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华;杨广学
目的 进一步认识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特点以及与职业的关系,为制定针对这一群体的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女性医务人员和公司女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女性医务人员检查项目全部正常者占9.67%,显著低于公司女职工的21.95%(调整年龄的影响后分别为12.21%和18.07%).两组对象中疾病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的前10位疾病都是女性医务人员高于公司女职工.女性医务人员的高血脂、脂肪肝、胆结石、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都具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χ2高血脂=14.38、χ2脂肪肝=15.46、χ2胆结石=20.62、χ2高血压=9.75、χ2高血糖=10.30,均P<0.01).结论 与公司女职工相比,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引起有关人员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
作者:樊霞;高峰;缑润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与Kegel运动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22例盆腔器官脱垂产妇分为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92例)和Kegel运动治疗对照组(130例)进行康复训练,并对康复3个月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浅层和深层、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提升(对照组t值分别为-2.86、-3.50、-2.61、-3.23,均P<0.05;研究组t值分别为-16.54、-14.65、-15.99、-14.06,均P<0.01),其中研究组治疗前后Aa、Ap、C、tvl、D、gh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4、-2.99、-5.14、-2.09、-2.67、4.21,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a、gh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3、3.46,均P<0.01).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Aa、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5.42,均P<0.05),表明研究组较对照组阴道前壁脱垂改善及宫颈位置上移明显.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及Kegel运动锻炼对产后妇女的盆底康复均有一定的作用,但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较Kegel运动康复锻炼能更好地促进妇女盆底功能康复.
作者:刘保华;陈少青;张艳红;林丽思;刘晓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在增进女性健康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该文旨在总结乳腺癌单病种协作网络防治体系在乳腺癌普查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经验,探讨在这种防治体系下乳腺癌普查的新模式,为高效开展我国乳腺癌普查工作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作者:张阁;叶尔买克·唐沙哈尔;康昭;王健生;张明鑫;周苏娜;张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卵巢肿瘤组织中结直肠抑癌基因(deleted in colorectal alcarcinoma,DCC)的表达,探讨其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30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DCC的基因表达缺失情况.用χ2检测DCC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中DCC表达缺失率为0%,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为20%,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为60%,卵巢恶性肿瘤中,临床分期Ⅰ~Ⅱ期的DCC基因表达缺失率为25%,Ⅲ~Ⅳ期的DCC基因表达缺失率为73%.结论 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DCC基因表达缺失或低表达.DCC基因表达缺失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检测可对卵巢肿瘤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作者:田小英;廉晓玲;易江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市城区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对所有肥胖和超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我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病率为9.00%,男童患病率为9.78%,女童患病率为8.16%,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其中轻度肥胖占52.57%,中度肥胖占37.35%,重度肥胖占10.08%,不同年龄组患病率不同.超重检出率为14.71%.其中为15.76%,女童为1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4;P<0.05).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与父母亲肥胖、婴儿期非母乳为主的混合喂养、孩子食欲好、进食快、进食量多、每天进行户外活动时间小于1小时,家长希望孩子胖等因素有关.结论 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市儿童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群体干预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方式,以改善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
作者:方鲁阳;王光霞;沈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孕妇血清肌钙蛋白和心肌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7例和妊娠期糖尿病45例为研究组,以健康待产孕妇28例为对照组,测定其孕晚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重、血脂、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空腹胰岛素、孕期体重增加值、甘油三酯及孕晚期BMI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6、3.52、2.56、2.73,均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孕期体重增加值、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孕晚期身体质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2.53、2.65、2.74、3.61、2.58、3.18,均P<0.05);两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浓度、肌钙蛋白的阳性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61、19.56、21.37、22.68;χ2=7.46,均P<0.05).结论 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孕妇心肌功能程度与代谢综合征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姚保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分析价值.方法 对1 25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HPV-DNA的第2代杂交捕获和液基细胞学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级别升高,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增加,HPV感染发生率增加(χ2=155.875,P<0.05);②高危HPV-DNA阳性组宫颈高度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及以上)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χ2=126.680,P<0.05).结论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有重大意义,高危HPV-DNA阳性组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及以上)发病率高,宫颈高度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及以上)程度也高,高危型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可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黄晔;林仲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情况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陕西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期间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17例,其中血糖控制不良者63例为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者5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χ2=4.74,P<0.05)、泌尿系感染发生率(χ2=4.56,P<0.05)、羊水过多发生率(χ2=17.42,P<0.01)、剖宫产率(χ2=4.10,P<0.05)以及新生儿的巨大儿发生率(χ2=10.56,P<0.01)、早产发生率(χ2=3.91,P<0.05)、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χ2=4.82,P<0.05)、低血糖发生率(χ2=24.66,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有效地控制血糖,以减少围产期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娟娟;吕敏茹;白桂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监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2010年住院引产及分娩的出生缺陷婴儿情况,分析引起出生缺陷的各类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并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出生缺陷儿病例.结果 5年内共引产及分娩8 215例,其中出生缺陷64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7.8‰.64例出生缺陷类型前5位依次为脊柱裂(15.6%)、脑积水(14.0%)、唇裂(10.9%)、指趾畸形(9.4%)、唇裂合并腭裂(7.8%).出生缺陷与怀孕月份有关:1月、6月、5月份怀孕的,出生缺陷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月份(χ2 =5.107,P<0.05),占到总缺陷儿的48.4%;发生出生缺陷的患儿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居住在农村且文化程度低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儿的比例较高.结论 加强产前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尤其对贫困地区的已婚女性;注意选择怀孕时间;怀孕前合理补充叶酸;建立完善的一级预防体系;加强B超医师及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产前监测及诊断技术均有利于出生缺陷的预防.
作者:王香丽;贾旭艳;杨文方;豆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005年2月~2010年2月期间经手术后病理或阴道彩超证实且停经<8周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间隔48小时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选择同期同孕龄130例早孕妇女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孕组血清β-hCG平均值及48小时上升幅度均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t值分别为2.35、4.22,均P<0.01).早孕组血孕酮平均值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t=2.41,P<0.01).将血孕酮值8.97ng/mL作为临界值诊断异位妊娠,其敏感性达84.93%,特异性达90.36%,阳性预测值达90.34%,阴性预测值达88.13%.结论 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可以明显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作者:刘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化学治疗配伍米非司酮在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术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对8例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患者进行引产治疗.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内灌注氨甲蝶呤80mg,再用明胶海绵条(颗粒)栓塞子宫动脉,同时予以口服米非司酮以软化宫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并记录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8例患者均栓塞成功,术后平均32h排出胎儿及附属物,无产后出血,产后10d内复查B超,均无宫腔残留,平均40d恢复月经.结论 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化学治疗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小、成功率高,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冰琳;王文艳;郭新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妈富隆与补佳乐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分别采用妈富隆(治疗组,60例)和补佳乐加用安宫黄体酮(对照组,60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时间及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3.3%、90.0%;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7,P<0.05).治疗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49、-9.529,均P<0.01),治疗组的突破性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988、7.212,均P<0.01).结论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方法简便,安全性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的适应性更好.
作者:张弘;张雄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疾病与产科高危因素,以及产科并发症相关关系进行的研究.方法 对2006~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与105例正常孕妇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孕妇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68.9%)、妊娠高血压疾病(9.7%)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8%).血小板减少孕妇的胎盘早剥、引产、剖宫产、产钳、产后出血和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χ2值分别为3.748、12.491、18.289、6.886、4.801、20.468,均P<0.05).结论 大多数轻度血小板减少孕妇预后良好,无需特殊处理.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孕妇多与严重的原发病有关,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原发病应是关注和治疗的重点.
作者:张欣;李少闻;邬晋芳;张云萍;付丽丽;何莉莉;郑彩霞;杜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的白介素(IL)-10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性心肌炎小鼠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和治疗组.感染组和治疗组用CVB3感染Balb/c小鼠制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然后治疗组给予重组小鼠(m)IL-10治疗5天,正常组和感染组在同一时间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观察小鼠发病及死亡情况,在不同时间段,测定小鼠心肌病毒滴定度、病理积分及心肌组织中IL-2与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小鼠的生存率(χ2=10.562,P<0.01)、不同时期病理积分(F=3.587~5.794,均P<0.01)及心肌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感染组和治疗组心肌病毒滴度无明显差异(F=8.389,P>0.05).结论 IL-10不能降低心肌病毒滴度,但能减少心肌组织中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对早期病毒性心肌炎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佩;黄星原;徐木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思连康、甘草锌制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和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加用思连康及甘草锌冲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2%,与治疗组的92.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423,P<0.05).结论 思连康、甘草锌冲剂联合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能够缩短腹泻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鹏;朝鲁门;郝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辖区10年来不同户籍类型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的相关指标和工作流程,找出有关影响因素或主要存在的问题,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和资助模式,以提高全人口)的各项保健和效果指标.方法 对2000~2009年孕产妇系统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常住人口的早孕检查率平均为78.24%,呈逐年上升趋势(χ2=5 152.60,均P<0.001),流动人口平均为17.7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 513.05,P<0.00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常住人口平均为73.40%,呈逐年上升趋势(χ2=5 840.11,P<0.001);流动人口平均为11.89%,呈逐年下降趋势(χ2=5 011.59,P<0.001).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常住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χ2=31.74,P<0.001).结论 流动人口孕产妇医疗保健已成为深圳市孕产妇系统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流动人口早孕检查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深圳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目前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也是提高全人口孕产妇保健质量的关键.
作者:马健;朱丹玲;张雪;孙晓勉;魏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妊娠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寻求子痫前期监测和防治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在宁德市闽东医院妇产科住院的45例产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孕妇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进行血红蛋白水平定量测定.结果 研究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为113.71±28.70g/L,与对照组123.30±10.24g/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01,P>0.05);贫血发生率(24.44%)与对照组(11.1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4,P>0.05).经进一步分析发现,重度子痫前期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t2=2.96,P<0.05);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2=6.81,P<0.05).有腹水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无腹水者(t3=2.05,P<0.05);贫血发生率高于无腹水者(χ23=9.46,P<0.05).结论 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防治重度子痫前期.
作者:林姬;郑平月;韩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经腹子宫切除术对非脱垂子宫切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51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204例)和经腹子宫切除术(272例)进行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各组之间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F=10.45,P<0.05),出血量少(F=40.61,均P<0.05),住院时间短(F=6.63,P<0.05),术后排气时间早(F=45.73,P<0.05),术后镇痛率低(χ2=6.80,P<0.05).结论 腹腔镜下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武静文;王辉;杨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该文介绍了评价妊娠期妇女铁营养的指标.从体内铁储备减少、细胞内缺铁、红细胞生成时缺铁发展到缺铁性贫血,概述了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铁营养与缺铁性贫血进程关系的各种状态,并详细阐述了相应的诊断标志(如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铁蛋白、锌原卟啉、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其单项检查的优缺点及多项复合检查对铁营养诊断的意义,同时讨论了孕期生理代谢改变对这些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以预防因铁营养不足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及缺铁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丁文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延安市中医医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2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阴道残端出血或感染、愈合不良、息肉患者做为研究组,与同期4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无阴道残端并发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相关因素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阴道残端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其中贫血(χ2=5.21)、下生殖道炎症(χ2=17.06)、手术途径(χ2=4.43)、术前阴道准备时间(t=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内科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与阴道残端并发症关系不大(χ2=1.80,P>0.05).结论 在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应针对各相关因素,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时纠正贫血和感染,选择适合的手术途径,可有效地降低术后阴道残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冬莲;李爱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