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儿科护理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王永会

关键词:儿科护理, 影响因素, 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护理受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儿科护理提供参考信息。方法研究分析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儿科护理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主要是社会、护患关系、护理人员、患者自身、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结论儿科护理中,需要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积极的避免儿科护理出现不安全事故,对儿科护理效果进行改善,保障安全的护理,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先前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氟西汀。观察患者合并用药前后其BPRS评分及TE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前及合并用药后第4周、第8周几第12周BPRS评分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合并用药前及合并用药后第12周TE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佳,不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胎心监护在产科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究胎心监护在产科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到我院定期产前胎心监护检查的200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行胎心监护中,胎心异常发生率为7.35%。另随机选择胎心正常者147例作为胎心正常组,将147例胎心异常者作为胎心异常组,在新生儿窒息比较中,胎心正常组Apgar评分7分以下者26例(1.4%),明显低于胎心异常组35例(2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产妇动态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及早处理以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骨科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估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1-3天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干预护理,可以有效减轻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疼痛,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让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甘春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宣教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实施健康宣教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健康宣教计划,实施健康宣教护理,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护理组术后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实施健康宣教护理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认知度。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利用中医辨证法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11%;对照组总有效率70.33%,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应用两种不同注药法在微电脑化疗泵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使用改良注药法在微电脑化疗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12月在我科收住治疗符合条件的86例肿瘤患者纳入,对照组43例:用50ml注射器将5-FU及5%葡萄糖注射液从接头分次注满微电脑化疗泵液体袋;实验组43例:用50ml注射器将5-FU注入微电脑化疗泵液体袋后,将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器及排气管连接5%葡萄糖注射液排气后,去掉针头,连接液体袋接头,注满液体袋。结果比较两种不同注药法在微电脑化疗泵使用过程的效果(均P<0.05),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肿瘤患者应用改良注药法,操作方法简单,减少污染,节能节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作者:焦红朵;赵爱娟;薛朝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面部局部麻醉整形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面部局部麻醉整形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面部局部麻醉整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局部麻醉整形手术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高发区,需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梁杰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掌握剖宫产指征与降低剖宫产率的方式。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81例产妇,并对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社会因素与妊娠并发症上2012年、2013年与2011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脐带绕颈上2013年与2011年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绝对指征较为稳定,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1年-2013年期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011年、2012年与2013年剖宫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以降低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作者:苏代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胆囊癌与肿瘤干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胆囊癌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胆道系统肿瘤,其恶性程度很高,早期通常无特殊临床症状,术前确诊率较低,预后较差。目前,胆囊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研究证实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可分离出SP细胞,同时胆囊癌中存在CD133+、CD44+及CD133+CD44+细胞,具有增生、分化、克隆形成和成瘤等多方面能力。本文就胆囊癌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罗广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析粪便检验的规范性与质量管理

    在临床常规检查工作当中,检验工作的规范性以及质量管理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检验的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许多检验项目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标准。本次主要探讨粪便检验的规范性与质量管理,希望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服务。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伴游走性棘慢复合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分析与预后

    目的:探讨游走性棘慢复合波的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之间收治的48例游走性棘慢复合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资料,对患儿各时期的脑电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儿脑电图以游走性棘慢复合波为主,给予足量抗病毒药物及促皮质素对症治疗,治疗2周后脑电图正常率50.0%,治疗3周后正常率64.6%,治疗4周后正常率91.7%。结论伴游走性棘慢复合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足量治疗效果较好,异常脑电活动改变及转归可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作者:王建华;陈尊玲;郭振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青年偏头痛与晚发型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青年偏头痛与晚发型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取80例偏头痛患者的病例,分为青年偏头痛组和晚发偏头痛组,每组40例,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主要从患者的偏头痛的诱发原因、头痛部位及性质、头痛程度及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偏头痛组和晚发偏头痛组患者在诱发原因、头痛部位及性质、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头痛程度及时间、临床分型、以及并发症状等方法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年偏头痛与晚发型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是明显不同的,在临床治疗者两类偏头痛上应进行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何明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析儿科护理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护理受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儿科护理提供参考信息。方法研究分析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儿科护理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主要是社会、护患关系、护理人员、患者自身、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结论儿科护理中,需要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积极的避免儿科护理出现不安全事故,对儿科护理效果进行改善,保障安全的护理,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永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克霉唑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治愈率为7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治愈率为82.0%,2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2组并发症进行比较,其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大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作用。方法根据我院妇科2013年接收的3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把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心理恢复情况比对照组要优秀,身体的恢复速度也更快一些,其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之后,其身体恢复较好,心理状态比较稳定,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应用期待疗法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应用期待疗法治疗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92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期待疗法治疗。根据就诊时孕周分组,其中43例孕周<35周者作为A组,49例孕周≥35周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对比,B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应用期待疗法可改善妊娠结局,其中孕周较大者围产儿死亡、窒息等风险性更小。

    作者:李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目的:分析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积累有效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进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患者3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3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皆手术成功,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随访4个月无明显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35-88分钟,平均(45.5±5.5)分钟;术中出血18-32毫升,平均(22.5±3.5)毫升;住院时间3-7天,平均(3.5±0.5)天。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耐受要求低、手术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振宇;冯云;张振;曹效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住我院的6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积极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病情监测等项目,观察记录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树立了患者治疗信心,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出院。结论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进行相关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汪文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75%乙醇联合喜疗妥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目的探讨75%乙醇涂抹联合喜疗妥软膏按摩穿刺部位在提高临床小儿留置静脉穿刺小血管成功率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4年3月之间收治的203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小儿,根据静脉穿刺前处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108例患儿在留置静脉穿刺小血管前采用75%乙醇涂抹联合喜疗妥软膏按摩穿刺部位5-10min,之后再行静脉穿刺;对照组则未进行穿刺前处理,按常规留置静脉穿刺小血管,观察两组小儿留置静脉穿刺的首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6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留置静脉穿刺小血管前采用75%乙醇涂抹联合喜疗妥软膏按摩穿刺部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茜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哮喘急性发作150例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哮喘急性发作150例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00%、94.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满意度分别为:74.67%、97.33%,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和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周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