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术后护理

王琴;程晓英;何碧云;盛美君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动脉导管未闭, 结扎, 护理
摘要:总结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术后护理。重点是做好保暖措施,减少低体温危害;加强气道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有效监测血压、尿量等循环系统变化,做好液体管理。11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其中1例出院后出现重症呼吸道感染而死亡。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择期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择期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患者行择期手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8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患者,术前在控制腹水、改善肝功能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指导、腹带加压包扎、预防皮肤损伤等专科护理措施,未出现脐疝破溃、嵌顿等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择期脐疝修补手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切口腹水渗漏2例、切口渗血1例,给予加强换药、腹带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等护理措施后痊愈,术后6月、18月因腹水控制不佳和老年习惯性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导致脐疝复发2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患者择期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袁玉红;张再重;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动脉瘤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假性动脉瘤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及并发症的预防,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8例行介入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围手术期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对接受相关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非药物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落实执行表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非药物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措施落实执行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 )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护士对V A P预防知识的掌握能力自行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我科室设计的VAP非药物性预防措施落实执行表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V A P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共发生8例,V A P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30例患者中发生2例, VAP的发生率为6.67%。两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ICU的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非药物性VAP预防措施落实执行表,有效地减少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VAP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在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的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方业香;徐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穴位按摩结合热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热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冬青膏涂抹穴位按摩结合热熨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仅涂抹冬青膏进行热熨治疗,应用JOA下腰痛评定表,直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护理前后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热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显著,可供临床推广。

    作者:戴金花;张孝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儿童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外耳道闭锁重建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术前精心评估患儿,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加强专科护理、专业的出院指导,以防术后感染引起术后狭窄和再闭锁。结果本组患儿术后1~3个月行纯音测听检查,3耳上语频区平均听力提高20 dB以上。平均随访10.5~22.5个月,无外耳道狭窄及再闭锁。2例患儿均无面瘫及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外耳道闭锁听力重建治疗的重要一环,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早发现不利因素,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颖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微循环阻力系数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测量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总结微循环阻力系数(IM R )在冠状动脉测量中的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8月-2014年10月,对77例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应用IM R评价微血管的功能。结果32例患者IM R正常,数值小于25;26例患者IM R异常,数值大于30。表明冠状动脉有微循环损伤和功能障碍;19例患者IM R为灰色地带,数值在25~30。出现药物副反应11例,其中窦性停搏1例、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低血压5例。结论护士正确掌握IM R的测量技术,加强药物副反应的观察,遇到异常,紧急救治,可为微循环阻力系数在冠状动脉测量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抽脂手术会阴部专用手术铺巾的研制与应用

    脂肪移植术中,当移植脂肪需要量大抽吸部位多、抽脂范围涉及会阴部周围时,如何保证会阴部不暴露,以免造成污染,尤其重要。由于会阴部解剖位置特殊,有肛门和生殖器官存在,是细菌的高密度集居地,术中易发生暴露而造成污染。因此研制了一款用于抽脂获取脂肪时遮挡会阴的会阴部专用手术铺巾,此铺巾可防水防渗漏,避免会阴部暴露致脂肪受污染,能充分暴露术野,不妨碍医生手术操作,增加患者舒适度,易于临床操作,易于清洁消毒,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黄海玲;刘宏伟;佘文莉;曹凤;刘晖;王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一例盆腔横纹肌肉瘤并发恶性高血压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s ,RMS)是儿童软组织肿瘤中常见的,它占儿童肿瘤的5%~8%以及肉瘤的70%[1]。膀胱、阴道及头颈部是其常见的发生部位,而四肢和躯干的RM S 发生在较大儿童身上[2]。RMS是恶性肿瘤,它可以来源于胚胎期各种原始间叶组织,这些肿瘤展现了纹状肌特点。儿童肿瘤中,只有嗜鉻细胞瘤和肾上腺肿瘤病人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而横纹肌肉瘤并发恶性高血压的情况检索文献,仅有1篇左心室横纹肌肉瘤伴发血压增高的相关报道[3]。我院2014年12月收治1例横纹肌肉瘤并发恶性高血压患儿,经积极抢救治疗,切除患儿肿瘤,血压恢复正常,转入肿瘤科作进一步放、化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郎荣蓉;李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床边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救治PCI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

    目的:探讨床边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救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病人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心包填塞行床边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的临床资料,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识别、积极配合医生穿刺引流、做好心理护理及心包引流管的护理,对其急救及护理重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均安全有效,置管成功,患者经抽吸、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得到有效救治。结论熟练的医护配合,密切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屠金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微信平台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的发展下,微信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节点[1],它的涌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企业运作模式。我科将微信这一现代化通讯信息技术平台运用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将人员班次、科室公告信息发布、科室人文化管理、人员心理调适及器械手供交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发布在手术室微信群中,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信息、核查要点等便于渗透发布,共同分享,实现手术室管理的无缝隙沟通,利用微信形式充分发挥科室成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良好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安全、良性氛围,使科室具有较强凝聚力。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彬;宋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科室经理精细化管理对临床科室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对临床科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进行科学统筹管理、完善工作制度、优化诊疗流程等措施,在临床科室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对干预前后4项指标的比较,评价精细化管理对科室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2013年医师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实际值比预测值增加0.65人次,医师人均日担负住院床日数比预测值增加0.09d,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比预测值缩短0.04d,病床使用率比预测值增长2.6%。结论临床科室在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科室工作效率,提升科室管理水平。

    作者:刘颖;李悦;冯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术后卧床时间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后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缩短卧床时间对患者并发症以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57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患者,依据患者手术后卧床时间的长短,将其分成实验组29例以及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后并发症、不适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舒适度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以及对照组进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后,其囊带出血或血肿、电极脱位或断裂、肺部栓塞、气胸以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手术患者不适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不适症状腰酸背疼、睡眠障碍以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秘以及腹胀的发生情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的24 h、48 h以及72 h ,实验组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适当缩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卧床时间,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杨科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社区护理学

    社区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3社区健康促进3.2城乡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3.2.1城市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3.2.1.2城市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1)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包括建立完整的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进行社区主要疾病高危人群的监测与教育,建立驻社区单位(学校、工厂、机关等)的定向健康教育,开展家庭病床健康教育等。(2)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宣传健康知识:城市社区居民的居住范围相对集中,文化娱乐的条件较好,居民的文化水平较高,适合的健康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争取当地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开辟健康教育专栏节目和公益广告,普及健康知识;建立固定的卫生宣传橱窗或卫生宣传栏,根据季节性疾病防治的重点,定期更换宣传内容。也可制作活动的卫生宣传展牌,到各街道和居民小区流动展出,方便灵活,经济可行;组织动员文化、教育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利用街道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站开展健康教育与培训。(3)开展“卫生科普一条街”活动:可通过建立健康教育示范街的模式,增加其社会影响力,从而扩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规模。(4)结合城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城市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提供了契机。有了政策和大环境支持,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更容易得到群众响应。

    作者:蔡菊敏;李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改良大便引流装置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改良大便引流装置,解决传统造口袋大便残留、爆袋、频繁更换造口袋等临床实际问题。方法选择2014年1-11月IC U大便失禁的患者30例,采用造口袋联合负压引流瓶引流排放大便和气体,大便黏稠者且引流不畅时,加上灌肠袋连接冲洗,观察患者肛周皮炎治疗效果。结果有冲洗功能的大便引流装置能够有效解决造口袋内大便残留,尤其是解决糊状大便负压吸引效果不佳导致的造口袋爆破及频繁更换造口袋的问题,预防和减轻肛周皮炎、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及病房环境污染,延长造口袋的使用时间。结论有冲洗功能的大便引流装置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春燕;田俊;刘燕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三期十步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期十步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三期十步法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干预1周和干预2周后进行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改良 Rankin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在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1周、2周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周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三期十步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分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艳;于江;夏琰;江乃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52例(5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均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根据M arylan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踝关节的功能。结果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后随访8~45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Bohler’s角及Gissane’s角恢复到正常范围,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基本恢复。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过敏、高热、皮疹、感染及毒性反应。术后3个月,足部功能按 M aryland评分系统评估:优24例,良22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2.14%。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同时对跟骨骨折术后的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及早期康复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能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吴和平;李芬芳;孙惠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经消化道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及护理

    百草枯(Paraquat ,PQ )又名克芜踪,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氯化物”,化学式C12 H14Cl2N2,属于吡啶类除草剂,是目前我国停产并禁用的剧毒除草剂之一,国外报道中毒病死率为64%,国内报道死亡率高达95%[1]。2014年9月中旬,贵州省金沙县某乡发生一起百草枯误食中毒事件,经及时救治和护理,中毒事件得到有效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方拥;邓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总结18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扩张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做好病情观察和监测、基础护理、药物护理及心理护理,并重视出院指导。结果18例患儿经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结论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沈锦霞;陈菊萍;周晓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肺癌患者行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止血贴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行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应用止血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随机排列表,随机入选160例初次行动脉介入治疗术的老年肺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80例,应用“Neptune Pad”止血贴止血法;对照组80例,应用徒手压迫法止血。比较两组压迫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卧床时间、患者局部并发症以及不适感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压迫止血时间分别为(6.59±0.88) min和(13.28±1.63)min,下肢制动时间分别为(5.44±0.84)h和(12.0±0.84)h,卧床时间分别为(9.16±1.11)h和(23.14±1.17)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实验组患者介入术后出现伤口渗血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468,P=0.173)。实验组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睡眠障碍、排尿困难及躯体疼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行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Neptune Pad”止血贴止血迅速、安全可靠,明显提高了老年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秀艳;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简述几种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

    答:主要心理治疗方法有7种。(1)精神分析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这种心理治疗是运用内省的方法,以自由联想、疏泄、移情及对梦的分析解释,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精神创伤,痛苦体验挖掘暴露出来,从中发现病症根源,启发病人自我意识,帮助病人彻底领悟,重新认识自己,改变原有的病理行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达到治疗目的。此疗法治疗周期长,费用高。(2)精神支持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简便易行。(3)暗示疗法:此疗法对心身疾病及神经症有良好的效果。(4)行为疗法:根据学习的理论,对个体进行反复训练,以达到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5)森田疗法:主张病人对症状采取接受态度,听其自然,不理、不怕、不抗,是一种对神经症的独特的心理疗法。(6)气功疗法:适用于身心疾病、慢性病、神经症、高血压、溃疡病、哮喘等。(7)认知心理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疗法。它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通过认知干预及行为干预技术,改变病人不良认知,从而达到心身康复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及性心理障碍有较好疗效。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