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宇;张文华;陈施展;姚一民;周玉科;檀臻炜
目的 应用HPLC法,对紫果西番莲叶中异牡荆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首先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HPLC,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4.6×250 mm,5 μm);乙腈-0.1磷酸(18:8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350 nm.结果 异牡荆素在0.012~0.120 mg/ml范围内时,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7);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 1.4%;紫果西番莲叶中异牡荆素的平均含量为0.0873%.结论 该方法 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西番莲属植物中异牡荆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孔秋玲;赵瑞瑞;邹江冰;蒋琳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病例男,78岁,受凉后出现发热,高体温40.0 ℃,伴咽痛、全身关节疼痛(活动时明显)、双下肢散在皮疹(无瘙痒、脱屑等).查体:体温39.4 ℃,脉搏98次/min,血压130/60 mmHg,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散在皮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91×109/L,中性82%,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391×109/L,嗜酸细胞计数0.02×109/L;咽拭子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骨髓培养示感染性骨髓象;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9 U/L,谷草转氨酶94 U/L,白蛋白32.5 g/L,C反应蛋白13.3 mg/L,血沉第1 h降至60 mm,抗核抗体、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抽血查狼疮细胞、疟原虫未见异常,尿本周蛋白(- ),HIV抗体阴性;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胸部CT: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征象;肝胆胰脾双肾B超未见异常;心电图无异常.
作者:朱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评价BEGO种植系统种植术后1、3个月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患者共计植入种植体20枚,术后1、3个月定期随访,检查患者口腔卫生情况,通过探诊种植体周龈沟观察种植体周软组织情况,拍摄X线全景片检查种植体周硬组织变化,评价种植体术后短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1、3个月,20例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平均值分别为0.32 mm、0.47 mm,各有1例出现牙龈炎,经局部处理后炎症得以控制,未出现种植体脱落.结论 采用BEGO种植系统修复的患者,术后软组织炎症出现少,边缘骨吸收在正常范围内,短期稳定性较好.
作者:谭红;屈力;钟科;陈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用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头颅CT/MRI定位选择血肿厚处钻孔,扩大骨孔直径至2 cm左右,在前后骨孔缘各咬一斜坡骨槽,悬吊硬脑膜,于骨孔前侧骨槽缘及后侧骨槽缘分别切开硬膜及血肿外包膜约0.4 cm大小,同时立即分别依前后方向将两根质软的多孔硅胶引流管置入血肿腔,深度达血肿腔2/3处,缓慢放液,交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直至从两引流管流出的液体清亮为止,调整骨孔于头位高点,固定引流管并逐层缝合伤口.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上述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126例经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后病情均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一例死亡,也未发生脑损伤、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8例术后创腔积气(﹤10 ml),但无张力性气颅表现,2个月后复查头颅CT积气消失;2例诱发癫痫,拔除引流管后缓解.结论 钻孔改良引流术治疗硬膜下血肿疗效好,减少了术后血肿复发及各种并发症等.
作者:仙登沁;杨利;王运平;曾可培;赵海;刘晓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手术后的进食时机及家长心理疏导的方法,为患儿术后及时进食提供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帮助,使患儿安全、舒适地度过手术恢复期.方法 通过对267例唇腭裂患儿在全身麻醉复苏时的判断,及时准确地掌握进食时机,实行早期饮食指导,针对家长所产生的恐惧心理予以疏导.结果 提前了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的进食时机,并正确疏导家长的心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了家长的恐惧心理.结论 准确掌握唇腭裂患儿全身麻醉术后进食时机,实行早期进食,方法 安全、可靠,并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患儿全面康复.
作者:田文艳;马东洋;陆皓;郭燕;刘传兰;张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老年人有轻度认知功能及记忆功能的损害,是介于正常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间的状态.相较于普通衰老人群而言,MCI向AD的转化率明显增高[1].相关研究表明,MCI向AD转化的年转化率为6%~25%[2],而糖尿病患者MCI的发生率高达32.7%[3].在影响认知功能的众多因素中,胰岛素抵抗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其与认知功能相关联的海马、内嗅皮层的关系,为临床MCI向AD发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现对胰岛素抵抗、海马、内嗅皮层体积变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艳;谈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继发性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经行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13例21个椎体,再次行椎体成形术,术后予以卧床、配戴支具、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 再次行椎体成形术后,所有患者均缓解疼痛明显,X片及CT片复查见所有患椎骨水泥弥散良好.再次骨折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腰背部疼痛无反复,椎体高度无继续丢失.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继发性骨折,再次采用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需加强对再骨折患者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作者:万宇;张文华;陈施展;姚一民;周玉科;檀臻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13例IPA患者的基础疾病、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实验室与胸部CT、病理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13例IPA患者中,病理确诊2例,临床诊断11例;男性12例(92.3%),女性1例(7.7%);年龄55~86(73.5±1.2)岁.13例患者均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1例(84.6%),糖尿病5例(38.5%),肺结核4例(30.8%),哮喘3例(23.1%),COPD合并哮喘3例(23.1%),肺癌2例(15.4%).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有咯血4例(30.8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11例(84.6 %),盗汗6例(46.2%),胸痛8例(61.5%)等.胸部CT表现为多样性,无特异性.抗真菌药物治疗13例,好转出院5例(38.5%),死亡6例(46.2%),自动出院2例(15.3%).结论 IPA多为继发,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常无特异性,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误诊率较高,预后差,病死率高.诊断本病需结合基础病史、临床症状或体征、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使用史、是否有机械通气史、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靠组织学检查.治疗方面主要是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对临床怀疑为IPA患者,应积极早期进行经验性治疗.
作者:李小波;李光清;陈秋伶;王馨平;张琼;梁颖隽;亓占中;白光洪;吴明亚;李东;张欣;肖兴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类凝血酶(TLE)属于胰蛋白酶家族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具有精氨酸酯酶活性,能够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解释放血纤肽A(fibrinopeptide A,FPA)或B(FPB),导致纤维蛋白的单体首尾聚合而凝固,所以被称为类凝血酶.具有抗凝、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内皮细胞、减轻脑水肿、改善血流变、保护缺血再灌注神经组织、止血等生物学活性,笔者综述其生物学活性.
作者:王泽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作为与人类生命安全联系紧密的社会机构之一,其自身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人性因素理论认为:人总是会犯错的,人所从事的复杂和危险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充满风险,而人天生缺乏估计风险和根据风险做决策的能力.医院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医疗纠纷,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还会造成巨大财政开支.因此,提高医院整体安全水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杨人懿;郭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杜氏包皮环扎器对包皮环扎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成人和能配合的学龄儿童采用1%利多卡因行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不能配合的学龄前儿童直接用氯胺酮麻醉.待麻醉生效后,用环扎器环扎过长的包皮,特长包皮或包茎可先行包皮背切,然后环扎剪除,创面涂消炎药膏.结果 92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其中85例在术后9~13 d,环扎线以外的远端干性坏死包皮自行脱落,沿扎线的切缘愈合,切口外观整齐美观;另7例因包皮较厚或扎线不够紧,延迟到术后16 d坏死包皮才脱落.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费时短,一人即可完成,且微痛、微创、不出血、不缝合、不包扎,术后包皮前后左右对称,创面愈合整齐美观,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唐慧东;李燕;柳林;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数字化塑形三维钛网早期修补颅骨缺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31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早期行修补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皮下积液3例,硬膜外血肿2例,头皮感染3例,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1年,无出现颅内感染、修补材料变形、移位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塑形后颅骨外观满意,原有神经功能缺失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对颅骨缺损患者早期应用数字化三维钛网进行修补,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少,节约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立;袁邦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二三级结构和系统进化等,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Compute pI/MW、ProtParam、SOPMA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DM-1进行分析.结果 NDM-1的等电点为5.07,疏水性GRAVY值为0.107;二级结构存在螺旋、折叠和转角等,没有信号肽和跨膜区域;三级结构由3个α-螺旋和4个β-折叠片组成;属于Family Lactamase_B (PF00753)蛋白质家族;其基因序列与海洋细菌(Erythrobacter litoralis) HTCC2594的β-内酰胺酶Ⅱ基因同源性近.结论 NDM-1可能起源于环境,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被传递给临床致病菌,并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作者:叶皓;周永君;黄国娇;殷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水凝胶湿敷治疗脂肪乳剂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56例脂肪乳剂致2、3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0.9%生理盐水凝胶(美诺佳)湿敷,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观察72 h后局部皮肤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局部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水凝胶湿敷能有效治疗脂肪乳剂外渗所致静脉炎,操作简便,起效快,效果好.
作者:陈亭;卢嘉渝;杨晶;刘文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孕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6例早孕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子宫后位是导致早孕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结论 子宫复位是处理早孕尿潴留的关键,体位疗法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程琳琳;李峰;李代春;曾治军;邵继春;陈卫东;聂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干部体检工作是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重要工作,是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院积极适应新时期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新形势,坚持以部队需求为牵引,积极开展上门体检服务,探索了一条为部队优质服务的新路子,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体系部队的好评.
作者:邓华;陈建明;颜彬;杨昕;曾居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牙面清洁度和矫治关注度的差异.方法 随机检测采用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金属托槽和陶瓷托槽)的错合畸形病例共60例,其中金属托槽20例,陶瓷托槽20例,隐形矫治20例,每次复诊时检测两组的牙面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及菌斑指数(PLI),比较两组牙面清洁度;第1次复诊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及周围人对矫治器的关注度.结果 隐形矫治组牙面的DI、CI、PLI均小于固定矫治组,且受到患者及周围人的关注程度比固定矫治组低.结论 隐形矫治器牙面清洁度远优于固定矫治器,关注度低于固定矫治器.
作者:赵春艳;范捷;李亚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结合当前国内、军内医院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医院建设的实际,医院党委提出了创建研究型现代战区总医院的战略目标[1].突出科研工作在创建过程中的先导作用,强调临床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以临床科技创新带动诊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笔者在加强学习领会、推动临床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效能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作者:杨波;李勇;谭艳;叶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坑道驻训前后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203名官兵坑道驻训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测查人格特征,比较不同人格特征个体坑道驻训后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官兵进驻坑道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睡眠饮食因子评分显著高于进驻前(P﹤0.05或P﹤0.01);性格外向的官兵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睡眠饮食因子分显著低于性格内向者(P﹤0.05或P﹤0.01);孤独、适应不良的官兵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睡眠饮食因子分明显高于情绪稳定者(P﹤0.05);情绪不稳,容易焦急的官兵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睡眠饮食因子分显著高于适应良好者(P﹤0.05或P﹤0.01).结论 坑道驻训后官兵心理健康有所下降,个性特征与驻训后心理健康有关,塑造良好心理特征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默;孔巧;王国治;武涧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肌皮支营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85例全部成活,住院25~30 d;术后随访1.5个月~1年,修复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柔软,患肢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大限度保存肢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高朝阳;钟银鹏;宋云彩;尤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