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平;李小权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对再次发生意外妊娠的妇女避孕节育知识水平和行为的作用,以寻求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的对策.方法 采用干预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969名发生再次意外妊娠的妇女进行随访1年的研究.结果 干预后,短效避孕知识知晓和掌握评分均增加了高分组;完全不掌握长效避孕方法构成比下降了11.35%,掌握1种长效避孕方法者增加了12.38%;紧急避孕知识评分5分组构成比增加了64.19%.干预前和干预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避孕节育率分别为45.20%、60.06%、94.07%、96.95%和96.96%,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避孕节育率显著增加(趋势χ2=1 116.92,P=0.000).结论 对流产后妇女进行避孕节育知识和行为的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避孕节育知识水平和避孕节育行为,且佳开展干预时间在术后3个月内.
作者:邹晓璇;周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增量阿托伐他汀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女性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48例,增量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mg/d)48例,均于入院24h内开始服用,另外随机选择5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CRP的浓度.结果 增量组患者的血清CRP由治疗前8.58±1.45mg/L降至治疗后4.32±1.02mg/L;常规剂量组患者的血清CRP由治疗前8.52±1.58mg/L降至治疗后6.48±0.70 mg/L.增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CRP的浓度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9370,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浓度,增量组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旭英;卓鹏展;吴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该文介绍了评价妊娠期妇女铁营养的指标.从体内铁储备减少、细胞内缺铁、红细胞生成时缺铁发展到缺铁性贫血,概述了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铁营养与缺铁性贫血进程关系的各种状态,并详细阐述了相应的诊断标志(如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铁蛋白、锌原卟啉、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其单项检查的优缺点及多项复合检查对铁营养诊断的意义,同时讨论了孕期生理代谢改变对这些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以预防因铁营养不足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及缺铁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丁文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母儿并发症.方法 对2006年至2010年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剖宫产38例(70.37%),胎盘早剥6例(11.11%),产后出血11例(20.37%);其中发生失血性休克2例(3.70%)、心衰5例(9.2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3.70%).子痫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高于重度子痫前期者(P=0.02).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早产(75.00% )、新生儿窒息(75.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5.00% )发生率均高于晚发组(分别为:16.67%、14.79%、4.76%),χ2早产=4.28,χ2新生儿窒息=5.13,χ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2.05,均P<0.05,且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1 903±345g)低于晚发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2 816±826g),t=2.18,P<0.05.有母儿严重并发症者中未规范产前检查或未产前检查者22例(73.33%),高于无母儿严重并发症者中未规范产前检查或未产前检查者11例(45.83%),χ2=4.24,P<0.05.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和高危妊娠管理,选择恰当时机与正确的方式终止妊娠,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并发症.
作者:谢志莲;蔺飒;罗桂芝;韩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分析价值.方法 对1 25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HPV-DNA的第2代杂交捕获和液基细胞学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级别升高,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增加,HPV感染发生率增加(χ2=155.875,P<0.05);②高危HPV-DNA阳性组宫颈高度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及以上)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χ2=126.680,P<0.05).结论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有重大意义,高危HPV-DNA阳性组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及以上)发病率高,宫颈高度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及以上)程度也高,高危型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可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黄晔;林仲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放松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硫酸镁和常规内科治疗为对照组,硫酸镁加用放松训练为研究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入组人数均为82例.采用测量血压及症状改变、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别用于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自觉症状的改善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量表评定时间为参加研究的第0周和第2周.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头痛头晕发生率、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含量、产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2.18,P<0.05).治疗后两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类型的平均动脉压、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6、2.53,均P<0.05);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类型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2.41,均P<0.05).研究组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抑郁、焦虑、敌对3个因子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减分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2.32、2.68、2.16、3.97、4.38,均P<0.05).对照组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以抑郁、焦虑、敌对为主.放松训练可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自觉症状和心理症状,操作简单可行,值得在妇产科推广.
作者:钟淑敏;党艳丽;张文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患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门诊随访和辅助检查,对患儿的年龄、发作类型、神经体征、颅脑损伤程度、颅内并发症程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本组颅脑外伤发生年龄小于5岁者24例(66.67%),其中伤后1年内发病者18例;大于5岁发病者12例(33.33%),其中伤后1年内和5年以上发病者各6例.36例中呈全身性发作10例,部分或继发全身大发作分别为12例和14例;伴癫痫持续状态10例,伴口咽症7例.结论 外伤性小儿癫痫可发生于各年龄期.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昏迷>12h的严重脑外伤、早期惊厥反复发作、局灶性神经征等;主要表现为部分或继发全身大发作;脑电图具有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作者:俞建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辖区10年来不同户籍类型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的相关指标和工作流程,找出有关影响因素或主要存在的问题,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和资助模式,以提高全人口)的各项保健和效果指标.方法 对2000~2009年孕产妇系统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常住人口的早孕检查率平均为78.24%,呈逐年上升趋势(χ2=5 152.60,均P<0.001),流动人口平均为17.7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 513.05,P<0.00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常住人口平均为73.40%,呈逐年上升趋势(χ2=5 840.11,P<0.001);流动人口平均为11.89%,呈逐年下降趋势(χ2=5 011.59,P<0.001).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常住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χ2=31.74,P<0.001).结论 流动人口孕产妇医疗保健已成为深圳市孕产妇系统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流动人口早孕检查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深圳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目前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也是提高全人口孕产妇保健质量的关键.
作者:马健;朱丹玲;张雪;孙晓勉;魏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氨喋呤给药方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甲氨喋呤单次剂量组(A组)60例和甲氨喋呤多次剂量组(B组)56例,对两组分别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成功率及毒副作用.结果 ①A组与B组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6,P>0.05);②当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1 000mIU/mL、1 000~3 000mIU/mL时,A、B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其>3 000mIU/mL时,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015<0.05);③在116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98例,失败18例,治疗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0,P<0.05);④A、B两组胃肠道副反应(χ2=8.560,P<0.05)和口腔溃疡(确切概率法P=0.048<0.05)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白细胞减少和肝肾功损害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①单次、多次甲氨喋呤剂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相似的疗效;②治疗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③单次剂量实施简单、反应低,毒副作用少于多次剂量.
作者:韩翠香;张雄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胎盘生长因子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研究组)和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研究组孕妇血清胎盘生长因子(38.12±0.91ng/L)低于对照组(40.41±1.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血胎盘生长因子(38.35±1.10ng/L)低于对照组(40.45±1.4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孕妇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与新生儿脐血胎盘生长因子水平无相关性(r=0.120,P>0.05),孕妇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相关性(r=0.005,P>0.05).新生儿脐血胎盘生长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430,P<0.01).结论 胎盘生长因子可能在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为将来诊断和治疗胎儿生长受限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黄璐;许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管阻塞,胰液进入胰腺间质组织引起自身消化的急性胰腺炎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在1.47/万左右,虽是很少见的外科并发症,但一旦发生,对母体和胎儿均会构成严重地威胁[1].
作者:许飞利;张爱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妊娠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寻求子痫前期监测和防治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在宁德市闽东医院妇产科住院的45例产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孕妇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进行血红蛋白水平定量测定.结果 研究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为113.71±28.70g/L,与对照组123.30±10.24g/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01,P>0.05);贫血发生率(24.44%)与对照组(11.1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4,P>0.05).经进一步分析发现,重度子痫前期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t2=2.96,P<0.05);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2=6.81,P<0.05).有腹水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无腹水者(t3=2.05,P<0.05);贫血发生率高于无腹水者(χ23=9.46,P<0.05).结论 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防治重度子痫前期.
作者:林姬;郑平月;韩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宝鸡市5岁以下儿童肥胖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方法 通过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率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宝鸡市2007~2010年5岁以下儿童肥胖患病率徘徊在11.65%~18.71%,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年度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21,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1,P<0.05);不同性别儿童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7,P<0.05);城市与农村间儿童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4,P<0.05).结论 结合肥胖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重点干预对象,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儿童保健、提倡母乳喂养等综合措施可降低儿童肥胖患病率.
作者:韩春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分娩启动是子宫由相对静止进入活跃状态的复杂过程,子宫平滑肌是其效应的靶器官,但其收缩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而限制了临床处理及相关药物的开发.该文从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收缩相关装置、经典电生理机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钙敏感性理论、分娩启动相关膜蛋白的功能及变化等方面作以综述,以期了解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可能的分子机理,从而完善对妊娠子宫正常生理过程和常见病理状态的整体认识,也有助于对分娩、早产、产后出血等临床事件的预测和处理.
作者:李乐赛;周昌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常见疾病及影响因素,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少数民族妇女常见疾病普查资料.结果 少数民族妇女602例,常见疾病患病人数为421例,患病率为69.93%;汉族妇女2 356人,常见疾病患病人数为1 366例,患病率为57.98%;少数民族妇女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妇女(χ2=51.37,P<0.01).少数民族妇女各年龄组中以30~40岁组患病率高,为76.38%.疾病顺位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结论 生殖道感染是危害本地区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的首要问题,30~40岁年龄段是生殖保健的重点人群.
作者:刘英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能与各种围产儿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其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尚存在争议.除感染外,宫内慢性缺氧也是诱发其发生的重要因素,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反应在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抗生素辅助免疫调节剂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是防治其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孙艳;庞义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治疗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将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者子宫全切除术.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接受输血治疗的发生率.术后对每例患者进行随访,测定患者的体温,计算每组患者的产褥病率.结果 在治疗孕妇乏力性子宫出血中,背带式缝合术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接受输血治疗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4、3.29、5.48,均P<0.05).术后随访,实验组患者产褥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6,P<0.05).术后一天对两组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实验组平均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9,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官翠芬;高翠梅;白世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0~3岁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及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微量元素检测仪器检测1 099例儿童的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铁、钙、镁的含量,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西安市儿童普遍存在锌、铁微量元素缺乏,缺锌率高达89.54%,缺铁率达71.25%.锌、铁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在不同年龄组间锌、铁含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50.197、16.406,均P<0.05);不同性别组间锌、铁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钙元素缺乏率在1~2岁年龄段较高,为12.26%.结论 微量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因此应重视对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加强对家长的营养教育,注意儿童膳食平衡,并促进锌、铁、钙的补充和吸收.
作者:杨丽芳;张月芳;白涛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认知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课题,研究成果甚多,该文在全面梳理自闭症认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导向其在康复实践中的应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认知策略、认知发展机制的全面分析,对了解自闭症的病因与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康复与干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郭德华;杨广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005年2月~2010年2月期间经手术后病理或阴道彩超证实且停经<8周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间隔48小时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选择同期同孕龄130例早孕妇女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孕组血清β-hCG平均值及48小时上升幅度均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t值分别为2.35、4.22,均P<0.01).早孕组血孕酮平均值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t=2.41,P<0.01).将血孕酮值8.97ng/mL作为临界值诊断异位妊娠,其敏感性达84.93%,特异性达90.36%,阳性预测值达90.34%,阴性预测值达88.13%.结论 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可以明显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作者:刘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