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茂明;陈建明;王元山;周全
病例 女,50岁,已婚.因发现右乳包块5d于2001-02-25入院.患者病程中无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双乳大小基本对称,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无乳头溢血、溢液及乳头凹陷.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3cm×4cm大小包块,边界不清,质中,无压痛,不活动.腋窝及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作者:谢琳;任宏轩;李少莹;杨祚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例女性,17岁,因发现左侧下颌部隆起肿物2月余,于2002-12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左侧下颌体颏孔区稍隆起,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可扪及一范围约4.0cm×3.0cm×1.5cm大小肿物,质硬,无压痛,边界清楚,不可移动.左下唇部感觉无异常,张口无受限,口腔卫生状况良好.左下颌第4牙缺失,第3、5牙松动Ⅱ°,上下牙咬NFDA1关系尚好.左下颌第2牙~6牙颊侧前庭沟隆起,隆起处粘膜无红肿,质中偏硬,无压痛,有乒乓球样感.颊、舌、腭粘膜未见异常,舌体活动无受限,咽不红,扁桃体无肿大.
作者:刘涛;刘玉柱;薄东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杀菌成分的伯得赛空气消毒剂在试管内作用5min即可全部杀灭大肠杆菌,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8.10%;作用1h可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98.25%.在室内温度为25℃~26℃,相对湿度为80.0%~82.0%的条件下,喷药0.4ml/m3,2h自然菌下降90.0%左右.
作者:邱志群;舒为群;卓鉴波;赵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一种损伤小、效果好的非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采用从C7~T1硬膜外穿刺置入导管,将自配复合液缓慢滴入硬膜外腔的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06例,观察近期(1月)、远期(1年)的治疗效果.结果:近期自觉症状全部消失152例(74.0%),明显减轻56例(26.0%),总有效率100.0%.远期随访:未继续治疗的边缘型146例(82.0%),中央型3例(10.7%);继续治疗的边缘型38例(18.0%),中央型25例(89.3%).结论:复合液在硬膜外腔能及时消除突出的椎间盘纤维环的炎性水肿,解除神经根的受压,此法是一种良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德礼;马英;朱泽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对昆明市和广州市三所相当规模医院的康复医疗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比,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牙列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89例各类牙列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N矫正法进行矫治.结果:除7例中断治疗外,余382例均达到较满意效果,完成治疗时间短3个月,长18个月.结论:TN矫正法较其他固定器矫正优点突出,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礼明;罗华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在超声上均有各自特点,其中良性40例,术后病理证实了2例为恶性肿瘤,符合率92.5%;恶性肿瘤16例,术后病理证实2例为良性,符合率87.5%.结论:超声检查是卵巢肿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杨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献血员的规律性献血使其造血系统在多数时间里较正常人处在相对活跃的状态.叶酸和维生素B12作为合成DNA的重要辅酶,在人体合成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献血员对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需求量增加,如果膳食中摄入相对不足,则极易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献血员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变化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对此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生;刘素琴;李琳;余梅;李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朝乳腺占位病变方向于乳晕边缘做一弧形切口,其弧长不超过乳晕周长之1/2,切口距乳晕边缘内约2cm.结果:本组164例行此切口,病变组织完整切除,大多数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2年随访乳房形态及外观正常,切口瘢痕隐蔽,瘢痕线更不易觉察.结论:此切口术后乳房外观及形态明显优于常规切口,尤其适合青年女性患者.
作者:李晋;吴其林;刘德贵;杨勇;程崇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胸外科手术中用于止血和封闭缺损组织的效果.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将医用蛋白胶喷洒在出血、渗血、漏气创面、残端及吻合口表面上.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d,胸腔引流量为208ml±50ml,而对照组第1d胸腔引流量为330ml±85ml,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输血量比较,观察组术后平均输血量150ml±45ml,而对照组平均输血量为280ml±86ml,两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证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生物蛋白胶后,术中、术后输血量明显减少,同时可封闭残端和吻合口的侵蚀,和减少渗出液,促进组织愈合.因此,生物蛋白胶在外科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丁盛;刘宝玉;俞永康;文自力;刘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次声下大鼠肝细胞损伤特点及意义.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d、7d、14d、21d和28d共6组,实验组在16Hz次声130db环境下每日暴露1次,每次2h;取其肝汇管区和右叶边缘区两个部位肝组织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肝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不同环境和天数次声作用后肝损伤以脂代谢紊乱和变性坏死为主,可见肝细胞脂代谢紊乱和肝细胞内的各种结构早期随作用次数增多其损伤逐渐加重,28d组其损伤程度有所恢复.结论:次声下可以对肝细胞及组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28d后肝组织对次声损伤作用存在着一定适应现象.
作者:韩凤华;武毅军;陈景藻;黄晓峰;刘小玲;王喜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例1 女,23岁,无孕产史,月经干净3d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检查无置器禁忌证,即行常规操作放小号圆形环1枚,手术顺利,术中无出血及不适.术后约10min患者突然出现下腹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查血压105/70mmHg,心率98次/min,律齐,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搔痒,立即行B超检查,见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无子宫穿孔.考虑患者过度紧张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所致,立即肌注654-2 10mg,于5min后患者症状缓解,留观0.5h无异常,离院.6h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急诊就诊,考虑为IUD剧烈排异反应所致,行取环术,术后5min患者症状缓解,观察0.5h无异常,离院.追问病史患者为过敏体质.改用其它方法避孕,随访两年,无类似症状出现.
作者:吴兴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口腔科诊室及常见器械消毒灭菌效果.方法:对常用器械采取干热灭菌和戊二醛浸泡,两周更换1次;诊室内空气每天紫外线消毒1h~2h.检验科每月定期或不定期采样作细菌培养.结果:经过1年监测评估除有两次发现个别器械或诊室空气有少量菌落生长,并及时采取了措施外,其余多次监测评估均无菌生长.结论:该科消毒灭菌措施和效果是可靠的.
作者:赵胜利;李元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部队消毒餐具消毒效果,更好地指导餐具消毒工作,按随机抽样法对某部四种餐具进行消毒后大肠菌群总数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徐敏;陈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在妊高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04~2000-04在本院分娩并接受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检查的妊高征孕妇132例为妊高征组和同期随机抽取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速率峰值的比值(S/D)和搏动指数(PI)及与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的S/D和PI结果异常的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结果正常者,P<0.05和P<0.01.结论:妊高征孕妇的胎盘阻抗明显增高.因此脐动脉血流分析是了解妊高征孕妇胎盘功能、预测围产儿预后敏感而实用的监护手段.
作者:柏朝益;李胜平;唐小丽;熊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5-01至今,本院共收治医源性气胸(肺被压缩30%以上)或液胸22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利;石云;李献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病例 22岁,孕3产0,因停经3+月,左下腹胀痛伴发热14h入院.孕期未行产检,平素月经规则.查体:T37.6℃,P94次/min,Bp12/6kPa,腹稍膨隆,肌紧张不明显,左下腹扪及一12cm×10cm圆形包块,质中等,压痛明显,活动.妇检:阴道分泌物多,宫颈光滑,子宫3+月孕大小,光滑无压痛,左附件区扪及一12cm×12cm大小包块.
作者:王雁;贺鲁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康莱特注射液是一种增强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并且具有抗癌、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的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薏苡仁油,以静脉滴注给药.
作者:张倩;王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皮肤、神经的病毒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蛇缠腰.其临床表现常沿一侧周围神经纤维分布区的皮肤发生水疱,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愈合后极少复发[1].患者对带状疱疹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常产生紧张、忧郁、失眠、恐惧心理,影响治疗效果.良好的护理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使其身心达到佳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带状疱疹3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小青;杨林;张忠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作回顾性分析,行保脾手术52例,其中脾修补8例,脾切除后自体移植术44例;因病情危重行脾切除6例.结果:治愈50例,其中脾切除后自体移植44例全部治愈,死亡8例.结论:高原地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应扩大手术适应证,多采用脾切后行自体移植术.
作者:杨聪;冯廷春;李枫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