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本护理模式在手术室运用的探讨

高燕凤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014年与本科手术的80例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P<0.05),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舒适护理,可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并使患者焦虑、抑郁得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干骨折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对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以寻找更优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自愿原则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法,观察组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更有利于股骨干骨折愈合,可广泛使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全面分析我院的护理技术与发生院内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系统术后患者共7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进行随机选取在我医院住院期间全体外科系统手术后患者700例进行调查,在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共29例,感染率为4.14%.院内感染相关因素是医院护理技术、感染发生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使用何种抗生素等.结论 护理技术同院内感染的发生关系密切,统一规范各项护理操作的技术能够大程度的防止并减少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作者:周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肾益精汤合定坤丹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汤合定坤丹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的疗效.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益精汤合定坤丹治疗血虚型月经过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崔佑萍;梅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并不孕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并不孕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供自身治疗水平.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63例高泌乳血症并不孕患者给予溴隐亭治疗,治疗后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彩超定期观察卵泡生长情况以及患者排卵率及妊娠情况等,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泌乳素浓度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排卵率为57.14%,3个月后排卵率为90.48%,总有效率为98.41%;随访6个月,妊娠率为93.65%.结论 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并不孕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瑞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成观察传统对照组和观察组,而后对这两种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刘东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胃出血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给予急诊胃出血患者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18.7±5.3)h VS(25.7±6.2)h],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92.610.3)分VS(72.3±9.4)分],且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卓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总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总结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核无复发,结论 通过合理手术方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结核病变组织的清除以及脊柱稳定性的改善,有利于结核的治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型高血压采用依那普利叶酸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治疗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浆Hcy水平以及心脑血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压和血浆中的Hcy水平,减少心脑血管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吕冰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研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肠鸣音的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GAS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时间较短,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修补术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岳晔玮;朱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筋刺法”配合推拿、刺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筋刺法”为主配合推拿、刺络法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的疗效方法 将纳入标准的6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为主配合推拿、刺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电针治疗,均1-4疗程.结果 两组均有疗效,但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义(P<0.05),“经筋刺法”治疗组的疗效更佳.

    作者:成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吸毒人员静脉采血方法研究

    目的 给吸毒人员采血,了解吸毒人员血管临床特点,提高采血成功率,减轻吸毒人员采血过程中的痛苦,避免医务人员采血过程中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对吸毒人员进行静脉采血,主要通过对手静脉,颈静脉、头皮静脉进行采血.结果 2010年-2012年,对吸毒人员采样,采血数量(成功采血率)分别为1303(99.62%)、848(99.76%)、1348(99.93%).结论 近三年来,对吸毒人员采样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采血方式,为提高采样成功率、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提供了依据.

    作者:宗华;须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鼻腔及口腔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老年Ⅱ型呼衰竭临床比较观察

    目的 使用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的优缺点.方法 50例病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50例行经口气管插管.给予病人间歇正压辅助呼吸(IPPV).动态观察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抢救3-5天疗效满意;经鼻气管插管较经口气管插管有顺应性好、并发症少、能耐受较长期治疗等优点.结论 对于要较长时间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OPD老年Ⅱ型呼衰患者应以经鼻气管插管为首选治疗方法;紧急情况下仍经口插管.

    作者:邸兴伟;郝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门诊流程优化的探讨

    目的 针对医院门诊就诊流程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提出优化门诊工作流程的思路,方便患者就医.方法 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多方式、多途径优化门诊流程管理工作.结果 完善门诊就诊流程,可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门诊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结论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门诊流程优化的管理,使患者和医院取得了双赢.

    作者:姜同学;段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4.4%/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67%/20.0%).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范芹昌;王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肿瘤放疗中舒适护理的作用效果浅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作用意义与影响.方法 根据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11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两组患者的长观察期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7.43±1.21)分,护理总满意度为82.13%.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分为(9.37±2.09)分,护理总满意度为96.46%.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在护理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精神面貌、对待治疗的态度、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等均优于对比组.结论 舒适护理从病情、饮食、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院内干预,且实际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方法理想,应于临床肿瘤护理中全面推广.

    作者:马惠丽;罗莹;李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坤泰胶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绝经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绝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因妇科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出现绝经症状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口服坤泰胶囊,服用方法为4粒/次,3次/d,共服用8周,分别在用药2、4、8周进行随访,采用改良的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2、4、8周KMI评分分别为19.42±5.72、12.53±4.02、9.89±5.85,与治疗前KMI评分27.52±5.87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使用坤泰胶囊缓解绝经综合征近期症状安全、有效,对远期症状的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付改玲;黄鹏翀;吴向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DM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系统与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综合反映,其发病率随DM病程的发展而增高,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1].大约40%的40岁以上DM患者存在视网膜病变,大约8.2%存在视力损伤[2].美国DR早期治疗研究(ETDRS)等研究证实,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DR引起视力丧失的风险[3].因此,早期对DR进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在DR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管祖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预防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有效预防锐器伤.方法 对我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安全教育,采取保护性措施,使用带有安全保护性的器具,对手术室环境标准化及人员合理配置.结果 通过学习教育,重视安全意识,并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手术室工作人员由于锐器伤所致的感染.结论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实行标准性预防,制定有效防护措施,预防锐器伤,减少或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牟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73例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保守治疗67例,手术5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润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群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点,探讨老年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关系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1日我院126例老年患者诊断冠心病且病历资料完整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后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程度和类型的不同与联系.结果 高血压组冠状动脉病变中单多支病变的比例、轻重度病变比例、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比例、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比例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有着弥漫病变多,多支病变多,狭窄程度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更易形成侧支循环等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联系还为治疗策略提供信息.

    作者:张建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