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专用冷热敷眼罩的制作与应用

宋湘梅;许丹;姚楚容;古洵清;成洪波

关键词:眼科, 冷热敷, 眼罩, 护理
摘要:冷敷能降低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减少炎性渗出,降低受损组织感觉冲动的传入[1]。同时,局部受冷,血管立刻收缩,血流量减少,能达到减少渗血、瘀血及血肿形成的目的[2]。而热敷时,温热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增强机体和免疫力,促进炎性渗出和水肿的吸收[3]。临床眼科有很多冷敷和热敷的情况,现常用的工具是降温冰袋、热水袋或眼罩,但存在与眼部贴合不紧密、重量较大、遮盖健眼的弊端,临床应用不方便。我们经过总结分析,设计制作出一款适合单眼使用的冷、热敷眼罩,经60例患者(冷敷30例、热敷30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创建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探讨建立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改善社区居民家庭自我药疗的管理。方法随机选取湖州市某社区100位居民,对其家庭自我药疗进行强化管理,一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社区居民家庭安全用药认知情况和管理情况较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家庭自我药疗的安全性。

    作者:胡菊妹;戴丽学;叶家薇;沈旭慧;沈华英;刘新娣;周勤学;温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已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 )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求助、解决问题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培养患者使用积极的应付方式,减弱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应付方式,校正患者的认知模式,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

    作者:黎丽华;黄慈芬;陈汝兰;郭华贵;朱进才;何玉球;江连娣;张详霞;梁仕栋;伍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患情境会话

    交流护士:老杨,你不必过于担心。急性排斥反应对你这种手术是每个病人都要发生的,移植后的器官都会受到排斥作用。现代器官移植水平发展这么快,特别是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你这次手术十分成功,免疫抑制剂浓度经过调整在正常范围内。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好好休息,给你放一段你喜欢的轻音乐,好吗?

    作者:卜丽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安全加药全自动冲管套装子母输液瓶的设计及应用

    用药安全和安全用药是临床护理管理的目标之一。静脉治疗是临床应用广泛、使用频繁的药物治疗手段。保障患者安全,规范静脉治疗,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提倡一瓶液体内好只加一种药物。临床配药工作中,往往忽略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在序贯使用时仍可在输液管内发生反应[1]。吴欣娟等[2]也提出,当前、后输注的两种药物间有配伍禁忌时,应在第一种药物输注完毕后冲洗或更换输液器并冲洗导管,再更换第二种药物继续输注。静脉输液时随液体进入人体内的不溶性微粒,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长期的危害,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3]。为此,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安全加药全自动冲管子母输液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何燕;郭小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三级监控网在医疗器械相关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级监控网在全院重症监护病房医疗器械相关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建立三级监控组织,明确各级职责,建立预防和管理器械压疮的总原则,制订器械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等安全管理工作,执行预防器械压疮流程。结果医疗器械相关压疮发生率下降,压疮的好转/治愈率提高。结论建立三级监控网,可有效控制重症病人医疗器械相关压疮的发生和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玉红;杨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下肢延长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延续护理在下肢骨延长术患者出院后骨延长及康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010年3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短缩畸形患者21例。通过电话随访、网络信息化等手段指导和评估患者出院后骨延长家庭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重点关注延长过程中下肢力线有无偏离,指导内容有正确的针眼护理及针道感染后的处理;患者的康复训练,避免膝关节屈曲畸形、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鼓励患者下肢负重功能锻炼及安排合理的膳食营养,促进延长区域骨形成过程。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延续护理的过程中得到了不间断的专业骨延长指导及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各种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早期控制,获得了预期的骨延长效果。结论延续护理在下肢延长患者的术后康复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小金;刘翠青;陈鸿;张红;陈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不合格血常规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血常规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检验科2012年1~12月的22640份血常规标本,其中,新生儿4840份,1~3岁患儿7280份,3~7岁患儿10520份,按检验质量标准评价标本质量,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640份血常规标本有115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5.1%。其中,新生儿720份,占3.2%;1~3岁患儿288份,占1.3%;3~7岁患儿144份,占0.6%。其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溶血,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不妥、血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等。结论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加强护士检验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采血技巧,强化护理技能训练,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等。通过以上途径,不仅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了小儿血常规标本合格率,增加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减少了医院及科室的投诉率。

    作者:赵红;周作华;曹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病房胰岛素笔标识规范率和准备效率。方法通过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分析导致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及准备耗时长的原因,通过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改良了胰岛素笔的标识方法并设计新的胰岛素笔存放架。结果胰岛素笔标识的不规范数从平均(15.93±1.99)支/d降低到(0.23±0.04)支/d ( P<0.001),进步率为98.6%。平均每支胰岛素笔的准备时间由(121.52±1.75)s/次降低到(42.95±0.63)s/次( P<0.001),进步率为64.7%,无形成果也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降低了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数,提高了准备效率,提高了护理人员团队凝聚力。

    作者:熊真真;袁丽;杨小玲;孙玉霞;刘碧秀;蒋艳;林双;肖洁;武仁华;古艳;欧青;刘敏;邓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体会

    开胸术患者由于手术部位、方式及基础病变的特点,以及手术范围大、难度高和持续时间长,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1-2]。因此,术后做好肺部情况的观察,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仅保证了手术效果,而且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为了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我们选取了在胸外科实施开胸术的患者1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急诊科心肺脑复苏的院内急救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心、肺、脑复苏的院内急救护理佳配合。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瞬间评估判断、畅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合理给药、脑部降温等急救措施的实施,复苏成功。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配合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兴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跑道式”续点垫的制作与应用

    静脉输液一直是门急诊以及病房患者常用、有效的一种给药途径,因为涉及到的护理工作繁琐而且工作量较大,所以在管理和使用药物过程中极易发生一些护理差错,尤其是当静点或者续点量大时,护士因操作时忙乱或者疏忽导致张冠李戴,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2011年以来,我科自行设计和制作了静点续点垫(又称为“跑道式”续点垫),该垫有效地规避了静点及续点药品在不同患者间混淆的风险,规范了静点及续点的摆放环境,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瑞;孙荣丽;李冬梅;何欣;张劲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疼痛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作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作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2名癌痛无痛示范病房的护理人员作研究对象,同时抽取50例中晚期癌痛患者,就规范化疼痛管理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专业成就感评分及理论考核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癌痛无痛示范病房中加强规范化疼痛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仇蓉;周娟;张林玉;苏洁;宋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甲状腺术前颈部体位训练的时间和频次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前颈部体位训练的佳时间和频次。方法将入住我院普外科需要手术的280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入院当日(约为手术前3天)对其宣教,每次体位训练到不能耐受停止,至达到术中所需的60~90 min;B组手术前1 d开始练习,每次训练30~60 min ,每天4次;C组手术前1 d开始练习,从5 min开始逐渐增加练习时间,直到手术中所需要的时间,每天数次;D组未进行体位训练。术后采用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观察病人术后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均低于D组,B、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前一天采取每次30~60 min、每日4次的体位训练,病人易接受,也便于医护人员督导,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术后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

    作者:陈晓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护士在老年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疼痛是由感觉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反应及情感上的不愉快经历。相关调查显示,疼痛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其中老年人占较大比例,而疼痛与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无关[1]。老年患者为常见的三种疼痛分别为背痛、膝/髋关节痛及其他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和骨折导致的躯体性疼痛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疼痛是困扰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问题之一,然而,患者和医务人员反复表示在社区疼痛管理的难度,尽管这是一个常见的疾病,但却仍有着显著的问题存在,其管理和治疗仍不足[2]。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点,距离社区居民进,方便就医,社区护士在有效的疼痛管理中有着重要的责任。本文旨在探讨社区护士在老年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潘又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鼻咽通气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气体经口或鼻、咽、喉、气管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病人全麻后,由于麻醉药或肌松剂的残留作用,使舌肌松弛、舌根下坠。仰卧位时,重力的作用加重舌根下坠[1]。神经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病人,亦可发生舌根下坠,造成完全或不完全上呼吸道梗阻。尤其是肥胖和有鼾症病史者,常表现为张口呼吸、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死亡。需立即畅通气道,短期可使用抬颈法、托下颌法,但需专人守护。如无颅底骨折、上呼吸道解剖异常,时间较长者,则采用放置口、鼻咽通气管,以确保气道通畅。

    作者:李菊花;任兴珍;郭安娜;许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耳神门穴贴压鲜姜片缓解混合痔术后换药疼痛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鲜姜片耳穴贴压对缓解混合痔术后换药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肛肠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鲜姜片贴压耳神门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8 d换药后疼痛强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鲜姜片耳穴贴压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换药时病人的疼痛。

    作者:须斐;顾玉玲;孙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集中术前访视在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术前访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少手术带来的思想顾虑,指导病人主动配合麻醉及手术[2]。我科每周二、四为面神经减压手术日,每日平均进行手术10例左右,多达14例,采取一对一的术前访视,护士工作量大,访视质量难以保证。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采取集中术前访视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娜;王艳杰;郜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心理学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 ),是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总称。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均程度不同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伴有病理学改变。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和护理,需采用身心统一的观点,注重个体与环境的协调。

    作者:刘晓虹;李丽萍;杨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骶管囊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与体会

    骶管囊肿属于硬脊膜囊肿,它起源于脊髓被膜,故有人用“椎管内脊膜囊肿”来总称这一类疾病。椎管内脊膜囊肿的成因各有不同,但不论是何种原因,囊肿在初期总是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随着动脉搏动进入,之后由于流出不通畅或因囊内液体压力而逐渐扩大。当囊肿扩大,会对神经根产生压迫而产生相应的症状。随着M RI在临床的应用普及,该病在临床中发现率有了很大提高。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有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Logstic 回归方法分析儿童哮喘临床护理路径变异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临床路径中的变异相关因素,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209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哮喘患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变异发生情况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生变异的病例达26.3%,正性变异发生率2.87%,负性变异发生率23.4%,其中与疾病转归因素变异发生率14.8%、医院系统变异发生1.91%、医护人员2.87%、病人需求3.83%。结论通过对变异结果的分析,可及早发现重要的变化趋势,不断修改、完善路径,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医疗过程。

    作者:韩萍;陆琴;藏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