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部队官兵高原驻训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王涛;徐昕明;周盛;石骥;张步振

关键词:高原, 军队, 健康, 高海拔, 野外驻训, 调查
摘要:近年来,在实战化练兵要求推动下,高原驻训成为了部队开展较多的训练课题.高原环境大气压低、气温低、氧分压低、紫外线辐射强、风力大以及绝对湿度低等特点,易诱发官兵急、慢性高原病,严重者可发生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甚至丧失劳动能力[1].以往有关部队高原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研究报道,多为单个部队的数据分析,就高原环境对来自不同海拔地区部队的人群健康状况影响对比较少.因此,为了解高原环境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部队官兵的健康状况影响区别,本研究选取驻亚高原地区部队到亚高原、从亚高原到高原及从低海拔高原到高海拔高原三种类别部队的官兵,进行驻训期间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官兵对高原战场环境适应能力的措施提供参考.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Ⅰ、Ⅱ类切口患者478例,以2013年1~6月的237例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的24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未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实施干预性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及效果.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蒋廷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PPP并发产后出血者围生期的手术时机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围生期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适宜时机.方法 以90例围生期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时机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产后立即行子宫切除者43例,观察组为产后经药物止血、宫腔纱布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切除术者47例.比较两组子宫切除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除子宫前出血量和总出血量分别为(2962.3±233.8)ml和(5966.9±434.5)ml,多于对照组(2463.5±254.2)ml和(5366.4±454.3)ml(P< 0.05);观察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为(1591.2±145.1)ml,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立即行子宫切除相比,以保留子宫为目的的保守治疗失败后再行子宫切除,并未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的预后风险,并未明显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脑血管药物不良反应200例分析及合理用药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心脑血管药物不良反应,探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合理用药对策.方法 选取2012~2014年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别与药物品种之间的关联,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优化心脑血管用药的对策.结果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伤和呼吸系统异常是心脑血管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药物合用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药物本身缺乏靶向性和医生选用不合适的药物治疗是主要的诱因.结论 心脑血管药物引发不良反应比较普遍,肝肾功能损伤和呼吸系统异常常见;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缺乏靶向性,合理用药、用药个体化和增加药物治疗的靶向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薛彦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种简易“双通道”内窥镜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都需要使用内窥镜.单通道内窥镜由于只有一个活检钳道口,在操作使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设计实用新型三通管件,安装在单通道内窥镜的活检钳道口上,诊疗过程中,能在插入治疗附件或检查附件的同时,对病变部位或内镜镜头进行注水、冲洗,实现了双通道内窥镜的功能,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不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在各中小型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闵秀君;张琼英;罗蓉;吴念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68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电凝电切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8例为观察组,同期经电凝电切治疗但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结直肠息肉患者1986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临床特征、息肉特征、预后及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出血发生在电凝电切术后2 h~28 d不等,其中大便中带血16例,便鲜血52例;一次便血量≤50 ml者26例,50~100 ml者18例,101~200 ml者6例,>200 ml者2例.68例中,单发息肉26例,多发42例;术后出血息肉大直径≥10 mm的48例,<10 mm的20例;有蒂息肉8例,亚蒂息肉13例,无蒂及平坦型息肉47例;术后病理类型:炎性增生性息肉16例,腺瘤52例.均经肠镜下成功止血.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长期口服抗凝药、长期透析、多发息肉、息肉≥1 cm、无蒂息肉、腺瘤性息肉为结直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后迟发性出血患者以高龄及合并高血压者为主,可发生于术后2 h~4w内,多为息肉较大的无蒂或扁平型息肉,病理类型多为腺瘤.内镜下止血是治疗迟发性出血的重要方法.

    作者:陈兰;文峰;余卫中;夏伶俐;肖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10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和IL-8、IL-17及IgE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流涕、喷嚏、鼻痒症状评分、症状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鼻塞症状评分及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IL-8、IL-17及Ig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治疗效果比单用氯雷他定更好,其机理可更有效降低IL-8、IL-17及IgE的水平,进一步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傅坤;刘海兵;李晓鸣;徐成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军队医院聘用制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职业高原是指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在此阶段中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的一种状态[1].护士职业高原是护士职业发展中暂时或永久的停顿现象,处于职业高原的护士认为自己不管多努力,都难以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水平及职位,出现对专业新技能追求的疲倦闭.当前,由于军队医院编制体制改革,使得军队医院护理人员以聘用人员为主,加之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发展前景有限等原因,使得军队医院聘用制护理人员职业高原期过早到来.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军队医院聘用制护理人员职业高原现状和内心体验,以期为完善军队医院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

    作者:李东文;王红梅;孙瑛;何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新策略

    老年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骨质密度改变,以骨量减少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OP的严重后果是发生OP性骨折,即脆性骨折.老年人一旦发生脆性骨折,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升高.据WHO 2009年统计的数据,美国、欧洲和日本大约有7500万OP患者,其中1/3为绝经后妇女.国内情况亦不容乐观,2006年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在50岁以上人群中,OP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而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显著升高,女性尤为突出.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及人口老龄化,OP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重视对老年OP患者的早期防治,科学地服用纠正骨质疏松的药物,合理的体育锻炼,控制骨密度在理想范围,是预防OP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重要措施.因此,应在老龄群体中广泛开展OP防治知识宣传,早期预防骨质疏松;对OP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定期随访、监测骨密度,大限度地减低OP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杰;文晓英;刘丽;宋云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部队官兵高原驻训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近年来,在实战化练兵要求推动下,高原驻训成为了部队开展较多的训练课题.高原环境大气压低、气温低、氧分压低、紫外线辐射强、风力大以及绝对湿度低等特点,易诱发官兵急、慢性高原病,严重者可发生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甚至丧失劳动能力[1].以往有关部队高原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研究报道,多为单个部队的数据分析,就高原环境对来自不同海拔地区部队的人群健康状况影响对比较少.因此,为了解高原环境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部队官兵的健康状况影响区别,本研究选取驻亚高原地区部队到亚高原、从亚高原到高原及从低海拔高原到高海拔高原三种类别部队的官兵,进行驻训期间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官兵对高原战场环境适应能力的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王涛;徐昕明;周盛;石骥;张步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多种方法成功救治前臂毁损伤1例

    肢体毁损伤的修复和重建是创伤骨科的难点,这种创伤往往造成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伴有肌肉、血管、神经、肌腱的严重损伤.但是随着修复重建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传统的手术方式(如截肢、短缩再植等)已逐渐被综合治疗修复重建所取代,如显微外科技术、Ilizarov外固定技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即VSD等.现就我科2013年3月收治1例前臂毁损伤患者使用显微外科技术、Ilizarov外固定技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成功保肢,且术后恢复大部分功能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靖泽;李军;林玮;施荣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Wiltse入路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传统正中入路手术治疗32例(传统组),采用经Wiltse入路治疗28例(Wiltse组).结果 Wiltse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在术后1 w内,两组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Wiltse组术后24 h和48 h的VAS评分、血肌酸激酶值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JOA评分和Cobb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的JOA评分、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经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较传统正中入路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而疗效与传统正中手术效果相当.

    作者:李鹏;王芒;李刚;秦国良;王林钦;张淋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军事演习应激对军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参加演习官兵心血管系统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了解军人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心血管功能对应激反应程度.方法 选取某部官兵143名为研究对象,在平时和参演前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有效数据采集96人,其中38人为第一次参加演习,58人为两次以上参加.参演官兵演习前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时(P<0.05).其中首次参演官兵参演前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时(P<0.05);多次参演官兵仅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和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平时(P<0.05).首次组平均心率、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心率变异性异常发生率和血压的增幅均高于多次组(P<0.05).结论 军事演习应激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而演习体验对于减少应激反应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郭瑞威;寇贞建;王利民;何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长春新碱诱导白血病MOLT-4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长春新碱(VCR)对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OLT-4细胞促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0、0.01、0.02、0.04、0.08 μmol/L长春新碱处理MOLT-4细胞,然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用Hochest33258对细胞核进行染色,用Rhodamine123对细胞进行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情况.用caspase 8、9、3抑制剂预处理MOLT-4细胞,检测caspase8、9、3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长春新碱对细胞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细胞核染结果显示,长春新碱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剂量越大,凋亡现像越明显;同时,长春新碱可以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发现caspase 9和3参与了细胞凋亡过程.结论 长春新碱可以促进MOLT-4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而诱导caspase 9和3活化而促发细胞的凋亡.

    作者:董如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终末期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素抗凝,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透析与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无死亡情况发生.治疗组透析期间的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能抑制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杜娟;高利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2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急诊内镜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急诊内镜下诊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经内镜下诊治42例作为内镜组,拒绝行内镜下治疗的68例为对照组,总结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表现,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病死率.结果 内镜组患者内镜下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弥漫性糜烂伴渗血12例(28.6%),胃或十二指肠多发溃疡25例(59.5%),胃或十二指肠单发溃疡并出血5例(11.9%);消化道出血Forrest分级:Ⅰa8例,Ⅰb28例,Ⅱa6例.内镜组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90.5%)较对照组(61.8%)显著增高(P<0.01),病死率(28.6%)较对照组(52.9%)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急诊内镜下治疗安全可行,并且止血效果显著,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良梅;刘晓波;王思念;左尧金;周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运用品管圈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实践

    品管圈是指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团队人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目前,品管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针对我科以往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较高的问题,自发组建品管圈,探索减少静脉留置非计划拔管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部分对策可改善全院共性的问题,具有推广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媛;张明娟;黄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为主的两药与三药化疗在食管癌术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以多西他赛为主的两药与三药化疗方案在食管癌术后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药组70例和三药组70例,两药组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液+卡培他滨片联合用药,三药组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液+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三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3%,两药组为6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三药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腹泻的发生率(35.7%,24.3%,18.6%)显著高于两药组(17.1%,14.3%,8.6%)(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采用多西他赛为主进行的两药与三药化疗方案对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三药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化疗方案的优先选择.

    作者:宋少伟;王勇;赵渭东;卜智斌;张永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驻黔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调查

    目的 对驻黔军队离退休干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并探讨危险因素,为该人群MCI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式,使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贵州省11个军队干休所全部男性离退休干部进行认知检查.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男性调查对象206人,MCI患病率为11.65%,MCI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I患病率与贫血、低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外伤、脑梗死、抑郁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参加锻炼、写日记呈负相关(P<0.01).结论 驻黔军队离退休干部MCI患病率较低,MCI患病率与年龄、脑血管疾病等因素相关.为降低发生痴呆的可能性,应加强军队离退休干部认知功能早期监测,并对MCI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作者:徐文秀;孙兰英;杨敬源;张良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RF的制备及保存方法的研究进展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由法国科学家Choukroun等于2001年首次提出,与第一代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相比,第二代富血小板制品因其简化的制备和血液未经生化处理而得到广泛应用.骨增量术中,将PRF与骨移植材料混合,可以提高移植材料的稳定性及骨诱导性,从而起到止血、促进创口愈合、加速骨再生及骨改建等作用;也可以制备成膜,便于临床使用[1].临床试验表明,富含生长因子的PRF混合骨移植材料应用于引导骨再生,可以提高成骨活性[1].但PRF制作方法研究报道较多、较杂,保存方法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PRF的制作及保存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毛俊丽;陈红亮;赵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天麻钩藤饮联用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联用波依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波依定治疗,治疗组给予天麻钩藤饮联用波依定治疗,两组都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都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的头痛、失眠、咳嗽、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用波依定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提高疗效,减少波依定的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AngⅡ表达有关.

    作者:张民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