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虞洋生;丁浩平;付堂清

关键词:胰腺炎, 乌司他丁, 腹腔灌洗, 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和不同时期使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SAP)大鼠模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8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重症胰腺炎(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生理盐水灌洗组(SL)、静脉乌司他丁组(IU)、早期乌司他丁灌洗组(EUL)和晚期乌司他丁灌洗组(LUL),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术后12h的生存时间,计算中位生存期.在术后3h,采集大鼠尾静脉血标本,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UR)、肌钙蛋白T(TnT)的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SL组的生存时间无显著变化;IU组和LUL组虽有一定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UL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0.05).EUL的各生化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1),说明早期乌司他丁灌洗对SAP的治疗效果佳.其他各组间的比较,总体而言,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早期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可纠正SAP模型大鼠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橄榄苦苷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橄榄苦苷(oleuropein)是橄榄属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裂环烯醚萜苷类多酚化合物,为橄榄叶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其中以油橄榄叶中含量高,其结构中含有6个羟基,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研究备受关注.笔者从橄榄苦苷对心脏、脑、神经、肝、肾、皮肤的保护作用以及抗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综述了近3年来国内外对橄榄苦苷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橄榄苦苷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天亮;王玲洁;宋宗辉;于波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60例高原移居人群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 了解移居不同海拔不同时间高原移居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变化特点,为高原移居者健康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对移居海拔5070 m 1个月、4300 m 4个月、3700 m 1年的移居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D)、左室收缩末前后径(LVS)、左房前后径(LA)、每搏心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右室前后径(RV)、右房左右径(RA)、肺动脉内径(PA)、肺动脉流速(PAV)及肺动脉收缩压(PAP).结果 移居5070 m组的LVD、LVS、SV显著低于4300 m组及3700 m组(P<0.05或P<0.01),其LA显著低于3700 m组(P<0.01),EF显著高于3700 m组(P<0.05).5070 m组及3700 m组RA、RV均显著高于4300 m组(P<0.05或P< 0.01),而5070 m组与3700 m组的RA、RV、PA、PA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对移居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均产生影响,海拔高度和移居时间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移居海拔5070 m 1个月与移居3700 m 1年所造成的右心系统损伤程度相似.

    作者:李年华;张一新;哈振德;阳盛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实施后的术前访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飞跃发展,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1].手术室工作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大力推进人文关怀护理理念[2],既能满足手术患者的心理需要,又能保证手术患者躯体的舒适.手术对于每一位患者而言,不仅使其身体陷于危机状态,其精神上也会备受打击[3],加上陌生的环境,这些都将影响手术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信任和配合.骨科患者伤口疼痛度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手术患者,为保证其能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及时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应进一步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尽大可能满足患者需求.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的术前访视工作更能全面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缓解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让手术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保证手术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积极主动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作者:何艳;周文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成骨分化潜能,为骨组织工程(BTE)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抽取兔骨髓(BM),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兔B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FCM)鉴定第3代(P3)BMSCs表面抗原CD44、CD45.随机将BMSCs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行成骨诱导培养,对照组行常规培养.实验组诱导3w后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对照组常规培养后染色.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获得BMSCs,流式细胞术显示BMSCs高表达CD44(96.8%),低表达CD45(0.8%).成骨诱导后细胞形态改变,茜素红染色可观察到矿化结节;ALP染色见细胞出现深蓝色钙化结节影.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可较好的分离培养兔BMSCs.BMSCs经成骨诱导后向成骨细胞分化,可作为BTE理想的种子细胞.

    作者:罗世君;吴倩倩;孙勇;赵峰;陈红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内镜下不同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Rathke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Rathke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19例.A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切除治疗,B组则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均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患者末次随访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62.63±5.84)min显著短于B组(72.47±6.66)min(P< 0.05),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多尿多饮、耳鸣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低于B组(47.37%)(P<0.05);A组末次随访SF-36量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无一例复发,B组有2例复发.结论 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Rathke囊肿,术野清晰,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洪良春;吉健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球囊扩张辅助CDT治疗产后下肢DVT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囊扩张辅助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产后下肢(DVT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CDT治疗,观察组接受球囊扩张辅助CDT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主要治疗指标、凝血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疼痛、下肢肿胀、行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患/健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扩张辅助CDT治疗有助于缓解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唐莉鸿;张爱华;袁洪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注射联合扩张对早期食管癌ESD后狭窄的评价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联合探条扩张治疗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45例早期食管癌ESD术后狭窄患者分组研究,试验组行探条扩张联合地塞米松黏膜下注射,对照组仅进行探条扩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再次发生狭窄的时间.结果 试验组术后首次再发吞咽困难(Stooler评分1级)的中位时间为49.00 d,对照组为28.0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Stooler评分3级的中位时间,试验组为64.00 d,对照组为39.0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联合探条扩张对早期食管癌ESD后狭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延缓再发狭窄的时间.

    作者:邵亮;李春田;张平;牛婷婷;马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目的 研究急诊接诊军事训练伤伤员病情特点及与时间、训练科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急诊收治的384例军事训练伤员伤情、损伤部位、就诊时间、训练科目及状态-特质焦虑调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诊训练伤人数、各统计疾病类型发病高峰均出现在7~10月,其中各项峰值数据集中于7月;越野跑是容易导致训练伤发生的训练科目;急诊接诊军事训练伤中,关节伤、头面部伤和手外伤高发.结论 军事训练伤发生部位、损伤程度与时间、训练科目显著相关.伤员状态-特质焦虑也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作者:任婷婷;苟仲勇;米伟;余佳芯;王晓红;周龙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局部冷敷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局部冷敷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骨折后采用常规处理,并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研究组在常规处理后,采用奥克兰冷敷治疗器进行局部冷敷治疗,保持皮肤温度在10~15℃,持续冷敷36 h.分别在骨折后12、24、48 h,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VAS评分;骨折后1、2、3d,分别测量患者内踝尖水平周径;记录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骨折后12、24、48 h,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在骨折后1、2、3d,研究组内踝尖水平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等待时间为(4.2±2.2)d,较对照组的(8.6±2.8)d明显缩短(P< 0.05).结论 局部冷敷能有效缓解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疼痛,有助于踝关节快速消肿,并能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作者:李世峰;赵灏;关江;赵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目的 观察采用后路椎间盘镜(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0年11月开始采用MED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病例资料,筛选出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共112例,对其中长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至2015年6月后一次随访,有78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5~10(6.6±1.8)年.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34例,良26例,优良率达77%.结论 采用MED术式有限减压老年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在有效减压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兼顾了老年患者脊柱的稳定性,中长期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陈施展;于学军;檀臻炜;汪丙昂;万宇;周玉科;王天雄;姚一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海拔4500 m高原地区选取200例急性眼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良组A、B、C、D,各40例,对常规组参照平原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对4个改良组除常规治疗外,另给予以下处置:A组给予自制的医用敷料遮盖患眼;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眼睑+结膜囊;C、D组则将冲洗液分别换为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氯霉素滴眼液.观察比较5组治疗后的效果,4个改良组治疗后细菌培养情况及3个给予冲洗处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疗效比较,改良组C和D>改良组B>改良组A>常规组(P<0.05);改良组细菌培养阳性率A>B>C、D(P< 0.05);治疗后改良组B未发现不良反应,D组有1例出现轻微的结膜刺激症状,而C组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B、D两组(P<0.05).结论 以氯霉素滴眼液进行眼睑+结膜囊冲洗,配合无菌纱布覆盖患眼软保护,对野外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龑;魏富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VATS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鳞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镜(VATS)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VATS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淋巴结清扫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及医疗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部、腹部淋巴结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出院前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在生理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心理方面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VAT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勇;张小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超微粉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心绞痛并C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SF.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心绞痛、心电图、冠脉血流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0.00%、77.50%、9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45.00%、40.00%(P<0.05);(2)治疗后,两组hs-CRP、FIB-C、ET-1均降低,而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并CSF,可提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降低血管内皮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西南地区三所军队医院安全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院安全是医院管理重要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医院安全管理水平在采取一些管理手段和措施后虽有明显提高,但有关数据表明,医院安全事件的发生仍有增高的趋势[1].军队医院受本身职能特点影响,同时具备军队和社会双重属性,其安全管理更为复杂[2],仅仅依靠管理手段和措施的落实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加强安全培训等方式,改变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对待安全的意识、态度和价值取向.

    作者:苏锐;杨人懿;王延安;王振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硬脂酸替代二甲苯透明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分析

    病理制片过程中,硬脂酸作为一种替代二甲苯的透明剂,具有使用经济方便、对人体无危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病理科接受.但使用硬脂酸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有的问题,易导致制片质量差,甚至无法制片的情况.我科自1993年开始用硬脂酸替代二甲苯透明,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总结了一些使用硬脂酸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兆亮;魏永敬;邱文鹏;陈雪;刘亚;杨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和不同时期使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SAP)大鼠模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8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重症胰腺炎(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生理盐水灌洗组(SL)、静脉乌司他丁组(IU)、早期乌司他丁灌洗组(EUL)和晚期乌司他丁灌洗组(LUL),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术后12h的生存时间,计算中位生存期.在术后3h,采集大鼠尾静脉血标本,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UR)、肌钙蛋白T(TnT)的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SL组的生存时间无显著变化;IU组和LUL组虽有一定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UL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0.05).EUL的各生化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1),说明早期乌司他丁灌洗对SAP的治疗效果佳.其他各组间的比较,总体而言,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早期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可纠正SAP模型大鼠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期.

    作者:虞洋生;丁浩平;付堂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3种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3种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5例,随机分为3组.C组采取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B组给予匹维溴铵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A组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和多塞平及匹维溴铵治疗,疗程均为4w.结果 A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B组(72.88%)(P<0.05),而B组总有效率(72.88%)又显著高于C组(54.84%)(P<0.05).结论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多塞平及匹维溴铵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兔PRF、A-PRF制备方法的筛选

    目的 筛选制备兔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和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凝胶的方法,为后续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7种离心方法制备兔PRF凝胶,16种离心方法制备兔A-PRF凝胶,通过光镜观察,与人标准方法制备的PRF、A-PRF对比分析,筛选与人PRF、A-PRF镜下微观结构接近的兔PRF、A-PRF制备方法.结果 各组离心产物表现不一,凝块结构分层、活细胞数量范围、纤维蛋白排列各不相同.其中3250 r/min离心10 min制备的兔PRF,2000 r/min离心24 min制备的兔A-PRF分别与人PRF、A-PRF镜下微观组织学结构为接近.结论 3250 r/min离心10 min和2000 r/min离心24 min分别可作为制备兔PRF和A-PRF的佳条件.

    作者:毛俊丽;孙勇;赵峰;陈红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炎症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连接镇痛泵镇痛处理,根据不同镇痛药物将其分为羟考酮组与吗啡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不同时间点[镇痛后1 h(T0)、6 h(T1)、12 h(T2)、24 h(T3)、48 h(T4)]静息VAS评分、Ramsey镇静评分及血清IL-6、IL-10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羟考酮组T1、T2时Ramse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吗啡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术后T2、T3、T4时IL-10、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吗啡组(均P< 0.05);羟考酮组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5.0%、5.0%,显著低于吗啡组的35.0%、20.o%(P< 0.05).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吗啡类似,但前者能明显减少呕吐、呼吸抑制发生,且能有效调节IL-6、IL-10水平,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凌;肖少华;曹明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RF联合珊瑚骨粉在前牙美学区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对前牙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因美学区前牙因外伤及炎症等原因需拔除牙齿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3组,A组:微创拔牙后,牙槽窝处理后植入珊瑚骨粉,表面覆盖制备好的PRF膜关闭创口做位点保存;B组:微创拔牙后,牙槽窝内仅仅充填PRF;C组:拔牙后常规清理牙槽窝,缝合或压迫止血.分别于拔牙前及拔牙后1和3个月,取患者的口腔石膏模型,并行X线及CT检查,对比观察3组前牙美学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各组治疗前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及骨密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拔牙1个月及3个月后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拔牙1个月后,A、B两组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而A、B两组间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的骨密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拔牙3个月后,A组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恢复情况显著优于B和C组(P<0.05),3组间的骨密度仍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F联合珊瑚骨粉进行前牙美学区的拔牙位点牙槽骨保存,保护残余牙槽骨骨量、恢复牙龈外形及促进新骨形成效果明显,为后期美学区修复提供了有利的硬软组织条件.而单独使用PRF时,临床效果有限.

    作者:柳锋;雷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