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河;钟易红;孙文冰
目的:探讨医院内住院患者自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发生的自杀患者共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危机干预。结果5年间自杀患者共9例,其中1例自杀未遂。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自杀行为发生时40%的患者有心理障碍,晚期恶性肿瘤、女性、中年以上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是住院患者自杀的高危人群。结论自杀已成为综合性医院患者常见的意外死亡,通过自杀倾向患者危机干预及护理预警中心的开展和应用,以达到降低住院患者自杀率的目标。
作者:程佩丹;谢碧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观察组采用BiPAP联合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摘机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在BiPAP治疗COPD合并二型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治疗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均好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作者:车小红;李春丽;魏珍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运动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35例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明显比护理干预前的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高达94.29%,而护理前的总有效率仅14.28%,两组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情绪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也很认同和满意。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病情好转出院93例,有效率96.9%,平均住院治疗时间12.5±1.5天。结论加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的饮食、呼吸道、氧疗及并发症、心理等方面的护理能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减少住院时间,加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祥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19.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7.8%)明显优于对照组(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科学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治疗医从性(P<0.01),保证了护理及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秀英;胡进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尺骨骨折患者7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治疗组采取尺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功能活动恢复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为优的有33例、良3,有效率为92.3%远高于对照组的28例、良3例,有效率为83.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尺骨骨折的治疗,耗时更短,术中术后情况控制更佳,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星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全面了解青浦区事业单位职工耳鼻喉科健康体检中常见病发病情况,提出预防及治疗方面的建议。方法对本区事业单位职工2012年—2013年度耳鼻喉科体检异常报告3551例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咽炎1933例,慢性鼻炎590例,变应性鼻炎479例,鼻中隔偏曲451例,慢性中耳炎98例。5项常见病发病率各年龄段男性均略高于女性,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体检发现青浦区事业单位职工存在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危险因素,应坚持定期体检,对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健康管理。
作者:范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孕前医学检查对优生优育的意义,增强育龄妇女孕前检查的意识,降低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30位自愿来我院孕前门诊行检查的妇女进行一般情况及检出疾病分析。结果参与孕前检查的妇女,有不良孕产史者占16.39%,现患病及查出异常及疾病者占36.63%,在影响优生的异常与疾病中,前3位分别为阴道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盆腔炎。结论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的健康意识与行为有待提高,要突出女性自感健康与生育健康的区别,加强所有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教育,更提示医师要加强多方面的学习,完善孕前检查工作。
作者:姚宇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患者教育、药学咨询应用于妇科、内分泌科门诊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内分泌科门诊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开展患者教育和药学咨询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药学咨询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药学咨询内容方面,咨询用量用法者多,占32.5%,其次为不良反应、药物成分,分别为12.0%、11.0%;其他咨询内容还包括药物替代、药物价格、用药注意事项、配伍应用等。结论在妇科内分泌科门诊中开展患者教育、药学咨询对于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交接班制度在体检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减少体检质量差错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到我院参加体检人数共29550例,作为观察组;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参加体检的人数2955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头、无固定制度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交接班制度模式。对比两组体检中心患者的满意度、客户等待时间、资料完整度,以及医护人员的出错率、漏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资料完整度、客户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客户等待时间、医患人员出错率、漏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接班制度能够加强体检环节质量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缩短体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体检出错率,应大力推广。
作者:罗秋荣;袁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伴高纤维蛋白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伴高纤维蛋白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优势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伴高纤维蛋白原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肿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恶性组56例和非恶性组64例,比较两组的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的情况。结果良性组病灶弹性成像图与灰阶声像图面积比为(1.06±0.17),恶性组病灶的面积比为(1.76±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诊断均明显好于非恶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面积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殿英;赵宏伟;付中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制定了稳心颗粒与心律平的对照方案,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法观察。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组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优于心律平组(P<0.05),心电图和Holter显示的总有效率,两组相似(P>0.05)。除此之外,稳心颗粒具有固本扶正,益气活血,宁心复脉,修复受损心肌,使心室重塑,恢复心脏功能,是治疗心律失常的独到之处。
作者:宋颖;段静娟;刘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在5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我院共收治311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1556例)和观察组(n=1557)。给予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tDBP=43.396,P=0.000;tSBP=29.467,P=0.000)。对照组、观察组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9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总有效率=63.572,P=0.000)。结论联合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心绞痛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任楼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从2007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中有39例患者进行了82次的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1例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1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的好转,已经进入多尿期,肾功能的指标明显的下降;2例患者在少尿期死于脑出血。结论加大灭鼠的力度、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卫生条件,并给高危人群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能有效的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率,通过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朴春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为临床手术打下基础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注重手术临床实践及手术细节的培养,是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动物外科教学时外科手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外科手术观念,与外科手术临床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易超;毛拉艾沙·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77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疗效、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具有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以及创伤小等特点,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楚永杰;王猛;郭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心脏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例术毕右室前壁出血中转前胸正中切口手术止血成功,全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安全可靠,刨伤小,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朝坤;罗永金;吴远林;沈长军;王徽;李泽伟;解少强;刘金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长春市某区直机关公务员的健康状况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某机关126名在职公务员的健康体检结果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公务员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结果该区公务员患病率为38.53%,其中发病率前四位的疾病有高血压、血脂紊乱、脂肪肝和腰椎疾病,分别为14.23%、12.42%、14.82%、13.64%,影响因素包括吸烟、被动吸烟、吃饭时间不规律、锻炼时间、年龄大小等。结论长春市某区直机关公务员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生活工作习惯存在健康风险,是急需健康管理的重点群体。
作者:李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患者110例,这些患者经过相关医疗器械诊断确诊为患有糖尿病,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48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服务护理,然后针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护理问卷调查,以了解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2%,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9.2%,同时,实验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为12.9%,而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为20.8%,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存在着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方法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服务方法,因此,人性化护理服务方法值得在糖尿病患者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