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深上部神经鞘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聂解初;赵运流;荆建忠

关键词:神经鞘膜瘤, 颈深上部
摘要:目的:探讨颈深上部神经鞘膜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颈深上部神经鞘膜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3年随访,均无肿瘤复发.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Horner综合证,另1例损伤左侧喉上神经引起左侧声带麻痹.结论:颈深上部神经鞘膜瘤是一种以青壮年发病为主的良性肿瘤.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CT、MRI、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是临床诊断的基础.保留始发神经,彻底摘除肿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逐步深入技术与逐步后退技术根管机械预备术后疼痛的比较

    目的:研究两种治疗技术对感染根管机械预备术后疼痛率的对比,为临床机械预备提供参考.方法:临床牙髓病、根尖周病48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61例,采用逐步深入法技术(Step down technique)预备根管.B组224例采用逐步后退技术(Step back technique)预备根管.24h后复诊,分别经记录术后4h、10h和24h疼痛情况.结果:A组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采用逐步深入法技术预备根管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疼痛率.

    作者:孙勇;钟科;赵胜利;陈红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鼻腔泪囊置管治疗泪溢症

    目的:观察鼻腔泪囊置管治疗溢泪症的疗效.方法:对235例(258眼)溢泪症患者在局部麻醉、切口找到泪囊后,用探针探通阻塞鼻泪管,置入弹性医用硅胶管治疗.结果:治愈197眼(76.4%),好转44眼(17.1%),无效17眼(6.5%),总有效241眼(93.5%).结论:此法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董贵安;王韬;卢世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数字化诊断系统在口腔保健医疗中的应用

    本文重点介绍口腔数字化诊断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其子系统由RVG(或CCD)、口腔内窥镜及病历等三个系统有机结合,具有高清晰度和高分辨率自动聚焦的口腔内窥镜,有利于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有利于病案管理、教学和科研.该系统的建立将使医院口腔科临床应用与保障服务技术上了新的档次,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赵胜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院文化与医院品牌的创立

    医院文化是医院创品牌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以多种形式蕴存在医院工作中,通过医院职员在工作中的表现而影响着医院的形象.良好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之一.作为医院管理者,应该始终把良好的医院文化建设当作医院建设的大事来抓,从而打造医院的人文品牌,提升医院的知名度,扩大医院的影响.

    作者:吴殿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昆明地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昆明地区海拔1900m,属较高海拔地区.为了解昆明地区军校学员在入学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于2003年3月24日-3月30日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驻昆明地区某军校学员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毛屏;任福祥;杨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卵巢残留综合证7例分析

    卵巢残留综合证是妇科手术后容易被忽视的一组症候群,诊断及处理并不困难.本文回顾分析7例卵巢残留综合证后认为,只要熟悉解剖,手术精细,卵巢残留综合证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李文;彭芝兰;郗明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对医疗环境变化开发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医疗服务将作为专业服务项目对外开放,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以及国外医疗机构进入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如何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努力进行医疗技术创新(新业务、新技术)是医院今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作者:王魁英;谭映军;杨波;奚德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DM)的主要合并证之一,它以心肌肥大、心肌纤维化、细胞水平钙转运缺陷、心肌收缩蛋白胶原形成和脂肪酸代谢异常等为特征的一种独特的心肌病变.临床分为亚临床和临床阶段,前者无任何临床表现,可有左室舒展功能障碍,后者可有充血性心衰,不伴明显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的形成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脂代谢以及钙、钾转运异常有关,也与微血管狭窄、微动脉瘤、心肌肥大、胶原结构紊乱、心肌纤维和血管周围纤维变性等有关[1].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可以有效降低DM心血管并发证的死亡率.现将其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先银;李树森;廖明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扁桃体剥离术218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扁桃体剥离术的经验.方法:对2185例扁桃体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原发出血29例(1.33%),继发出血12例(0.50%),伤口感染9例(0.41%),误切悬雍垂1例(0.05%);因患者不配合而中止手术3例(0.14%).结论:扁桃体剥离术是治疗常见多发病的方法,易学难精,需小心谨慎.作者对该手术的麻醉、血管、切口、分离等问题及术后出血原因、处置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可供同行借鉴.

    作者:薛希均;全永安;任黎;琚前;张光平;曹现宝;刘国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并大量血性心包积液1例报告

    病例男性,53岁.因面容改变伴间歇性头痛、腰背酸痛20余年,于1996年6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颜面偏长,额部多皱纹,鼻唇肥厚,下颌肥大,牙齿稀疏呈反咬合,手足肥大、增厚,指节短粗.检查:右眼视野缩小.化验:生长激素32.5ng/ml,蝶鞍X线正侧位片、头颅CT扫描及头颅MRI均提示:垂体占位性病变.

    作者:舒子正;沈菲菲;鞠海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进展期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灌洗化疗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理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但部分病人因术后复发和转移而致治疗失败.复发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腹腔内脱落癌细胞的种植转移,杀灭和清除脱落癌细胞及其微小种植转移灶,是防止术后腹腔内复发的重要措施.我科对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腹腔内灌洗化疗防治大肠癌术后腹腔内转移,共应用64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娟;陈晓曼;孙念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云南白药治疗口腔溃疡34例报告

    我院自1996年4月-2001年4月,应用云南白药治疗口腔溃疡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本文7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诊断明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8-54岁,平均24岁.单发性口腔溃疡8例,多发性口腔溃疡26例,复发性14例.对照组口腔溃疡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0-57岁,平均24岁.二者平均病程2d,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临床表现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国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物理型和中间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支持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物理型(血液灌流吸附)及中间型(血浆置换)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安全性.方法:41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液灌流吸附(24例52例次)和血浆置换(17例36例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PT变化.结果:血液灌流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下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血浆置换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均无显著性意义(P>0.1或P>0.25).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物理型、中间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中间型人工肝的支持效果与物理型人工肝无显著差异.

    作者:何念海;王英杰;刘俊;李佳佳;刘国栋;王宇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31例单用厄贝沙坦(A组)、28例单用贝那普利(B组)和29例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用药(C组)进行比较,疗程均选择为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压、蛋白尿、血尿酸、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A、B两组平均用药30d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C组平均用药10d后即出现血压明显下降(P<0.05);C组于用药60d有血肌酐明显下降(P<0.05),而A、B两组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A、C组用药对血尿酸的降低作用均明显(P<0.05);三组治疗对蛋白尿的控制均有明显效果(P<0.05),同时C组同A、B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B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较单独用药更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和血尿酸.

    作者:刘志康;许亚宏;李健;马小平;汤锋;李宏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笑气吸入在小儿埋藏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笑气吸入镇静用于小儿埋藏牙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应用笑气吸入镇静拔除埋藏牙的小儿进行临床研究,测定笑气吸入前、后及手术中的心率(HR)、血压(BP)和脉搏氧(SpO2),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6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拔牙术;吸入前、后和手术中心率、舒张压及脉搏氧相比元显著差异(P>0.05),吸入前与吸入后、术中收缩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吸入后与术中收缩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吸入前、后和手术中的Ramsay镇静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麻醉具有很好的镇静作用,对于解除需要拔除埋藏牙小儿的恐惧心理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陆斌;薛振恂;居云;张国良;程晓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Ⅱ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作用近些年日受重视.新近研究表明,AngⅡ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调节血管局部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环境的平衡,从而影响局部血管开放和组织供血[1].本文就AngⅡ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和平;刘建平;何国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不同脐带结扎方法与脱落后创面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结扎方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36例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9例,对照组587例.采用不同方法结扎脐带,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脐部并发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并发证明显少于对照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新法结扎脐带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可起到显著效果.

    作者:李琳;石俊贞;马小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纳米技术与口腔材料学的发展

    口腔医学的发展史是与牙科材料-口腔材料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口腔材料学的水平则又基于整个材料学的发展.人类对材料的开发促进了社会进步.口腔材料发展的水平,标志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材料学已从观察、解释阶段进入到预见阶段,逐步达到能指定性设计材料.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人体科学-口腔科学的交叉,促使传统牙科材料学向口腔生物材料学过渡.

    作者:张文云;李南;贾安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提高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思考

    坚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作为军队医院就必须加快卫生勤务的信息化和医疗装备的现代化建设,使之具有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反侵略战争的能力.军队医院强有力的卫勤保障,既是我军战斗力的体现,也是先进生产力在军队医院的集中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精湛的医疗业务技术和适应高技术条件下野战救治的技术装备.

    作者:钟德富;蔡铜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亚种引起败血症1例报告

    我们于2003年3月从1例风心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血液中2次分离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亚种.现报告如下:病例男,48岁,因风心病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2月,畏寒发热20余天于2003年3月18日入院.体温曾达40℃,胸片提示右下肺肺炎,血象:WBC20×109/L,N 0.85.

    作者:曾平;陈自力;郭志兵;朱冰;翁大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