徐成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甲医院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管理的实践性研究与体会

    医院薪酬体系管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员工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在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关系到医院未来远大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1].因此,医院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薪酬体系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与医院各个方面统筹密切相关.本院近年来将绩效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医院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研究结合我院近年来实施绩效管理的实例,对在现代医院应用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探究,希望总结经验后,对未来进一步完善推进新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孙锐;徐勋良;沈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利用一次性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支架制作牵开吸引头

    目的 利用一次性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支架制作颅内手术用牵开吸引头.方法 取出一次性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支架,将其肢解后得到2种小片:1种有管道、1种有凹槽;将金属吸引头套入小片的管道或凹槽制成牵开吸引头.金属吸引头套入有导管的小片不需弯曲就能使用;而套入有凹槽的小片需要弯曲,使之与小片的弧度一致才能使用.结果 经过20例颅内显微手术实践证实,利用该方法制成的牵开吸引头兼有压脑板牵拉脑的功效和吸引头吸除脑脊液或创腔积血的功效.结论 利用一次性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支架制作的颅内手术用牵开吸引头兼有吸引器和压脑板的功能,且制作简单、使用灵活、对脑的挫伤较轻、对病变的暴露较好、取材方便且可忽略成本.

    作者:李敏;朱兴宝;赵南南;陈丽敏;张燕;袁周洁;蒯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活性成分防治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研究进展

    针对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现代西医多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改善骨髓抑制情况,但其疗效欠佳,价格昂贵使患者难以承担.而中医药防治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由来已久.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防治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及其机制也日渐被现代医药学研究所揭示,因其在防治放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作用多环节、多靶点等突出优势,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笔者查阅近年来中药活性成分在防治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新研究进展,对其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及其机制综述如下,旨在为探寻高效、低毒的抗骨髓抑制新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玲洁;刘天亮;唐旭;宋宗辉;甘萍;于波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共情护理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烧伤是一种突发性的意外伤害,虽然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进步,烧伤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烧伤后增生性的瘢痕除了影响美观,还会给患者带来畸形、功能障碍,加之烧伤患者还面临着回归社会等各种问题,心理负担严重.有研究显示,烧伤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尤其是深度烧伤的患者更为严重[1].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会给患者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有些患者不堪心理重负而出现自杀倾向.共情护理属于心理护理的范畴,其能够使护士对患者的感觉和情绪感同身受,了解患者的痛苦,并将这种了解和体会传达给患者,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2].我科室对2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共情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RF的制备及保存方法的研究进展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由法国科学家Choukroun等于2001年首次提出,与第一代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相比,第二代富血小板制品因其简化的制备和血液未经生化处理而得到广泛应用.骨增量术中,将PRF与骨移植材料混合,可以提高移植材料的稳定性及骨诱导性,从而起到止血、促进创口愈合、加速骨再生及骨改建等作用;也可以制备成膜,便于临床使用[1].临床试验表明,富含生长因子的PRF混合骨移植材料应用于引导骨再生,可以提高成骨活性[1].但PRF制作方法研究报道较多、较杂,保存方法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PRF的制作及保存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毛俊丽;陈红亮;赵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为主的两药与三药化疗在食管癌术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以多西他赛为主的两药与三药化疗方案在食管癌术后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药组70例和三药组70例,两药组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液+卡培他滨片联合用药,三药组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液+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三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3%,两药组为6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三药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腹泻的发生率(35.7%,24.3%,18.6%)显著高于两药组(17.1%,14.3%,8.6%)(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采用多西他赛为主进行的两药与三药化疗方案对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三药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化疗方案的优先选择.

    作者:宋少伟;王勇;赵渭东;卜智斌;张永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部队官兵高原驻训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在实战化练兵要求推动下,高原驻训成为了部队开展较多的训练课题.高原环境大气压低、气温低、氧分压低、紫外线辐射强、风力大以及绝对湿度低等特点,易诱发官兵急、慢性高原病,严重者可发生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甚至丧失劳动能力[1].以往有关部队高原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研究报道,多为单个部队的数据分析,就高原环境对来自不同海拔地区部队的人群健康状况影响对比较少.因此,为了解高原环境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部队官兵的健康状况影响区别,本研究选取驻亚高原地区部队到亚高原、从亚高原到高原及从低海拔高原到高海拔高原三种类别部队的官兵,进行驻训期间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官兵对高原战场环境适应能力的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王涛;徐昕明;周盛;石骥;张步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运用品管圈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实践

    品管圈是指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团队人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目前,品管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针对我科以往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较高的问题,自发组建品管圈,探索减少静脉留置非计划拔管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分对策可改善全院共性的问题,具有推广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媛;张明娟;黄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终末期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素抗凝,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透析与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无死亡情况发生.治疗组透析期间的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能抑制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杜娟;高利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新策略

    老年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骨质密度改变,以骨量减少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OP的严重后果是发生OP性骨折,即脆性骨折.老年人一旦发生脆性骨折,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升高.据WHO 2009年统计的数据,美国、欧洲和日本大约有7500万OP患者,其中1/3为绝经后妇女.国内情况亦不容乐观,2006年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在50岁以上人群中,OP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而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显著升高,女性尤为突出.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及人口老龄化,OP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重视对老年OP患者的早期防治,科学地服用纠正骨质疏松的药物,合理的体育锻炼,控制骨密度在理想范围,是预防OP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重要措施.因此,应在老龄群体中广泛开展OP防治知识宣传,早期预防骨质疏松;对OP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定期随访、监测骨密度,大限度地减低OP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杰;文晓英;刘丽;宋云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颈淋巴清扫术后不同负压引流管放置方式的对比试验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试验,比较传统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方法与新的放置方法之间有无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中接受颈淋巴清扫和皮瓣修复血管吻合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管避开血管放置;实验组以可即邦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覆盖保护血管,引流管在可即邦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表面交叉放置,无需对血管刻意避让.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伤口负压引流量、愈合情况以及皮瓣血运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皮瓣均血运正常,负压引流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新的负压引流管放置方式简单易行,对颈部大血管和游离皮瓣血管吻合口无明显不利影响,伤口愈合无明显差异.

    作者:羊书勇;郑维银;李晨军;李浩;鄢兰元;李焰;吴坡;蒋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