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田伏洲;汤礼军;张晓琼;李旭;张炳印;赵铁军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脊柱结核治疗中一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我院3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Canada装置内固定治疗.结果:经随访,3例患者腰椎结核均治愈.骨性愈合平均7个月,脊柱畸形获明显纠正,无手术并发证.结论:高原地区一期内固定以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效果优良,同时行一期内固定是安全的.
作者:黄永红;雷明全;殷作明;熊国忠;汤建林;叶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比较罕见,易被临床医师和胃镜医师忽视.我们复习了1989年~2002年我院胃镜室作胃镜检查39600病例,发现由胃镜和病理学确诊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李小安;陈宏彬;徐辉;李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精神病护理从原始的看守护理走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给护士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怎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精神科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对精神科护士进行素质培养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云;严琛;张安妮;张丽萍;蒋文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对昆明市和广州市三所相当规模医院的康复医疗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比,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次声下大鼠肝细胞损伤特点及意义.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d、7d、14d、21d和28d共6组,实验组在16Hz次声130db环境下每日暴露1次,每次2h;取其肝汇管区和右叶边缘区两个部位肝组织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肝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不同环境和天数次声作用后肝损伤以脂代谢紊乱和变性坏死为主,可见肝细胞脂代谢紊乱和肝细胞内的各种结构早期随作用次数增多其损伤逐渐加重,28d组其损伤程度有所恢复.结论:次声下可以对肝细胞及组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28d后肝组织对次声损伤作用存在着一定适应现象.
作者:韩凤华;武毅军;陈景藻;黄晓峰;刘小玲;王喜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也会发生一些退行性变化,使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增加.做好老年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已成为了手术成败的关键环节.
作者:刘海涛;王清华;赵锦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征,掌握影响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方法:参考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27例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因素用SPSS8.0软件包进行分析和方差统计处理.结果:127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阳性项目得分明显高于常模,术前抑郁、焦虑情绪水平高于术后.结论:健康自我评价、社会支持、护理行为及经济负担等四项为影响围手术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提高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琰;王青;刘丽娜;陈果;郭元;任群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踝关节肿痛是常见的军事训练伤之一.其发生率与入伍的年限、年龄、体质、训练方法和强度等有一定的关系.1999-12~2001-04,我队共诊治因军训致踝关节肿痛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云光;李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直肠脱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腹外斜肌腱带与乙状结肠缝合悬吊术.结果:32例病人经此术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30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全组无并发证发生.结论:该术式治疗成人轻、中度直肠脱垂效果满意,但对重度直肠脱垂尚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作者:李建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例 女,50岁,已婚.因发现右乳包块5d于2001-02-25入院.患者病程中无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双乳大小基本对称,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无乳头溢血、溢液及乳头凹陷.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3cm×4cm大小包块,边界不清,质中,无压痛,不活动.腋窝及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作者:谢琳;任宏轩;李少莹;杨祚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用自体的人肝癌细胞系诱导对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T淋巴细胞.方法:分离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50U/ml IL-2存在下与经照射的自体肝癌细胞系共刺激,进行筛选性的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细胞表型,51Cr释放试验检测效应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淋巴细胞明显增殖,细胞变大呈豆芽状.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该细胞对HCC-9724有特异性杀伤作用,而对K562细胞没有杀伤作用.结论:利用同体肝癌细胞系HCC-9724作为刺激细胞反复诱导肝癌患者能产生肝癌特异性的CTL.推测在刺激及培养条件适宜时,人外周血中较少的CTL前体细胞(CTLp)是可能捕捉到的.
作者:范建义;鲁利群;李正平;杨林;师长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半个世纪以来,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它极其有效的控制了感染性疾病,减少了细菌感染,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因此而得救.目前,抗生素作为重要的治疗药物之一,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临床.我院2000年的抽查资料表明,门诊抗生素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28.0%,抗生素占药品总金额的50.0%.由此可见,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作者:吴琳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临床上典型疟疾一般诊断不难,但非典型疟疾(症状不典型者)常常被误诊误治.现就我院1987年以来收治的5例非典型疟疾,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莉;刘殿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肋间血管神经束移位脊髓内治疗截瘫的效果.方法:取脊髓损伤平面上之肋间血管神经束埋于硬脊膜内,观察其支配肌力、感觉功能情况.结果:16例中,经此手术后下肢肌力明显恢复,可带支架扶双拐站立行走,大小使功能有改善,从A级或B级提高到D级4例;有8例本体感觉恢复,大小便功能有改善,从A组提高到B级、C级;另2例从A级提高到B级,无效2例.结论:将肋间血管神经束埋于硬膜内治疗截瘫有一定效果,手术简单,尤其对陈旧性脊髓损伤来说,其效果还是比较乐观的.
作者:肖茂明;陈建明;王元山;周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例女性,17岁,因发现左侧下颌部隆起肿物2月余,于2002-12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左侧下颌体颏孔区稍隆起,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可扪及一范围约4.0cm×3.0cm×1.5cm大小肿物,质硬,无压痛,边界清楚,不可移动.左下唇部感觉无异常,张口无受限,口腔卫生状况良好.左下颌第4牙缺失,第3、5牙松动Ⅱ°,上下牙咬NFDA1关系尚好.左下颌第2牙~6牙颊侧前庭沟隆起,隆起处粘膜无红肿,质中偏硬,无压痛,有乒乓球样感.颊、舌、腭粘膜未见异常,舌体活动无受限,咽不红,扁桃体无肿大.
作者:刘涛;刘玉柱;薄东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残根残冠在临床上较常见,以往由于治疗手段及治疗器械的局限性,常常被拔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口腔疾病治疗要求不断提高,残根残冠的保存及修复治疗日益受到口腔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采用桩一核一冠修复307个残根残冠,较大程度恢复牙齿的功能,经2年多的随访,成功率达98%.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化;谢玲琴;杜世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经脱抗原处理的同种异体牙本质(HPDD)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遗留的死腔,替代自体骨移植.方法:将口腔外科门诊拔除牙齿磨除牙釉质、牙骨质,经脱抗原处理对32例颌骨囊肿术后腔内植入HPDD.结果:其中30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X片示颌骨密度正常,未见免疫排斥反应.结论:HPDD免疫原性弱,成骨作用好,植入颌骨囊肿术后遗留的死腔,可替代自体骨移植.
作者:赵运流;聂解初;谢良宪;荆建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导管射频消融(RFCA)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随着操作技术的成熟和电生理诊断的精确定位,成功率不断提高,并发证不断下降,成为绝大多数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RFCA需要大血管穿刺和导管在心腔内操作,可能出现严重并发证,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顺利,减少并发证,缩短X线曝光时间十分重要,我们对术前、中、后各环节如何及时有效进行护理配合及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卫红;廖静;余戟;杨梅;杨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胸外科手术中用于止血和封闭缺损组织的效果.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将医用蛋白胶喷洒在出血、渗血、漏气创面、残端及吻合口表面上.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d,胸腔引流量为208ml±50ml,而对照组第1d胸腔引流量为330ml±85ml,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输血量比较,观察组术后平均输血量150ml±45ml,而对照组平均输血量为280ml±86ml,两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证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生物蛋白胶后,术中、术后输血量明显减少,同时可封闭残端和吻合口的侵蚀,和减少渗出液,促进组织愈合.因此,生物蛋白胶在外科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丁盛;刘宝玉;俞永康;文自力;刘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部队消毒餐具消毒效果,更好地指导餐具消毒工作,按随机抽样法对某部四种餐具进行消毒后大肠菌群总数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徐敏;陈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