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麦芽发酵物化学成分的鉴别分离及其抗缺氧效果研究

张延坤;谢印芝;尹昭云;刘国忠;张东祥;马燕

关键词:大麦芽发酵物, 成分鉴别, 分离工艺, 抗缺氧实验
摘要:目的:研究鉴别大麦芽发酵物的成分组成,分离其抗缺氧有效成分,为建立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及减少服药剂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药典方法测定发酵物的理化指标;发酵物分别用水和乙醇提取分离后,通过纸层析法和试管法,用特异显色剂进行化学成分鉴别;采用溶剂极性梯度、乙醇浓度梯度、酸性溶剂三种方法,分别对大麦芽发酵物搅拌回流提取两次,离心分离,回收溶剂,浓缩,低温干燥作试样;溶剂不溶物低温干燥后也作试样;选雄性健康小白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0.2ml药液,给药40min后,置125ml广口瓶中以橡皮塞密闭进行抗缺氧实验,观察记录动物死亡时间,同时设原发酵物和蒸馏水空白两个对照组.后统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动物存活时间增加率,并对组间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大麦芽发酵物含蛋白质18.99%,总糖17.50%,总酸度9.01%;纸层析法和试管法定性鉴别试样中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酚性物和油脂均呈阳性;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动物密闭抗缺氧效果均非常显著高于水对照组(P<0.01),但却明显低于原发酵物对照组.而不同溶剂不溶物的抗缺氧效果则显著优于原发酵物(P<0.05).结论:发酵物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单糖、还原糖、多糖类、有机酸、酚性物和油脂等成分.其抗缺氧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类弱极性化学物质.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部队军训应力骨折的发生与防治(附78例报告)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SF)是骨骼的一种慢性损伤,是由于长期的、超负荷的、有节律的反复阈下创伤所引起的骨连续性的破坏,以骨的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为特征,又称之为骨的疲劳性骨折(fatiguedfracture)或行军骨折(march fracture).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对SF的发生有着很大影响.笔者结合文献回顾分析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78例SF病例资料,旨在探讨SF在高原部队训练中的发生、预后及防治措施.

    作者:陈云光;刘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人无疹性带状疱疹12例诊治体会

    2001~2003年在门诊治疗12例无疹性带状疱疹,均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胸痛就诊而误诊为其他疾病,用聚肌胞治疗均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门诊药房常见差错原因分析

    门诊药房容易在划价、收费、药品调剂等方面出现差错.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员的素质及基责任心,外界环境也有一定影响.要防止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差错,工人作员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保持良好有序的工作环境.

    作者:陈芳;尚北城;周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四肢大血管损伤急诊救治的护理

    四肢大血管损伤在战时和平时急诊创伤中均常见,据资料统计约占创伤的0.7%~3.0%.四肢大血管损伤特别是开放性四肢大血管损伤出血快、失血量大,病情危重,若救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生命、肢体坏死而致残.我科自2002年2月~2003年2月收治16例四肢大血管损伤病人,由于救治及时,护理措施得当,为手术赢得时间,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原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患儿血钾的观察

    目的:探讨高原体外循环(CPB)围手术期患儿血钾变化,为围手术期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转机30min、复温后停机前和手术次日晨4个时点,取颈起静脉血测定血钾浓度.结果:转机30min、复温后停机前和手术次日晨血钾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余各时点血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PB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血钾,应加强围手术期患儿血钾的监护.

    作者:李丽;陈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艾滋病(AIDS)即人类免疫缺陷综合证,HIV是其病原体.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1,2].HIV病毒有2种,即HIV-1和HIV-2,其中HIV-1致病常见,感染率高,传播迅速.

    作者:张宏艳;钟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疗失误的原因分析

    人类在感知自然现象和探寻自然本质的实践过程中,曲折和失误有相对的不可避免性,这种规律同样体现和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医疗失误是医疗纠纷的源头,如何避免医疗活动中的失误是始终贯穿医院管理工作的主线.尽管在医疗行业中制定和实施了大量法规及制度,医疗失误及纠纷仍然时有发生,事故苗头若隐若现,针对这些失误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思考.

    作者:肖茂明;陈雪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论医患关系和医疗纠纷

    随着医疗服务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医患关系在医疗行为中的影响十分重要.在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良的医患关系引起的.所以,重视医患关系,是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作者:万文松;何春渝;吴泽全;郑秋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患纠纷防范处理的几点体会

    医患纠纷的处理,是一项十分复杂棘手的事情,不仅牵涉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当事医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会干扰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随着国家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就医自付费用比例增加;卫生材料、药品价格上扬带动的医药费用增加;群众普遍法律意识增强;新闻媒体不客观误导等原因,加重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不满情绪,使各医疗机构医患纠纷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1].如何妥善处理各种医患纠纷,切实有效的维护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方的合法权益,是摆在每一位医疗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2~4].笔者结合近年实际工作中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谈几点粗浅体会.

    作者:董贵安;张承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误诊脑膜瘤1例报告

    病例男性,42岁.既往有颈椎病病史,因近头晕、头痛日渐严重,时时晕厥前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5mmHg,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心肺听诊未见异常.使用TOSHIBA TCT-300S进行头颅平扫,片示前颅窝左侧见一明显圆形占位性病灶,CT值为62Hu,其周围见低密度的水肿区,大脑镰移位.增强扫描,病灶均匀性强化,CT值达118Hu,诊断为大脑镰脑膜瘤.手术病理证实为来源前颅窝底的血管外皮细胞瘤.

    作者:贺晓武;张菊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脓毒症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的规律与意义.方法:应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复制脓毒症的病理模型,观察CLP后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变化和心、肝、肺、肾功能及形态学损伤.结果:在CLP模型上,血中TNF-α浓度3h开始升高,6h达到峰值水平;血清IL-1β水平6h开始显著增高,24h达到峰值水平;血清IL-6水平3h显著高于对照水平,12h达到峰值状态,至72h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抗炎细胞因子IL-10在24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值,48h达到峰值水平,至72h恢复到对照水平;心、肾功能在12h和肝功能于24h出现显著改变.结论:脓毒症早期存在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多脏器功能不全与细胞因子表达失调有关.

    作者:程应东;余争平;姚榛祥;杨从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癌患者血清GLS含量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GLS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肝癌、非癌肝病患者和健康人GLS,然后分组统计.结果:肝癌组GLS(799±226mg/L)显著高于健康组(466±65mg/L)和各良性肝病组;各良性肝病组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测定GLS对肝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诊断效率分别为82.4%、94.7%、89.7%和78.0%,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并且高于血清AFP测定.测定GLS与AFP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为显著.结论:肝癌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加;其测定对肝癌诊断、病情及疗效监测、预后分析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与AFP联合检测临床价值更显著.

    作者:王天然;许爱国;周纬;李丽萍;蒋燕;张丽华;白小红;马布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刀在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超声刀在完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完全性、技巧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2004年5月收治的23例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全部使用超声刀,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3例,11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7例行乙状结肠根治术,5例行右半结肠根治术.术中平均出血量86.5ml,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刀的应用,使腹腔镜技术更安全、更可靠、更精确,大大拓宽了腹腔镜的手术范围,使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日臻完善.

    作者:耿协强;樊献军;陈辉;张力峰;江航;谭黄业;黄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患者知情同意权落实亟待加强

    虽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职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对落实患者知情同意权都做了明确规定,但未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中引起应有的足够重视.直到2002年,国务院重新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加和行医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才使知情同意权真正成为患者的法定权利及医务工作者的法定义务.因此,如果医疗机构不尽告知的法定义务,将承担不作为的侵权责任[1].新<条例>已经颁布2年多了,但就笔者参与的医疗事故鉴定以及医疗纠纷处理的实例看,患者知情同意权落实的现状仍不乐观.本文就目前患者知情同意权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道全;肖茂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危急生命的急症之一,单纯的内科保守治疗对中、重度的疗效差,由于微创术清除的诞生,使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得到了一新的突破.本文对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部分病例,做了微创血肿穿刺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敏;刘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病例男,18岁,战士.因急性扁桃体炎给予双黄连注射液40ml(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5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滴速为60滴/min.首次使用30min后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全身皮肤发红,尤其以口、鼻、双眼周围及双上肢明显,咽喉部麻木等症状.查体:脉搏60次/min,血压14/9kPa,体温36.5℃,呼吸20次/min.立即停药,取平卧位,松开衣扣,肌注非那根25mg,0.5h后,症状缓解.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法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法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经验.方法:对112例ARF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HD+PD、HD+血液灌流(HP)和HD+泌尿道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80例(71.4%),好转12例,抢救成功率82.1%,死亡11例(9.8%),自动出院9例(8.0%).结论:血液净化法是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根据医院、患者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法,并在救治过程中增加一些辅助治疗措施,可提高ARF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云生;张咏梅;胡祥仁;吴孟华;路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加强合理用药的几点体会

    作者介绍了该院加强合理用药的5点做法:积极宣传基本药物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定期开展药学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和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务实,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袁明勇;訾铁营;唐昆;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医院医疗纠纷的防范

    目前,医疗纠纷不但困绕着医院管理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也极大地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在医疗纠纷中,手术病人的医疗纠纷占整个医疗纠纷的大部分,探讨手术病人医疗纠纷的防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002年国务院颁布和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新条例)是现在和今后相当时间内医疗纠纷处理的根本依据,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防范手术病人的医疗纠纷是医院管理工作者、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件大事.

    作者:张步振;李铁军;徐昕明;赵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两种镇痛方法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比较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持续泵注镇痛(PCEA)与静脉持续泵注镇痛(PCIA)两种麻醉方式的术后镇痛效果和膀胱出血情况.方法:60例择期前列腺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手术麻醉方式相同,术后分别采用PCEA或PCIA镇痛,观察不同时间的镇痛评分和膀胱出血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PCIA组的膀胱出血发生率高于PCEA组(10%:60%,P<0.01),出血量也显著大于PCEA组(P<0.01).结论:前列腺摘除术宜采用PCEA术后镇痛.

    作者:何崎;熊小明;杨世红;陈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