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军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10-2014.10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9.6%,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有益于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继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行柴胡疏肝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柴胡疏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76.47%、无效率5.88%、总有效率94.12%相较于对照组50%、23.53%、76.47%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行柴胡疏肝汤相较于传统西医疗法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推荐应用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符合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无痛胃镜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生理盐水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符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药物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2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效果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105.5±22.1)mg,对照组患者丙泊酚用量(142.1±22.6)mg,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符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药物用量,提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对于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12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每组60人,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取损伤控制性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法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治愈率(58.33%)、死亡率(28.33%)远远高于观察组的治愈率(83.33%)、死亡率(1.67%);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4.2±1.8)h、苏醒时间(2.2±0.52)d、住院时间(17.29±4.72)d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24.5±10.2)h、苏醒时间(4.8±1.7)d、住院时间(26.78±6.46)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能尽快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苏醒时间短,减少家属担忧,可广泛开展并应用到临床.
作者:燕重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锥切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接诊的早期宫颈癌锥切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配合不良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同时手术配合不良率也明显更低,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成功率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宫颈癌锥切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手术配合不良率,值得借鉴.
作者:王培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为脑梗塞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9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1)29例患者通过CT诊断18例(62.07%),通过MRI诊断为11例(37.93%).(2)29例患者中高血压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8例(62.06%),心源性栓塞的患者6例(20.69%),风湿性心脏病栓子脱落的患者4例(13.79%).糖尿病后脑梗塞患者1例(3.45%).(3)所有患者入院后急性期脱水剂,脑细胞营养药物,同时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4)29例患者中有27例在入院后均表现为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病灶对侧偏瘫.另外2例患者在入院时意识模糊,但入院后3小时后也表现未意识障碍,病灶对侧偏瘫.(5)29例患者中死亡9例,死亡率31.03%,死亡原因脑疝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余20例患者临床痊愈.出院时患者肌力0-2级的患者18例,3级的患者2例.结论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心源性栓塞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主要临床症状为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病灶对侧偏瘫,临床特点起病急,进展快;治疗方法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主,治疗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
作者:任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例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取石成功率、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取石成功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地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赵红果;郝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客观评价在脑卒中患者中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的价值,进一步总结提升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接收、已确诊的脑卒中患者50例,将其设作治疗组,本组均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同期选择脑卒中患者共50例作对照组,本组均接受一般护理,对2组入选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中所有入选患者均已完成护理,且治疗组入选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分数(42.65±15.06)分,对照组(30.07±10.11)分;治疗组入选患者运动功能评定分数(27.11±12.98)分,对照组(12.97±9.76)分,2组各项指标综合对比后有差距(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作者:郭祥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三级伤口小组管理在预防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我科收治具有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120例,成立伤口小组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管理和评估.结果 与2012年08月-2013年08月的压疮发生率相比,压疮发生率从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立伤口管理小组能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王岚;焦丹丹;周菲;张盼盼;颜小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颜面部烧伤的五官护理方法 .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2月,共计56例颜面部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颜面部烧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伤口的愈合速度大大提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温莹;王金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肺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6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参照组(33例).两组均行常规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健康状况水平高于参照组,疾病不确定感低于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癌中晚期患者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志坚;陈剑;张鼎儒;侯宇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组间人数均等,且一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对照组患者放疗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不仅接受放疗治疗,同时还结合索拉非尼治疗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控制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选取收治8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CV RNA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 RNA转阴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肌肉痛、精神抑郁、乏力等不良反应改善方面作用更为明显,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 在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诊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中抽取69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组,均应用七氟醚诱导,观察组(n=35)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n=34)应用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静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T1、T2、T3时的HR和BIS均低于对照组,T1、T3时的MB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镇静深度较深.
作者:赵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治疗局部晚期老年非鳞型肺癌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局部晚期非鳞型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适形放疗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培美曲塞的同步治疗,对比临床近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2.22%、控制率为84.44%,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5.56%、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治疗局部晚期老年非鳞型肺癌临床疗效显著,不会增加患者毒副反应,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作者:丁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昏迷到清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100%(20/20),较对照组的85.0%(17/2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合并症发生率为15.00%,较对照组的40.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肇权;张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动态与常规两种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病人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对A组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B组病人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果 经检测,A组病人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现象的检出率,均高于B组病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87.50%)高于B组病人(55.00%),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检查冠心病病人动态心电图,可获得较高的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陈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雾化吸入治疗的70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的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开腹切口疝修补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参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云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颈吻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对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颈吻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过程.将采用咪达唑仑手术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苏醒期恢复意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颈吻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由于加快患者麻醉苏醒期苏醒,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