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彬;宋辉
目的:总结18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扩张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做好病情观察和监测、基础护理、药物护理及心理护理,并重视出院指导。结果18例患儿经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结论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沈锦霞;陈菊萍;周晓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脂肪移植术中,当移植脂肪需要量大抽吸部位多、抽脂范围涉及会阴部周围时,如何保证会阴部不暴露,以免造成污染,尤其重要。由于会阴部解剖位置特殊,有肛门和生殖器官存在,是细菌的高密度集居地,术中易发生暴露而造成污染。因此研制了一款用于抽脂获取脂肪时遮挡会阴的会阴部专用手术铺巾,此铺巾可防水防渗漏,避免会阴部暴露致脂肪受污染,能充分暴露术野,不妨碍医生手术操作,增加患者舒适度,易于临床操作,易于清洁消毒,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黄海玲;刘宏伟;佘文莉;曹凤;刘晖;王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外耳道闭锁重建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术前精心评估患儿,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加强专科护理、专业的出院指导,以防术后感染引起术后狭窄和再闭锁。结果本组患儿术后1~3个月行纯音测听检查,3耳上语频区平均听力提高20 dB以上。平均随访10.5~22.5个月,无外耳道狭窄及再闭锁。2例患儿均无面瘫及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外耳道闭锁听力重建治疗的重要一环,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早发现不利因素,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颖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缩短卧床时间对患者并发症以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57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患者,依据患者手术后卧床时间的长短,将其分成实验组29例以及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后并发症、不适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舒适度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以及对照组进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后,其囊带出血或血肿、电极脱位或断裂、肺部栓塞、气胸以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手术患者不适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不适症状腰酸背疼、睡眠障碍以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秘以及腹胀的发生情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的24 h、48 h以及72 h ,实验组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适当缩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卧床时间,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杨科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善化验管理质量的做法。方法制订化验管理工作流程,对护士进行培训,强调环节查对,提高静脉穿刺采血技术,正确采集血标本等,改善化验前化验后环节质量管理办法。结果改善化验管理质量后,患儿家长、化验人员、医生满意度分别从89.5%、76.31%、85.71%提高到98.5%、97.37%、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改善化验管理质量,减少和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儿家长、化验人员、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纪红梅;黄萍;黄培英;张鹏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答: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是评价甲状腺功能、诊断甲状腺疾病、监督甲状腺疾病治疗时用药、观察治疗效果及估价预后的重要实验依据。目前用放免法可检测的主要甲状腺激素及其正常参考值为:T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其正常参考值为57~130 ng/mL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其正常参考值为0.9~2.2 ng/mL(1.39~3.89 nmol/L);FT4(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其正常参考值为0.8~2.2 ng/dL ;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其正常参考值为1.4~4.4 pg/mL ;rT3(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即反T3),其正常参考值为:39.0±6.6 ng/dL ;TSH(促甲状腺激素),其正常参考值为:<10μIU/mL ;TGA(甲状腺球蛋白),其正常参考值为:结合率17.8±5.8%;TMA(甲状腺微粒体),其正常参考值为:结合率13.6±3.3%;PTH(甲状旁腺激素),其正常参考值为:小于0.2 ng/m L。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答:其临床价值分六点。(1)早期发现骨转移癌:常在仅有功能代谢改变的早期,即可发现骨质的异常,一般早于X线检查1~6个月发现。(2)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用骨动态和静态显像,病变区出现放射性异常浓集的、边界不规则的影像,其诊断也早于X线检查。(3)移植骨存活的监测:一般于骨移植后1~2个月即可做骨显像,以判断其成活情况。(4)外伤性骨折的早期诊断:无论是趾骨等细小骨或股骨头、股骨颈等长骨骨折,骨显像比X线检查灵敏,并早几个月显示出异常改变。(5)早期诊断骨骼炎症:X线检查一般在急性炎症2周后才出现异常,而骨显像可于病变后2日即显示阳性改变。(6)早期诊断骨关节病:骨显像比X线检查能更早期发现异常。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交流护士:我先给孩子灌肠吧,这样一直哭闹对孩子的病不好的。
作者:曾梅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断脐时间对足月儿贫血及黄疸的影响。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JBI、RANO、PubMed、EMbase、Medline 、CBM、Wanfang Data、CNKI、维普数据库,查找关于不同断脐时间对足月儿贫血及黄疸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2月14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7项研究结果表明:延迟脐带结扎可以提高新生儿出生后3d内的红细胞比容。3项研究表明:延迟断脐可以提高新生儿出生后2d内的血红蛋白水平。3项研究结果表明:延迟脐带结扎不会显著性增加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水平。3项研究结果表明:延迟脐带结扎不会增加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结论延迟脐带结扎可以有效地预防新生儿贫血,并不会增加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和黄疸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广云;郭艳;赵月娇;胡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在大数据的发展下,微信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节点[1],它的涌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企业运作模式。我科将微信这一现代化通讯信息技术平台运用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将人员班次、科室公告信息发布、科室人文化管理、人员心理调适及器械手供交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发布在手术室微信群中,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信息、核查要点等便于渗透发布,共同分享,实现手术室管理的无缝隙沟通,利用微信形式充分发挥科室成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良好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安全、良性氛围,使科室具有较强凝聚力。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彬;宋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总结微循环阻力系数(IM R )在冠状动脉测量中的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8月-2014年10月,对77例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应用IM R评价微血管的功能。结果32例患者IM R正常,数值小于25;26例患者IM R异常,数值大于30。表明冠状动脉有微循环损伤和功能障碍;19例患者IM R为灰色地带,数值在25~30。出现药物副反应11例,其中窦性停搏1例、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低血压5例。结论护士正确掌握IM R的测量技术,加强药物副反应的观察,遇到异常,紧急救治,可为微循环阻力系数在冠状动脉测量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hunt‐hess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析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16例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4周后均恢复出院。结论对于hunt‐hess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积极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观察细致、各项护理措施到位,能有效预防各项并发症发生,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针对泌尿科前列腺电切器械清洗后甘露醇残留问题,寻找有效清洗方法。方法根据甘露醇特性,针对清洗温度进行研究,选择前列腺手术后电切器械,按照腔镜器械清洗流程进行处置,按超声波清洗步骤随机分为5组(A、B、C、D、E)。A组为常温水清洗组,B组水温38℃,C组水温40℃,D组水温42℃,E组水温44℃,超声5min后,进行完成规范清洗步骤;干燥后进行30min冷却。利用ATP及甘露醇残留试验,比较5组清洗质量及甘露醇去除效果。结果ATP清洗质量检测结果为:A组90.3%,B组93.3%,C组96.7%,D组87.5%,E组78.5%。甘露醇残留检测结果为:A组12.9%,B组26.7%,C组90.0%,D组93.8%,E组96.4%。结论清洗水温控制在40℃,既可以有效去除前列腺电切器械甘露醇结晶,又可以有效保证有机物清洗合格率,减少器械反洗率,延长器械使用寿命,节约劳动力,减轻成本,值得在消毒供应中心推广使用。
作者:段枫;偰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甩手运动配合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锻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COPD稳定期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观察1组采用甩手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观察2组采用缩唇腹式呼吸;对照组按常规自主锻炼。观察患者肺功能 FVC、FEV1、FEV1/FVC ;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6MWT (6 min步行试验)、COPD患者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甩手运动配合缩唇腹式呼吸,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英葵;青壹莲;梁云萍;张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痰液诱导(Sputum‐Induction ,SI)是以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无痰或少痰患者产生足量痰液,以便对气道分泌物中的细胞及其他液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1]。目前,痰液诱导的操作步骤多采用 Pin改良法[2]。为了达到更安全、有效地痰液诱导,临床上医护人员对操作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笔者就痰液诱导技术的操作步骤、雾化方法和氯化钠溶液浓度的选择、雾化液时间及临床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李少莲;梁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答:肾图定量分析时,肾脏指数是反映肾功能的较好指标。一般认为:RI值>45%为肾功能正常;RI值30%~45%为肾功能轻度受损;RI值20%~30%为肾功能中度受损;RI值<20%为肾功能严重受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良的皮牵引套应用于小儿双下肢悬吊牵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小儿股骨干骨折使用皮牵引套行双下肢悬吊牵引的患儿按入院日期先后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皮牵引套,实验组22例采用改良的皮牵引套。结果对照组18例于悬吊牵引3~5 d后,患肢足跟及内外踝皮肤均出现潮红,7 d后6例出现皮肤水泡,4例水泡破损或皮肤破损,1例于15 d后足跟皮肤坏死,经植皮后愈合。其中,4例被迫终止牵引,改用夹板固定;实验组22例15~20 d后内外踝及足跟出现皮肤潮红4例,没有水泡形成及皮肤破损,22例如期完成悬吊牵引。2组牵引效果比较,χ2=5.43,P<0.05;两组皮肤并发症比较,χ2=26.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改良的皮牵引套,能很好地完成牵引治疗,可有效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翠梅;李桂宝;胡青雯;王香艳;成少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专业护理。比较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血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1周和一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感染率和血栓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血栓率,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海燕;黎利珍;邱晶;胡秀梅;李芸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入户随访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出院自我感受负担效果影响,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引导其理性自我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患者121例,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出院前均进行截瘫患者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和复查,观察组由专职护士实施系统的为期1个月(4次)入户专病随访以及电话随访至出院后12个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自我感受负担及抑郁心理的差异。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各评价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入户专病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减轻,抑郁心理减轻明显(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及出院后持续居家专病随访,能改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及抑郁心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焦永倩;张瑾超;张艳卿;童莉;李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行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应用止血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随机排列表,随机入选160例初次行动脉介入治疗术的老年肺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80例,应用“Neptune Pad”止血贴止血法;对照组80例,应用徒手压迫法止血。比较两组压迫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卧床时间、患者局部并发症以及不适感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压迫止血时间分别为(6.59±0.88) min和(13.28±1.63)min,下肢制动时间分别为(5.44±0.84)h和(12.0±0.84)h,卧床时间分别为(9.16±1.11)h和(23.14±1.17)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实验组患者介入术后出现伤口渗血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468,P=0.173)。实验组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睡眠障碍、排尿困难及躯体疼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行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Neptune Pad”止血贴止血迅速、安全可靠,明显提高了老年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秀艳;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