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凝诗;杨丽霞;郭瑞威;朱国富;齐峰;叶金善
胸腔积液病因有近100种,但常见病因却不到10种[1].胸腔积液常见病因疾病谱因年龄、地域、性别、职业、生活方式等不同存在一定差异,熟悉胸腔积液常见病因疾病谱分布特征,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胸腔积液病因疾病谱分布相关文献作简要综述.
作者:沈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不同季节孕妇及婴幼儿TORCH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来我院检查的3480名孕妇与325名婴幼儿血清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季节间的感染病例分布.结果 孕妇HSV I-IgM、CMV-IgM阳性率高,TOX-IgM冬季阳性率较高,HSVⅡ-IgM夏季阳性率较高;婴幼儿CMV-IgM阳性率高,其中94%的阳性检出时间在春夏季,且男孩阳性率高于女孩.结论 CMV是孕妇宫内感染及婴幼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进行TORCH检测及时发现高危因素,预防宫内感染,对提高生育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燕;王庆旭;陈莉;栗群英;杨志玲;汤雪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资料 本院医生常采用兰索拉唑联合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患者,临床给药方式:(1)将兰索拉唑30 mg加入到1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内静滴,更换第2组液体(维生素B60.1 g×2支加入1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时,输液管道内液体澄明,肉眼仔细观察可见颜色变化.(2)或者将兰索拉唑30 mg加入到1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时,抽取维生素B6 0.2 g入壶,莫菲滴管内立即出现比较明显的颜色变化,与其正常的输液液体对比呈淡黄色.碰到上述情况及时关闭调节器,避免药物进入患者体内,同时更换输液器,并向患者解释,取得理解.针对上述入壶时的异常现象,查阅相关资料,未见报道.药师初步判断兰索拉唑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并通过以下实验进行进一步证明.
作者:罗利雄;曾祥平;夏回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预防肺癌患者术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围手术期处置方案.方法 实施新围手术期处置方案的肺癌切除术患者402例作为研究组,新方案主要包括深静脉置管建立输液途径,术后不用止、凝血药物,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预防性使用弹力袜等.未实施新围手术期处置方案的356例肺癌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及出血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1.49%)显著低于对照组(9.27%,x2=34.286,P=0.000),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1.24%,0.25%)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5.90%,3.37%)(x2=19.386,P=0.000,x2=12.469,P=0.001).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围手术期新方案对预防肺癌术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郭华;王青松;张容;谢明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S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64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的椎体高度和后凸角的改变情况,Frankel脊髓评分判定神经功能,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43.7±5.1)%,后凸角为(31.2±4.3)°;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91.7±4.7)%,后凸角为(7.9±3.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Frankel分级,多数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恢复.结论 在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利于恢复多节段伤椎高度、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和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双峰;唐家广;侯树勋;任东风;曹峥;卢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疗效及适用范围.方法 我科2006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射频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869例,术后观察不良反应、内镜随访,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869例患者共1465颗息肉(息肉直径<0.5 cm 368颗,0.5 ~2.0 cm 1062颗,>2.0 cm 35颗),其中1452颗均一次性治疗成功,13颗直径>3.0 cm广基息肉分2次处理.1个月后复查胃肠镜,所有息肉均脱落,黏膜恢复正常,少数留有白色瘢痕.术后不良反应有腹胀78例,轻度腹痛30例,烧心9例,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出血1例,予以镜下金属止血夹治疗,得到控制.无穿孔病例发生.结论 经内镜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特别适合于直径0.5 ~2.0 cm的广基或亚蒂息肉.
作者:刘志鹏;邹利全;游斌;张兰;邓舒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ERCP对治疗高龄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急诊行ERCP治疗高龄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中,成功46例,成功率93.8%.ERCP治疗后24h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对于高龄AOSC患者,急诊ERCP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周杰;余少明;罗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的管理策略,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抽查我院实施抗菌药物应用强化管理的出院病例1568份作为观察组,抽查我院实施抗菌药物应用强化管理前的出院病例148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31.1%,显著低于对照组(57.8%)(x2=219.329,P=0.000);观察组有指征用药(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 (x2 =71.428,P=0.000);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占6.0%,显著低于对照组(23.7%)(x2=67.402,P=0.000);观察组联合用药13.9%,对照组14.1%,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6%,显著高于观察组(2.6%) (x2 =17.414,P=0.000).结论 强化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不仅能提高并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还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国威;贺旭;陈许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甲状腺良性疾病部分甲状腺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经腔镜下甲状腺手术68例为腔镜组,行开放式手术患者56例为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24、72 h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血清IL-6、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 免疫球蛋白在两组术后24h及72 h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时相两组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IL-6、TNF-α在腔镜组和传统组术后24h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术后72 h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IL-6及TNF-α在术前、术后24、72 h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各组CD3、CD4、CD8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72 h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式手术均可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以抑制细胞免疫为主,但两种手术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并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国坚;赵正强;吴敏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航空航天动力环境中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及其防护措施的学科,是航空航天医学主要分支学科之一[1].航空航天动力环境指的是飞行过程中速度和/或加速度骤变的动力环境.当动力环境变化太大,如飞机高速机动飞行、飞机发生碰撞、飞行员弹射离机或从高处坠落、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长期停留等,则可能产生有害影响,甚至造成伤害或死亡.所以,飞行活动过程中,与速度和/或加速度变化有关的各种动力环境因素,包括超重、失重和振动等,它们对机体的生理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是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鉴于该学科在航空航天医学中的重要性,本文对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未来20年的发展做一展望,为更好地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马海林;李东韬;殷伯平;周华忠;张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确立ACL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 筛选50例年龄在18 ~60岁、经问卷调查无相关疾病的正常人,空腹采集抗凝血,采用美国实验仪器(IL)公司ACL1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PT和APTT分析,确立本实验室的PT、APTT正常参考区间.结果 PT参考区间与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有一定差异,APTT的参考区间与厂家提供的正常参考区间一致.结论 对于新引进的检测设备,各实验室应确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区间,不宜盲目采用厂家提供的正常参考区间.
作者:薛萍;江韵琴;方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进行肺泡灌洗,已被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2].我科对尘肺患者进行小容量分叶BAL已有20年,疗效肯定.本研究总结2012年1月r2013年1月150例尘肺患者小容量BAL的护理体会.
作者:周玉兰;黄可;王芳;刘翱;李香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近视程度患者在调节过程中高阶像差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基于Harmman-Shack 原理设计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在自然瞳孔状态下,分别测量65眼在0~5.0 D(步进1.0 D)调节刺激下的的波前像差,比较低度、中度、高度近视组的高阶像差在调节中的变化,并提取固定3.0mm瞳孔直径下的各阶像差.结果 调节放松时,高阶像差RMS值与近视度数之间没有相关性,总高阶像差、球差调节的变化趋势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3组的瞳孔直径均随调节反应的增加而减小.结论 人眼调节过程中,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发生改变,且这种变化趋势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高度近视眼在调节过程中视网膜像质可能会降低.
作者:郑贤何;谢伯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长期应用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心血管事件与出血风险.方法 自2011年9月1日~ 2012年9月1日连续募集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研究所住院并明确诊断为ACS的患者168例,给予常规二联抗血小板(氯吡格雷+阿斯匹林)治疗,定期随访至1年,观察患者心血管事件与出血并发症.结果 随访153例,其中老年组87例,年轻组66例,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老年组出现轻微出血5例,心血管事件14例;年轻组轻微出血9例,心血管事件12例.ACS患者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老年人与年轻人两组之间比较,心血管事件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长期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未增加出血风险,用药相对安全.
作者:靳英;颜伟;张蓝宁;马艳敏;杨洁;李明阳;尹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原环境的主要特点包括:缺氧,风大,紫外线强,气候干燥等.慢性缺氧使胎儿生长速度减慢,并与妊娠期子宫动脉的血流呈负相关.与高原移居者相比,高原世居者胎儿生长和子宫动脉血流不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其原因包括:高原世居者胎盘保护胎儿绒毛的机械因素;高原世居者建立了良好的储备能力,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高原世居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异缩小,增加胎盘氧的供应等.本研究将近年来高原缺氧环境对移居者胎儿生长影响的相关文章综述如下.
作者:李传红;朱俊宇;罗勇军;刘运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耐力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对8 ~12岁肥胖儿童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8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70例,随机分成耐力训练组(ET)34例和高强度间隔训练组(HIT)36例,ET组进行30 ~60 min运动强度达到个人大心率80%的连续运动;HIT组进行60s运动强度达到个人大心率90%~95%的冲刺运动,中间穿插一个1 min达50%个人大心率运动,重复3~6次.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2w后进行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干预后组间比较显示,两组受试者身高、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HDL、TC、TG、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T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ET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ET组干预后体重、BMI、收缩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LDL含量低于干预前(P<0.05),身高、HDL、舒张压、胰岛素、TC、TG含量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T组干预后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LDL含量低于干预前(P<0.05),身高、HDL、TC、TG含量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儿童肥胖症状,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传统的耐力训练相比,能明显减少胰岛素抵抗,减少总运动量,缩短锻炼时间,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祖秀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硅橡胶经过各种方法消毒灭菌后,材料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接触角、表面自由能的变化.方法 将硅橡胶试件分别经134℃高温高压处理30 min,2%碱性戊二醛消毒液浸泡处理10 h,1%过氧乙酸消毒液浸泡处理30 min,0.1%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处理1h,达到植入性生物材料的灭菌要求,另设不处理组作为对照.处理完成后,用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蒸馏水、乙二醇、甘油在试件表面上的接触角,并计算试件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和非极性分量.结果 经戊二醛和过氧乙酸浸泡消毒灭菌后,硅橡胶表面质量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经二氧化氯浸泡消毒灭菌后,非极性分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经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除极性分量外,硅橡胶表面质量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规定时间内,戊二醛、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3种消毒液适合用于硅橡胶材料的消毒灭菌.
作者:高红燕;贾安琦;苏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全民卫生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患者乃至整个社会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医护人员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持续高水平的应激状态严重影响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据报道,当前国内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偏低[1-2],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疲劳、厌倦、焦虑、烦躁及情绪低落等职业倦怠感现象普遍存在[3-5].上述负性情绪必将导致医护人员行医质量下降,职业道德观降低,组织归属感缺失,甚至导致离职行为和离职倾向,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性支持和现代化的医疗技术设施是医院兴盛与发展的强大基石,而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服务行为中的主体,是医院的中流砥柱,故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兴盛与发展.本文旨在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以培育医护人员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医院发展的思路.
作者:李清福;谢清明;陈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军队干休所医疗保健工作主要包括预防保健、慢病控制、院前抢救、康复护理、关怀照料和保健管理6项内容,健康体检是预防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双高期”(高龄、高发病期)军队离休干部在体检中发现的一些不足,提出做好军队离休干部(简称“离干”)健康体检的措施和建议,提高离干的体检率和体检质量,让离干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找出身体的隐患,制定有效的预防保健方案,从而保障军队离干健康长寿.
作者:李庚富;陈杰;文晓瑛;徐祥;毛亚群;董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疾病预防的关口前移,未病先防成为关注重点,治未病在未病先防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中医理论的精髓,《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已将未病先防的防病思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其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本文就未病先防在军队中老年干部自我保健的应用做深入探讨.
作者:于晓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