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睑板腺按摩法联合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比较

巢阳;郑灿;舒越昆;李彩虹;姚慧

关键词:干眼, 睑板腺, 按摩, 翻眼镊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睑板腺按摩法联合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确诊为干眼伴睑板腺开口阻塞的134例(268只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3例(126只眼),由专科护士在表麻下,用翻眼镊行睑板腺按摩术,1~2次/w,联合聚乙二醇及潇莱威眼液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71例(142只眼),患者自行睑板腺按摩治疗,2次/d,5 min次,药物治疗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w、1个月及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w、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 专业睑板腺按摩术联合药物治疗干眼,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推广使用.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

    新生儿血管不仅管腔较细,而且脆性较大,静脉穿刺难度极大,给临床护理带来困难.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极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为及时抢救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也有助于减少医患矛盾[1-2].传统的肝素帽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输液,但具有较高的静脉炎、感染及堵管发生率,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炎、感染及堵管发生率,在临床输液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新生儿输液中采用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春茹;莫翠霞;符阳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研究

    目的 对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肺癌根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组60例,应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联合组60例,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联合组术后疼痛和镇静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单纯组(P<0.05),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少于单纯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过敏反应.结论 肺癌根治术后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可显著提高镇痛和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适宜依据患者情况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宁;边冬玲;苏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国产药物支架对CHD小血管介入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国产药物支架(Firebird)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2年6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行冠脉小血管介入治疗共109例,其中置入国产Firebird支架58例,进口XIENCEV支架51例,术后10个月~1年随访心绞痛、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复查冠脉造影.结果 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共置入Firebird支架109枚,XIENCEV支架95枚,术中无急性血栓、无复流及死亡等并发症.随访发现,Firebird组中,2例(3.4%)糖尿病患者支架内20%~50%再狭窄,3例(5.2%)有活动后心绞痛症状,2例(3.4%)再次行血运重建术;XIENCEV组中,2例(3.9%)支架内20%~50%再狭窄.3例(5.9%)劳累后心绞痛症状.结论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治疗冠脉小血管病变安全,术后再狭窄少,改善心肌供血疗效好,与国外同类产品无差别.

    作者:李丹;林海龙;何蓉;李清福;姚德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康妇炎胶囊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康妇炎胶囊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102例宫颈糜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51例,给予康妇炎胶囊辅助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P< 0.05);临床症状改善上,对照组下腹、腰骶坠痛改善率为78.43%,白带增多改善率为74.51%,盆腔压痛改善率为72.55%,附件增厚改善率为62.75%;观察组则分别为94.12%、92.16%、90.2%和82.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脱痂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妇炎胶囊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满意,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李先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1例飞行员体能考核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思考

    病例男性,31岁,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时间1300 h.因体能考核后腰痛、乏力伴恶心呕吐1h收入院.患者于2015年5月17日全天参加体能考核.考核项目:上午举杠铃30次/2 min,自体深蹲30次/2 min,仰卧抬腿30次/2 min,跳绳40次/2 min,25 m×2折返跑/2 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旋梯;下午100m、3000 m跑,负重深蹲,考核于16时结束.

    作者:田卫卫;郑放超;甘露;张俊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香格里拉地区山脉土壤微生物分布及药敏结果

    目的 对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山脉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选取海拔相近的4个山脉的阳坡面和阴坡面作为采样点,按随机布点法采集土壤微生物,培养后应用TREK DLAGNOSTIC SYSTEMS LTD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采用VITEK 2系统进行厌氧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阴坡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阳坡(P<0.05);土壤中微生物以细菌为主(96.54%),真菌数量较少(3.46%);需氧菌中革兰阴性菌(52.30%)多于革兰阳性菌(40.50%),厌氧菌占3.74%.微生物对常用抗生素较为敏感.结论 初步了解了该地区山脉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药敏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子建文;资云海;唐辉;李倩;张胜梅;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海藻酸钠微球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应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KMG组和对照组,KMG组采用KMG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超氧碘化油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AFP水平、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个月后,KMG组瘤体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清AF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KMG组1年生存率(80.0%)高于对照组生存率(5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可作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栓塞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张志国;卢桂龙;宋春青;韩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学科合作带教在口腔门诊护生带教中的运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口腔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过去单纯的巡回护士角色,到现在诊室的医疗秩序、耗材成本的管理者,院感的控制者,医疗的配合者,健康知识的宣教者等更多角色的融合.而目前我国口腔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在起步阶段,尚缺少系统的专科护理教育体系和临床教学体系[1],这就给临床带教带来了新的要求.我科通过3年的护生带教实践,采取多学科合作教学模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红云;向启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T灌注成像与增强CT对头颈部肿瘤浸润的诊断比较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和增强CT(CECT)对头颈部肿瘤浸润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头颈部肿瘤浸润患者相关资料,均行CTP和CECT检查,采用TNM对肿瘤进行分期,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比较CTP和CECT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CTP对肿瘤TNM分期的准确率高于CECT(P< 0.05),而联合使用CECT和CTP对肿瘤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CTP(P< 0.05),其结果与病理诊断十分接近(P>0.05);CTP对肌肉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率以及阴性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CECT(P< 0.05),而CTP对腺体和骨骼的浸润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率以及阴性率等指标显著低于CECT(P<0.05).结论 针对不同的头颈部肿瘤浸润部位,应采用不同的检查手段,CTP和CECT联合检查更有助于头颈部肿瘤分期诊断,从而可为患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彭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SH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PCOS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伴SH组和无SH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谢水平.结果 无SH组、伴SH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SH、游离雄激素指数(FAI)、LH/FS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伴SH组催乳素、TSH水平均高于无SH组,雌二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低于无SH组(P<0.05);伴SH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无SH组(P<0.05).结论 PCOS伴SH对血脂代谢存在影响,要定期进行血脂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便及时给予血脂调节.

    作者:任明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附1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收治的14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胃癌5例,胃溃疡2例,结肠癌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例,肠梗阻2例,消化道穿孔1例.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学习,内窥镜检查应结合多次、多部位、深钳取材病检,可疑者病理行免疫组化检查,结合消化道钡餐、钡剂灌肠、超声胃镜、MRI等,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作者:唐言华;耿协强;吴正阳;李春来;黄德远;段泽艳;赵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留置导尿新进展

    留置导尿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之一,也是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医源性感染,本文综述了国内临床留置导尿方法的新进展,它不仅是对传统的导尿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更重要的是为如何规范实施导尿技术提供了新理念,对改进留置导尿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邓丽;罗雪梅;姚德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ET/CT显像对评价肺癌治疗效果的价值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对评价肺癌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18F-FDG PET/CT显像检查98例手术+放化疗、放化疗或氩氦刀治疗后1 w~2个月的肺癌患者,根据同机CT肺癌病灶分布特征,分析18F-FDG PET显像肺癌病灶的代谢情况.结果 98例中,PET显像提示阳性病灶87例,阴性病灶11例,其中手术治疗+放化疗组阳性34例(77.3%),放化疗组阳性14例(93.3%),氩氦刀组阳性39例(100.0%),各组18F-FDG显像病灶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18F-FDG PET显示病灶130个,病灶大横径2.2 ~9.4(5.20±1.73) cm;同机CT显示病灶132个,大横径1.0~10.6 (4.48±2.19)cm,18F-FDGPET与同机CT显示的病灶大小基本一致(P>0.05).18F-FDG PET病灶的T/NT比值1.3~26.07(6.32±5.48).各组之间,PET/CT显示的治疗后残存高代谢病灶的数量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手术+放化疗组阳性率低,氩氦刀组阳性率较高.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观察肺癌疗效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治疗后病灶大小的变化情况,还能够提供肿瘤细胞的代谢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翼;彭艳梅;马春旭;李江城;徐昕明;李懿;杨洪文;潘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物与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122例冠心病患者,42例接受标准的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A组),80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B组),随访6个月期间,对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QOL-35量表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6个月的随访中,两组均未出现急性冠脉事件.6个月随访终止时,A组的一般健康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评分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提高幅度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同期A组(P< 0.05或P<0.01);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在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张黎;杜传海;冉宏;王纯宝;张昕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对COPD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炎性介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入两组,每组66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 mg/次,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每晚睡前口服10 mg.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2w.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肺功能、炎性介质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IL-8、TNF-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较自身治疗前也有显著增加(P<0.05),并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用治疗COPD急性发作、抗炎及改善肺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

    作者:屈磊;龚传明;章涛;李翔;胡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醋酸-美蓝双重染色在CAG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醋酸-美蓝双重染色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92例经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醋酸-美蓝双重染色组(32例)、美蓝染色组(30例)和盲法活检组(30例).所有患者常规服用二甲硅油等消泡剂后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醋酸-美蓝双重染色组对可疑病灶处依次应用醋酸及美蓝染色后活检,美蓝染色组仅用美蓝对病灶进行染色后活检,盲法活检组仅凭操作者个人经验对可疑病灶处进行活检.所有病例均取4块组织活检,且均由同一高年资内镜医师完成,病理切片检查也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完成.结果 病理检查发现:醋酸-美蓝双重染色组中,伴肠化者20例,检出率为62.5%,不典型增生者9例,检出率为28.1%;美蓝染色组中,伴肠化者14例,检出率为46.7%,不典型增生者5例,检出率为16.7%;盲法活检组中,伴肠化者10例,检出率为33.3%,不典型增生者2例,检出率为6.7%.经检验发现,不论是肠化生,还是不典型增生,双重染色组检出率较其他两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 醋酸-美蓝双重染色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分型诊断、判定病灶范围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揭晓明;王洪斌;陈林;游斌;刘志鹏;邹利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近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予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住院时间、术后制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总疗效上,对照组优良率43.90%、总有效率80.49%,观察组则分别为68.29%和97.56%,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近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李博;张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睑板腺按摩法联合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睑板腺按摩法联合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确诊为干眼伴睑板腺开口阻塞的134例(268只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3例(126只眼),由专科护士在表麻下,用翻眼镊行睑板腺按摩术,1~2次/w,联合聚乙二醇及潇莱威眼液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71例(142只眼),患者自行睑板腺按摩治疗,2次/d,5 min次,药物治疗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w、1个月及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w、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 专业睑板腺按摩术联合药物治疗干眼,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巢阳;郑灿;舒越昆;李彩虹;姚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诊治的80例颅内感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 0.05);治疗3w后,实验组脑脊液白细胞数、多核细胞数、蛋白质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葡萄糖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1 w后,实验组3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效果好于万古霉素,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贞君;傅祥浈;李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高危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3例行中心静脉置管(CVC)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化验结果、CVC-RI发生率等,分析影响CVC-R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5例行CVC的患者,针对CVC-RI的高危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193例行CVC的患者中,CVC-RI发生率为18.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自身免疫力、插管时机及病情严重程度是CVC-RI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后,CVC-RI的发生率为5.9%,CVC-RI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VC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与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自身免疫力、插管时机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针对高危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CVC-RI的发生率.

    作者:陈建玲;刘俊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