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玲;项芳;任倩;郭岚一;王丹迪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认知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尿失禁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韩玉玲;项芳;任倩;郭岚一;王丹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多索茶碱、布地奈德,对照组仅采用布地奈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FEV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PaO2、PaCO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远低于对照组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玄先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将疑似外伤性骨折患者60例列为研究对象,利用胸部CT对其进行扫描.按照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各30例.观察分析不同剂量组患者扫描结果 .结果本次共研究评价肋骨数达94根,高剂量CT扫描组患者肋骨完全骨折与不完全骨折诊断准确率高达100%,而低剂量CT扫描组患者肋骨完全骨折与不完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99.1%,2漏诊均发生于不完全骨折诊断.两组相比,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于患者肋骨图像质量扫描方面,低剂量组颗粒均匀率、界面清晰率与出现伪影率虽要低于常规剂量组,但二者差异并不显著(P>0.05),且低剂量组患者肋骨图像质量扫描已足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低剂量CT扫描肋骨骨折具有安全性高,诊断及时等特点,且同样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128例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结果 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产生影响的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主要和患者的年龄相关,也和患者术前全流饮食和手术时间以及实验室的相关指标有密切的联系.结论 临床上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海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心律失常运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心内科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的121例患者中,119例治疗成功,一次性成功率为98.35%,随访6-20个月,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为1.65%;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65%,其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包填塞1例.结论 临床上运用射频消融术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并发症发生率、成功率高、恢复快等特点,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使治疗效果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郭红雨;段永珂;洪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二组均予补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30mg q12h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尖吻蝮蛇血凝酶2U qd静脉注射.观察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再出血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兰索拉唑能够有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并出血.
作者:张裴;侯慧;沈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儿科180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患儿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B组患儿使用小儿速泻停颗粒,C组患儿使用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观察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腹泻时间及发热时间分别为(5.24±2.72)d、(3.05±0.81)d,B组分别为(5.19±2.54)d、(2.97±0.93)d,C组分别为(3.54±1.57)d、(2.01±0.43)d,C组患儿的腹泻时间及发热时间均短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小儿速泻停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显著,可缩短发热、腹泻时间,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元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造成新生儿肩难产的高危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其个性化处理策略.方法 随机选择本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01月-2016年02月接收、分娩时并发新生儿肩难产的37例患者,设作分析组;同期选取37名健康产妇设作对照组,观察2组入选对象生产指标以及新生儿指标,并在2组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发现分析组入选患者妊娠次数以及糖尿病几率比对照组高,且2组新生儿身高、腹径以及体重等指标对照都有差距(P<0.05).结论 特大婴儿、头盆不称以及糖尿病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新生儿肩难产现象,为避免出现该情况,需在产妇围产期展开全方位检查,并在产中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提升肩难产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徐玲娣;李俊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分析其对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72例.单一组应用奥曲肽,联合组应用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低于联合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单一组患者的脾、门静脉血流量均高于联合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取得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降低其门、脾静脉血流量,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香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西沙必利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西沙必利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国亮;许延杰;顾芸丞;韩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13.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为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何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研究社区高血压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探讨临床高血压防治新思路.方法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35岁以上的居民,按每增加5岁为一个年龄段设为一组,统计各年龄段高血压的发病率,同时对发病前后各年龄段的高血压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差异比较.结果 随着年龄段(41-70岁)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呈倍数增加(P<0.01),60-65岁年龄段组较其前年龄段组(56-60岁)的发病率增加明显.70岁以上各年龄段组高血压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有明确关系,特别是老年年龄组段增加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动脉硬化和动脉硬化至人体器官供血不足的病理生理反应的结果.故高血压的防治不能单纯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应以防治动脉硬化,改善因动脉硬化所致人体重要脏器缺血为主,同时兼顾血压控制可能更符合临床高血压的防治.
作者:宋江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临床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小创伤、快恢复优势,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5例胆道手术后胆漏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患者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给予所有患者保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13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盆腔感染、右膈下感染,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抗炎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胆囊切术后或者拔除T管后容易出现胆漏,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手术操作不当,胆囊肝毛细胆管或者副肝管受到损伤,局部出现炎症.一旦发生胆漏,医护人员要立刻置入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或者插入双枪套管后冲洗腹腔,同时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樊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方法 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方法将90例褥疮患者分为观察组(清创换药+红外照射)与对照组(中药清洗液+去腐生肌粉)各45例,后者配合以心理疏导、对症支持疗护、日常生活护理和健康宣教等中医辨证护理,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53.3%、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4.4%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去腐生肌粉+自制中药清洗液联合中医辨证护理治疗褥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廷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共1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病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一组为B组,A组心脏彩超、B组心电图,对比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率,比较两组方法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以及E/Ea比值.结果 两组病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以及E/Ea比值差异明显,P<0.05.所以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心脏彩超检测能够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诊断该病症的重要首选方法.
作者:宋喜亮;郑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组合型人工肾对治疗尿毒症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尿毒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素(PTH)、肌酐(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皮肤瘙痒、食欲睡眠差、顽固性高血压的改善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对于治疗尿毒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传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骨瓣开窗显微镜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人在显微镜下实施小骨窗入路手术.结果 此次研究的患者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有非常明显的降低,病人的生活治疗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 在科学合理的选取手术时机、手术入路等基础上,使用显微镜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并探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68例患者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护理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5.88%),对照组11例(32.35%),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郑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儿科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调查,并制定积极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2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共出现82例护理投诉事件,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积极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34例护理差错类,占41.5%,30例意外情况类,占36.6%,10例服务质量类,占12.2%,8例护理记录类,占9.7%.结论 对儿科出现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风险原因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而能够大大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姚康康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