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拔管指征。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拔管指征是24h引流量低于10mL;对照组按传统拔除引流管的指征是24h引流量低于20m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拔除引流管后5d内引流管口愈合情况及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后引流管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组拔管指征使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延长,明显加快引流管口愈合,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林小燕;苟菊香;蒋义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有效预见护理措施。方法设计大剂量化疗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对105例缓解期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患者实施不同形式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发生率从38.37%下降到20%;病死率由11.62%下降到1.91%。结论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容易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应早期诊断,并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李兰花;李秋环;冀学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奥马哈系统对糖尿病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从认知、行为、状况3个方面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3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机为入院至出院后1个月,并从认知、行为和状况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除皮肤问题的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护理问题干预前后的认知、行为、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可量化糖尿病延续护理干预效果,为延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艳飞;陈伟菊;许万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广泛横纹肌细胞坏死,其结果是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病情凶险,预后差。诊断标准:血清肌酸肌酶( CK )>2000 U/L。临床表现为肌强直或疼痛、重症肌无力、尿色异常。常见的是胖肠肌和腰背部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压痛、肌无力[1]。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EB)多是由药物中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皮肤病,初为片状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展,其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很快形成大面积剥脱面,皮损面积可达50%以上,似Ⅱ°烫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2],是一组较少见的以皮肤黏膜起疱,以水疱、大疱为基本皮损的皮肤病。
作者:王桂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早期发现、积极内镜下治疗与娴熟的内镜下护理配合,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的止血成功率。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行治疗性ERCP患者2400例,对出现迟发性出血18例患者,在并发症护理中能早期发现与处理,并积极采取内镜下有效治疗措施。结果18例迟发性出血患者中,7例采用局部注射止血,4例采用内镜氩离子凝固术,5例采用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2例采用金属止血夹结合注射止血,18例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结论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和并发症护理、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娴熟的内镜下护理配合,提高了ERCP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的止血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马文聪;楼奇峰;蒋祯;徐鸿;江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置入气管或经鼻(口腔)插入气管所建立的呼吸通道,主要用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从而纠正患者的缺氧症状。但在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也破坏了患者的上呼吸道非特异性防御屏障,失去对吸入空气的加热和加湿,以及对灰尘和微生物的过滤功能,从而导致气道分泌物粘稠,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分泌物排出减慢等,造成细菌的繁殖引起肺部感染[1]。而感染又会加重分泌物的产生,增加痰液的粘稠度,导致气道的堵塞,从而引起或加重缺氧,形成恶性循环[2]。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的一种重要手段,不当或无效的吸痰方式,不仅不能有效清除气管及深部支气管坠积物,还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包括充血、水肿、纤毛丢失、黏膜出血及肉芽形成等,从而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障碍及肺部感染的机会[3]。为寻求安全、有效、合理的气道内吸痰方式,现将人工气道内各吸痰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夏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应用情景模拟演练应急预案的效果。方法应急预案情景模拟演练实施包括选定主题、设计缺陷、编写脚本、布置场景、审核预演、实施演练等六个步骤。结果应用情景模拟演练应急预案后调查显示:95%的护士表示认同;97%的护士认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有帮助;98%的护士认为比理论授课、视频学习更为直观、更有助于记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可以发现预案和流程中存在的缺陷;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护理人员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作者:赵慧华;潘文彦;李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精密器械,其结构复杂,材料、形状特殊,造成了清洗消毒困难,需重复使用、价格昂贵、使用率高等特点,导致了内镜清洗消毒困难。衡量内镜感染控制的标准概念是在1980年后产生的,这个标准的产生有助于减少内镜传播的感染。我国在2004年开始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范执行了将近10年,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笔者就目前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的培训、清洗消毒质量的实施监控、清洗剂和消毒剂在使用中问题、消毒内镜二次污染以及消毒内镜存储时间与使用前再消毒等问题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宋燕;姚荷英;徐君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快综合征患者在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后参数的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的慢快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的起搏心率设置为55次/min ,对照组的起搏心率设置为65次/min ,观察并比较在术后一年内两组患者频发心房事件的发生率(AHRE)、心室起搏百分率(Vp)、心房起搏百分率(Ap)、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脑钠肽(BNP)。结果观察组Ap和Vp明显降低,而LVEDD和LVEF得到较大改善,BNP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的AHRE和LA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降低起搏心率,能较好的调整患者的LVEF和LVEDD ,同时可降低BNP。
作者:张红梅;唐树芝;陈劲松;陈进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12例免疫清除性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12例SLE患者行AHSCT 治疗术后出现的发热、腹泻、骨痛、心律失常、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及时有效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后,取得显著效果,除1例死亡外,1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专科护理和病情观察,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赵闽;周虹;徐文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了解决手术室使用的医疗仪器电源线整理科学、有序、固定牢靠安全和排列,我们根据手术室的吊塔结构和符合吊塔使用的要求,设计制作了适应与医疗仪器电源线整理的排挂器,通过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丹;杨波;周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划入对照组,2014年7-12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纳入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实施,干预组在常规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采用VA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睡眠时刻的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疼痛控制干预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术后穴位按摩、体位改进、延长吸氧时间及肢体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用于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38例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在肌电图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局部多点注射,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T sui量表进行疗效观察,注射前、中、后分别对症护理。结果本研究中38例患者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症状基本缓解19例,明显缓解16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2.11%;少数患者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无并发症,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用于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疗效显著,同时应加强护理,大限度的发挥疗效。
作者:钱晓芳;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管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颅内外行搭桥血管重建技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治疗后痊愈8例,症状明显好转3例,术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均顺利出院;死亡4例。结论血管重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创伤大、手术难度高,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以及严密监控能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申静;周秀珍;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6月14例达芬奇机器人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4例患者,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治疗效果基本满意。出院时满意度调查为99%,平均住院日为9~11 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春丽;康福霞;邢丹丹;李园园;郭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手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易形成瘢痕增生、挛缩,导致关节屈曲或过伸畸形,轻者手部功能受限,重者丧失劳动及自理能力。既往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创面会因弹力套佩戴不适而破溃,使康复效果难以保证。我科于2009年至今不断创新,改进所使用的瘢痕膏成分及弹力套材质,并对住院治疗的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设有专职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建芬;金敏;何小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分析碱性清洗剂与多酶清洗剂对手术器械硅酸盐变色的影响,找出佳清洗剂,防止器械硅酸盐变色。方法将新购置的240把血管钳随机分为A组(阑尾包)、B组(清创包)分别使用多酶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按常规清洗流程上机清洗,日间手术器械在术后30 m in内完成,夜间手术器械护士经预处理后浸泡在纯水中,第2天早上按常规清洗流程上机清洗,清洗效果检测方法采用目测法和带光源放大镜两种方法进行。结果目测法显示,多酶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合格率分别为72.7%、91.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显示,多酶清洗剂和碱性清洗剂合格率分别为60.0%、8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清洗剂对防止手术器械硅酸盐变色的效果优于多酶清洗剂。
作者:夏淑娇;陈彩央;张晔;舒君美;徐永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腕带、指纹二种识别方法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使用腕带及指纹识别确认患者身份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用腕带及指纹识别系统的特点。结果腕带使用存在患者依从性差、护士班班督查反复书写更换使用成本高等不足。使用指纹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患者依从性好,身份识别准确无误,使用成本低,临床护士操作中心理压力轻等优势,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殊情况下配合使用手腕带效果更好。结论指纹识别用于精神科临床药疗,能让护理给药操作更加准确、规范、科学、人性化、更符合精神科安全管理要求。
作者:胡筱峰;徐彬;钱一平;沈念红;王东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眼部的整形手术在面部整形手术中占据了较大部分,切口疼痛、渗血和眼睑水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常规要进行24~48 h的冰敷,目前多为指导患者自行购置冰袋,或者用冰毛巾进行冷敷,实际操作中发现冰水袋比较坚硬,而眼部存在凹陷,冰袋不能很好的与眼部皮肤贴合,影响压迫与冰敷效果。我院在实际工作中巧用盐制作冰袋,在眼睑整形手术后使用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3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1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栓塞发生率为零,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患交流,给予入院时及术后及时的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进行早期的药物干预,辅以护理管理,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宗梅;陈正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