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分析

朴春善

关键词:早期诊断指标, 血液透析, 临床治疗,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从2007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中有39例患者进行了82次的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1例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1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的好转,已经进入多尿期,肾功能的指标明显的下降;2例患者在少尿期死于脑出血。结论加大灭鼠的力度、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卫生条件,并给高危人群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能有效的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率,通过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分析

    目的: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儿科治疗的8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以双盲随机对照的方式开展。所有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加用头孢他啶治疗。结果7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贾丽;蔡敬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讨论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6例于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舒适度的回馈进行统计。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我科住院治疗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明显感受到护理舒适度的提升。

    作者:张丽霞;陈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症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雾化吸入在治疗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我院接诊收治的159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在抗菌素常规输液治疗基础上配合雾化治疗,I组采用糜蛋白酶,Ⅱ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Ⅲ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雾化治疗效果上,清开灵显著高于α-糜蛋白酶(P<0.05),而清开灵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比单纯清开灵治疗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症,用清开灵雾化治疗效果显著,联合地塞米松疗效更明显。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给予62例手足口病患儿消毒隔离护理、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儿临床表现的观察和细心护理,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资料,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亚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舒适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提高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节芳;李健清;莫令君;许向前;张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做出系统评价。方法在生物医学文献库及CNKI等相关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将检索出的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相关的文献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数据加权合并后,乌司他丁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19%,两组患者的比较检验结果显示X2=19.057,P<0.05;Peto OR=9.36,95%CI水平处于2.47-5.61间,乌司他丁治疗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更高水平。结论本次研究中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支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妊娠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资料,对比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的妊娠率。结果宫腹腔镜术后6个月内受孕率高,与6个月到1年组、大于1年组相比,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诊断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有重要临床价值,术后受孕佳时间是术后6个月内。

    作者:宋芷霜;郭宝芝;刘爱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胃溃疡的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我所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等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溃疡的治疗上,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治疗的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因鼻胃管移位致食管结石形成的护理体会

    肠内营养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营养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具有完整肠道功能的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尤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进程及预后。因此,以鼻胃管/鼻肠管为主要途径的肠内营养成为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管的护理对于保证患者充足、安全的营养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1例因鼻胃管移位导致食管结石形成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进而分析导致鼻胃管移位的可能性因素,为后续提高肠内营养管护理水平、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安全的护理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沈泉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诊断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诊断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13例节细胞神经瘤CT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结果男3例、女10例,13例均单发,右肾7例,左肾6例。椭圆形5例、水滴形4例、圆形3例、腰果形1例,病灶直径1.5-13cm,平均5.3cm。所有病灶边界清晰,呈嵌入式生长,推压临近结构。其中有3例病灶内可见沙粒样钙化。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实质期呈轻度延迟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其影像表现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作者:张会;韩兆凯;李忠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有效治疗和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2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后复发率、护理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体温恢复程度、疾病知识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2例再次发作3次,对照组复发6次,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较常见,在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综合护理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改善高热状况。同时加强患者家属对护理操作知识知晓率,有利于预防高热惊厥发生和复发。

    作者:段艳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肩周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肩周炎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肩关节松动术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大幅度提高肩周炎的疗效。

    作者:骆少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老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老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和SDS量表评分, FEV1、FEV1/FVC、FEV1/pred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有统计学差异,肺功能改善程度干预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呼吸内科焦虑抑郁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状况。

    作者:李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门诊甲亢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门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84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均给予甲巯咪(MMI)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甲亢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育可;于文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上环术,研究组60例患者术前2h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穹窿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无痛患者42(70.0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2(3.33%)例,轻度、中度疼痛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缓解患者术中疼痛感,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苗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组,即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5例,单一组患儿入院后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联合组在布地奈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药物口服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45例患儿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显效患儿28例(62.2%),有效15例(33.3%),无效2例(4.4%),总有效率为95.6%;单一组患儿中显效21例(46.7%),有效13例(28.9%),无效11例(24.4%),总有效率为75.6%。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单一组患儿,组间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药物联合疗法应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且患儿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韩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解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因粗细颗粒混杂而造成的分型困难。方法通过粗颗粒型早幼粒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分型,定义粗颗粒早幼粒细胞>70%为M3a型(粗颗粒型),30%≤粗颗粒早幼粒细胞≤70%为M3b型(混合颗粒型),<30%为M3c型(细颗粒型)。结果三种亚型的分布在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血象、骨髓象上均有不同表现与特征。结论此种分型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利于在同一分型标准下进行学术交流及研究。

    作者:吕地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附睾炎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与分析急性附睾炎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附睾炎,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及非手术治疗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体温缓解情况、复发、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较非手术治疗组相比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且体温在治疗结束后更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附睾炎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及体温升高的情况,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范习文;艾海提·牙生;文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假体设计的新思路

    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股骨柄、股骨转子间骨折等的主要方案之一,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更是能够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在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假体的设计思路上,主要有骨水泥固定股骨柄与生物型固定股骨柄,骨水泥固定型使关节周围能均匀覆盖骨水泥,使骨水泥对假体有相当的承载力,但翻修时骨水泥很难与骨组织牢固结合而稳定假体,骨水泥与骨组织界面的结合强度降低。有鉴于此,笔者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假体设计新思路进行了分析。

    作者:吴琪;朱建非;席文明;陶伟伟;张穹;丁杰;石朋文;陈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视神经炎的护理体会

    本文在分析总结视神经炎的药物治疗方式的基础上,探讨视神经炎病人的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日常护理工作中的要点,总结归纳了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及心得体会。

    作者:刘苗苗;赵春丽;鲁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