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松岗街道学龄前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夏欣;王涛;王春丽;庄小宣;杨小兰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营养状况, 龋齿, 贫血
摘要:目的:了解松岗街道学龄前儿童常见病的发生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测量儿童体重和身高,龋齿情况和血红蛋白水平,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女童低体重和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童,男童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女童,有统计学差异(P<0.05)。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贫血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降低的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协调幼儿园及家庭教育并给予指导,培养学龄前儿童正确的饮食习惯,加强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因鼻胃管移位致食管结石形成的护理体会

    肠内营养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营养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具有完整肠道功能的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尤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进程及预后。因此,以鼻胃管/鼻肠管为主要途径的肠内营养成为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管的护理对于保证患者充足、安全的营养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1例因鼻胃管移位导致食管结石形成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进而分析导致鼻胃管移位的可能性因素,为后续提高肠内营养管护理水平、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安全的护理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沈泉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气垫床在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护理

    目的:研究和探讨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卧气垫床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为日后临床治疗和预后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到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气垫床护理,对照组术后给予普通床垫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轻微褥疮6例,中度褥疮2例,重度褥疮0例,褥疮发生率为16%;观察组患者轻微褥疮2例,中度褥疮0例,重度褥疮0例,褥疮发生率为4%,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卧气垫床可以减少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褥疮的情况,对患者皮肤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且患者的睡眠质量较高,基本无腰酸背痛等情况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托疮生肌剂对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托疮生肌剂对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术后排尿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67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加服托疮生肌剂10剂,于术后第2、4、6周分别经腹B超残余尿量测定、大尿流率测定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第2、4周的经腹B超残余尿量测定、大尿流率测定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托疮生肌剂具有促进术后排尿早期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海燕;解吕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顽固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

    长期高血压可产生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问题,故对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本文从4个方面来论述一下有关顽固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问题。

    作者:季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6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其心理、用药、饮食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对其临床资料、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非常高,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采用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BsAg/TP联检试纸条在献血前初筛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对本站无偿献血者献血前HBsAg/TP联检试纸条的应用及评价,探讨开展献血前HBsAg/TP快速检测的必要性。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均进行Hb、ALT和HBsAg胶体金试纸条初筛合格后献血;2012年1月-2013年12月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均进行Hb、ALT和HBsAg/TP联检试纸条初筛合格后献血;对2011年-2013年抗TP复检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TP复检不合格率2011年度0.82%,2012年度0.34%,2013年度0.25%.结论 HBsAg/TP联检试纸条可用于无偿献血者的初筛,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降低输血风险。

    作者:黄金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5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在5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我院共收治311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1556例)和观察组(n=1557)。给予对照组缬沙坦治疗,给予观察组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tDBP=43.396,P=0.000;tSBP=29.467,P=0.000)。对照组、观察组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9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总有效率=63.572,P=0.000)。结论联合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心绞痛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任楼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氟伐他汀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长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加用氟伐他汀片80mg/次,1次/1d,连用14d。结果加用氟伐他汀片的60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其临床疼痛症状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发作时间缩短,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减少了急性期心肌缺血事件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氟伐他汀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可靠、安全。

    作者:葛星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老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老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和SDS量表评分, FEV1、FEV1/FVC、FEV1/pred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有统计学差异,肺功能改善程度干预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呼吸内科焦虑抑郁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状况。

    作者:李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替吉奥单药的应用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替吉奥单药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替吉奥单药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替吉奥单药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80.6%,仅有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厌食、呕吐与皮肤色素沉淀等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小,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王梓瑛;袁辉;于秋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培养护士礼仪服务之浅谈

    目的:护士礼仪主要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以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各种符合礼数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方法医院特邀国际航空公司工程师来我院进行护士空姐式礼仪培训,让护士礼仪服务贯穿护理工作全过程。结果通过护士礼仪培训,懂得了礼就是做人,仪就是做事。通过做人做事的规矩,把隐藏心中的“善”激发出来,成为社会的矫正器,避免不职业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结论护士礼仪是新时期护士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作者:樊庆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19.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7.8%)明显优于对照组(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科学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治疗医从性(P<0.01),保证了护理及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秀英;胡进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加用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0%,治疗组总有效率88.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势明显,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春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给予62例手足口病患儿消毒隔离护理、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儿临床表现的观察和细心护理,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资料,提高了治愈率。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亚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门诊甲亢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门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84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均给予甲巯咪(MMI)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甲亢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育可;于文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分析

    目的: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儿科治疗的8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以双盲随机对照的方式开展。所有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加用头孢他啶治疗。结果7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头孢他啶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贾丽;蔡敬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胃肠道间质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可以从良性到恶性。形态类似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细胞多数为形态多种多样的长梭形细胞,其间可见片状或灶性的上皮样细胞、也可见多形性的细胞呈束状或弥漫状排列。免疫组化为KIT酪氨酸激酶受体阳性。现研究发现Anoclamin-1(ANO1)是一种氯通道蛋白,可以通过DOG1抗体来检测,具有与KIT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物。分子病理检测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活化突变。

    作者:魏振海;孙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患者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德国Storz电切镜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治愈情况。结果术后治疗一周患者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32.6±3.1)分将至术后(17.8±2.9)分;残尿量由术前(296.4±69.3)ml将至术后(98±27.4)ml。3例患者术后出血,经相关后好转。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治疗高龄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何金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1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①红霉素组(35例)②阿奇霉素组(35例)③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组(40例),比较三组的用药效果。结果③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①组(60.0%,21/35)和②组(77.1%,27/35)(r=5.56、4.29,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少,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书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讨论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6例于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舒适度的回馈进行统计。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我科住院治疗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明显感受到护理舒适度的提升。

    作者:张丽霞;陈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