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探讨

尚玲

关键词: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例HAML病例,采取常规处理,特殊染色,HF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此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观察到血管、脂肪、平滑肌三种主要成分混合存在于肿瘤中,上皮样细胞的排列呈现出条索状、弥漫状、小梁状,其间散在脂肪细胞区域和血管成分,大部分为薄壁血窦状血管,少数为厚壁畸形血管。免疫组织化学特点:3例平滑肌细胞表达actin、desmin、vimentin,HMB45强阳性表达。结论肿瘤细胞特征性表达HMB45为诊断HAML提供依据,此外平滑肌细胞表达actin、desmin、vimentin,观察HAML组织形态有利于其诊断。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

    目的:研究探究人性化护理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20天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为(6.44±1.34),对照组患者为(5.37±1.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强化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谢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睡眠呼吸暂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分为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组、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组及中枢型睡眠暂停组,监测患者睡眠呼吸,并进行随访,比较各组的死亡率情况。结果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组患者死亡率高于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组死亡率,但无差异显著(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证实,患者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等均与患者全因死亡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死亡率并不高于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经校正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后,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类型或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不独立相关。

    作者:张媛;刘永收;邓志宏;石力;赵昱;李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支气管异物堵塞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44例对照组应用丙泊酚,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氟烷,观察两组麻醉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比较。结果研究组麻醉恢复时间与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获得显著效果。

    作者:赵会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终末期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与B组(观察组),各40例。A组采取舒芬太尼行皮下自控镇痛,B组则采取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通过VAS及Ramsay评分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VAS、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军仕;王美娥;王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输卵管再通术联合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目的:探究输卵管再通术结合联合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并且探究应用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抽取60例数乱管则塑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3组,观察组实施输卵管再通术结合中药治疗,对照1组实施输卵管再通术,对照2组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对照1组有效率为70%,对照2组有效率为55%,观察组和对照1组明显优于对照2组(P<0.05);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妊娠率为60%,对照1组妊娠率为40%,对照2组妊娠率为30%,观察组妊娠率显著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输卵管再粘连率为6.25%,对照1组在粘连率为28.57%,对照1组再粘连率为18.18%,观察组与对照1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可以显著提高输卵管再通有效率,中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输卵管再通术后粘连率,两种治疗手段联合使用有助于术后患者的怀孕。

    作者:苏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初戴活动义齿患者发音障碍的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初戴义齿患者辅音共振峰佩戴前后的变化,探查其发音障碍中的共同规律。方法实验对象选取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修复科收治的12名初次佩戴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应用Praat语音学软件记录患者初戴义齿前后发/c/、/s/、/d/、/t/等辅音时共振峰F1、F2的数值。结果佩戴义齿后辅音/c/、/n/、/s/、/t/、/z/的F1,辅音/c/、/d/、/s/、/t/、/z/的F2均有显著改变(P<0.05);而两个舌面音/j/、/q/改变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佩戴义齿会影响患者的发音,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发音障碍。

    作者:崔晨;林赳;唐帆;胡懿;王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龄股骨上段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在高龄股骨上段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与神经阻滞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上段骨折的高龄患者70例,按照其接受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而实验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心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的波动程度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进行股骨上段手术的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定与神经阻滞联合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小。

    作者:于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98例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鼻饲普通奶,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鼻饲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向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库尔勒市2010-2014年碘盐监测状况分析

    目的:对库尔勒市2010年至2014年间碘盐检测的状态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库尔勒市的边远农牧区,随机抽样抽取2个乡,中部抽取1个乡,共9个乡,每个被抽乡,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检8户居民食用盐,每个乡共32份食用盐,每年共288份食用盐。依据《制盐工业通用实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进行检测。评价标准按照《食用盐卫生标准》进行判定。结果库尔勒市是一个中度缺碘地区,孔雀河水中碘含量为2.9ug/L,由于水、土壤缺碘造成粮食、副食品、瓜果、蔬菜等食物缺碘,因此库尔勒市居民生活在一个缺碘的环境中。对1476份碘盐进行了检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总合格率为99.7%,其中2010年合格率为100%,2011年合格率为100%,2012年合格率为98.3%,2013年合格率为100%,2014年合格率为100%。结论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库尔勒市边远农牧区居民使用合格碘盐情况较好,这依赖于各级政府和盐业主管部门措施得力。

    作者:周建军;巴哈古丽·热合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观察性

    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术后6个月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较优,且治疗较彻底,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阿布都热西提·克依木;巴吾尔江·瓦哈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行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症状积分和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各症状和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黄大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合理情绪疗法对初诊胃癌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在改善胃癌患者负面情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98例于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间接受化疗治疗的初诊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合理情绪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接受治疗后,试验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接受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情绪能有效改善初诊癌症患者的不良认知和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为临床心理护理增添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戴芳;纪鹏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IV感染者人际关系敏感程度和抑郁的关系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调查HIV感染者人际关系敏感程度、艾滋病暴露程度和抑郁的关系。方法选择HIV感染者34例,采用SCL-90评估人际关系敏感程度和抑郁程度,艾滋病暴露程度分三种(没有人知道,极少有人知道和许多人知道);结果人际关系敏感的得分和抑郁症存在显著性相关(P=0.85);较低的人际关系敏感和许多人知道的HIV感染者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没有人知道的HIV感染者类型比许多人知道的HIV感染者类型患抑郁症的风险大约高出4倍(OR=4.1,95%CI 1.5-10.2;P=0.02)。结论HIV感染者人际关系越敏感就越有可能疾病暴露程度低(没有人知道其患病),也就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人际关系越敏感或许增加HIV感染者封闭、孤独和抑郁。提高患者人际交往的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乐观的态度以及HIV感染者的暴露程度,从而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

    作者:张琪;张业恒;余跃生;杨波;黄羽;张应宣;曹平;唐启林;陈振文;吴世友;谈开权;陈良;张静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宣传对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效果的评价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宣讲对幼儿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0月来我卫生所进行儿童保健或预防接种的幼儿家长432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并于宣传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健康宣传效果。结果幼儿家属第一次调查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得分优良率为35.7%,第二次调查得分优良率为94.0%,两次调查得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家属第二次调查对于手足口病态度紧张程度明显低于第一次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的宣传效果好,能有效提高幼儿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够降低对于手足口病的紧张情绪,值得在基层卫生机构上予以推广。

    作者:於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高龄PICC置管病人中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高龄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48例高龄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24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多合并有复杂的基础疾病,再加上受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输液的风险高,在护理工作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妍;周蓓芳;张晓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晶素对DM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

    目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阿扑吗啡(APO)诱导实验评价大鼠勃起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O-1、eNOS、iNOS在阴茎海绵体内的表达。结果与DMED组相比,血晶素组大鼠的勃起次数增多、HO-1、eNOS表达及体重增加(P<0.05);而iNOS表达及血糖降低(P<0.05)。结论 HO-1诱导剂可恢复DMED大鼠的勃起功能。

    作者:傅德望;姜华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1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11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后,呈显效的有9例(81.82%);呈有效的有2例(18.18%);呈无效的0例,总有效率高达100.00%,并且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结论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的控制交叉感染。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熏洗对双膝骨关节病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双膝骨关节病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骨科门诊接收的100例双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外敷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疼痛例数为5例,对照组患者中的疼痛例数为20例,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洗对双膝关节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甲状腺癌中KISS-1蛋白、MMP-2、MMP-9、Ki67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Kiss-1蛋白、MMP-2、MMP-9及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探讨4者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2例甲状腺癌组织、10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的KISS-1蛋白、MMP-2、MMP-9及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4者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以及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5%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并存在极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P1=0.0021、P2=0.0064(P<0.01)。结论 Kiss-1蛋白、MMP-2、MMP-9及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这表明4者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有关。

    作者:谢英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结直肠术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对高龄患者结直肠术后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及传统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接受结直肠手术治疗的高龄(≥60岁)患者共5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增加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研究2组的护理结局,包括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几项指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排气与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是3.57%,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1.4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结直肠术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尽早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避免不适症状发生,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尹丹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