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观察

吴浩

关键词:氯吡格雷抵抗,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抗血小板, 个体化治疗
摘要:目的 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且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86例患者,根据其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将其分为是LOF+组(n=79)与LOF-组(n=107),其中,LOF-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LOF+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进行治疗,对其进行CYP2C19基因型分组.结果 2组患者发生,MACE事件均属于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所致,组间对比差异存在一定差异(P<0.05);LOF-组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为9例,LOF+组则未观察到,组间对比差异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存在限制,故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耐药特性的总结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来看,肺癌已经成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10年存活率低到10%左右.当前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发病、转移、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当前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研究的进展.当前,肺癌干细胞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设计无血清培养法分离和鉴定肺癌干细胞,而后研究其相关耐药性.

    作者:张泽峰;王涛;高峰;许艳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坚固内固定术(RIF)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划分为均等两组,将给予RIF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RIF联合牵引方法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优良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联合组优良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82.50%(41/50)(P<0.05);联合组并发症为3例(6.00%)显著少于参照组为8例(16.00%)(P<0.05).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骨多发性骨折,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皮瘘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与胆碱脂酶、前白蛋白、白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与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本院就诊或体检的HBV感染者98例进行研究,以ALT/AST为依据进行分组,45例正常为观察A组,25例轻度异常为观察B组,28例异常为观察C组,以CHE水平为依据进行分组,46例正常为观察1组,23例轻度异常为观察2组,29例异常为观察3组,对各指标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A组的ALB、PA、CHE明显高于观察B组与观察C组,观察B组的PA高于观察C组;观察1组的PA、ALB高于其他两组,观察2组PA、ALB大于观察3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损伤与肝功能指标相关密切,应综合两类指标进行评价,提升对HBV感染者诊断的全面性.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宫颈LEEP术诊治宫颈CINⅡ-Ⅲ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LEEP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高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追踪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而行LEEP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9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宫颈LEEP锥切术后病理结果 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诊TCT、HPV结果,术后病理升级占11.0%,其中原位癌9例,浸润性癌3例,降级占2.75%,切缘阳性1.83%,2例,TCT随访:3个月阴性95.4%,6个月阴性89.9%,1年88.1%.HPV随访:术后3个月阴性85.3%,6个月阴性87.2%,术后1年90.8%.结果LEEP锥切术诊治宫颈CINⅡ-Ⅲ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满萍;周爱智;何雅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误区分析

    本文主要对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误区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应用误区的相关对策予以探讨总结.

    作者:魏国士;张社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观察

    目的 观察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疑似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其中32例患者同时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检出内膜片及真、假腔,而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诊断的患者内膜片及真、假腔检出27例(81.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中Ⅰ型3例(9.38%)、Ⅱ型2例(6.25%)、Ⅲ型27例(84.37%),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中分别为12例(18.46%)、6例(9.23%)、47例(7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可准确反应病变情况,且安全、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郑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D96监测及意义

    目的 通过对CD96监测,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AML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CD96检测,评价CD96在不同时段的表达.结果 移植后患者分为二组(移植后完全缓解组、复发组),对两组患者CD96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复发组在移植前、移植后3个月、6个月CD96表达水平高于移植后完全缓解组.移植后完全缓解组,不同时间段间CD96表达水平无差异.移植后复发组,不同时间段间CD96表达水平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复发组在移植后3个月死亡率高.结论 移植前CD96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复发死亡率高,移植不能改变此类患者预后,移植3月内仍应积极干预.

    作者:杨丽萍;韦湘;薛重重;张健;黄刚;谢治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胰体尾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所有患者采用电话询问及门诊的方式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未出现死亡案例.32例患者因肿瘤对静脉、脾动存在包裹,离断或夹闭静脉后导致患者脾脏严重缺血而进行脾切除术;20例患者因肿瘤粘连脾门,手术中难以保住脾脏而进行脾切除术;8例患者因脾脏囊占位后病变后进行脾切除术.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3±43)min、(320±150)mL.7例患者因术后出现胰漏液,1周后返院拔除引流管;53例患者术后平均(5.2±2.1)d后对引流管进行拔除.6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3±2.5)d.60例患者术后均存在PLT上升的情况,采用阿司匹林后进行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术后随访期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针对胰体尾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贤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11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性研究,研究组(n=56)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n=55)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指标(E2(雌二醇)、pH、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细胞成熟度、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属为12株,对照组依然为0株,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阴道健康评分、阴道细胞成熟度、E2水平,降低酸碱度,且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庆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53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及护理研究

    目的 探究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诊治中,总结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53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疾病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总结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结果 在给予病人第一时间的有效抗休克急救治疗,及相应护理服务后,全部53例病人都得以治愈,其治愈率高达100%,术后六个月内没有病人出现并发症情况,同时病人的平均止血用时只有(30.3±2.2)min,全部病人在一星期内均得以痊愈出院.结论 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诊治中,给予第一时间的有效急救与护理,能够有效保障病人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邓淑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验的价值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42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者42例作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并对两组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心肌肌钙蛋白等相关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RDW和cTnI、cTn-T、CK-MB和hs-CTnT等心肌肌钙蛋白相关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DW以及心肌肌钙蛋白等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岳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出院患者实行分组护理探究,各为43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连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各方面治疗依从性,即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还有血糖监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生活质量的评分为63.84±4.07分,与对照组的55.07±3.61分相比明显更高,且差异P<0.05.结论 将连续性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出院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贾红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行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行柴胡疏肝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柴胡疏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76.47%、无效率5.88%、总有效率94.12%相较于对照组50%、23.53%、76.47%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行柴胡疏肝汤相较于传统西医疗法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推荐应用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老年胃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胃溃疡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1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三联疗法基础上辅以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5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48/59),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胃溃疡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学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认知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尿失禁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韩玉玲;项芳;任倩;郭岚一;王丹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40例尿毒症并发症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组合型人工肾对治疗尿毒症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尿毒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素(PTH)、肌酐(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皮肤瘙痒、食欲睡眠差、顽固性高血压的改善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对于治疗尿毒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传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昏迷到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100%(20/20),较对照组的85.0%(17/2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合并症发生率为15.00%,较对照组的40.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肇权;张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彩超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进行乳腺彩超诊断,评定彩超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组间比较,观察组健侧及患侧、观察组患侧及对照组患者的S/D、PI、SI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形态不规则者21例(70%);边界不清晰者20例(67.7%);内部回声不均匀者20例(67.7%)、钙化者6例(20%);后方回声增强者5例(16.7%)、回声衰弱者18例(60%).结论 彩超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需配合其他诊断手段以提高准确率.

    作者:沈志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77例,随机分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心率、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8.9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有效减少躁动发生率,降低患者血压、心率.

    作者:靳楠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和观察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9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7±2.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1±2.9)天,观察组的平均治疗费用为(3739.5±141.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92.2±306.4)元,P均<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路径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秋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