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中国医院皮肤疾病谱分析并文献复习

陶熹;李健;付小明;李晓青;谭翔;张明慧

关键词:黎巴嫩, 维和, 医院, 皮肤病, 疾病谱
摘要:目的 结合文献分析联黎维和部队中国医院门诊皮肤疾病谱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2011年11月1日~2015年2月28日联黎中国医院门诊皮肤病患者2057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逐年皮肤疾病就诊情况、患者类型、疾病谱的变化.结果 从2007~2011年皮肤疾病门诊量逐年上升,2012年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全体患者和军人患者中,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为主要就诊疾病;当地人员中,真菌性皮肤病为主要就诊疾病;黎巴嫩、印度、坦桑尼亚、尼泊尔、萨尔瓦多患者以真菌性皮肤病高发;中国患者以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高发;西班牙、塞尔维亚、印度尼西亚患者以皮炎和湿疹高发.结论 皮肤病就诊量呈先增后降趋势;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为高发疾病,不同人群具有其特殊的疾病特点.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纤维化与β2-A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指在心肌正常组织中,出现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等表现的心肌疾病[1-2].MF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终会引起心肌重构、心室重塑,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CHF)、肥厚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有紧密的关系,并且MF也是心源性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MF主要病理过程为心肌的僵硬度增加,使得心肌收缩能力下降,进而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终可导致心源性猝死[3-4].在MF的发病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氧化应激、细胞内钙离子、炎性因子、调控性细胞因子、内皮功能障碍等,通过各个传导通路影响着MF的发生发展[5-6].在MF的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神经体液因子参与,其中交感神经系统尤为重要.

    作者:林梦娇;魏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三甲医院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与作用探讨

    三甲医院图书馆人力资源主要指联络员、学科馆员及查新员(简称三员),“三员”是医学科研情报跟踪服务链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要素.笔者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图书馆“三员”的基本素养、专业素养、职责要求及服务模式方面,探讨其在医学科研情报跟踪服务中的作用及配置,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海生;李刚;张新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院外认知行为护理对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主要发病机制为妊娠期间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或胰岛素抵抗[1].GDM可导致妊高征、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生,对母婴危害巨大.在当前优生、优育重视母婴健康的情况下,GDM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越来越引起产科医护人员的关注.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的干预方法,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遵医行为[1].我院产科2015年1~3月对75例GDM患者加强院外的认知行为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霞;朱红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20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剖宫产术后的浅表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白砂糖治疗,比较两组浅表伤口愈合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P< 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出现浅表伤口愈合不良的产妇,使用白砂糖治疗能有效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红;雷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目的 研究急诊接诊军事训练伤伤员病情特点及与时间、训练科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急诊收治的384例军事训练伤员伤情、损伤部位、就诊时间、训练科目及状态-特质焦虑调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诊训练伤人数、各统计疾病类型发病高峰均出现在7~10月,其中各项峰值数据集中于7月;越野跑是容易导致训练伤发生的训练科目;急诊接诊军事训练伤中,关节伤、头面部伤和手外伤高发.结论 军事训练伤发生部位、损伤程度与时间、训练科目显著相关.伤员状态-特质焦虑也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作者:任婷婷;苟仲勇;米伟;余佳芯;王晓红;周龙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行口腔种植修复.完成手术治疗后2w,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评价义齿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完成手术治疗后1 w,分别检测两组义齿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 观察组均种植修复成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8%(P< 0.05).观察组义齿的平均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义齿的平均PLI、GI、S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牙列缺损临床治疗上,口腔种植修复效果较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效果更佳,能有效提高义齿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度,且能更好地维护牙周健康.

    作者:黎孔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成骨分化潜能,为骨组织工程(BTE)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抽取兔骨髓(BM),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兔B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FCM)鉴定第3代(P3)BMSCs表面抗原CD44、CD45.随机将BMSCs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行成骨诱导培养,对照组行常规培养.实验组诱导3w后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对照组常规培养后染色.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获得BMSCs,流式细胞术显示BMSCs高表达CD44(96.8%),低表达CD45(0.8%).成骨诱导后细胞形态改变,茜素红染色可观察到矿化结节;ALP染色见细胞出现深蓝色钙化结节影.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较好的分离培养兔BMSCs.BMSCs经成骨诱导后向成骨细胞分化,可作为BTE理想的种子细胞.

    作者:罗世君;吴倩倩;孙勇;赵峰;陈红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中国医院皮肤疾病谱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结合文献分析联黎维和部队中国医院门诊皮肤疾病谱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2011年11月1日~2015年2月28日联黎中国医院门诊皮肤病患者2057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逐年皮肤疾病就诊情况、患者类型、疾病谱的变化.结果 从2007~2011年皮肤疾病门诊量逐年上升,2012年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全体患者和军人患者中,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为主要就诊疾病;当地人员中,真菌性皮肤病为主要就诊疾病;黎巴嫩、印度、坦桑尼亚、尼泊尔、萨尔瓦多患者以真菌性皮肤病高发;中国患者以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高发;西班牙、塞尔维亚、印度尼西亚患者以皮炎和湿疹高发.结论 皮肤病就诊量呈先增后降趋势;真菌性皮肤病、皮炎和湿疹为高发疾病,不同人群具有其特殊的疾病特点.

    作者:陶熹;李健;付小明;李晓青;谭翔;张明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橄榄苦苷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橄榄苦苷(oleuropein)是橄榄属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裂环烯醚萜苷类多酚化合物,为橄榄叶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其中以油橄榄叶中含量高,其结构中含有6个羟基,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研究备受关注.笔者从橄榄苦苷对心脏、脑、神经、肝、肾、皮肤的保护作用以及抗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综述了近3年来国内外对橄榄苦苷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橄榄苦苷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天亮;王玲洁;宋宗辉;于波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注射联合扩张对早期食管癌ESD后狭窄的评价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联合探条扩张治疗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45例早期食管癌ESD术后狭窄患者分组研究,试验组行探条扩张联合地塞米松黏膜下注射,对照组仅进行探条扩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再次发生狭窄的时间.结果 试验组术后首次再发吞咽困难(Stooler评分1级)的中位时间为49.00 d,对照组为28.0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Stooler评分3级的中位时间,试验组为64.00 d,对照组为39.0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联合探条扩张对早期食管癌ESD后狭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延缓再发狭窄的时间.

    作者:邵亮;李春田;张平;牛婷婷;马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规范化眼部按摩护理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与眼压的影响

    目的 探究规范化眼部按摩护理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患者术后滤过泡与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46眼)青光眼患者作为未按摩组,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均未给予规范化眼部按摩;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44眼)青光眼患者作为按摩组,术后早期给予规范化眼部按摩.比较两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及眼压的控制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均明显下降(P<0.05);且按摩组术后3、6个月的眼压均较未按摩组低(P<0.05);未按摩组和按摩组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分别为69.6%、90.9%,按摩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未按摩组(P<0.05);按摩组术后6个月的眼压控制率及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2%、86.4%,均显著高于未按摩组(P<0.05).结论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早期的规范化眼部按摩护理十分重要,不仅能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还能有效的控制眼压,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Rathke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Rathke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19例.A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切除治疗,B组则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均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患者末次随访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62.63±5.84)min显著短于B组(72.47±6.66)min(P< 0.05),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多尿多饮、耳鸣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低于B组(47.37%)(P<0.05);A组末次随访SF-36量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无一例复发,B组有2例复发.结论 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Rathke囊肿,术野清晰,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洪良春;吉健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和不同时期使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SAP)大鼠模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8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重症胰腺炎(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生理盐水灌洗组(SL)、静脉乌司他丁组(IU)、早期乌司他丁灌洗组(EUL)和晚期乌司他丁灌洗组(LUL),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术后12h的生存时间,计算中位生存期.在术后3h,采集大鼠尾静脉血标本,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UR)、肌钙蛋白T(TnT)的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SL组的生存时间无显著变化;IU组和LUL组虽有一定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UL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0.05).EUL的各生化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1),说明早期乌司他丁灌洗对SAP的治疗效果佳.其他各组间的比较,总体而言,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早期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可纠正SAP模型大鼠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期.

    作者:虞洋生;丁浩平;付堂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氡温泉水疗对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在氡温泉浸浴水疗前后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方法 将80名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随机分为氡温泉组和热水组,分别给予氡温泉浸浴或普通热水浸浴水疗,每日下午30 min,疗程10 d,比较两组水疗前后静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同组内干预前后对比,氡温泉组水疗后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水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热水浴组在水疗前后收缩压有显著降低(P<0.05),但舒张压和静息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间组间对比,水疗后氡温泉组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热水浴组(P<0.05).结论 氡温泉浸浴能降低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的静息心率、血压,对于恢复和促进高海拔地区疗养官兵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晓鹏;莫东平;陈长宇;廖忠友;夏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西南地区三所军队医院安全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院安全是医院管理重要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医院安全管理水平在采取一些管理手段和措施后虽有明显提高,但有关数据表明,医院安全事件的发生仍有增高的趋势[1].军队医院受本身职能特点影响,同时具备军队和社会双重属性,其安全管理更为复杂[2],仅仅依靠管理手段和措施的落实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加强安全培训等方式,改变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对待安全的意识、态度和价值取向.

    作者:苏锐;杨人懿;王延安;王振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目的 观察采用后路椎间盘镜(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0年11月开始采用MED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病例资料,筛选出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共112例,对其中长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至2015年6月后一次随访,有78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5~10(6.6±1.8)年.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34例,良26例,优良率达77%.结论 采用MED术式有限减压老年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在有效减压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兼顾了老年患者脊柱的稳定性,中长期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陈施展;于学军;檀臻炜;汪丙昂;万宇;周玉科;王天雄;姚一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影响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患者5年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 根据患者的生存期将其分为≥5年组和<5年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转移、组织学类型是影响鼻炎癌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均P< 0.01).进一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生存期作为因变量Y(1=生存期<5年,0=生存期≥5年),结果提示年龄(OR=5.76)、临床分期(OR=19.69)、转移(OR=11.25)均为危险因素,而分化程度(OR=0.002)、治疗方案(OR=0.013)均为保护因素.结论 鼻咽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病变转移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联合治疗和早期明确诊断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主要预防措施.

    作者:李贤斌;吴海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局部冷敷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局部冷敷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骨折后采用常规处理,并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研究组在常规处理后,采用奥克兰冷敷治疗器进行局部冷敷治疗,保持皮肤温度在10~15℃,持续冷敷36 h.分别在骨折后12、24、48 h,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VAS评分;骨折后1、2、3d,分别测量患者内踝尖水平周径;记录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骨折后12、24、48 h,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在骨折后1、2、3d,研究组内踝尖水平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等待时间为(4.2±2.2)d,较对照组的(8.6±2.8)d明显缩短(P< 0.05).结论 局部冷敷能有效缓解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疼痛,有助于踝关节快速消肿,并能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作者:李世峰;赵灏;关江;赵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复合膜修复兔颅顶骨骨缺损的X射线评估

    目的 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与胶原膜(BME-10X)的复合膜、单纯PRF膜、胶原膜(BME-10X)3种膜在兔颅顶骨骨缺损修复中,不同时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 选用日本大耳兔24只,在兔颅顶骨建立3个骨缺损区,称为A、B、C区,A区填入PRF+胶原膜(复合膜组)修复,B区填入PRF膜(PRF组)修复,C区填入胶原膜(胶原膜组)修复,在术后2、4、8、12w时,通过X射线检查观察各组骨缺损区的组织修复再生状况.结果 术后2、4、8、12 w,复合膜组的成骨能力优于PRF组和胶原膜组(P<0.05),而PRF组与胶原膜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复合膜的引导骨再生能力优于单纯的PRF膜或胶原膜.

    作者:吴倩倩;罗世君;孙勇;赵峰;陈红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胃癌患者PD-L1、B7-H3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PD-L1、B7-H3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92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为观察组,另取其中30例癌旁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D-L1、B7-H3表达水平,采用卡氏(Karnofsky)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比分析不同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下肿瘤组织PD-L1、B7-H3的表达差异.结果 观察组PD-L1阳性率为66.30%,B7-H3阳性率为70.65%,对照组二者的阳性率均为0,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观察组,肿瘤直径>5 cm者与≤5 cm者比较,肠型、弥漫型及混合型肿瘤者比较,PD-L1及B7-H3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TNM分期Ⅲ~Ⅳ期者的PD-L1及B7-H3阳性率高于Ⅰ~Ⅱ期者(P<0.05),肿瘤低分化者高于高分化者及中分化者(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未转移者(P<0.05),有脉管癌栓者高于无脉管癌栓者(P<0.05);肿瘤浸润肌层、浆膜层者PD-L1阳性率较浸润黏膜及黏膜下者高(P<0.05),肿瘤浸润浆膜层者B7-H3阳性率较浸润肌层、黏膜及黏膜下者高(P<0.05).观察组在平均KPS评分上,PD-L1阳性者和B7-H3阳性者的评分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PD-L1、B7-H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与肿瘤组织的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卓静;时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