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隐匿性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党群

关键词:隐匿性旁道, 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加重一周, 胸闷, 心率, 心悸, 心电, 图示, 男性, 病例
摘要:病例男性,45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气促、胸闷十余年,加重一周前来就诊.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90次/min.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隐匿性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病例男性,45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气促、胸闷十余年,加重一周前来就诊.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90次/min.

    作者:党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院技术建设应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如果将医疗质量喻为医院的生命,那么,技术建设就应喻为医院的生长激素.医院不抓技术建设,不提高医疗工作中的高科技含量,不引进新业务、新技术,就跟不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就会萎缩,就会被医疗市场无情的大潮所淘汰.

    作者:唐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体外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

    肿瘤病人因需长期化疗,对外周静脉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使外周浅静脉出现严重的静脉炎,血管变硬,呈条索状,无法再进行化疗和进一步治疗.

    作者:王瑛;宋碧瑶;张涛;戴菊英;刘炼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RRIF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脊柱骨折是临床上骨科常见疾病,多数病人需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自Dick钉[1]和Steffee钢板应用于临床后,还相继研制出了RF、AF、APF和滚花钉等,旨在减少断钉、断杆并发证的发生.

    作者:李延;荣卫平;李晋平;梁海丝;嘉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外伤性颅脑损伤52例的护理体会

    老年外伤性颅脑损伤因其自身生理、病理特点,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我科近2年共收治52例老年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梅;刘孝梅;刘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肌损伤基因治疗中的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的构建及其在MSCs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鼠真核表达的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为研究MyoD对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从质粒EMSV上用EcoRI酶切下MyoD cDNA片段,进行琼脂凝胶电泳,切胶回收纯化;EcoRI酶切pIRES2-EGFP,将线性化的载体与回收MyoD cDNA片段用T4DNA连接酶连接,克隆出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用HindⅢ酶切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G418筛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结果:凝胶电泳证明将MyoD cDNA亚克隆入pIRES2-EGFP内,荧光显微镜下可MSCs胞体发出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鼠真核表达的双顺反子质粒载体pIRES2-EGFP-MyoD。

    作者:张勇;邹仲敏;郭朝华;王劲;范文辉;罗成基;程天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使用硝普钠纠正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低血压及护理

    病例男性,55岁.因10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近半年来出现双下肢浮肿,尿少伴心悸、气促而收入院.

    作者:李明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产可吸收螺钉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目的:通过对国产可吸收螺钉临床应用,了解其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12个部位的松质骨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应用32枚国产可吸收螺钉进行了固定.结果: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可吸收螺钉可满足松质骨骨折和关节内骨折的治疗需要.

    作者:胡修德;万勇;黄钢;马泽辉;权毅;潘显明;谭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体系医疗机构过度后送的问题及对策

    军队医院是以收治部队伤病员为主,实施平时和战时卫勤保障的医疗保障机构,它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为部队指战员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巩固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作者:李勇;赵升阳;封宗超;韩宇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右前胸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病应用右前胸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优缺点.方法:切口位于右胸骨旁1cm沿第4肋间达腋前线,小儿女性作大弧形切口,成年女性作乳房下缘切口,小儿切口平均长8.5cm,成人平均长11.5cm.结果:62例手术顺利完成,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29min,转流时间平均52min,术中用血平均240ml,术后胸液平均190ml,全组无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右前胸切口经左右心房、房间隔、右心室和主动脉入路的手术,均可顺利完成,显露好,创伤小,美观.

    作者:郝明;郭利民;何泽文;孙梅;郑铁峰;郑志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骨关节无菌术后切口感染51例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骨关节无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1例高原髋关节无菌术后切口感染病例采用广谱抗生素、局部换药和伤口扩创、置管冲洗、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治愈49例,无效2例.结论:针对感染后及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同时外科医生应重视切口感染的预防,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林秀来;殷作明;何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内引流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内引流时的置管特征、方法、优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在78例上尿路手术中,采用内窥镜置入法和术中置管法,将双J置于肾孟、输尿管和膀胱内,置管时间2周~3个月.结果:78例中,77例未出现导管滑脱、折断、钙盐沉积及结石形成;1例出现双J管回缩.结论:双J管适于上尿路疾病中使用,具有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是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率的有益方法.

    作者:陈宇东;赵新求;刘伟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术前粘膜下注射无水乙醇加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观察(附25例报告)

    目的:寻求一种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方法.方法:应用术前粘膜下注射无水乙醇加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25例.结果:随访4个月至3年,有效率96.0%,复发率4.0%.结论:此方法近期疗效好,复发率低,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晓念;席小燕;李传军;王少龙;李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实践中护理查房探讨

    护理查房是护理人员常规的护理活动之一.是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和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贯穿于一切护理活动的始终.

    作者:裴小红;罗宏志;李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钛质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效果.方法:采用钛质人工听骨行鼓室成形术42例(43耳).结果:随访3个月~22个月,听力提高>10dB者40耳(93.0%),气骨导差闭合<20dB者25耳(58.1%),听力达到应用水平者31耳(72.1%).结论:采用人工钛质听骨无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好,对听力提高效果好.

    作者:耿美香;尚玉堂;翟军印;王桂芳;徐春光;俞丹洋;冯应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军校护士学员入学动机的调查

    护理工作是医疗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50年以来,军队院校培养的护士基本上能够做到技术优良、服务态度良好,献身护理工作思想明确,受到广大指战员的赞赏和肯定.

    作者:李丹红;张云华;卢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外伤性截瘫并四肢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截瘫并发四肢骨折的佳治疗方案.方法:36例患者中除1例尺骨骨折、2例挠骨骨折、手法复位外,余均行手术治疗,并遵循先脊柱后四肢的原则.对脊髓神经损伤的病例,早期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按照治疗原则处理.结果:36例中按frankel标准评定,术前A级9例,术后恢复到B级3例,C级1例,D级1例;术前B级13例,术后恢复到C级8例;术前C级9例,术后恢复到D级5例,E级4例;术前D级5例,均恢复到E级.四肢骨折全部骨性愈合.结论:本组病例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效果满意.

    作者:王元山;周全;陈雪松;陈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止吐方案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费用-效果分析

    目的:从几组化疗止吐剂中筛选一帖经济有效、便于推广应用的止吐处方.方法:采用CCT将149例非顺铂化疗病人分为A、B、C三组.A组52例,使用国产格拉司琼;B组47例,用恩丹西酮;C组50例,用胃复安+地塞米松.以止吐效果为主要指标进行多侧面观察比较.结果:止恶心、止吐有效率,A组有效率分别为92.3%~94.2%,B组为87.2%~89.3%,C组有效率分别分48.0%~68.0%.A、B、C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36.2%、52.0%.结论:格拉司琼可作为非顺铂化疗止吐首选用药,恩丹西酮可作为非顺铂化疗止吐次选用药,胃复安+地塞米松可作为经济负担较为困难的化疗病人止吐用药.

    作者:饶芸;孙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LeFort Ⅲ型截骨后部分脱抗原同种异体牙本质移植治疗上颌后缩畸形

    目的:经脱抗原处理的同种异体牙本质(HPDD)用于正颌外科,替代自体骨移植.方法:将口腔外科门诊拔除的牙齿磨除牙釉质、牙骨质,经脱抗原处理,对11例上颌后缩畸形采用LeFortⅢ型截骨,上颌骨前移,骨间隙植入HPDD.结果:11例病人伤口一期愈合,上颌骨前移,咬合恢复.结论:HPDD免疫原性弱,成骨作用好,用于正颌外科支撑作用强,可替代自体骨移植.

    作者:聂解初;谢良宪;赵运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孔生物活性陶瓷治疗骨缺损(附40例临床应用报告)

    目的:用多孔双相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骨缺损.方法:40例因Brodie脓肿、结核、肿瘤、外伤和先天畸形引起的骨缺损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用块状或颗粒多孔HA/TCP陶瓷修复替代于骨缺损处.结果:全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良好.随访X片见陶瓷与骨愈合好,无松动移位,骨皮质连续性好,病变无复发.结果:多孔HA/TCP双相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对于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替代作用.

    作者:张聪;姚一民;冯怀志;卢冰;张兴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