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网膜骨性畸胎瘤1例报告

肖洪斌;严平;王克森

关键词:大网膜, 骨性, 畸胎瘤, 右下腹, 腹股沟区, 腹部包块, 占位性病变, 剖腹探查术, 持续硬膜外, 子宫附件, 无压, 生命体征, 化验检查, 腹腔肿瘤, 腹部肿块, 内环口, 麻醉下, 诊断, 营养, 心肺
摘要:病例 女,68岁.因腹部包块2+年,于2002-04-03入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右下腹扪及1个14cm×12cm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楚,活动,无压痛;左侧腹股沟区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质软,无压痛,可回纳,压住内环口仍会突出.B超和CT检查提示:右下腹部肿块与子宫附件密切相连(多系畸胎瘤).入院诊断:(1)右下腹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腹腔肿瘤;(2)左侧腹股沟直疝;化验检查全血象正常,肝肾功均正常.于2002-04-04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ODN)对人肝癌细胞系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肝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方法: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能表达VEGF,采用人工合成反义、正义ODN分别作用于SMMC7721细胞,RT-RCR、流式细胞仪比较各处理组VE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VEGF RT-PCR扩增条带的图像分析平均灰度值显示,反义组为0.4379,正义组为0.7367,对照组为0.7462.流式细胞仪分析VEGF蛋白表达率,反义组为17.2%,正义组为31.8%,对照组为31.2%.结论:反义ODN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的表达,其有望成为抗肝癌的新一代基因治疗药物.

    作者:王宏光;陈训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两种麻醉方法下CO2气腹对冠心病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方法下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CO2气腹对Q-T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C手术,ASAⅠ级~Ⅲ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无冠心病硬膜外组、冠心病硬膜外组、冠心病全麻组、无冠心病全麻组4组,硬膜外组用0.58%布比卡因作局麻药,全麻组常规快诱导插管,分别测出气腹前、气腹后15min、20min时的Q-Tmin、Q-Tmax、Q-Tcd及HR、MAP、RPP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硬膜外组和全麻组气腹后20min时Q Tcd延长、RPP值下降较气腹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测冠心病患者LC手术中冠脉血流量明显减少,CO2气腹是LC手术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麻醉方法无直接关系.

    作者:刘合年;周乐顺;李军;冉茂荣;刘英海;奉光举;邱庆明;徐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下颌骨牙源性腺样瘤误诊为含牙囊肿1例报告

    病例女性,17岁,因发现左侧下颌部隆起肿物2月余,于2002-12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左侧下颌体颏孔区稍隆起,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可扪及一范围约4.0cm×3.0cm×1.5cm大小肿物,质硬,无压痛,边界清楚,不可移动.左下唇部感觉无异常,张口无受限,口腔卫生状况良好.左下颌第4牙缺失,第3、5牙松动Ⅱ°,上下牙咬NFDA1关系尚好.左下颌第2牙~6牙颊侧前庭沟隆起,隆起处粘膜无红肿,质中偏硬,无压痛,有乒乓球样感.颊、舌、腭粘膜未见异常,舌体活动无受限,咽不红,扁桃体无肿大.

    作者:刘涛;刘玉柱;薄东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654-2、利多卡因联合治疗高原地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高原地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654-2注射液20mg加入5.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次/d,同时给予利多卡因点鼻,1滴~2滴/次,4次~5次/d,连用1周;对照组654-2注射液20mg加入5.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复方丹参液16ml加入10.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均1次/d,连用1周.同时治疗前后行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经654-2及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在短期内控制,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93.33%.结论:654-2及利多卡因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且价格低廉,应用安全,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德远;李晓林;胡国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精神病科护士素质培养体会

    精神病护理从原始的看守护理走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给护士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怎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精神科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对精神科护士进行素质培养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云;严琛;张安妮;张丽萍;蒋文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与胆肠吻合术的中远期并发证比较

    目的:总结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NG)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了1994-12~2000-06期间我科59例行STHG手术患者的适应证及术后中、远期并发证.并选择同期103例行传统胆肠吻合(CJ)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STHG的手术适应证与传统胆肠吻合基本相同;STHG并发证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CJ组,而且并发证的种类也明显少于CJ组;STHG组基本无反流性胆管炎的表现,而且无胃肠道功能紊乱和吻合口溃疡发生.结论:该术式既保存了胆囊及Oddi括约肌功能,又保证了胆汁的生理流向,防止了肠液反流,避免了消化功能紊乱,防止了反流性胆管炎等并发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胆管结石和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术式.

    作者:王雨;田伏洲;汤礼军;张晓琼;李旭;张炳印;赵铁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征,掌握影响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方法:参考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27例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因素用SPSS8.0软件包进行分析和方差统计处理.结果:127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阳性项目得分明显高于常模,术前抑郁、焦虑情绪水平高于术后.结论:健康自我评价、社会支持、护理行为及经济负担等四项为影响围手术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提高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琰;王青;刘丽娜;陈果;郭元;任群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烧伤后早期心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严重烧伤后即使积极补液,心输出量和每搏做功量仍进行性下降,因此烧伤休克除循环的容量不足原因外,还涉及心脏泵功能本身的改变.临床发现[1],烧伤后数小时心脏舒缩功能即明显下降,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大下降速率(-dp/dtmaX)等均显著降低.烧伤后心脏损害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1)心肌缺血缺氧与再灌注损伤;(2)钙转运功能异常;(3)烧伤毒素、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等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4)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5)β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系统的改变;(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等.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健;张乐之;周红;罗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单发脑转移瘤CT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单发脑转移瘤CT误诊的原因.方法:单发脑转移瘤CT误诊29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单发脑转移瘤误诊为胶质瘤14例,脑膜瘤7例,其它8例,术前无明确颅外肿瘤病史24例.误诊主要原因:临床无特异征象,术前无明确颅外肿瘤病史,病灶部位的影像无典型表现.结论:结合病史,仔细分析影像特征,颅外原发肿瘤的检测,特别是肺部CT检查,可提高单发脑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何乾文;白小红;黄之杰;刘学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报告

    目的:总结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经验,以便推广.方法:对25颗年轻恒牙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甲硝唑糊剂充填根管.结果:经2年随访观察,成功19颗(76.0%),显效4颗(16.0%)无效2颗(8.0%).结论:氧化锌丁香油甲硝唑糊剂充填根管具有诱导根尖形成作用,其操作简便,高效满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罗华明;张礼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开展的鼻内窥镜治疗各种鼻部病变,效果满意,易被患者接受.但同其它外科手术一样,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给患者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渡过术后康复期,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自1999-07~2001-12实施鼻内窥镜手术156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现将术后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向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家犬经三氧化二砷(As2O3)液温热保留灌肠后毒副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家犬经三氧化二砷液高温保留灌肠后的毒副反应.方法:将0.1%三氧化二砷液分别在高温(44℃~46℃)和室温(15℃~25℃)下给家犬保留灌肠,1次/d,每次保留30min,连续7d.然后观察家犬的白细胞增生情况,肝肾功能改变,食欲,精神状态,胃肠道反应及直肠粘膜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在室温和高温As2O3液保留灌肠后,两组动物白细胞增生不明显,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食欲无改变,精神状态良好,无呕吐、腹泻,直肠粘膜活检未见病理性损害.结论:0.1%As2O3液温热保留灌肠短期内对机体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胡松立;葛海燕;罗云生;陈婧;秦荣;单治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体会

    近年来,肝移植、关节置换等手术在我院逐渐开展,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重要场所,在管理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发挥管理作用,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几年来我们在手术室管理上抓住了三个环节,即:环境管理、物品管理、技术管理,适应了外科手术发展需要,确保了病人安全.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利用自体的人肝癌细胞系HCC-9724诱导特异性CTL

    目的:用自体的人肝癌细胞系诱导对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T淋巴细胞.方法:分离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50U/ml IL-2存在下与经照射的自体肝癌细胞系共刺激,进行筛选性的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细胞表型,51Cr释放试验检测效应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淋巴细胞明显增殖,细胞变大呈豆芽状.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该细胞对HCC-9724有特异性杀伤作用,而对K562细胞没有杀伤作用.结论:利用同体肝癌细胞系HCC-9724作为刺激细胞反复诱导肝癌患者能产生肝癌特异性的CTL.推测在刺激及培养条件适宜时,人外周血中较少的CTL前体细胞(CTLp)是可能捕捉到的.

    作者:范建义;鲁利群;李正平;杨林;师长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非外伤性军事训练致股骨干急性骨折6例报告

    军训中非外伤性股骨干急性骨折较少见,本文总结1992年~2002年间6例资料,主要分析其损伤机制,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刘禄明;孙百胜;都基权;姚辉疆;姜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乳腺B细胞恶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例报告

    病例 女,50岁,已婚.因发现右乳包块5d于2001-02-25入院.患者病程中无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双乳大小基本对称,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无乳头溢血、溢液及乳头凹陷.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3cm×4cm大小包块,边界不清,质中,无压痛,不活动.腋窝及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作者:谢琳;任宏轩;李少莹;杨祚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伯得赛空气消毒剂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杀菌成分的伯得赛空气消毒剂在试管内作用5min即可全部杀灭大肠杆菌,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8.10%;作用1h可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98.25%.在室内温度为25℃~26℃,相对湿度为80.0%~82.0%的条件下,喷药0.4ml/m3,2h自然菌下降90.0%左右.

    作者:邱志群;舒为群;卓鉴波;赵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连体腹外斜肌腱膜带悬吊乙状结肠治疗成人轻、中度直肠脱垂32例报告

    目的:探讨直肠脱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腹外斜肌腱带与乙状结肠缝合悬吊术.结果:32例病人经此术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30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全组无并发证发生.结论:该术式治疗成人轻、中度直肠脱垂效果满意,但对重度直肠脱垂尚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作者:李建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测定宫腔内压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宫腔内压测定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CI-I型输卵管通液治疗仪测定108例不孕患者的宫腔内压,并与输卵管碘油造影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畅者18例,宫腔内压力平均为11.1kPa(5.6kPa~14.4kPa);有阻塞46例,宫腔内压力平均为18.5kPa(16.1kPa~23.1kPa);不通者44例,宫腔内压力平均为26kPa(25.1kPa~26.7kPa).自动通液结果与造影结果相符.结论:自动通液测定宫腔内压可以较准确而简便地诊断输卵管性不孕,且能自动控制注液速度和注液量,安全性好.更重要的是能较科学地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刘英;李继美;王宇;李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肝脏细胞粘附分子1和白介素6的表达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肝脏细胞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早期病理变化,为阐明烧伤早期肝脏损伤机制及为伤后早期损伤的防治打下基础.方法:(1)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在烧伤后早期(5min至72h)肝脏的病理变化.(2)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橡分析技术对伤后不同时间点肝脏ICAM-1进行染色和分析.(3)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伤后不同时间点肝脏IL-6进行染色和分析.结果:(1)伤后早期主要病理变化为出血、充血和水肿;电镜显示:肝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2)伤后30min,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ICAM-1、IL-6表达增强;伤后2h~24h明显增强,呈阳性或强阳性;伤后72h,表达逐渐减弱.结论:伤后早期肝脏的损伤可能与内皮细胞损伤有关,ICAM-1、IL-6在伤后早期肝脏损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魏敏;刘开军;刘杰;鲁华玉;王德文;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