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例出生缺陷儿监测情况分析

王香丽;贾旭艳;杨文方;豆静

关键词:出生缺陷, 监测, 医院,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 通过监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2010年住院引产及分娩的出生缺陷婴儿情况,分析引起出生缺陷的各类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并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出生缺陷儿病例.结果 5年内共引产及分娩8 215例,其中出生缺陷64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7.8‰.64例出生缺陷类型前5位依次为脊柱裂(15.6%)、脑积水(14.0%)、唇裂(10.9%)、指趾畸形(9.4%)、唇裂合并腭裂(7.8%).出生缺陷与怀孕月份有关:1月、6月、5月份怀孕的,出生缺陷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月份(χ2 =5.107,P<0.05),占到总缺陷儿的48.4%;发生出生缺陷的患儿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居住在农村且文化程度低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儿的比例较高.结论 加强产前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尤其对贫困地区的已婚女性;注意选择怀孕时间;怀孕前合理补充叶酸;建立完善的一级预防体系;加强B超医师及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产前监测及诊断技术均有利于出生缺陷的预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增量阿托伐他汀对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PR的影响

    目的 观察增量阿托伐他汀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女性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48例,增量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mg/d)48例,均于入院24h内开始服用,另外随机选择5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CRP的浓度.结果 增量组患者的血清CRP由治疗前8.58±1.45mg/L降至治疗后4.32±1.02mg/L;常规剂量组患者的血清CRP由治疗前8.52±1.58mg/L降至治疗后6.48±0.70 mg/L.增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CRP的浓度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9370,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浓度,增量组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旭英;卓鹏展;吴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929周期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因素的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分析影响人工授精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人工授精治疗的795例患者929周期的治疗方案,从不孕症的原因、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不同促排方案[克罗米酚(CC)组、克罗米酚+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来曲唑组)、不孕年限、女方年龄以及人工授精周期数对妊娠率的影响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在795例患者中,有106例获得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13.33%,周期妊娠率为11.41%.男方因素组和排卵障碍组的临床妊娠率(14.32%、15.25%)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组,不同病因组之间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0,P<0.05);自然周期与促排周期组的成熟卵泡数(1.03±0.18、1.15±0.39)具有显著性差异(t=-0.045,P<0.01),但是临床妊娠率(8.67%、12.71%)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上,克罗米酚+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具有较高的妊娠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9.658,P<0.05);当不孕年限≥4年时,人工授精妊娠率明显下降(χ2=79.658,P<0.05);而女方年龄和人工授精周期数对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工授精更适合于不孕年限<4年或有排卵障碍的患者,以及由男方因素造成的不孕;同时,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可提高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欣;张军强;武恂;曹善仁;李秀玲;王培;卢莹;苏雁;凌秀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闭症儿童认知研究及其在康复实践中的应用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认知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课题,研究成果甚多,该文在全面梳理自闭症认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导向其在康复实践中的应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认知策略、认知发展机制的全面分析,对了解自闭症的病因与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康复与干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郭德华;杨广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现已证实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条件,该文就人乳头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机制及其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段芬;王英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治疗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将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者子宫全切除术.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接受输血治疗的发生率.术后对每例患者进行随访,测定患者的体温,计算每组患者的产褥病率.结果 在治疗孕妇乏力性子宫出血中,背带式缝合术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接受输血治疗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4、3.29、5.48,均P<0.05).术后随访,实验组患者产褥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P<0.05).术后一天对两组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实验组平均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9,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官翠芬;高翠梅;白世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异常出血的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与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关的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异常出血的132例患者(研究组)与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无异常子宫出血的132例妇女(对照组)的放置时机、类型和子宫内膜炎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金属宫内节育器比例高(48.48%),对照组则以活性带铜宫内节育器多(37.88%),两组使用节育器类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01,P<0.05).研究组中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97,P<0.05).研究组有59.09%患有子宫内膜炎,其中宫内节育器异位合并子宫内膜炎者占53.85%,明显高于宫内节育器异位无子宫内膜炎者的20.37%,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88,P<0.05).结论 宫内节育器类型、放置时机、子宫内膜炎和节育器异位与子宫异常出血有关.

    作者:闫丽华;孙涛;宋永昌;段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羊膜覆盖宫颈环切术后创面修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鲜人羊膜覆盖宫颈疾病行高频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宫颈良性疾病行高频环形电切术后患者168名,治疗组98例患者术后创面覆盖新鲜人羊膜,对照组70例患者术后创面给予常规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对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出血、感染、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宫颈瘢痕狭窄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新鲜人羊膜覆盖治疗组创面渗液明显减少,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20.349,P=0.000);②治疗组术后出血率、术后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χ2值分别为8.369、4.638,均P<0.05);随访3个月,两组术后创面瘢痕性狭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法P=0.172).结论 新鲜人羊膜覆盖高频环形电切术后创面,能加速创面愈合、提高创面修复质量,减少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洪艳;徐翎;夏红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母儿并发症.方法 对2006年至2010年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剖宫产38例(70.37%),胎盘早剥6例(11.11%),产后出血11例(20.37%);其中发生失血性休克2例(3.70%)、心衰5例(9.2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3.70%).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高于重度子痫前期者(P=0.02).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早产(75.00% )、新生儿窒息(75.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5.00% )发生率均高于晚发组(分别为:16.67%、14.79%、4.76%),χ2早产=4.28,χ2新生儿窒息=5.13,χ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2.05,均P<0.05,且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1 903±345g)低于晚发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 816±826g),t=2.18,P<0.05.有母儿严重并发症者中未规范产前检查或未产前检查者22例(73.33%),高于无母儿严重并发症者中未规范产前检查或未产前检查者11例(45.83%),χ2=4.24,P<0.05.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和高危妊娠管理,选择恰当时机与正确的方式终止妊娠,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并发症.

    作者:谢志莲;蔺飒;罗桂芝;韩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颅脑外伤后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患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门诊随访和辅助检查,对患儿的年龄、发作类型、神经体征、颅脑损伤程度、颅内并发症程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本组颅脑外伤发生年龄小于5岁者24例(66.67%),其中伤后1年内发病者18例;大于5岁发病者12例(33.33%),其中伤后1年内和5年以上发病者各6例.36例中呈全身性发作10例,部分或继发全身大发作分别为12例和14例;伴癫痫持续状态10例,伴口咽症7例.结论 外伤性小儿癫痫可发生于各年龄期.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昏迷>12h的严重脑外伤、早期惊厥反复发作、局灶性神经征等;主要表现为部分或继发全身大发作;脑电图具有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作者:俞建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宝鸡市2007~2010年5岁以下儿童肥胖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宝鸡市5岁以下儿童肥胖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方法 通过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率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宝鸡市2007~2010年5岁以下儿童肥胖患病率徘徊在11.65%~18.71%,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年度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21,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1,P<0.05);不同性别儿童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7,P<0.05);城市与农村间儿童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4,P<0.05).结论 结合肥胖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重点干预对象,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儿童保健、提倡母乳喂养等综合措施可降低儿童肥胖患病率.

    作者:韩春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欧维婷软膏配伍米索片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

    目的 探讨欧维婷软膏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效果.方法 对200例绝经后要求取环妇女随机分为欧维婷配伍米索组(实验组)和米索组(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术前7天予以欧维婷软膏0.5g/d,睡前阴道上药,第8天术前2小时经阴道上米索前列醇片600μg;对照组仅用米索前列醇片600μg,取环术前2小时经阴道上药.观察两组术中宫颈软化情况、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取环成功率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宫颈软化、手术时间及取环成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14.788、t=-7.850、χ2=6.213,均P<0.05).结论 欧维婷软膏配伍米索前列醇片有协同增效作用,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方法.

    作者:彭白露;孙曼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育能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发展.但究竟是哪种或哪几种细胞因子起到关键性作用仍不能确定.该文深入地探讨了各种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生理乃至寻求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越华;惠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致母儿死亡1例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管阻塞,胰液进入胰腺间质组织引起自身消化的急性胰腺炎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在1.47/万左右,虽是很少见的外科并发症,但一旦发生,对母体和胎儿均会构成严重地威胁[1].

    作者:许飞利;张爱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不良心理的中介/调节因素

    目的 探讨述情障碍、应对方式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为孕期孕妇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负性生活事件问卷,对1 789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孕妇抑郁症状中的调节作用显著(ΔR2分别为0.005、0.004,均P<0.05),述情障碍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孕妇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中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ΔR2均为0.000,均P>0.05).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均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孕期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中的中介效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2分别为0.199、0.143、0.089和0.049,均P<0.05),述情障碍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孕妇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中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Z值分别为0.815、0.798,均P>0.05).结论 应加强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孕妇应对方式的训练,尤其是减少消极应对方式.

    作者:谢钱茹;宋娟;朱媛媛;程光英;王前芳;孙自婷;程志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情况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陕西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期间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17例,其中血糖控制不良者63例为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者5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χ2=4.74,P<0.05)、泌尿系感染发生率(χ2=4.56,P<0.05)、羊水过多发生率(χ2=17.42,P<0.01)、剖宫产率(χ2=4.10,P<0.05)以及新生儿的巨大儿发生率(χ2=10.56,P<0.01)、早产发生率(χ2=3.91,P<0.05)、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χ2=4.82,P<0.05)、低血糖发生率(χ2=24.66,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有效地控制血糖,以减少围产期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娟娟;吕敏茹;白桂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延安市中医医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2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阴道残端出血或感染、愈合不良、息肉患者做为研究组,与同期4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无阴道残端并发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相关因素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阴道残端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其中贫血(χ2=5.21)、下生殖道炎症(χ2=17.06)、手术途径(χ2=4.43)、术前阴道准备时间(t=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与阴道残端并发症关系不大(χ2=1.80,P>0.05).结论 在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应针对各相关因素,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时纠正贫血和感染,选择适合的手术途径,可有效地降低术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冬莲;李爱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清β-hCG和孕酮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005年2月~2010年2月期间经手术后病理或阴道彩超证实且停经<8周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间隔48小时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选择同期同孕龄130例早孕妇女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孕组血清β-hCG平均值及48小时上升幅度均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t值分别为2.35、4.22,均P<0.01).早孕组血孕酮平均值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t=2.41,P<0.01).将血孕酮值8.97ng/mL作为临界值诊断异位妊娠,其敏感性达84.93%,特异性达90.36%,阳性预测值达90.34%,阴性预测值达88.13%.结论 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可以明显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作者:刘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64例出生缺陷儿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监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2010年住院引产及分娩的出生缺陷婴儿情况,分析引起出生缺陷的各类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并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出生缺陷儿病例.结果 5年内共引产及分娩8 215例,其中出生缺陷64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7.8‰.64例出生缺陷类型前5位依次为脊柱裂(15.6%)、脑积水(14.0%)、唇裂(10.9%)、指趾畸形(9.4%)、唇裂合并腭裂(7.8%).出生缺陷与怀孕月份有关:1月、6月、5月份怀孕的,出生缺陷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月份(χ2 =5.107,P<0.05),占到总缺陷儿的48.4%;发生出生缺陷的患儿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居住在农村且文化程度低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儿的比例较高.结论 加强产前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尤其对贫困地区的已婚女性;注意选择怀孕时间;怀孕前合理补充叶酸;建立完善的一级预防体系;加强B超医师及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产前监测及诊断技术均有利于出生缺陷的预防.

    作者:王香丽;贾旭艳;杨文方;豆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母儿结局.方法 将53例胎盘早剥患者按是否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在诊断时间(χ2=4.681,P<0.01)、外伤史(P<0.01)及发病持续时间(t=2.868,P<0.01)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临床特征比较,观察组腹痛、血性羊水、子宫张力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腹痛=6.756、χ2血性羊水=9.729、χ2子宫张力高=14.174,均P<0.01);在胎盘剥离面积>1/3(χ2=20.071,P<0.01)、发生产后出血(χ2=19.881,P<0.01)、DIC(χ2=16.110,P<0.01)、死胎及早期新生儿死亡发生率(χ2=19.881,P<0.01)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与发病持续时间及外伤有关,其母儿结局不良.

    作者:宜小如;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低血红蛋白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目的 通过分析妊娠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寻求子痫前期监测和防治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在宁德市闽东医院妇产科住院的45例产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孕妇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进行血红蛋白水平定量测定.结果 研究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为113.71±28.70g/L,与对照组123.30±10.24g/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01,P>0.05);贫血发生率(24.44%)与对照组(11.1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4,P>0.05).经进一步分析发现,重度子痫前期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t2=2.96,P<0.05);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2=6.81,P<0.05).有腹水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无腹水者(t3=2.05,P<0.05);贫血发生率高于无腹水者(χ23=9.46,P<0.05).结论 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防治重度子痫前期.

    作者:林姬;郑平月;韩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