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特点分析

丁峰

关键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主要探析甲状腺切除术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与临床特点。方法:本次共选择1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各大型医院收集,102例采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78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相比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内镜下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上相对更短(P<0.05);另外,两组临床效果整体相比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在具体应用中存在差异性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以保证手术效果的佳化。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外加思密达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取思密达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以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痊愈时间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显效及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国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院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单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组45例,给予口服阿奇霉素的同时加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用药前、后分别检测末梢血嗜酸粒细胞(EOS),对用药前EOS增高者治疗10天后复查EOS。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EOS较对照组治疗后ESO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阿奇霉素同时加用氧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

    作者:白永亮;樊畇秀;王睿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干扰素雾化吸入佐治婴儿病毒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婴儿病毒性肺炎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喘息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止咳时间、湿罗音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总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病毒性肺炎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家属有较高依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珍;兰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两组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宋明霞;刘丰;邓超;叶志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士动态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在开展全院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门诊采血岗位的动态管理。该管理模式的运行,大限度的节约了人力成本,优化了流程,充分调动了临床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推进了优质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作者:王晓燕;周义文;王书;秦小英;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的舒适护理

    随着现代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改进,长期通过血液透析来维系生命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而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存活期。因此,探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护理十分重要,能够为患者接受安全、舒适地治疗提供一定的保障。

    作者:沈菊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8例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诊断结果,提高浸润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效率。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放射科诊断的浸润型肺结核患者共38例,采用北京万东500MAX光摄影机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出现浸润型肺结核的特征性表现。结果:X线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一种或多种征象并存,其中局限性斑片状阴影12例,斑点状及条索状11例,大叶性干酪性肺炎3例,结核球9例,结核性空洞5例,硬结钙化7例,支气管播散8例,小叶间隔增厚3例;结论:X线表现可以较好的显示浸润型肺结核的形态学特征,检查费用较低,适合基层卫生院广泛应用。

    作者:刘瑞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科护理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

    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通过对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医患沟通不及时等问题的分析,总结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不安全因素,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朱力;周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监视下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复位,不切开关节囊,内固定骨折,同时修复关节内其他损伤,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术后随访9-24个月,所有骨折在3个月内愈合。预后膝功能基本正常,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微创技术,关节损伤小,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伴发损伤,减少误诊及延迟治疗,避免二次膝关节手术,提高疗效。

    作者:吕荣智;王海川;桑园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8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记录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儿中治愈55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70%;随访1年,2例患儿发生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4例咽喉疼痛患儿,1例声音嘶哑,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支气管哮喘经过及时诊断与有效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急性发作期症状,控制发作,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结合珠蛋白在鳞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研究鳞癌患者与非鳞癌癌症患者血清中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含量的差异,探讨结合珠蛋白在鳞癌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筛选鳞癌血清分子学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例鳞癌患者、26例非鳞癌癌症患者血清为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结合珠蛋白。使用SPSS V17.0软件分析鳞癌患者和非鳞癌癌症患者血清结合珠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鳞癌患者血清结合珠蛋白含量(平均值:18.432mg/dl)明显高于非鳞癌癌症患者(平均值:11.361 mg/dl)。结论: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对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卞倩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医院收治的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0例、死亡组10例,对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存组基础疾病、未行气管切开、有合并症与未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比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症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合理把握洗胃时间、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血液灌流,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预防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一种慢性的疼痛性病症,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并有刺激痛点又称触发点或扳机点形成,又被称为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肌肉劳损,多发生于骨骼肌,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为了预防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查。

    作者:黄怡;许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6岁集居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全县2-6岁集居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方法:于2012年9月~11月,选取全县38个托幼园所的2-6岁儿童为检测对象,检测他们的血红蛋白和部分微量元素。结果:血常规检测8663人,男孩4630名,女孩4033名。其中幼儿组:男孩贫血240人,占19.2%,女孩贫血201人:占19.42%。学龄前儿童组:男孩贫血395人,占11.69%,女孩贫血386人:占12.88%。微量元素五项检测:1020人,其中幼儿组360人:缺锌126人,占35.00%;缺钙:42人,占11.67%;缺铁105人,占29.17%。学龄前儿童组:共660人,缺锌235人,占35.60%;缺钙:104人,占15.76%;缺铁179人,占27.12%。结论:要树立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科学理念,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多鼓励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作者:李静;程运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探讨

    食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生活与身体健康,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对食品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食品质量检验是依据食品执行的相应产品标准进行的符合性检验,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及至生命安全,另外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执行食品检验的工作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关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天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主要探析甲状腺切除术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与临床特点。方法:本次共选择1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各大型医院收集,102例采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78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相比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内镜下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上相对更短(P<0.05);另外,两组临床效果整体相比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在具体应用中存在差异性特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以保证手术效果的佳化。

    作者:丁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电针结合平衡训练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平衡训练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电针康复组,23例接受常规治疗,23例除接受常规治疗,又接受电针治疗和平衡训练。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60.87%,电针康复组总有效率86.96%,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电针与平衡训练,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确切。

    作者:效亚力;韩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采用康复训练集合夹脊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恢复率分别为86.2%、89.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6%、62.1%),P<0.05。结论:对于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用夹脊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增强治疗效果,且可靠性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尚荣;林清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90例阴道分泌物中支原体检测及药物治疗比较

    目的:了解女性妇科疾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比较美满霉素及左氧氟沙星对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妇科就诊的90例对阴道分泌物培养支原体为阳性的女性患者随机均等的分为美满霉素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给予美满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并将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就治疗效果来说,美满霉素的疗效(93%)高于左氧氟沙星的疗效(76%),就复发率来说,两组的复发率则无明显区别。结论:对于阴道分泌物培养支原体为阳性的女性患者,采用美满霉素治疗,在低复发率的基础上具有更好的疗效,是阴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较好选择方案,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的探讨

    分析影响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提出通过改变发药模式、改善服务态度、增加服务小举措、加强药师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实施绩效考核等举措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晴;吴紫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