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林俊;邓琳
基因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其表达的蛋白质来实现的,因此以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蛋白表达谱的变化,为寻找卵巢癌特异性标志物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带来了新的希望,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就此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英焕春;张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哺乳动物胚胎着床是一复杂的生理过程.白血病抑制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诱导子宫内膜容受、调节胚胎发育、控制滋养细胞入侵和调节母胎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胚泡着床所必需.该文综述其调节胚胎着床机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恩学;张炜;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理学诊断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生物标记物,并与目前的组织学标准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妇产科疾病诊断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何华;钟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因为卵巢肿瘤不易早期发现,所以手术辅以化疗是中晚期患者基本治疗方法.随着人们对卵巢肿瘤及其化疗药物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国内外对卵巢肿瘤的化疗方案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化疗日益成为与手术同等重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许孝凤;曹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及不能坚持纯母乳喂养的原因.方法:选择在院出生的508名婴儿进行调查.结果: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4.9%.结论:影响纯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为产后奶量不足,加强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教育可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崔欣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钙通道的正常活动是其兴奋舒缩过程的关键,并参与维持血管的基本紧张度.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胞浆内游离Ca2+浓度升高,这可能与钙通道的开放增加引起细胞外Ca2+内流增多有关.另外,缺氧、内源性血管收缩物质、蛋白激酶及环磷酸腺苷等亦可通过对钙通道的间接作用升高胞浆内Ca2+浓度,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推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平滑肌细胞膜上钙通道的改变相关.
作者:贺同强;窦凤鸣;苟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淋巴绘图技术作为一种标准手术评价方法,在妇科的外阴癌和宫颈癌中已有较多研究.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和阴性预测值较高,能更真实地预测其他淋巴结状况,有可能作为决定患者治疗方案依据本文综述淋巴绘图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东至;唐家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除引起盆腔疼痛、附件区包块外,约30%~50%患者还并发不孕.该文针对迄今为止仍不明确的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女性生育力可能的生物学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成功率,前期手术治疗,是否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等问题加以综述.
作者:孟彬;吕淑兰;曹缵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除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外,还与滋养细胞侵蚀等密切相关,该文就近年来有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轶瑛;邹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应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方法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早期预测.方法:对150例患儿进行NBNA评分测定,比较与头颅CT检查的吻合率.结果:其中有¨7例患儿首次NBNA评分分值小于35分,与头颅CT结果比较,其与CT阳性符合率达到100%.结论:使用NBNA量表测查和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早期判断HIE患儿预后有较高实用价值,适宜在不具备头颅CT的情况下推广.
作者:李改莲;杨周岐;黄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天然的结构及生物活性均类似于雌激素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对内源性雌激素起双向调节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用植物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动物实验、临床研究进展,发现与性激素替代疗法相比,植物雌激素提供了有效且更为安全的方法,但要成为性激素替代疗法的替代疗法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宋俏蔚;王香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几乎所有宫颈瘤样病变中均有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E6/E7蛋白表达导致Rb和p53基因改变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转化生长因子-β抑制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永生化的人类宫颈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E6/E7基因的转录.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下调是宫颈癌的致癌环节之一,同时,其在肿瘤介导的免疫抑制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转化生长因子-β的改变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的宫颈癌的致癌机制.
作者:王远菊;张洪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过去10年大量证据证实了胎儿生长迟缓与后期的代谢及心血管并发症的联系.胎儿生长迟缓和营养不良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可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上述代谢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始动环节.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宫内不良环境的影响、某些基因的变异以及激素轴紊乱等有关.该文就当前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占利;梁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41周末分娩的单纯性(非病理性)足月妊娠,是否给予引产干预,以改善母儿结局,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41~42孕周前母儿风险、引产结局进行分析探讨,发现41孕周之后的单纯性足月妊娠引产可能增加母儿风险,不宜常规行引产术.
作者:李玮;漆洪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众多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分子机制的异常可能是异位内膜能够种植和生长的关键.白细胞介素-10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佩;林俊;邓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PTEN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3.3区,是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其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主要由聚集粘链激酶途径、3,4,5-三磷酸-磷酸肌醇以及促细胞分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等3条途径共同完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PTEN纯合性突变的胚胎干细胞形成畸形胚胎,并在胚胎早期死亡,而具有PTEN杂合性突变的小鼠在不同组织类型中肿瘤的发生率增高.该文综述了PTEN基因的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细胞周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其研究前景作一展望.
作者:刘芳;魏莎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疾病等不同时期其蛋白质表达不同.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蛋白质表达、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修饰提供了可能.
作者:吕雅洁;俞丽丽;李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足抓握反射、足跖反射和拥抱反射是婴儿三种常见的原始反射.研究表明,混合性伸肌足跖反射,可将脑瘫的诊断提前到1个月;足抓握反射和拥抱反射在应该出现反射的年龄反应阴性或反应强度减弱,在应该消失的年龄反射滞留,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状态.在婴儿特定的状态下正确地检查这三种原始反射的异常可对脑损伤做出早期预测.
作者:余霞玲;陶芳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Ki-67存在于细胞核中,在除G0期之外的所有细胞周期中表达.该文综述Ki-67在妇科常见肿瘤中的研究认为,Ki-67在帮助妇科临床医师进一步明确肿瘤的分级、增生程度、预测肿瘤的预后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等方面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作者:谢丽;安瑞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与众多因素有关,而遗传是其中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目前研究的若干侯选基因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受瞩目.该文就维生素D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及这两个基因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综述,从而阐明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谢煜;姚珍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