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分析

贾丽;蔡敬杰

关键词:头孢他啶, 痰热清, 毛细支气管炎
摘要:目的: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儿科治疗的8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以双盲随机对照的方式开展。所有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加用头孢他啶治疗。结果7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培养护士礼仪服务之浅谈

    目的:护士礼仪主要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以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各种符合礼数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方法医院特邀国际航空公司工程师来我院进行护士空姐式礼仪培训,让护士礼仪服务贯穿护理工作全过程。结果通过护士礼仪培训,懂得了礼就是做人,仪就是做事。通过做人做事的规矩,把隐藏心中的“善”激发出来,成为社会的矫正器,避免不职业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结论护士礼仪是新时期护士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作者:樊庆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中风患者临床带教的应用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的护理[1]。传统的临床护理教育以讲授法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临床护理教育已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要求。把循证护理教育引入到临床教学中,已成为现今护理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观念就可以深入到学生心中,使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何锦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对比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02月—2013年0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患儿护理质量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到儿科护理工作中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的产生。

    作者:刘贺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从专业检索的角度谈医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当前的网络信息环境以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从检索资源的选择、检索策略的制定以及文献管理工具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了医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作者:邵思蜜;文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病住院日及医疗费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年龄在5个月-6岁患儿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患儿病情康复速度,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研究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护理路径方法可以帮助护士对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疾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疾症患者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因子宫腺肌症就诊于我院的患者60例,均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随诊两年,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6,12和24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癌抗原(CA125)值,月经量、子宫内膜变化及治疗2年患者满意度。结果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患者痛经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明显缩短,超声复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A125水平及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少许点滴出血、脱环、闭经等,2年末满意度为94.58%,续用率为100%。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用于临床症状为痛经和或月经过多的子宫腺肌症患者。

    作者:刘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深入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住院号的单双号将其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全方位、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对策,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3%,病死率为7.24%,护理满意度为97.5%,护理满意总分为(91.33±5.1)分;对照组分别为41.1%,19%,87.4%和(81.3±6.7)分。将两组数据对比得知,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纪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患者110例,这些患者经过相关医疗器械诊断确诊为患有糖尿病,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48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服务护理,然后针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护理问卷调查,以了解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2%,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9.2%,同时,实验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为12.9%,而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为20.8%,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存在着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方法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服务方法,因此,人性化护理服务方法值得在糖尿病患者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75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75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居首(53.3%),内科综合治疗有效68例,有效率90.7%;外科手术治疗28例,有效26例,有效率92.9%。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应早期胃镜检查,尽快明确病因;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胃癌出血发生率显著增加,急性胃黏膜病变也不容忽视;首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无效应急诊手术治疗,胃溃疡出血反复发作及胃癌在出血停止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徐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肩周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肩周炎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肩关节松动术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大幅度提高肩周炎的疗效。

    作者:骆少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上环术,研究组60例患者术前2h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穹窿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无痛患者42(70.0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2(3.33%)例,轻度、中度疼痛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预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止血时间,缓解患者术中疼痛感,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苗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30例。对术后植骨融合手术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效果优20例,良10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3年,脊柱无失稳,椎弓根螺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为:第一年85%,第二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可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作者:张勇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使用强度的相关性。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住院部235例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资料,2011年患者80例,2012年患者78例,2013年患者77例,观察不同年份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及使用强度的相关性。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氨苄西林、氨曲南耐药性较高,均>60%;经Spearman相关法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与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氨曲南的使用强度呈正相关,均rs>0,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呈负相关,均rs<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院相关部门需强化对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尽大限度减少细菌耐药性,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赵玉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解释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止痛药的使用例数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切口小、痛苦少、恢复快、术后止痛药使用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温苑章;宋越;张彩云;肖胜兵;周焕城;曾华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B型超声检查患者分诊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我院B型超声检查患者分诊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B型超声检查的107084例患者进行满意程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与2012年之前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总结护理体会。结果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2012年之前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对B型超声检查护理的满意程度跟护理质量有直接关系,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辛志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出院定期随访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出院定期随访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遵从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已出院的60例病人按出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小组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进行电话回访,并对患者现在的健康问题给予有效指导;而对照小组的患者在出院后12个月时进行1次电话回访,对两组病人出院后12个月遵从医嘱行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小组病人的遵医行为比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出院定期随访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遵医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有效的指导作用。定期随访提高了病人服药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使病人加强有氧运动,促使病人积极的改掉生活中坏习惯。

    作者:魏如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无偿献血者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探析

    无偿献血者档案是献血者献血全过程的真实质量记录,是采供血机构进行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领导重大决策以及临床输血活动提供的第一手资料[1]。以下主要针对无偿献血者档案管理的现状、提高管理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承益;李聚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替吉奥单药的应用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替吉奥单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替吉奥单药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替吉奥单药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80.6%,仅有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厌食、呕吐与皮肤色素沉淀等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小,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王梓瑛;袁辉;于秋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戊肝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戊型肝炎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戊型肝炎治疗的患者3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注射异甘草酸镁注静脉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ALT、AST以及DBil和TBil等肝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戊型肝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苦黄联合异甘草酸镁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大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42例癌症患者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及用药后起效时间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的NRS评分为8.02±1.6,治疗后的NRS评分为3.1±1.5(P<0.05);KPS评分治疗前41±10,KPS评分治疗后70±15(P<0.05),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结论直肠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以与口服药物效果相当,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口服止痛药物的患者,有很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赵学红;张东峰;张彦明;王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