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压测量方法进展

张燕;张俊琦;赵悦;康晓曦;蒋珺;周弥

关键词:血压, 诊所血压, 测量, 特殊人群
摘要:高血压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的疾病之一,虽然高血压的诊疗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临床血压的测量仍主要依靠间接血压测量技术.近年来,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测量受到重视,特殊人群的血压测量也被关注,本文就相关进展及临床指南作一综述.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率,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支气管镜深部吸痰收集标本,检测10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致病菌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108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1.50%.共检出致病菌92株,其中G-杆菌68株(73.90%),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5.00%)、铜绿假单胞菌(19.60%)、鲍曼不动杆菌(13.00%)、阴沟肠杆菌(6.50%)、大肠埃希菌(4.30%);真菌14株(15.20%);G+菌10株(10.90%).G-菌主要对多粘菌素、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G+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的耐药率较低;真菌的耐药率均低于30.00%.结论 对于行机械通气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G-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其次是真菌和G+球菌,G-菌和G+菌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真菌的耐药率较低.

    作者:陆卫华;杨剑虹;方庆;李刚;唐忠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igliani/Flatow人工肩假体置换术手术配合

    目前肩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大部分终末期肩关节炎和肱骨粉碎性骨折等疾病的首选方法[1].该技术能较好地解除肩关节疾病疼痛,重建肩关节功能,目前应用于各年龄组患者的肩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坏死及骨折的治疗,疗效显著[2].现将我院2007年7月~2011年12月开展9例Bigliani/Flatow人工肩假体置换术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尤祥妹;蔡雯佶;黄群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25(IL-25)水平与克罗恩病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6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科室诊疗的克罗恩病患者41例(CD组),同时入选同期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清晨采集肘静脉血2 ml,置于EDTA管中,立即离心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IL-23、IL-25水平,血清CRP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ESR水平采用温氏管检测.结果 CD组的CRP、ESR、IL-17、IL-23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CD组血清CRP、ESR、IL-17、IL-23水平均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0.01),而IL-25水平随着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P<0.01).结论 CRP、ESR、IL-17、IL-23、IL-25与CD密切相关;IL-17与IL-23对炎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加重病情;而IL-25具有抑制炎症作用,IL-25表达缺陷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

    作者:黄志梅;刘焕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糖对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观察在心脏骤停(CA)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后,血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为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CA患者120例,分为存活组(37例)和死亡组(83例),分别检测两组复苏过程中的血糖值,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死亡组开始复苏前血糖水平及复苏后各时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经过24 h复苏血糖水平高于10.0 mmol/L预测死亡,阳性率和阴性率达到100%.结论 监测心脏猝死患者血糖水平,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瑞;张琳静;张卫国;李智勇;郭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新藤黄酸囊泡溶液中药物的含量及包封率

    目的 建立测定新藤黄酸囊泡中新藤黄酸含量和包封率的HPLC法.方法 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新藤黄酸囊泡,HPLC法测定其中药物含量,微柱离心法测定新藤黄酸囊泡的包封率,其中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90:10),进样量20 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温度30 ℃.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辅料和试剂对药物的测定无干扰,分离效果良好.新藤黄酸浓度在0.02~3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1.03%(n=3).新藤黄酸囊泡的包封率为(48.0±1.0)%.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新藤黄酸囊泡中新藤黄酸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方清影;林彤远;赵雲飞;陈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逆流型脑室出血9例CT分析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逆流型脑室出血(IVH)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证实的脑动脉瘤破裂SAH合并逆流型IVH病例CT及DSA资料.结果 9例SAH中,CT平扫:5例双侧侧脑室枕角高密度影,2例为四脑室高密度影,1例为全脑室呈铸型样高密度影,1例为单纯脑室枕角高密度影.9例脑实质内均未见血肿影.DSA脑血管造影:发现脑动脉动脉瘤9例(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2例).结论 CT对脑动脉瘤破裂SAH合并逆流型IVH有较高诊断价值,认识逆流型IVH的CT征象有助于临床早行DSA明确脑动脉瘤,对减少逆流型IVH误诊及脑室是否做引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云泉;李锦青;乔清;禹智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治疗肿瘤疾病的过程中,不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存在差异.虽然患者的年龄、器官功能、伴随治疗甚至生理周期对药物代谢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大部分都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有关,SNP可显著影响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1].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显示,肿瘤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安全性与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1A1,UGT1A1)基因多态性有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胡健;覃勇;何亚非;郭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学论文写作中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在我国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中,医学类排名各学科第一.虽然医学论文有着与其他学科显著的不同特征,但是,在论文的写作方面,仍然应该遵循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必须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既要准确表达科学研究结果,也要注意防止传递错误信息.笔者结合多年审核、编辑医学论文的实践,对医学论文写作中应把握的关键问题等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广大读者、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牛文忠;方丽;魏文婧;殷旭东;郭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引导新生骨质量的检测方法与评价

    牙种植成功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保证种植区有足够的牙槽骨.受植区的骨密度情况、抗压强度的大小均会影响种植体在骨内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种植体的功能.而临床上骨质缺陷、骨量不足的情况占大多数,其原因很多,如拔牙损伤、活动假牙的长期佩戴、炎症、外伤、肿瘤等.为满足种植手术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引导骨再生技术(GBR)的研究较多,其成骨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引导新生骨质量的检测可以帮助医师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及骨替代材料,了解骨质是否可以即刻负重,合理设计外科手术和后期修复.关于引导新生骨质量的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较多,其中运用了多种检测手段,本文就各种骨质量的检测方法作一讨论.

    作者:杨晓峰;白晓雪;孙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部队卫勤保障特点与做法

    目的 探讨部队急进高原驻训卫勤保障特点并提出相应做法,为保障未来部队大规模、长时间高原驻训提供依据.方法 卫勤分队伴随部队实施保障,定期巡诊,加强高原病及高原常见疾病的防治.结果 全体官兵高原驻训期间身心健康,较好地完成了驻训任务.结论 准备充分、措施有力的卫勤保障工作对部队顺利完成高原驻训任务至关重要.

    作者:熊东;方云高;曹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湿证病因探析

    湿证是湿邪积聚于人体产生的一类病证,主要包括湿邪由外侵入的外湿证和湿邪由内而生内湿证所组成.本文就导致内湿证的病因进行了相关分析,现表述如下.

    作者:呼永河;钟梁;李静;孙薏;匡红;田卫卫;李硕;周龙甫;钟国成;沈涛;谢春光;高永翔;黄秀深;由凤鸣;张丰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军队中心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并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增进医患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优质护理服务也因此应势而生.2010年我院首批把6个科室设置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2011年逐步在全院护理病区铺开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收效显著,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于丽娜;王晓品;宋玲;周晨;伍世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放化疗血小板减少症2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肿瘤放疗和化疗因素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近3年非肿瘤放疗和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症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血小板减少症病因或相关疾病、年龄分布、血小板减少程度、出血倾向、骨髓象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1)病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占18.3%,肝硬化17.4%,结缔组织病16.5%,感染性疾病10.7%,再生障碍性贫血9.8%,巨幼细胞性贫血8.0%,药物不良反应5.8%,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4.9%,慢性肾功能衰竭2.7%,糖尿病1.8%,甲状腺功能减退1.3%,其他2.7%.(2)患者年龄分布: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平均(33.6±12.4)岁,其他相关疾病继发血小板减少症平均(46.3±27.4)岁,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20×109/L)占36.6%(15/41),其他相关疾病占31.7%(58/18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出血倾向:血小板<50×109/L(n=126)与>50×109/L(n=98)之间比较,出血部位及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5)骨髓检查:增生低下31例,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193例,其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巨核细胞数以增高或正常为主(40/41),但产板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或缺乏.(6)治疗效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规治疗有效率为78.0%,对部分难治病例加用环孢素A、长春新碱或达拉唑后,有效率提高至87.8%;其他各相关疾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为36.4%~92.3%.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与多种病因或疾病相关,年龄分布广泛,原发与继发均可有严重程度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与血小板减少程度有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巨核细胞多增生活跃,但产板巨核细胞减少,其他相关疾病骨髓象可正常.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较好,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疗效不等,取决于相关原发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东;王松;罗永婧;陈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32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328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采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治疗后的总体症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若VAS>5分,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结果 治疗后 1个月,总体症状:全部VAS评分0~3分;治疗后 3个月,总体症状:315例0~3分,12例3~5分,1例7~10分;治疗后 6个月,总体症状:276例0~3分,49例3~5分,3例7~10分.结论 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何剑;薛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红软肝胶囊对肝纤维化患者TGF-β1和瘦素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丹红软肝胶囊对肝纤维化患者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瘦素(LP)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丹红软肝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TGF-β1和LP的含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和LP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下降幅度一致,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红软肝胶囊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和LP的分泌来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从而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张希顺;吕宇航;王玉红;修书军;杨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静滴头孢硫脒、脂溶性维生素(Ⅱ)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病例女,48岁,无药物过敏史.因急性扁桃体炎入院,入院后行注射用头孢硫脒(山东罗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63,生产批号:312102041)皮试阴性后,给予静脉注射,2.0 g/次,1次/d.用药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入院第3 d患者因咽部疼痛不适进食困难,在第一组注射用头孢硫脒静滴完后,给予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572,生产批号:120701;含维生素A 0.495 mg,维生素D2 2.5 μg,维生素E 4.55 mg,维生素K1 0.075 mg,辅料为乙醇、吐温-80、吐温-20、甘露醇)1支加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以补充因患者咽部疼痛进食困难对部分脂溶性维生素摄入不足.

    作者:张强;施桂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压测量方法进展

    高血压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的疾病之一,虽然高血压的诊疗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临床血压的测量仍主要依靠间接血压测量技术.近年来,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测量受到重视,特殊人群的血压测量也被关注,本文就相关进展及临床指南作一综述.

    作者:张燕;张俊琦;赵悦;康晓曦;蒋珺;周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利妥昔单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急性白血病过程中,对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100例,取治疗有效患者和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获得成熟的树突细胞(DC)后进行实验学检测,包括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MTT法等,对两组细胞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判定利妥昔单抗治疗对DC功能的影响.结果 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诱导的DC体积较小,细胞核居中,形态规则;细胞培养3 d后进入指数生长期,6~7 d后进入平台期,增殖能力弱;治疗后DC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DC的CD80、CD83和CD8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的DC和正常DC各项检查结果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对于急性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的DC增殖缓慢,且对于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弱,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

    作者:范丽霞;韩颖;郭慧梅;杨会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仿真义眼台植入术护理体会

    因各种原因导致眼球摘除术后的患者所遗留的眼部畸形问题一直是眼部整形的难题.1885年 Mules首次开展眼内容物剜出加眶内植入术以来,各种材料及不同形式的植入物相继产生,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脱出移位发生率高、义眼活动度差、重量大、可吸收、组织相容性差等不足,不能在临床广泛使用.Perry在1985年首先把羟基磷灰石(HA)作为眶内植入物,逐渐被推广应用于眼科临床.我院采用天然海珊瑚活动义眼台眼座施行义眼台眼窝形成术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园园;张天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折愈合需要足够稳定和充分的血液供应.骨折会破坏长骨的血液供应,其断端的愈合速度取决于周围血管的新生能力.血管生成主要由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参与,骨折愈合时,这些因子的局部和全身浓度都会升高.从初集中在骨折血肿内促进骨代谢到终重塑的阶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当前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他生长因子对骨折中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长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