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部队基层官兵用药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建议

易晓阳

关键词:合理用药, 误区, 建议
摘要:药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有防病治病的一面,又有不良反应的一面.近些年来不合理用药及其导致的用药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不容忽视的话题,因此,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部队基层官兵用药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建议

    药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有防病治病的一面,又有不良反应的一面.近些年来不合理用药及其导致的用药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不容忽视的话题,因此,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

    作者:易晓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3例分析

    病例1 女性,77岁,因右下腹疼痛1个月,加重1 d入院,入院查体:全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一大小约(4×4)cm包块,当时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局限性腹膜炎,入院后经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肿瘤伴穿孔,根据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取活检并行右半结肠造瘘术.

    作者:王军武;刘冬生;陈理国;储晴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TNF-α IL-6 IL-4 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不同病期和病型TNF-α、IL-6、IL-4、IFN-γ的水平变化及意义,为HFRS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资料.方法: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定量检测35例HFRS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血清TNF-α、IL-6、IL-4、IFN-γ水平,数据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在不同病期的HFRS患者中,TNF-α、IL-6在发热期已升高,低血压期和少尿期达到高峰;不同病期IL-4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IFN-γ在发热期已显著升高,至低血压期和少尿期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病型的HFRS患者中,随病情加重,TNF-α、IL-6的含量亦相应增高,特别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TNF-α、IL-6持续较高水平.不同病型IL-4含量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变化,而各病型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结论: 动态检测HF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对病情进展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HFRS患者的免疫平衡偏向Th1.

    作者:王平忠;李宜川;陈延平;徐哲;王九平;白雪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给药对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将34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丙种球蛋白(IVIG)1 g/kg,一次静脉滴注,B组予丙种球蛋白(IVIG)2 g/kg,一次静脉滴注,两组都加用相同剂量的阿斯匹林口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IVIG一次性使用1 g/kg或2 g/kg对迅速改善症状和防治冠状动脉扩张(CAL),减少冠状动脉瘤(CAD)发生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宇;杨林;王旭;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17例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117例,其中,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Ⅰ型中Ⅰa 13例,Ⅰb 28例,Ⅰc 33例,Ⅰd 22例,Ⅱ型 21例,根据不同类型早期手术,采用空心钉 21例,动力髋加压螺钉(DHS)53例,动力髁加压螺钉(DCS)27例,股骨近端髓钉(PFN)16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结果:5例失访,其余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6个月.1例DHS内固定术后出现伤口感染;1例DHS内固定发生骨不愈合,1例DHS、2例DCS、1例髓钉内固定发生髋内翻,2例髓钉、1例DHS内固定发生术中再骨折,1例DCS发生肢体短缩.功能优良率91.7%.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早期手术,效果可靠,病人恢复良好.

    作者:朱晓丹;万仑;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军队老年肥胖者生活质量的调查

    单纯性肥胖是当今社会常见多发病,也是WHO确定的疑难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20%,而且有逐年增高趋向[1].

    作者:石俊婷;张安仁;王文春;李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联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联用大蒜素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SOD活性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64例均为初治失败及一线抗结核药不敏感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34例(联合组),治疗组为常规二线抗结核药治疗,联合组加用大蒜素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病灶吸收情况,痰抗酸杆菌检测,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8、IL-6水平及SOD活性.结果:联合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减轻,联合组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情况优于治疗组(P<0.05),联合组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8、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显著低于治疗组(P<0.01),SOD活性显著上升,联合组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 大蒜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抗结核治疗疗效.

    作者:陈志;梁建琴;王金河;冯士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对肿瘤细胞诊断分析

    目的:提高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时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关注及认识.方法:随机抽样,对临床送检的浆膜腔积液常规离心取沉渣推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在各种疾患标本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21.6%,待诊为12.1%,其中肺炎占1.7%、心血管疾病占1.7%、结核占0.6%.肝癌、肝硬化未检出,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2%.结论: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对肿瘤细胞形态识别不可忽视,特别是对临床上原发肿瘤表现不明显,常被其他症状掩饰或在其它检查前尚未进行,对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时查见肿瘤细胞为临床及时提供依据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淑芳;薛萍;袁璐;刘书蓉;马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信息化条件下新型伤票的研究开发

    伤票是战场卫生减员信息链中的第一环,传统的填写方式与信息传递流程已远不能满足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场指挥系统对原始信息的需求.开发新型伤票并建立新的信息传输流程,对提高卫勤指挥系统的自动化能力具有现实和重大的意义[1].

    作者:胡剑超;徐昕明;李铁军;赵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约15%~20%的HIBD患儿死于新生儿期,存活的25%将发生永久性的神经心理障碍.

    作者:鲁利群;范建义;郑燕;杨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椎动脉损伤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探讨

    目的:通过随访3年的60例椎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此确定椎动脉损伤是否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脑、颈髓)损伤.方法: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片、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以确定患者并发椎动脉损伤,同时行脑CT或脑MRI检查以除外颅脑损伤.结果: 单侧椎动脉损伤患者在对侧椎动脉能代偿的情况下,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较轻,在失代偿情况下,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相对较重,双侧椎动脉损伤患者,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重,并可能出现死亡.结论:椎动脉损伤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一定程度的损害.

    作者:邓天琼;张怡五;王晓勇;陈果;杨星华;蒲渝;官正华;王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压氧局部吹氧治疗褥疮2例报告

    病历 (1)例1,女62岁,脑梗塞后遗症合并糖尿病,骶尾部创面为(5×7)cm的溃疡面伴有脓性分泌物;例2,女19岁,脑外伤4月余,尿潴留,置尿管,右侧肢体偏瘫,失语,右踝内侧(7×10)cm的创面伴有脓性分泌物.

    作者:李林;张弘;杨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阴性法胆道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阴性法胆管成像在胆道梗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种胆道梗阻疾病患者共35例,分别就MSCT阴性法胆管成像对胆道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MSCT阴性法胆管成像的胆道病变定位准确率为100%,肿瘤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4.3%,对胆道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82.9%.结论: MSCT阴性法胆管成像对胆道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芳;黄文才;曾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聚乙二醇对膀胱全切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手术前行肠道准备的佳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肥皂水清洁灌肠+口服苷露醇组,B组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比较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及缺点.结果:在患者依从性、不良反应、术中肠道清洁度、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膀胱切除术前采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安全、有效,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早,术后感染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是目前全膀胱切除术前较优越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傅丽丽;廖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止血带致上肢麻痹1例报告

    病例 男,23岁,因锐器伤致左拇短、长伸肌腱断裂行肌腱吻合术.术前于上臂1/3处包扎上肢电动止血带,臂丛麻醉后充气,压力300 mmHg,手术时间1 h.

    作者:李洪彬;林炎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婴幼儿后发障的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婴幼儿后发障的预放作用.方法:对27例39眼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在全麻加眼部表麻下采用超声乳化行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所有病例视轴区后囊膜均圆形切除及前段部分玻璃体切除术.结果:随访1~3年,因年幼不便测试视力,但能行走自如,能准确接拿物品,27例39眼视轴区透明,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对预防后发障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耿美香;徐春光;翟军印;尹沂;尚玉堂;王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军队医院合理医疗用药改革实践总结

    为维护军队人员健康利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官兵健康,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中央军委于2004年颁发了《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

    作者:何洪静;徐贵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内镜腔镜序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37例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腔镜序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000年7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7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72 h内行ERCP及EST、网篮取石术,置鼻胆管引流3~10 d后行LC.结果:35例均一次性治愈,术后残石2例经再次行内镜成功取石.内镜治疗出血1例,经止血等治疗治愈,随访3个月~5年,无胰腺炎复发.结论: 内镜腔镜序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操作安全简单、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手段.

    作者:谭黄业;樊献军;张力峰;韦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向及若干问题探讨

    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只有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益才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满意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度不仅要求治疗快,效果好,而且还要求环境好、服务好、费用低,并且有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赵存现;穆云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寒山地卫勤保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高原高寒山地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平战时卫勤保障存在较大困难.我院针对如何做好平战时高原地域卫勤保障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现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谭祖春;蔡铜山;刘子文;陈诺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