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韩兆凯;李忠善
目的:观察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所有患者行电波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进行阴道镜复查并作细胞学追踪。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较顺利,术后随访,6例患者出现异常,经活检后发现都是炎症或正常宫颈组织,一次性治愈率达到94.83%。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掌握其手术指征,规范操作步骤,注意术后病理观察,重视术后随访,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于华;张志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肠息肉内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78例肠息肉内镜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前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对肠息肉内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史爱云;王志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尺骨骨折患者7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治疗组采取尺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功能活动恢复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为优的有33例、良3,有效率为92.3%远高于对照组的28例、良3例,有效率为83.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尺骨骨折的治疗,耗时更短,术中术后情况控制更佳,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星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高压氧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受伤1个月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受伤1月内实施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1%同对照组患者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广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伴高纤维蛋白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伴高纤维蛋白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优势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伴高纤维蛋白原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但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中国标准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中国的肥胖人数几乎翻番,主要与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关,由于肥胖导致脂肪组织增加,扩充了血管床,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在正常心率的情况下,心搏出量要增加许多,长期的负担过重,左心肥厚,导致血压升高。现有证据已充分支持大部分中心性或内脏性肥胖均与一系列心血管,肾脏和代谢性疾病以及血栓前状态有关。
作者:陈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02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及文献报道的临床确诊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2±12.7)岁,肿瘤直径在2.5-6.7cm之间,平均(4.3±1.1)cm,无明显包膜,浸润性生长,肿瘤高分化者8例,中分化者2例,低分化者5例,部分出现淋巴转移。结论肺原发性粘液表皮样癌属于常见疾病,临床预后效果差,主要是受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影响,临床应对其给予重视。
作者:李书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药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调配中药处方更是使用中药的关键环节。但在平时中药房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1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出现的问题,如药物配伍不合理、对不同炮制的中药使用不妥、药物剂量使用不准确、脚注错误等。2药师在调配处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中药师在收方后审方不到位、抓错或漏抓药、未进行有效的二次复核。3药物供货单位配送中出现的问题,如小包装分剂量不匀、规格色标区分不明显等。总之,只有规范中药处方的书写和调配程序,不断提高医师和药师的工作责任感,在调配处方过程中要认真审查和核对处方,避免在调配中药处方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引起患者对医者的不信任,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陆慧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胸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工作。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应用呼吸道湿化、吸氧、引流、心理及口腔护理。辅助排痰,气管切开术。结果50例降低了感染率。结论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玉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探讨两种牙周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恒前牙脱位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有效固定恒前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恒前牙脱位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患者应用正畸方丝弓技术固定,对照组给予牙弓夹板固定术治疗,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固定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痊愈3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78.05%的有效率。结论应用正畸方丝弓技术固定恒前牙脱落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对患者伤害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固定方式。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42例癌症患者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及用药后起效时间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的NRS评分为8.02±1.6,治疗后的NRS评分为3.1±1.5(P<0.05);KPS评分治疗前41±10,KPS评分治疗后70±15(P<0.05),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结论直肠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以与口服药物效果相当,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口服止痛药物的患者,有很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赵学红;张东峰;张彦明;王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为有效治疗和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2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后复发率、护理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体温恢复程度、疾病知识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2例再次发作3次,对照组复发6次,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较常见,在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综合护理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改善高热状况。同时加强患者家属对护理操作知识知晓率,有利于预防高热惊厥发生和复发。
作者:段艳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魏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的综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80例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5%,没有一例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卧床并发症。结论合适的综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临床上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国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肩周炎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肩关节松动术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大幅度提高肩周炎的疗效。
作者:骆少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外科手术中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我院外科应激性溃疡预防使用抑酸药的临床资料,对用药比例、用药种类以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我院外科手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用药占45.2%,药物包括泮托拉唑、奥美拉唑、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等,无用药指征占60.2%,超频次给药占18.6%。结论目前外科手术中对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较多,且其中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应当熟练掌握应激性溃疡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用药。
作者:楚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更好的对老年DM患者进行护理。方法为患者制定出规范的、可行的糖尿病护理方案,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出科学的饮食方案,加大护理力度,帮助患者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使其成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的有用之人。结果通过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探究的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有75例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在康复出院后,未见一例复发。结论护理人员对病人及家庭进行系统、渐进、科学的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学会自我管理,掌握带病生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相关资料,得出临床效果显著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方法选取某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统计患者睡眠质量、血糖控制情况、焦虑程度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程度低、睡眠质量高、血糖控制好,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控制患者血糖。
作者:吴伟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醒脑静辅助用药方案对脑出血伴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1月-2014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58例脑出血伴意识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9例采用低温、脑保护剂、降低颅内压、管理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4.1±6.1、9.4±5.2,而对照组分别为24.0±5.9、17.1±5.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辅助用药的形式应用醒脑静治疗脑出血伴意识障碍能够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作者:王成龙;王海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苍辛鼻炎油膏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苍辛鼻炎油膏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Lund-Mackay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辛鼻炎油膏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鼻窦炎可促进病灶消散、减轻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董化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