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3L手术粘贴巾在预防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杨文静;刘云;高佳

关键词:3L手术粘贴巾, 失禁相关性皮炎, 预防, 皮肤保护膜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3L手术粘贴巾在预防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入选40例ICU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排便后清洗擦干皮肤,采用修剪成型的3L手术粘贴巾贴在肛周皮肤上,隔离粪便,减少粪便对皮肤的直接刺激.对照组排便后清洗擦干皮肤,采用氧化锌油涂抹肛周皮肤.比较两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 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发生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3L手术粘贴巾能降低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重度甲床缺损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重度甲床缺损的术后护理对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对25例25指重度甲床缺损术后患者进行术后宣教,全身和局部的观察及其他护理.结果 25例25指皮瓣均存活,外观及功能康复良好.结论 术后全面宣教、精心护理和对皮瓣的密切观察有助于提高皮瓣存活率,更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伟;庞海涛;王辉;赵雅娜;田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鼻胃管与鼻空肠管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应用的Meta分析

    目的 分析鼻胃管与鼻空肠管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 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Wiley、Elseviser、Springer Link及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鼻胃管与鼻空肠管两种肠内营养方式比较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个评价员对文献进行评价,意见不统一时通过讨论解决或由第三者判断.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6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26例,其中NGEN组166例,NJEN组160例.分析结果显示:NGEN组在病死率(OR =0.82,95% CI0.40~1.68,P=0.59)、营养相关性腹泻(OR =1.36,95% CI 0.57~3.24,P=0.49)、营养相关性腹痛(OR=1.43,95% CI 0.64~3.21,P=0.39)、手术干预率(OR =2.03,95% CI 0.48~8.57,P=0.34)、置管脱出率(OR=0.39,95% CI0.07~2.29,P=0.30)、胰腺坏死(OR =0.87,95% CI 0.45~1.68,P=0.68)等方面与NJE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感染性并发症(OR =0.46,95% CI 0.24~0.88,P=0.02)鼻胃管组显著低于鼻空肠管组.结论 鼻胃管给予营养可以达到与鼻空肠管相似的疗效,且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在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后者,具有代替鼻空肠管的可能性.

    作者:刘阳;潘丽英;洪宗元;奚卫珍;王晓丝;侯冬;刘沛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注射实践干预方案在自我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实践干预方案在自我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49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n=129例)患者采用常规教育方法,住院期间给予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教患者进行自我胰岛素注射),日常胰岛素注射主要由护士为患者执行;干预组(n=1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注射实践干预方案,日常胰岛素注射主要由患者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出院前一天,由责任组长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理论和实操的考核,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自我正确注射胰岛素的实操及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错误方法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错误操作方法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实践干预方案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减少自我注射胰岛素时错误操作的,促进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技能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燕;黄洁微;陈庆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引起肿胀、疼痛等不适感,且可能发生在乳腺癌术后任何阶段[1].淋巴水肿会增加上肢感染的风险,引起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还会因为乳房切除而引起自尊感降低及焦虑等心理问题[2].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继而会导致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下降[1].

    作者:王盈;强万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耳聋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疼痛的护理

    目的 总结耳聋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21例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患儿.对其进行FLACC疼痛评估,分析疼痛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比较患儿在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清醒状态下疼痛的FLACC评分和经过有效护理后出PACU的FLACC评分.结果 121例耳聋患儿出PACU时疼痛FLACC评分较入PACU清醒时FLACC评分分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儿疼痛,减少患儿苏醒期哭闹,提高术后的复苏护理与治疗质量.

    作者:方琳洁;殷小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思维导图在结直肠癌PICC带管早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运用思维导图对结直肠癌PICC带管早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09例结直肠癌PICC带管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设计并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在下一疗程再次住院时评价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带管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结直肠癌PICC带管患者进行早期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带管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带管的安全性.

    作者:夏丽敏;詹健;李雪艳;戴敏智;尹志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护一体化管理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在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气道管理及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1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分析两种管理方法下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经过气道管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皮肤淹红、湿疹、肛周溃疡、意外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皮肤淹红、湿疹、肛周溃疡、意外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方法,降低了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并发症,保护了患者的皮肤,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董学敏;王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大剂量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成功抢救与护理

    报道1例超大剂量地高辛中毒后反复室颤患者的成功抢救与护理体会.本例患者因口服地高辛100片致重度急性地高辛中毒恶性心律失常,其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测心电图及血钾,床头备好除颤仪,随时准备心肺复苏;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尽快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持续心电监护,警惕起搏导管脱落;尽早行血液灌流,早期可增加灌流次数以快速清除体内的地高辛并加强相关护理;患者因家庭矛盾口服地高辛自杀,加强其心理护理.经精心治疗和护理,1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刘秀梅;龚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安全头皮针的研制

    临床上护士输液和采血使用多的头皮针均为钢针,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裸露在外,容易造成针刺伤,增加感染的风险,为减少和防止拔针和处理针头时发生针刺伤,笔者对临床使用的头皮针进行了改良,设计了安全头皮针,现介绍如下.1 安全头皮针结构常规头皮针针头和针套是可分离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均裸露在外面.安全头皮针是针套和针头一体的结构,拔针和处理针头时针尖可回缩至针套内,针套针尖端有一个V形切口,与切口相连的是一条未贯穿的轴向切线,切线长度略大于针尖至针柄下缘的距离,针套主体外周设置有防滑纹路.见图1.

    作者:林华;袁冬梅;刘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三定”管理模式对诱导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定”管理模式在诱导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接受诱导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定区域、定护士、定透析方案的“三定”管理模式;对照组仍进行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透析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症、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定”管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透析不适感,能平稳度过诱导期,从而提高透析质量.

    作者:许秀君;周美玲;沈华娟;过湘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组管理模式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透析时间为标准,将每周一、三、五透析的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每周二、四、六透析的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由其中的“血压管理组”负责针对IDH发生情况查找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及方案.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IDH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实施分组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IDH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相关评价指标也明显高于分组管理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患者IDH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技能及综合素质.

    作者:胡秀梅;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型敷料联合简易负压吸引在凶险型颈部脓肿患者的护理

    颈深部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据研究[1]报道,其死亡率可达20%.当颈部脓肿累及多个颈深筋膜,或患者伴有糖尿病、肥胖、脓毒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窒息等时,为凶险型深部脓肿[2].我院于2015年8月收治1例凶险型颈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过新型敷料联合简易负压吸引护理31d好转,转门诊换药至第56天伤口完全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财香;朱燕英;许万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50-50标准联合肝功能衰竭分级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50-50标准联合肝功能衰竭(PHLF)分级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67例肝癌肝切除患者,观察组(33例)术后采用50-50标准联合PHLF分级的新护理措施,对照组(34例)术后采用传统经验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工作效果.结果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无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PHLF B/C级诊断时限分别为术后(5.3±1.6)d与(6.0±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观察组为(18.4±9.2)d,对照组为(22.6±6.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为(32 200±4 000)元,对照组为(35 310±3 270)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护理中联合应用50-50标准与PHLF分级,有助于科学制定专科护理措施,提高专科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文静;张维;赫嵘;张海霞;张红宇;张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冠心病患者钩钢板内固定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冠心病患者钩钢板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完善术前检查,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伤口护理、营养支持、疼痛护理、合理使用止痛泵,正确安置体位,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 38例患者伤口均为Ⅰ期愈合,患肢无钢板松动、钢板断裂及感染、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针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制定并实施系统的专科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患情境会话

    悲哀疏导交流护士:夫人,我想,如果您先生您知道现在这个样子一定会很难过的.九泉之下,他会一直牵挂着您,您能忍心让他难过吗?(夫人:面带哀色地沉默着)(护士坐下,轻轻地握住夫人的手,轻轻地抚摸,像女儿一般……约2分钟后)护士:您看,您的手冰凉,手指都凹陷了.如果还不吃东西,您会挺不住的.您的儿子给您炖了鸡汤,还热着呢,喝一点,好吗?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口服微生态制剂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分布及SIgA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术后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A(Sig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Miles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化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胶囊),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术后第一次排便、术后1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的新鲜大便,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改变及粪便SIgA含量.结果 术后第一次排便及术后1月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手术前相比,基本恢复(P>0.05).术前及术后第一次排便,两组患者粪便中的SIg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个月,观察组粪便S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水平.结论 直肠癌Miles手术后口服微生态制剂可有效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通过升高粪便SIgA含量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和局部免疫力.

    作者:朱蓓;魏青;任艳;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置入患者329例,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定位技术完成PICC置入.结果 本次研究的329 233例置管过程中心房内心电图显示高P波,73例经调整体位后出现高P波;9例置管术中调整导管位置后出现高P波,14例无高P波显示.所有患者中2例无高P波患者经X线却认为异位,余均确定位置正确.结论 使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能够使操作者在无菌区域未破坏情况下及时发现异位,及时调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癌症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癌症已成为全世界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资料显示,2020年新发病例将超过1 600万,并且每年超过1 000万人因癌症死亡[1].随着癌症的早期确诊和治疗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全世界癌症患者以治疗状态生存的人数日益增加,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2].与此同时,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负面影响,也使家庭照顾者承受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方面的负担[3].此外,过重的照顾负担会减弱其照顾能力,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治疗[4].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回顾以往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研究,并对癌症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谢莉莉;李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便携式电子感应硬胶海绵垫在TRI术后的应用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技术目前已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路径,由于术后穿刺处仍需加压压迫并制动6h,这使得部分患者仍感疼痛、肿胀或更换体位不便等不适.目前,临床使用各种材质制成的抬高垫来缓解术后的诸多不适,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鉴此,我们设计了便携式硬胶海绵垫电子感应装置应用于TRI术后,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玉娇;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背景下,适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路径并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行路径式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按传统的本院制定的脑卒中恢复期单病种诊疗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在患者入院时、入院后8周和发病后6个月,采用运动评估量表(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运动评估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背景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应用路径式康复护理模式开展康复治疗,能加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剑华;俞力行;王艳芬;俞益君;郑舟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