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情境会话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患儿家属, 护士, 过敏原测定, 副作用, 抗原, 检查, 动植物, 中心, 原液, 哮喘, 皮试, 男孩, 门诊, 交流
摘要:背景四岁男孩,因患过敏性鼻炎,而在门诊哮喘中心进行过敏原测定。交流护士:您的孩子患了过敏性鼻炎,请去检查一下过敏原,看是什么原因引起过敏的。患儿家属:做这个检查有没有副作用?护士:请放心,就象做皮试一样,没有副作用的。患儿家属:那要刺那么多的点是做什么的?护士(指着抗原液):这是从各种容易产生过敏的动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抗原。孩子若有过敏的话,一接触过15分钟就可以看得出结果。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护理学院教学特点及启示

    介绍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护理学院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技能实验-高科技模拟仿真实验-临床实践相统一的特色实践教学,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提供借鉴。

    作者:孙霞;刘化侠;王笑蕾;李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肩关节镜手术体位对术后血压变化的影响与分析

    目的:探讨沙滩椅位与侧卧位两种肩关节镜手术体位对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两种体位各选取6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术中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全麻清醒后返回病房,应用多功能参数监护仪监测两组病人血压,分析血压变化与手术体位关系,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沙滩椅位手术患者回病房后即刻血压较侧卧位低且低于其术前平均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压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除需评估手术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外,护士还需评估患者潜在的易导致术后出现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尤其应警惕沙滩椅位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严密监测术后血压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王小乐;鲁楠;张爽;安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专职护士持续候诊巡查在确保急诊候诊安全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旨在降低急诊就诊高峰时段候诊意外的发生,提高急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方法构建专职护士候诊巡查制度(改进组),并与常规预检分诊流程(常规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改进组与常规组候诊意外的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未因候诊意外发生医疗纠纷,常规组共发生2起。改进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水平、技术水平、急救技能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结论专职护士候诊巡查制定的构建能够有效降低候诊意外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作者:张洁;孙怡华;戴琳峰;蔡晓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均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FMA)法与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测上肢疼痛和水肿程度。结果完成实验8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上肢疼痛、水肿、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小毛;陈培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改良式颈椎后路单开门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固定椎板的改良式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我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6月采用改良式颈椎后路单开门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管狭窄患者7例、连续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5例,并对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结果经精心治疗与积极护理,本组患者术前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死亡。结论予以系统护理,可以改善改良式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节段脊髓压迫症,加快康复的速率。

    作者:梁秋金;王书欣;丘婷;李玉洁;温志玲;梁明;唐亮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手术室腔镜器械专人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腔镜器械使用、清洗、包装和灭菌过程中专科专人管理的效果。方法成立手术室腔镜管理小组,设立腔镜组长,实施专人发放腔镜器械,规范和建立腔镜器械的术前请领流程、术中使用流程、术后清洗流程、包装流程及灭菌流程。结果设立腔镜专科化管理后,腔镜器械、设备由专人负责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管理,能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了仪器、器械在工作中的正常运转,延长了精密贵重器械的完好性及使用效能,延长了设备、器械的使用寿命。结论科学规范的专科专人管理,有利于腔镜器械使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确保手术的完成,对于保障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更好地配合医生开展新技术,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艳春;许敏;熊永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T ACE 肝癌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纵向调查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纵向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ES‐D量表纵向调查患者两个时点的抑郁得分:首次 TACE后(T1时点);6个月(T2时点)。结果本组患者死亡率36.82%,总流失率为50%。T1时,CES‐DT 1(11.57±7.06),27.0%患者有抑郁症状;T2时,抑郁得分显著升高(t=-2.93,P<0.01),CES-DT 2(14.53±8.58),36.5%患者有抑郁症状。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共有4个变量可解释T2时点抑郁31.8%的差异,分别是:T1时患者知情程度,T2时ECOG体力状况评分,T1时刻的child肝功能分级,T2时刻的TACE总次数。结论 TACE肝癌患者抑郁常见,且不断加重,应重视并积极应对患者抑郁症状,重点关注TACE次数4次以上且肝功能和体力状况得分更低的患者。

    作者:李晓蓉;车惯红;卢惠娟;秦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2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乳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 -C30)和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巧用输液器排气管制作骨牵引针防护套

    骨牵引术用于骨折病人的复位、固定,在骨科是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应用非常普遍。在患者更换体位或功能锻炼时,外露部分的牵引针不仅容易受到触碰引起疼痛或移位,影响牵引效果,而且容易意外划伤病人的皮肤及衣、被等。为避免骨牵引针所引起的种种不良后果,我科采用输液器排气管制作骨牵引针的防护套代替传统的抗生素空瓶,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桂平;江雪莲;郭晓玲;黄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在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方案实施8周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肩部疼痛情况(VAS)、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方案实施后,观察组患者 FM A 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肩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外旋)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脑卒中患者上肢体位干预与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降低脑卒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岚;阿依古丽?阿不都瓦依提;李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文版 PRE-DELIRIC 谵妄预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分析中文版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在ICU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306例ICU患者作为样本,使用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对其施测以行评价者间信度分析和预测效度分析。结果使用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时,评价者间的信度为0.94(P<0.01);预测效度结果表明,当PRE‐DELIRIC谵妄预测模型的阈值取42%时,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946,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95% CI:0.910~0.963)(P<0.001)说明工具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结论 PRE‐DELIRIC的评价者间信度和预测效度较好,适合对ICU患者进行谵妄发生的预测。

    作者:李云;贺婷;吴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音乐干预对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6)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音乐干预组(n=56)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音乐干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心率、血压、睡眠质量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音乐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1),心率、血压下降明显(P<0.01),睡眠质量各项评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及总分)有所改善(P<0.05),入睡时间无改善(P>0.05)。结论音乐干预能明显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音乐干预安全、便利,可作为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术后恢复过程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赵春娜;付丽;马淑颖;史宝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DET/AIM 在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ET/AIM在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造口周围评估工具进行评估监测,并根据AIM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指南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情况和发生率。结果肠造口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T/AIM应用于肠造口术后患者的皮肤护理中,能有效减少造口周围皮肤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秀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癌痛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滴定多瑞吉的护理

    目的:总结32例癌性疼痛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 )滴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的护理经验。方法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建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项目,提高患者滴定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准确的疼痛评估,保证剂量调整的准确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结果32例患者中27例滴定成功,5例滴定失败。结论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滴定多瑞吉基本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能迅速缓解爆发痛,值得临床推广。护理人员在滴定过程中有效的护理管理,对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准确的剂量调整、并发症的预防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云;孟爱凤;马圣香;王叶苹;羊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在房颤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6例房颤伴脑卒中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前做好各项检查配合、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心电、血压及病情变化,加强活化凝血时间的监测,及时准确地处置术中各种情况;术后做好活动、饮食指导及对比剂肾病的预防,重点是用药和随访知识宣教等。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左心耳封堵术,其中1例术中左心耳形成急性血栓,有3例患者随访已超过3次,封堵器在位功能正常,无新的栓塞事件发生。结论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开展的新技术,对操作者技术和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心脏介入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专业的救治力,以确保手术顺利地完成。

    作者:王琳;胡玉芳;郦明芳;陈明龙;张凤祥;来菊菊;庄婧;李文静;周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短信指导及电话随访护理管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短信指导及电话随访护理管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0例我院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随访及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术后短信指导及电话随访管理模式。随访1年,采用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ICP-CR)及自我效能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模块中恶心呕吐、疲倦得分及特异模块中食欲降低、腹泻、呼吸困难、感到经济压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功能模块中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得分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总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短信指导及电话随访管理模式医护人员定期的随访指导,明显提高了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蓉;韩晶;李志红;段青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 RDS)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策略及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 NRDS早产儿,所有患儿均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再辅助相应护理策略。记录患儿在用药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及辅助通气时间。结果患儿经机械通气及气管内PS液治疗后,用药后1 h、8 h及24 h的血气分析结果相较于用药前均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在治疗后紫绀及呼吸困难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而言,开展系统及全面的护理策略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欣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一例Ⅰ型克纳综合征患儿行肝移植术的护理

    克纳综合征(Crigler‐Najjar syndrome ,CNS)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以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缺乏所引起的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为表现。临床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CNS患者 UGT1A1酶活性完全缺失,异常增高的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核黄疸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大多在18个月内死亡[1]。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愈该疾病的唯一方法[2]。2013年10月,我院移植中心为1例Ⅰ型CNS患儿行亲体肝移植手术,术前快速有效的降黄护理、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及胆道并发症,针对性的进行多元文化护理,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现将具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洁;沈鸣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内科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 PICC置管有效护理措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接受PICC的25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6例,对照组实施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PICC置管均取得成功,无1例失败,观察组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内科PICC非计划性拔管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莉;陈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改进摆放方法对双关节咬骨钳清洗质量的影响

    目的:为提高双关节咬骨钳的清洗质量,降低院感发生率,确保病人安全,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摆放方法。方法将回收的污染双关节咬骨钳608件,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304件采用传统摆放方式直接放于清洗框中,改进组304件在双关节处夹棉杆,比较两组裸眼目测,带光源放大镜目测及潜血试验的合格率。结果改进组清洗合格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后的清洗方法,可大大提高咬骨钳的清洗质量,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曾兴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