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多功能腹膜活检针检查不明原因腹水24例报告

陈子明;张忠生;宋树权;杨胜杰

关键词:应用, 多功能, 腹膜, 活检针, 实验室检查, 腹水, 现报告如下, 病因诊断, 病因不明, 穿刺针, 临床
摘要:不明原因腹水在临床上病因诊断很困难,我院两年来先后对24例经各种实验室检查病因不明性腹水用多功能穿刺针检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在妊高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在妊高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04~2000-04在本院分娩并接受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检查的妊高征孕妇132例为妊高征组和同期随机抽取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速率峰值的比值(S/D)和搏动指数(PI)及与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的S/D和PI结果异常的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结果正常者,P<0.05和P<0.01.结论:妊高征孕妇的胎盘阻抗明显增高.因此脐动脉血流分析是了解妊高征孕妇胎盘功能、预测围产儿预后敏感而实用的监护手段.

    作者:柏朝益;李胜平;唐小丽;熊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治疗失误引起气胸22例诊治分析

    1995-01至今,本院共收治医源性气胸(肺被压缩30%以上)或液胸22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利;石云;李献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TN矫正法矫治牙列错(牙合)畸形389例报告

    目的:探讨牙列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89例各类牙列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N矫正法进行矫治.结果:除7例中断治疗外,余382例均达到较满意效果,完成治疗时间短3个月,长18个月.结论:TN矫正法较其他固定器矫正优点突出,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礼明;罗华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Erk信号传导通路与细胞周期调控

    近年来,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引人注目,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ERk)为MAPK家族重要成员,围绕肿瘤、血液等细胞领域的研究表明:ERK信号通路是多数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调控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证实,ERK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细胞周期调控.本文对近期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细胞周期的研究扼要综述如下:

    作者:马洪德;蒋明德;曾维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肋间血管神经束移位脊髓内治疗截瘫(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肋间血管神经束移位脊髓内治疗截瘫的效果.方法:取脊髓损伤平面上之肋间血管神经束埋于硬脊膜内,观察其支配肌力、感觉功能情况.结果:16例中,经此手术后下肢肌力明显恢复,可带支架扶双拐站立行走,大小使功能有改善,从A级或B级提高到D级4例;有8例本体感觉恢复,大小便功能有改善,从A组提高到B级、C级;另2例从A级提高到B级,无效2例.结论:将肋间血管神经束埋于硬膜内治疗截瘫有一定效果,手术简单,尤其对陈旧性脊髓损伤来说,其效果还是比较乐观的.

    作者:肖茂明;陈建明;王元山;周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军训致踝关节肿痛29例报告

    踝关节肿痛是常见的军事训练伤之一.其发生率与入伍的年限、年龄、体质、训练方法和强度等有一定的关系.1999-12~2001-04,我队共诊治因军训致踝关节肿痛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云光;李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残根残冠保存治疗的临床体会

    残根残冠在临床上较常见,以往由于治疗手段及治疗器械的局限性,常常被拔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口腔疾病治疗要求不断提高,残根残冠的保存及修复治疗日益受到口腔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采用桩一核一冠修复307个残根残冠,较大程度恢复牙齿的功能,经2年多的随访,成功率达98%.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化;谢玲琴;杜世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证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胸科医师学会与危重病急救医学会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证(g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这一概念,并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体征即可诊断为SIRS:(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min;(3)呼吸频率>20次/min,或PaCO2<4.3kPa;(4)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其中未成熟中性白细胞>10.0%.SIRS的基本诱因是严重的创伤和感染,而由感染引发的SIRS称为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证(multiple orge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则是由于创伤、感染和体克等应激打击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失控造成的急性多系统或器官功能损害,其中感染造成的MODS常见,许多学者认为MODS是SIRS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理国;张聪;郑仲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测定宫腔内压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宫腔内压测定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CI-I型输卵管通液治疗仪测定108例不孕患者的宫腔内压,并与输卵管碘油造影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畅者18例,宫腔内压力平均为11.1kPa(5.6kPa~14.4kPa);有阻塞46例,宫腔内压力平均为18.5kPa(16.1kPa~23.1kPa);不通者44例,宫腔内压力平均为26kPa(25.1kPa~26.7kPa).自动通液结果与造影结果相符.结论:自动通液测定宫腔内压可以较准确而简便地诊断输卵管性不孕,且能自动控制注液速度和注液量,安全性好.更重要的是能较科学地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刘英;李继美;王宇;李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宫内节育器引起剧烈排异反应2例报告

    例1 女,23岁,无孕产史,月经干净3d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检查无置器禁忌证,即行常规操作放小号圆形环1枚,手术顺利,术中无出血及不适.术后约10min患者突然出现下腹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查血压105/70mmHg,心率98次/min,律齐,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搔痒,立即行B超检查,见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无子宫穿孔.考虑患者过度紧张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所致,立即肌注654-2 10mg,于5min后患者症状缓解,留观0.5h无异常,离院.6h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急诊就诊,考虑为IUD剧烈排异反应所致,行取环术,术后5min患者症状缓解,观察0.5h无异常,离院.追问病史患者为过敏体质.改用其它方法避孕,随访两年,无类似症状出现.

    作者:吴兴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大网膜骨性畸胎瘤1例报告

    病例 女,68岁.因腹部包块2+年,于2002-04-03入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右下腹扪及1个14cm×12cm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楚,活动,无压痛;左侧腹股沟区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质软,无压痛,可回纳,压住内环口仍会突出.B超和CT检查提示:右下腹部肿块与子宫附件密切相连(多系畸胎瘤).入院诊断:(1)右下腹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腹腔肿瘤;(2)左侧腹股沟直疝;化验检查全血象正常,肝肾功均正常.于2002-04-04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肖洪斌;严平;王克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伯得赛空气消毒剂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杀菌成分的伯得赛空气消毒剂在试管内作用5min即可全部杀灭大肠杆菌,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8.10%;作用1h可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98.25%.在室内温度为25℃~26℃,相对湿度为80.0%~82.0%的条件下,喷药0.4ml/m3,2h自然菌下降90.0%左右.

    作者:邱志群;舒为群;卓鉴波;赵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脑结核瘤的CT表现(附16例分析)

    通过16例脑结核瘤临床特点及CT征象分析,认为脑结核瘤在西藏地区以青、少年为多见.病变多位于额、颞叶皮层区,少数见于脑室内及脑表面,以单发为多,直径为0.5cm~5.0cm;CT平扫可呈低密度、等密度、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CT增强可见结节样均匀强化(常见于多发)、环状及盘状强化等征象.病灶周边多有不同程度低密度水肿区,可伴有脑室系统扩张、积水及颅内钙化等现象.结合文献对脑结核瘤的病理基础、CT检查及其临床特点做一初步分析.

    作者:方向东;陈雪萍;刘斌;刘洁;汪晓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打开合理用血绿色通道

    合理科学用血,为输血工作者提出了用血标准和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改变传统、盲目的供血观念.我院在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使我院连续三年荣获北京市科学合理用血先进单位.

    作者:李军;孟国霞;黄远;程文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对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由于西藏地理位置特殊,小、散、远单位较多,为了解决官兵看病难问题,各单位(包括边防连、哨所)都编配有军医.他们有的是刚毕业学生,有的是工作多年的老军医.但他们长年累月面临的却只有自己单位的那几十号人或几个人.这样,病例少、病种缺乏等诸因素限制了医疗水平的提高.为了使基层医务人员适应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紧跟社会新的医学模式的步伐,切实解决官兵的身心健康,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现就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谈几点建议:

    作者:曾蓉;何春华;颜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非典型疟疾5例报告

    临床上典型疟疾一般诊断不难,但非典型疟疾(症状不典型者)常常被误诊误治.现就我院1987年以来收治的5例非典型疟疾,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莉;刘殿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利用自体的人肝癌细胞系HCC-9724诱导特异性CTL

    目的:用自体的人肝癌细胞系诱导对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T淋巴细胞.方法:分离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50U/ml IL-2存在下与经照射的自体肝癌细胞系共刺激,进行筛选性的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细胞表型,51Cr释放试验检测效应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淋巴细胞明显增殖,细胞变大呈豆芽状.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该细胞对HCC-9724有特异性杀伤作用,而对K562细胞没有杀伤作用.结论:利用同体肝癌细胞系HCC-9724作为刺激细胞反复诱导肝癌患者能产生肝癌特异性的CTL.推测在刺激及培养条件适宜时,人外周血中较少的CTL前体细胞(CTLp)是可能捕捉到的.

    作者:范建义;鲁利群;李正平;杨林;师长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采用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占位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朝乳腺占位病变方向于乳晕边缘做一弧形切口,其弧长不超过乳晕周长之1/2,切口距乳晕边缘内约2cm.结果:本组164例行此切口,病变组织完整切除,大多数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2年随访乳房形态及外观正常,切口瘢痕隐蔽,瘢痕线更不易觉察.结论:此切口术后乳房外观及形态明显优于常规切口,尤其适合青年女性患者.

    作者:李晋;吴其林;刘德贵;杨勇;程崇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阑尾周围脓肿早期手术治疗体会(附500例报告)

    目的:探讨早期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阑尾切除加脓肿病灶清除术.结果:500例全部治愈出院,三组住院天数分别为A组8.9d,B组14.3d,C组18.9d.A组短于C组,P<0.01.切口愈合率分别为A组80.9%,B组13.8%,C组75.6%.切口甲级愈合率A组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阑尾周围脓肿应尽早采用阑尾切除加病灶清除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费用,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张留贵;白会明;陈海燕;张丽琼;余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烧伤后早期心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严重烧伤后即使积极补液,心输出量和每搏做功量仍进行性下降,因此烧伤休克除循环的容量不足原因外,还涉及心脏泵功能本身的改变.临床发现[1],烧伤后数小时心脏舒缩功能即明显下降,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大下降速率(-dp/dtmaX)等均显著降低.烧伤后心脏损害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1)心肌缺血缺氧与再灌注损伤;(2)钙转运功能异常;(3)烧伤毒素、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等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4)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5)β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系统的改变;(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等.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健;张乐之;周红;罗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