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敏;张艳玲
目的 探究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提高疗效,加快机体恢复,降低并发症.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58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临床路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饮食依从性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性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对疾病的知晓率要高很多,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出现几率.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年到2015年10月成功实施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患者资料320例,总结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20例PICC使用患者中共有13种问题出现,从高到低依次为穿刺点出血(47.5%)、穿刺局部疼痛(11.3%)、无菌性静脉炎(15.9%)、导管渗漏(7.8%)、导管堵塞(5.0%)、感染(3.8%)、导管部分脱出(3.1%),导管异位、血栓形成、导管完全脱出体外、导管漂移均为3例(1.3%),导管部分脱出(0.6%)、导管脱落进入体内(0.6%)、导管材质过敏(0.3%).结论 PICC导管属于异物,若长时间留在体内,会出现各种问题,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需了解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要知道如何正确维护和使用导管.
作者:熊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晋升护理师前的护理人员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科内培训和随机考核,同时给予研究组护理部培训和随机考核.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结果 .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总成绩和各步测试分值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系统的技能培训和规范的考核制度,能提升其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曾宪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研究脊柱创伤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脊柱创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30例,手术方式:微创脊柱创伤手术)与传统组(30例,手术方式: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失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手术用时、失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和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与26.67%,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柱创伤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好,治疗预后理想,推荐推广.
作者:王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较对照组的33.3%,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90.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推广.
作者:周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分析其对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72例.单一组应用奥曲肽,联合组应用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单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低于联合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单一组患者的脾、门静脉血流量均高于联合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曲肽与普萘洛尔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取得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降低其门、脾静脉血流量,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香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至12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100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包括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CO2激光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总有效率:对患者进行1~3次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除了基本的灼热感、红肿外,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轻度尿道口狭窄4例,所占比例为8%.(3)复发率分析:观察组12周复发2例(4%);对照组12周复发9例(18%),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进行较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于子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X线钼钯和CT特征对照分析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诊断比较,研究X线钼钯和CT特征对照分析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9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过本院权威医生诊治,对90例乳腺癌患者先后采用乳腺癌X线钼钯和CT特征性影像进行分别检查诊治,通过对诊断结果 的深入分析,来判断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通过系统地检查判断、对监测结果深入分析,这9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X线钼钯监测出来的概率为76.42%,通过CT特征对照分析监测出来的概率为86.43%,乳腺癌X线钼钯和CT特征性影像共同监测出来的概率为92.43%.结论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看出CT特征对照监测的准确率高于X线钼钯监测的准确率,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检测的准确率高于X线钼钯、CT特征对照单独一项的准确率.患者通过X线钼钯监测和CT特征对照分析监测两种监测方法进行诊断监测很有必要性.
作者:赵建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多索茶碱、布地奈德,对照组仅采用布地奈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FEV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PaO2、PaCO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远低于对照组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玄先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的对象为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2年12月所收治的77例上尿路肿瘤患者,按照住院号码奇偶法将患者分为根治术组(37)和微创术组(40).根治术组行传统开放术;微创术组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分析的指标:(1)手术成功率;(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日、术后生存质量;(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5年肿瘤转移、复发、患者生存率(5年、10年).结果 (1)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100.00%,经X2检验显示P>0.05;(2)微创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日、术后生存质量优势更突出,经t检验显示P<0.05;(3)微创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根治术组,X2检验显示P<0.05.(4)两组患者5年肿瘤转移、复发无显著差异,经X2检验显示P>0.05;微创术组患者生存率(5年、10年)均高于根治术组,X2检验显示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创伤和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其远期生存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宗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结局.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的40例瘢痕子宫孕妇和40例正常子宫妊娠分娩的孕妇进行研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原因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5.0%(30/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3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平均产程分别为(234.5±20.25)ml、(36.15±9.52)min,与对照组的(236.4±21.16)ml、(35.68±9.38)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两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停滞以及宫缩乏力.结论 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等会增加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的失败率,分娩前医生应对孕妇的手术指征以及身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刘小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高龄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60例高龄患者,ASAII或Ⅲ级拟行CSEA的患者,数字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并分别记录麻醉前、药物使用后5min、30min、60min,标记为T0、1、2、3等,完整记录各项生命体征,使用Ramsay进行评分,记录数据备用.结果 实验组D、P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药物使用前,也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给药后RR均比给药前明显减慢,右美托咪定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麻醉随访,术中的完全遗忘,实验组间比较无差异,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首先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min,10min后持续输注速度改为0.2-0.4μg/kg/h适合高龄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方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组合型人工肾对治疗尿毒症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尿毒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素(PTH)、肌酐(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皮肤瘙痒、食欲睡眠差、顽固性高血压的改善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对于治疗尿毒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传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研究社区高血压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探讨临床高血压防治新思路.方法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35岁以上的居民,按每增加5岁为一个年龄段设为一组,统计各年龄段高血压的发病率,同时对发病前后各年龄段的高血压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差异比较.结果 随着年龄段(41-70岁)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呈倍数增加(P<0.01),60-65岁年龄段组较其前年龄段组(56-60岁)的发病率增加明显.70岁以上各年龄段组高血压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有明确关系,特别是老年年龄组段增加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动脉硬化和动脉硬化至人体器官供血不足的病理生理反应的结果.故高血压的防治不能单纯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应以防治动脉硬化,改善因动脉硬化所致人体重要脏器缺血为主,同时兼顾血压控制可能更符合临床高血压的防治.
作者:宋江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激光光凝手术应用到各类眼底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采用光凝手术的患者标为观察组,另外8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标为对照组,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符合医学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出现了过敏、肠道不适等多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眼底疾病患者采用激光光光凝手术开展治疗,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产生瘢痕子宫常见原因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正术等.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的发生风险显著,妊娠早期瘢痕处妊娠发生率升高明显.
作者:陈美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与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本院就诊或体检的HBV感染者98例进行研究,以ALT/AST为依据进行分组,45例正常为观察A组,25例轻度异常为观察B组,28例异常为观察C组,以CHE水平为依据进行分组,46例正常为观察1组,23例轻度异常为观察2组,29例异常为观察3组,对各指标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A组的ALB、PA、CHE明显高于观察B组与观察C组,观察B组的PA高于观察C组;观察1组的PA、ALB高于其他两组,观察2组PA、ALB大于观察3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损伤与肝功能指标相关密切,应综合两类指标进行评价,提升对HBV感染者诊断的全面性.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中Hcy、ApoA1与HDL-C检测指标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50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抽取50例体检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Hcy、ApoA1以及HDL-C检测指标水平,探讨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cy检测指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poA1以及HDL-C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Hcy检测水平与ApoA1及HDL-C呈负相关性(r=-0.307/r=-0.313,P<0.05);ApoA1检测水平同HDL-C呈正相关性(r=0.311,P<0.05).结论 血清中Hcy、ApoA1与HDL-C三者的相互关系可能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形成呈密切相关,Hcy指标升高,ApoA1及HDL-C水平降低.
作者:周子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佳治疗原则.方法 根据受力方式不同,分为轴向高能量暴力和扭转低能量暴力2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高能量暴力组10例,优3例(>92分),良3例(87~92分),可2例(65~86分)差2例(>65分),优良率60.00%(6/10).低能量暴力组13例.优5例(>92分),良6例(87~92分),可2例(65~86分)总优良率84.61%(11/13).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效果,低能量暴力型优于高能量暴力型.对于高能量暴力型,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方法更为合理.
作者:苏世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