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3-AR基因多态性与高原缺氧、耐缺氧的相关性研究

林梦娇;魏玲

关键词:β3-肾上腺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高原, 耐缺氧, 相关性
摘要:缺氧(hypoxia)是很多疾病共有的一个病理过程,例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失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均可以引起缺氧.而在军事医学中,缺氧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缺氧引起的急慢性高原反应如今已成为很多人研究的课题[1].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观摩在创伤骨外科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因护理人员素质差参不齐,宣教内容存在随意性[1].全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后,责任护士分管床位,其宣教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质量,影响患者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建立.我科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规范,每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宣教效果,发现患者对手术知识知晓率低.

    作者:江珉;李丽;杨柳翠;李绕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三腔二囊管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附2例报告)

    病例 1女,76岁,因呕血2h就诊,呕吐暗红色血液,见较多血凝块,感头昏,心悸.入院前有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物史.查体:一般情况差,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冰凉.入院给予积极的药物、输血等治疗疗效不佳,遂于ICU急诊初次胃镜检查:食管未见曲张静脉,胃腔可见大量鲜红色血液,反复冲洗观察十二指肠球降部、胃窦、体部均未见出血病灶,胃底见有持续出血及血凝块覆盖,难以清楚观察(图1),更无法实施内镜下止血治疗.

    作者:王松;谢娟;谢东;戴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257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现状,为制定乙型肝炎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257例在本中心体检中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57例中,男女比例为1.33∶1,21~40岁为高发年龄段,工人、农民比例高,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占86.95%;病理分级:中度占63.88%;轻度、中度患者TBIL、GGT、ALT明显低于重度患者,而PTA、ALB、A/G明显高于重度患者(P<0.05);轻度患者ALT明显低于中度患者,而ALB明显高于中度患者(P< 0.05);1257例中,HBsAg、HBeAg阳性率分别为71.28%和24.18%.结论 成都地区青中年男性为慢性乙型肝炎高发群体,应积极做好工人及乡村人群慢性乙型肝炎防控工作,加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工作,对减少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小琦;张明妍;蒋文娟;赵秀华;杨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西藏全训部队2014年度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2014年度西藏全训部队军事训练伤的种类及分布,探讨部队训练伤发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训练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军事训练伤监测信息系统》收集西藏全训部队2014年度训练伤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4年度西藏全训部队共报告发生训练伤592例,士兵是训练伤主要人群,7~8月为发生高峰;四肢是训练伤多发部位,下肢和上肢分别占43.92%、22.13%;损伤类别以关节扭伤、挫伤和骨折为主;体能训练是导致训练伤发生的主要训练科目,不同训练阶段易受伤部位以及致伤科目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做好西藏高原全训部队军事训练伤预防工作,要加强训练伤防护健康教育,严格按照《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要求落实科学组调,结合高原环境特点,改善训练条件,同时要加强训练阶段特别是外训的卫生保障,在不同训练阶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周奕帆;范泉水;杨显君;古良琪;张林;张雪莲;胡小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mNGF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8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和面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障碍均有所恢复,观察组恢复率为86.7%,对照组恢复率为6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的MNCV和SNCV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可以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感觉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宇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军队医院实施护士职业规划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计划自己的护理职业生涯中根据专业发展和自身需求,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拟定需要达到目标的活动,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终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1].职业生涯规划是影响护理人员工作专业化、事业化、留任、离职率及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之一[2].

    作者:于丽娜;江咏;江珉;宋玲;彭小兰;陈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BI-RADS分级与传统方式对于NLM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乳腺超声BI-RADS分级与传统未分级方式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NL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临床诊断为NLM的患者90例,分别采用超声BI-RADS分级的方式及传统未分级的方式进行超声诊断.所有患者均通过空芯针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超声BI-RADS分级与传统未分级超声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超声传统未分级的方式诊断NLM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78%,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70%,均高于超声BI-RADS分级方式(灵敏度23%,特异度为67%,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10%)(P<0.01).结论 传统未分级方式对于NLM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更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伍芸;刘泽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调整滇南地区边防部队营连常用急救药配备品量的建议

    常用急救药品的适量配备对于分散驻守的滇南地区边防营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曾多次到滇南地区边防营连代职,其间发现有的营连单位存在常用急救药品配备品量不足或缺失的情况.笔者近期对24个滇南地区营连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此种情况较为普遍.为了提高滇南地区边防营连对官兵突发急症及时有效的救治能力,消除因缺乏此类药品所带来的医疗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体会和调查结果,对调整滇南地区边防部队营连常用急救药配备品量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董俊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检测E1、Leptin、TNF-β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雌酮(E1)、瘦素(Leptin)、人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07例和112例,各按伴随病症分组;另选体检健康的妇女2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各组血清E1、Leptin、TNF-β含量.结果 (1)两组患者E1水平降低(P<0.01),且绝经期患者降低幅度更大;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与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比较,糖尿病组、高血压组E1水平均偏低(P<0.05);与其他伴随病症组比较,伴肥胖和三联征组E1水平比较高(P<0.05).(2)与正常组比较,单纯子宫内膜癌组Leptin水平几乎无变化(P>0.05),但各伴随证组Leptin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其中伴肥胖和三联征组水平高于其他伴随病症组(P<0.05),是否绝经期差异不明显.(3)与正常组比较,单纯子宫内膜癌组TNF-β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各伴随病症组升高更显著(P<0.05);围绝经期患者各伴随病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绝经期高血压组TNF-β水平高于同期各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E1、Leptin、TNF-β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对其因子含量的测定有助于临床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作者:赵继华;张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再论弘扬白求恩精神培育医院文化

    “医德”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患者、社会及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之总和,也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特殊表现.“医德医风”是指执业医师必须具备的医学道德和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行业作风建设的“灵魂”[1].“医乃仁术”、“以术济人”是医学的根本任务,良好的医德需要以精湛的医术为载体.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

    作者:石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Valsalva视网膜病变患者4例5只眼病例资料,其中1只眼出血量少,采用保守治疗;4只眼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 保守治疗的1只眼治疗后出血完全吸收,视力恢复达1.0;手术治疗的4只眼术后1个月视力均有提高,稳定于0.6以上,术后观察1年无复发,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出血量较大Valsalva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聪慧;刘惠莉;刘爱琴;李明德;刘少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泪道支架植入在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泪道支架植入在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慢性泪囊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泪道支架扩张术,治疗组采用内窥镜下泪道支架植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两组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为术中出血与吻合口肉芽组织堵塞.术后1个月进行判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P< 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的支架阻塞、泪道扩张管移位、溢泪、泪囊区硬物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泪道支架植入在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总体疗效的提高.

    作者:刘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应用财经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多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更强调对医疗核心业务的服务和支持,对于后勤运营管理所涉及的人、财、物等各方面内容却相对滞后,由此导致的粗放式管理已经不足以支持新的医院发展模式的转型.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难题.

    作者:唐伟革;杨阳;罗婷;王鹤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用具在颈椎后路术中头面部压疮预防中的效果评价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溃烂和坏死.手术压疮多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几小时~2 d发生[1].报道显示,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达6.9%~68.8%,主要与患者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等相关[2-3].面部压疮是颈椎后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前充分的防护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护理用具在颈椎后路术中头面部压疮预防中的疗效,为临床预防此类手术压疮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林素羽;孙广晓;符琼燕;陈叶丹;王春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氯雷他定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4月本科收治6个月~2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共40例,均为首次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采用抗病毒、平喘等的综合治疗,此外治疗组口服氯雷他定5 mg,1次/晚,两组疗程均为7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IgA、IgG、IgM水平变化,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肺部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7d后,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vs 2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 vs 65%,P>0.05);治疗7d后,两组IgE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IgA、IgM及IgG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咳嗽、肺啰音、气喘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症状及体征,改善机体血清中IgE的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静;陈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NSCLC术前增强CT检查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增强CT检查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对我院的80例NSCLC患者进行术前增强CT检查,分析患者肿瘤大小、肿瘤CT增强值、淋巴结肿大等与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大小、肿瘤CT增强值、淋巴结肿大与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肿瘤越大、CT增强值越强化及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临床分期较差,预后不良.结论 患者癌灶大小、癌灶CT增强值、淋巴结肿大与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术前增强CT检查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孙青;满玉琳;秦旭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云南边防部队重点疾病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边防部队重点疾病发病现状,为改进边防部队卫生防病措施,提高官兵卫生保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军区所辖部分云南边防团驻地进行实地调研,从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训练伤和皮肤病等发病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存在问题.结果 目前云南边防部队重点疾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染病发病情况具有显著特点;自然疫源性疾病威胁较大;训练伤发生率高;皮肤病高发,感染原因复杂.结论 云南边防部队卫生防病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各项综合防制措施,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到位.

    作者:邓波;庄江能;张富强;汪春峰;余静;胡挺松;郭平;田靖;王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对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对恶性肿瘤致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2月~2013年6月共99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联合影像学检查诊断正确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w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 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67.7%,误诊率为22.3%;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下段、中段及上段患者分别有42例(42.4%)、23例(23.2%)及34例(34.3%);其中并发胆管结石23例(23.2%),胆管化脓性感染15例(15.1%);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高淀粉酶血症、胆管炎,总发生率为8.1%.与术前相比,术后1w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ERCP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胆道肿瘤致梗阻性黄疸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疗效,可考虑在临床中推广运用,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永锋;杨小翠;马卫平;肖翔;高原;刘晓;邹强;来宇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Th1细胞因子水平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Th1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4例鼻咽癌患者,对其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患者的Th1细胞因子(IL-2、IFN-γ及TNF-α)表达水平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4例中,1年生存率为85.5%,3年生存率为70.2%,5年生存率为59.7%;随着生存时间的增加,患者的IL-2水平升高,TNF-α水平降低(P<0.05),而不同生存时间的患者,其IFN-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对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患者的年龄、T分期、N分期以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鼻咽癌患者年龄越大、分期越高,其预后越差;Th1细胞因子中的IL-2及TNF-α水平可作为鼻咽癌患者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姜凤举;彭裕萍;李艳;申江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术中耳廓压疮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往往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往往使健侧耳廓长时间受压,增加了耳廓压疮的风险.然而,目前对耳廓压疮的报道较少,护理经验不足.我院近5年来在颅脑外伤急诊手术中发生耳廓压疮28例,现将其可能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汇报如下,为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时耳廓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波;陈翠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