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探讨

张天才

关键词:食品检验结果, 食品安全, 准确性
摘要:食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生活与身体健康,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对食品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食品质量检验是依据食品执行的相应产品标准进行的符合性检验,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及至生命安全,另外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执行食品检验的工作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关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外加思密达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取思密达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以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痊愈时间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显效及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国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和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声像图表现分三种类型:瘢痕处单纯孕囊型、瘢痕处包块型及孕囊部分位于瘢痕处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首选和佳方法,掌握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可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杨萍;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探讨

    食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生活与身体健康,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对食品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食品质量检验是依据食品执行的相应产品标准进行的符合性检验,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及至生命安全,另外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执行食品检验的工作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关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天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迪瑞CS-6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评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要求,我所对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底送检的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S-6400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值得推荐。

    作者:杜东娜;王敬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儿科门诊的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予口服补液盐补液及思密达修复胃肠粘膜;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与8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黄琴;蒋菊萍;蒋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议药品生产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性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本文主要概述了质量风险管理活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质量风险管理的流程和作用,并提出了提高质量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为药品生产企业在落实质量风险管理活动中提供参考,改善药品质量,从而切实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保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进展

    腕管综合征(CTS)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病,是正中神经损伤后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目前诊断CTS的金标准为电生理检查。高频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为CTS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能有效提高CT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陆玉姬;孟增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240例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2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呼吸机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天数等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郑涵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注射液用于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玻璃酸钠注射液用于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病例选取为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之间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行人流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益母草颗粒口服,观察组10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宫腔灌注,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粘连发生率为9.0%,对照组则为2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两组患者宫腔粘连的程度对比上来看,观察组患者主要为轻度粘连,中、重度粘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宫腔灌注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付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根管充填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疗效对比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充填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为乳牙根尖周炎的充填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乳前牙根尖周炎患儿70例,经常规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及髓腔封药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实验组1: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实验组2:Vitapex糊剂充填。比较两组药物充填后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后复诊,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九个月后随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患儿陆续出现根尖周炎的复发,并出现乳牙滞留现象。结论:Vitapex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治疗的远期效果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可替代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乳牙根尖周炎充填的常规药物。

    作者:王梓欣;周庆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住院患者睡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住院患者睡眠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福建安溪县医院心内科6月份住院患者100名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分析其睡眠质量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适应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利于疾病的转归和身体的康复,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值得推崇。

    作者:王梅华;李江平;谢月娥;黄建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下颌骨骨折7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探讨下颌骨骨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全部下颌骨骨折病例术前拍摄曲面体层片明确骨折的部位以及类型,对68例下颌骨骨折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对于线性骨折移位不明显者,复位后行颌间牵引外固定术。结果:术后第二天,三个月X线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正常,伤口Ⅰ期愈合。结论: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办法,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外形及咬合功能得以恢复。

    作者:吕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诊疗策略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疗策略。方法:病例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7例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患者入院后根据检查结果及体征明确诊断,按患者状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则转为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包括9例穿孔性阑尾炎、10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阑尾脓肿,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5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轻度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经对症处理后顺利愈合,住院时间8.6±2.7d。结论: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存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问题,术前易误诊,肠梗阻患者应当结合患者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手术探查警惕阑尾炎的发生,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蒋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急诊外伤患者就诊的心理特点,探讨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急诊室收治的150例外伤患者资料,评估其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急诊外伤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反应,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2%,较以往85%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急诊室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可以使患者能够理智的面对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罗文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的临床对照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肿瘤确诊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30。给予A组实施贵要静脉置管,B组实施肘正中静脉置管,C组实施头静脉置管,后分析三组临床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5例(16.67%),B组并发症发生1例(3.33%),C组并发症发生7例(23.33%),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给予肿瘤化疗患者采取肘正中静脉进行置管,有利于降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优势、价值,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40例某医院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通过T检验的方法比较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优势和不足。结果:在40例某某医院的患者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在对患者的临床恢复中明显优于未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通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调查问卷调查发现,在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均明显高于未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后患者的得分。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病情恢复状况明显优于未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因此,精神科病区在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治疗人员要积极采取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提高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何堂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急诊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急诊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各个医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5例急诊大出血患者中,使用ZITI-3000P型血液回收机进行血液回收与回输治疗。其中对回收血量≥800ml的患者进行血液清洗。另外,对患者血液回输前、血液回输后、患者的生命体征(SBP、DBP、MAP、SPO2)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每一例患者的血量回收量平均为1875ml,总回输血量平均达到675ml。所有患者在进行回输血液后生命体征与手术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血常规等多项生化检测,结果均为正常水平,预后情况良好。结论:利用ZITI-3000P型血液回收仪器进行血液回收,能够减少在手术过程中血液的流失,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宁群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60例蓝黑纹身患者的临床体会

    蓝黑纹身是常见的一种外源性皮肤色素沉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因纹身造成的个人负面影响,去除纹身的患者也逐渐增多。纹身的治疗原则是彻底去除纹身色素,不留瘢痕。传统的纹刺治疗方法有:电烧、冷冻、磨皮、植皮等。我科自2007年6月~2012年3月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60例蓝黑纹身患者,均取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烨;马群;吴海龙;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运用五常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

    目的:加强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方法:运用五常法管理一次性无菌物品。结果:提高了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准确性,杜绝过期物品的出现。结论:五常法是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陈秀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疗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提高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的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既往手术史、痛经、月经紊乱等是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因素。其中,既往手术史是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因,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结论:患者妇产科手术率的高低直接左右和影响着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充分的掌握手术的指征是提高手术成功机率,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陆敏杰;阿莉娅·赛来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