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丽;田丽;吕丹
目的 汉化护士对触摸的舒适感量表(Nurses' Comfort with Touch Scale,NCTS),并对其中文版的信度、效度进行检测.方法 翻译、同译,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NCTS,由专家小组对其内容效度进行评定;采用中文版NCTS对41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对量表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进行评定.结果 中文版NCTS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76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数据拟合良好.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66,重测信度为0.921,内容效度为0.901.结论 中文版的NCT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评估护士触摸病人时的内心舒适程度,探讨其触摸意愿,为今后触摸疗法在护理领域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白丽丽;田丽;吕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号联合电话随访在痛风出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 2016年6月出院的痛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微信公众号联合电话随访.在出院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估及血尿酸水平测定,出院后1个月、3个月再次评估患者的依从性、监测血尿酸水平,以及痛风复发率.结果 出院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失访率均低于对照组(t=2.469,P=0.0135;t=2.590,P=0.010)、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668,P=0.010;t=2.320,P=0.025)、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887,P<0.001;t=5.122,P<0.001).痛风复发率出院1个月、3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公众号联合电话随访能显著降低痛风患者出院后的失访率、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血尿酸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志坚;高宾;黄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归属感量表与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CET)对217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临床归属感和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实习护生临床归属感总均分为(3.51±0.37)分、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93±0.39)分;临床归属感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关系(r=0.285,P<0.01);护生临床归属感解释其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总变异度为11.5%(F=8.498,P<0.01).结论 临床归属感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归属感来改善其临床实践行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姜颖;张琼;尚丹;张丽娜;袁淑兰;李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结果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消化病房住院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成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以及对诊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诊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不仅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降低了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在生理及心理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王兴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笔者于2016年7月-9月赴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附属医院参观学习,此次赴美参观访问团由六名医生、三名护士组成,成员分别来自省内五所医院的不同临床科室.美国医院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以人为本”[1]的管理理念、后勤保障体系的无缝对接,细节化的护理举措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忆安;龚芝萍;盛洁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由于腹腔内外的温差,手术操作空间受限及电外科设备的使用影响,均会导致腹腔镜镜头起雾使术野模糊,从而影响腔镜手术的正常进行[1].为此,我科研发了一种术中具有防雾功能的腹腔镜镜头,术中无需取出镜头即可去雾,操作简单,实用、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创口感染的风险.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红;王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肠瘘是腹部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因感染而死亡[1],临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而充分有效的冲洗引流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我院自2010年起,开始应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治疗肠瘘患者,在为肠瘘患者进行腹腔冲洗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传统使用的腹腔冲洗“斜面”内套管容易贴壁、发生堵管,致使冲洗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有效冲洗.查阅相关文献[2-3],我们对内套管进行了改良,将传统的“斜面”内套管改良为“伞状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立梅;张辉;谢志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持续泵入匀浆膳食鼻饲方法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优势及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脑出血鼻饲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持续泵入匀浆膳食鼻饲法,对照组予传统鼻饲法,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种鼻饲方法发生营养不良的概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的维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鼻饲方法均能提供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持续泵入匀浆膳食鼻饲法在白蛋白的维持上更好,且可以明显减少鼻饲并发症,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HIV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导致高颅压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5例HIV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导致高颅压患者行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通过评估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感染发生率,分析护理治疗策略及要点.结果 随访3~20个月,5例患者术后头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5例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完全缓解率33.4%;8例视力下降患者有4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症状改善率50%.13例脑膜刺激征消失,改善率86.7%;未见腹腔感染患者;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全身感染而拔出分流管;1例因围手术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6.7%.无因手术原因死亡病例.结论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HIV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导致高颅压的手术安全有效,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做好围术期护理,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对保障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防止职业暴露至关重要.
作者:王芳;郑新媚;高威;严婧;赵迎;李培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胃镜检查时患者的胃肠道反应通常很剧烈,伴随身体强烈不适感,以及唾液大量分泌,胃内容物返流入口腔[1].胃镜检查可引起患者的复合应激效应[2].目前所使用的检查车会使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伴强烈肠胃不适,难以维持体位妨碍操作.另外,患者口腔流出物会污染检查床,加重患者身心不适.鉴此,笔者设计了新型胃镜检查车以克服上述问题,并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来我院体检部体检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100例患者并进行综合评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及运动指导,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习惯、生理生化指标、情绪及个人、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行为干预后,观察组素食比重、运动频次、午休次数所占比例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吸烟、饮酒所占比例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TC、TG、LDL-C、体质量指数及腹围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HDL-C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对态度积极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态度消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个人支持、社会支持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干预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及方式,改善患者情绪,获得更多个人及社会支持,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作者:黎秋霞;黄萍;邹远娣;包思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发生肠造口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造口门诊就诊的3700例患者中,发生肠造口周围皮肤压疮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护理人员对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压疮预防的宣教不充分、患者认识不足、遵医行为较差,是导致发生造口周围皮肤压疮的主要原因.结论 预防肠造口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重点在于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提早采取压疮干预措施、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肠造口周围皮肤压疮的认识程度和预防水平.
作者:聂红霞;何瑞仙;郑薇;胡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留置尿管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进膀胱,使尿液经导尿管自膀胱流出,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1],目的是解除排尿障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必要护理措施.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留置尿管所引起的泌尿系统的感染,通过近几年临床实践来看,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在逐渐增加,在中国占医院感染的20.8%~31.7%[2],在美国占医院感染的34%[3].
作者:顾淑芳;孙娜;王雪萌;苏丽红;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疗法对疼痛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8月收治的骨科等腹外科、150例全麻手术患者,根据时间将7月收治的7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8月收治7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术后6h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绪状态进行测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五行音乐疗法,每日2次(晨起和晚睡前),每次30 min,持续3d,第3天干预结束后于次日晨评估患者疼痛、情绪及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白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能够有效减轻全麻术后患者疼痛,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洁;杨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6月收治同类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音乐放松,分别在干预前1d、干预后10d、20d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重复测量方法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复经颅磁刺激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升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冼少眉;叶立汉;温水群;徐秋萍;王金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多品牌、多规格、混合使用硬质容器不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多品牌、多规格、混合使用硬质容器不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应用查检表采集信息的方法,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多品牌、多规格、混合使用硬质容器发生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将2015年5-7月混合使用硬质容器出现的问题类型及频次汇总,与2015年8-10月实施品管圈干预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干预及实施措施后,硬质容器相关器械不合格率从0.36%下降到0.02%.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多品牌、多规格、混合使用硬质容器不合格率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蔡文进;吴惠平;吴娟;傅瑞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0.025%聚维酮碘在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前冲洗结膜囊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12月于我院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共210例(210眼),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105眼),观察组采用0.02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观察冲洗前后结膜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的变化以及角结膜的改变情况.结果 结膜囊冲洗前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观察组为37.1%和5.7%;对照组为38.1%和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角膜的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25%聚维酮碘在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前冲洗结膜囊可有效降低细菌数量,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沈伟莉;杨春;马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改善患者入院接待时间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于2015年8月查检患者入院接待共61例,分为一级护理31例,二级护理30例;对入院接待时间长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入院接待中接待及准备、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三大项目,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措施实施后,于2016年1月查检入院接待73例,分为一级护理33例,二级护理40例.对改善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级护理三大项目由原来的(1 459.0±332.1)s缩短至(991.5±284.6)s(P<0.05),二级护理由原来的(1 104.0±392.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缩短至(684.8±211.8)s(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改善入院接待时间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显缩短入院接待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露露;姚美燕;华丽群;范小丽;王梦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如何获得病人的信任背景患儿李燕,女,4岁,高热,父母均在外地工作,由奶奶陪同来医院诊治.医嘱需输液,由毕业不久的王护士执行.老奶奶不信任这位年轻的护士.交流患儿奶奶:小燕呀,你的体温这么高,爸妈又不在,我都快急死了.患儿:我不要打针!护士:小燕,多美的名字.老奶奶我是小王,来给小燕挂盐水了.患儿奶奶:(上下打量)你才工作的吧?
作者:方慧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5年1月开始我院急诊科实施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前(201 2年12月2014年1 2月)和护理分组模式实施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护理质量满意情况、护理技术满意情况、护理整体素质的满意情况.比较优化护理分组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结果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满意情况、护理技术满意情况及护理整体素质满意率分别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药物应用时间分别低于实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病例抢救时效性,提高急诊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任莹;芦良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