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推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陈虹

关键词:护理, 素质教育, 护理质量
摘要:现代医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系统化、专业化的整体护理体系实际上是一项完整的护理工程,而素质教育工程则是这项工程的基础,它对我们的护理人员的政治、业务、文化、心理等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感染恒河猴诱导脑细胞凋亡

    收集1990-03用我所首次在国内分离到的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接种3只幼龄恒河猴(90101、90102、90103),经678d观察后处死的病理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3只实验猴网状内皮组织显微镜下呈现典型猴艾滋病(SAIDS)病理改变.其中1只实验猴(90103)的大脑组织除有片状变性坏死外,神经元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周围小胶质细胞还表现有明显的增生和凋亡,H.E形态以核浓缩的为主.

    作者:伍治平;倪燕萍;张新生;安克贵;许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体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1例报告

    Eield(1942)早报告我国间日疟原虫形态特异,国外Mohi-Ud-Din and Rohim(1951)在巴基斯坦报告不正常的间日疟原虫的重复感染,我国江静波等(1961)报告广东省一例人体寄生疟原虫的形态特异,随后发表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Plasmodium vivax multinucleatum Ching, Yu and Cheng,1965),并对这种疟原虫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从而引起了寄生虫学工作者们的注意.作者于1988~1989年在云南省文山地区观察到100余例间日疟患者中,发现2例原虫形态与经典描述记载不尽相同,其中1例形态明显异常,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天顺;曹翠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冠心病是老年常见病,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近年来尽管射频消融等介人疗法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尤其是对老年病人.鉴于老年病人生理和病理因素影响,药代动力学与青年人有明显差别,临床发生副作用即药物不良反应(ADR)机率高.为了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治疗中发生ADR的危险因素,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对18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ADR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临床合理用药引起重视.

    作者:刘绍华;余德文;苏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罂粟碱、普鲁卡因封闭治疗化学药物性皮肤损害

    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血液病时,静脉输注时外渗容易引起皮肤损害,甚至截肢.我们用罂粟碱、普鲁卡因封闭治疗皮肤损害4例,取得很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兰德辉;孙云;傅毅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宫腔粘连30例X线诊断分析

    近年来,宫腔粘连在妇科疾病中并非少见,且因其与不孕症密切相关,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该病临床诊断较难,但如能早诊早治,多可获得满意效果,子宫输卵管造影是目前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是CT、超声波所不能代替的.本文根据笔者收治30例,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湘宁;王凤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氧化氮在内毒素血症肝损害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急性内毒素血症肝损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内注射,观察大鼠血清NO产物、ALT、AST及LDH水平变化和肝组织结构改变情况.结果:LPS给药后,大鼠血清NO产物、ALT、AST及LDH水平均呈LPS剂量依赖型升高,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变,并且NO产物水平与ALT、AST及LDH水平和肝组织病变程度平均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在急性内毒素血症肝损害发病中,NO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血清NO产物水平可以作为该肝损害发生的早期观察指标之一.

    作者:张明森;王宇明;顾长海;丁健;蒋继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做好手术前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

    医学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更多的患者和疾病带来了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医疗要求的逐步提高,患者在手术前的不良心理反应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积极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和术后的康复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放置引流管的作用及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医院开展.早期统计资料表明,在开展LC的初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0C),主要并发症为漏胆、出血、内脏损伤等.LC术中置放的肝下间隙引流管为术后观察这些并发症提供了一个“窗口”,因此术后对腹腔引流物的观察和对引流管的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樊晋;何玲萍;王丽莎;张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胆管癌细胞中氧自由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胆管癌细胞内氧自由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胆管癌细胞内微量元素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胞培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等先进设备检测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QB中氧自由基中间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氧自由基对QB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胆管癌细胞存在凋亡现象,高浓度的氧自由基可明显抑制胆管癌细胞内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胆管癌细胞内氧自由基的水平可影响胆管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立明;郑灵;罗云生;葛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推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现代医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系统化、专业化的整体护理体系实际上是一项完整的护理工程,而素质教育工程则是这项工程的基础,它对我们的护理人员的政治、业务、文化、心理等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陈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南疆部队军人肺结核发病情况调查

    近年来肺结核发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WHO估计下一个10年约有3亿多人将受到结核感染,其中9000万人发病,3000万人死于结核.因此已于1993-04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这在WHO的历史上尚属首次[1].据1989~1990年全国第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结核病人近600万,每年有25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峻[2].部队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具有年轻、构成单一的特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既受全国疫情的影响,也有其自身规律.新疆南部为结核病高发区,为了解驻军肺结核发病情况,切实做好防治工作,我们对5年来收治的军人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唐纯军;王兆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影响医院医疗质量因素的分析与思考

    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医院自身管理的主观因素,也有医院自身难以解决的客观因素.归纳起来就是人的素质、技术水平、设备及物资条件、组织管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主要反映在基础护理、基础医疗及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因此,对影响医院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将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现结合我院的质量情况,提出初浅的看法,供商讨.

    作者:唐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常规抗心衰药加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倍他乐克是β受体阻滞剂(β-A)第二代,对心脏的β受体有较大的选择性作用.早在1973年有人用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晚期心衰取得良好效果,以后逐渐有类似报道.本文将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倍他乐克组给常规抗心衰药加小剂量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照组给常规抗心衰药治疗.观察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文学;李斌;刘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磁共振成像质量保证探讨

    磁共振以其先进的扫描技术和丰富的脉冲序列、多方位、多参数地将磁化了的人体组织激励后发射的信号转变为图像,反映被检组织的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但是,由于磁共振扫描技术十分复杂,其影像质量的高低受众多因素的支配,如何正确选择有利参数,在佳条件下获得好影像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对如何提高磁共振影像质量做初部分析和探讨,以提高磁共振的影像质量和应用水平.我们分析了本院自1995-02~2000-08以来,连续10500人次的MRI图像资料,对其图像质量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马宗黎;罗来华;王健中;柯振武;胡朝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野外训练发生46例疟疾流行的启示

    1999-08-05~08-28某1分队和3分队1507人进行野外训练,于08-22~09-06的16d中相继发生不明高热病人46例(占3.05%),经流行病调查认定间日疟流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南;胡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发原因探讨

    有资料统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占住院新生儿的1~7.5%,但在有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却高达70~90%,其原因与窒息新生儿生后病理特点及一些抢救措施有关,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我科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窒息新生儿共34例进行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如何降低围产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

    作者:张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试点科室准备工作体会

    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使我们的护理工作与国际护理科技接轨,我院拟定2000年在全院实施整体护理,并在我科先行试点.在学习外单位整体护理经验的基础上,我科用了近4个月时间对整体护理的试点进行了全面筹备.由于准备充分,工作踏实,全院整体护理工作开展顺利,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向秀芳;王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论中小型图书馆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图书馆主要的作用及职能是把文献与读者需要联系起来,起到知识交流的中介作用,成为社会知识生产和社会知识利用之间的桥梁.因此,图书馆工作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人类的知识活动包括:①知识创造;②知识交流;③知识利用.

    作者:范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传统医学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现状

    艾滋病(AIDS)是本世纪出现的新型传染病,自1981年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确认以来[1],迅速在全世界蔓延,目前艾滋病正在以每分钟140个感染者的速度发展.由于艾滋病病毒的多变性及与人体细胞的整合,以致迄今既没有疫苗又无法治愈,所以艾滋病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难治之病,被称为“世界瘟疫”、“超级癌症”.更为严重的是它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而直接影响下一代.各国都在竭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的研究,虽说已正式批准有8种抗艾滋病的药物,但这些药物具有一优三缺点的性质,即有一定的疗效,价格昂贵,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因而都不是理想的抗艾滋病药物.1991年在佛罗伦萨召开的第四届国际AIDS大会上,与会者认为中医药是攻克艾滋病的关键[2],因此近十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

    作者:汪品力;黄小虹;张素蓉;谭宏;刘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核因子NF-k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NF-kB)是一类能与许多种基因启动子部位的kB位点发生特异结合,并促进转录的蛋白质总称[1].在许多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基因的启动部位含有kB位点,而且体内外实验显示,NF-kB活化与上述因子的过度表达有关[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包括中性粒细胞活化,多种因子及黏附分子过度表达,伴有多种炎性介质及信号传导分子参加的复杂操作过程.由于NF-kB调控多种炎性因子基因表达,推测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唐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