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因分析法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秦尚够;李学娟;郭丽;张彬;刘书艳;杨雪柯

关键词:根因分析法, 骨折, 低分子右旋糖酐,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3年3~8月6例骨折患儿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简称低右)药物不良反应,运用根因分析方法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订骨科病区静滴低右的安全使用指引.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追踪.结果 2013年9月~2014年2月骨折患儿静滴低右药物不良反应1例,骨折患儿静滴低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由1.21%降至0.44%.结论 应用根因分析法确定根本原因,制订骨科病区静滴低右的安全使用指引,提高了骨折患儿静滴低右的安全性.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社交技能训练路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交技能训练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8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社交技能训练组65例(SST组)与支持性心理治疗组65例(ST组),采用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QOQL-BREF),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交技能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线盲法评定(0周)、第10周、20周评估.结果 SST组阴性症状评分下降低于基线(P<0.05),社交技能评定量表得分低于基线(P<0.05)而ST组患者仅环境因子有显著改善(P<0.05),其余社交技能因子差异无显著意义.第20周,两组在WHQOQL-BREF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因子分上组间差异明显(F=6.76,7.20,均P<0.05),SST组得分均高于ST组.结论 社交技能训练路径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改善阴性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巧玲;韩笑;田梅;文素荣;崔利军;刘京乔;高景娜;贾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间断气道湿化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间断气道湿化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湿化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40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传统湿化液(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气道湿化,并对两组湿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痰液量均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间断气道湿化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气道湿化效果优于传统湿化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符合入组条件的门诊高血压患者82例,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后患者在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方面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服药依从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韦柳丽;黄金姣;卢雪梅;黄玉珠;莫冬娇;刘红兵;王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康复护理方法.早期康复组行早期康复护理方案.结果 两组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住院期间死亡例数、左室射血分数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踏车试验(功率50~100 W)、Barthel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无并发症老年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安全有效,能够促进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效改善活动耐力,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卜庆锋;刘杰;李法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喜疗妥软膏联合远红外线照护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喜疗妥软膏联合远红外线照护对血液透析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喜疗妥软膏外涂,观察组采用局部喜疗妥外涂联合远红外线照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在改善内痿血管弹性、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时的血流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局部用喜疗妥外涂联合远红外线照护,效果优于局部单纯用喜疗妥外涂.

    作者:王海燕;黄云辉;黎利珍;胡秀梅;王立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子宫填塞球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术中继发性出血的疗效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术中继发性出血运用Bakri球囊压迫止血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中使用Bakri球囊压迫止血的23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球囊使用适应证,严密观察球囊压迫止血的效果.结果 23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出院后定期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常规止血方法处理无效后,使用Bakri球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继发性出血,效果佳、操作简便、止血迅速,留置时间短.

    作者:沈丹红;连青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改良截石位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截石位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HI,简称妊高征)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26例单胎初产采用截石位自然分娩的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63例和对照组163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改良截石位方式分娩,而对照组产妇则采用传统截石位方式分娩,分别统计两组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腓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07%,对照组为10.43%;产妇产后腓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观察组为9.82%,对照组为23.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改良截石位可降低妊高征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腓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丽平;吴委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鼻内镜术后采用鼻可乐行鼻腔冲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术后行鼻可乐鼻腔冲洗对术腔愈合和术腔上皮化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3~6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术后采用有发明专利配方的鼻可乐鼻腔冲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结果 经术后3月鼻内镜复查,观察组术腔上皮化时间和术后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鼻可乐鼻腔冲洗优于传统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提高了疗效,缩短了术腔上皮化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茜;魏友洪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对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法 将84例COPD合并有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由专业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患者的期望,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期望提供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对照组只提供常规的护理及出院前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再进行HAMD、HAMA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容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团队模拟情景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团队模拟情景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我院护生共342人,167人应用团队模拟情景学习法为实验组,175人应用常规教学法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学习效果上的区别.结果 实验组护生在学习行为、学习能力、期末成绩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8.01%的同学会继续选择团队模拟情景学习法.结论 团队模拟情景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可提高护生学习品质.

    作者:孙晶;李春莲;马淑丽;麻晓玲;乔永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乳腺癌手术类型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2年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对两家医院55例乳腺癌患者(30例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25例患者接受保乳术)采用FACT-B以及HAD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FACT-B量表中只有穿衣及性吸引力方面保乳手术组明显好于改良根治术组,但在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差异.HAD评分也在两组中未能显示出差异.结论 需要慎重选择保乳术,尤其对于年轻工女性,不能因为追求美观而轻易选择保乳术.做好宣教工作,让适合保乳的患者真正放心.

    作者:宋梅;李倩;宋雪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患情境会话

    肾移植病人的全程护理Total Nursing Care for a Patient with Kidney Transplantation 交流护士:如果没有不适,就可进流质饮食了.但请不要马上进牛奶、甜的及含油量高的流质,以免胀气与腹泻.(小吴从病人流质、半流质,以及蛋白质含量着手,指导病人根据肾功能的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帮助病人度过了手术后的7d.)

    作者:乔美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实习生整体护理观与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生整体护理观与整体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和咨询,初步拟订临床护生整体护理观与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对体系草案进行两轮相关专家专业咨询;以权威程度、协调程度、积极系数检验专家咨询的可靠性;采用优序图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积极系数均为1.0;专家权威系数0.936;变异系数0.000~0.2 245;协调系数0.414~0.924.经两轮专家咨询后,意见趋向集中,汇总评价体系共包涵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结论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及专家权威程度高,结果可取;所构建的实习生整体护理观与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衡量护生临床所具备的整体护理素质和能力的测评工具.

    作者:张梅;方秀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例下肢开放性损伤后早期发生脓毒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进步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脓毒血症在临床上虽少有发生,但由于认识不足,尤其是早期发生的不典型脓毒血症,易与创伤性休克相混淆,而发生误诊和漏诊,使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病情恶化发展为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及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k),从而引起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1-2].据文献报道[3],严重感染者病死率可高达30%~70%,因此,对于严重开放软组织损伤患者应警惕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我科在2013年7月1日~9月30日有2例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国春花;丁俊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头颈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头颈肿瘤患者手术会带来气道阻塞的风险,尤其是下颌骨、舌或上颚联合颈部清扫的手术.前下颌、舌或上颚被认为风险大(这些部位缺少合适的附件,而舌后部的手术常会出现明显肿胀)[1].因此,维护气道的安全至关重要,气管造口术被认为必不可少.然而气管造口术又存在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2].而头颈手术行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0%~29%[3].

    作者:李丽;阮洪;袁卫军;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根因分析法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3年3~8月6例骨折患儿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简称低右)药物不良反应,运用根因分析方法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订骨科病区静滴低右的安全使用指引.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追踪.结果 2013年9月~2014年2月骨折患儿静滴低右药物不良反应1例,骨折患儿静滴低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由1.21%降至0.44%.结论 应用根因分析法确定根本原因,制订骨科病区静滴低右的安全使用指引,提高了骨折患儿静滴低右的安全性.

    作者:秦尚够;李学娟;郭丽;张彬;刘书艳;杨雪柯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艾灸、按摩及中频早期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艾灸、按摩及中频的早期介入治疗对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脊髓损伤(SCI)伴有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同样的基础治疗,观察观30例从术后第7天开始加用穴位艾灸(关元、中极、神阙、足三里),按摩(取穴百会、承山、三阴交、中极、涌泉),采用点揉法;中频治疗(两电极对置放于相对应的穴位上即腹部的中极、气海、关元及骶尾部取八髂穴),2周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的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的次数都有明显下降,自主排尿全部恢复,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穴位艾灸、按摩及中频早期介入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能明显降低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效恢复自主排尿功能.

    作者:刘晓霞;赵玲;相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综合排痰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排痰护理对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尘肺结核患者采取湿化护理、物理治疗、呼吸肌及咳嗽训练和生活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2周后,患者恢复良好,其咳嗽咳痰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综合排痰护理能够改善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长芝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少林膏外敷预防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少林膏外敷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及延长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 筛选2011年3月~2013年3月住院部行留置针输液患者212例,按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4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在输液的同时,沿血管走向距针眼2 cm处放置少林膏外敷至输液结束,每天1次,治疗7d.对照组常规护理,不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9.61%,显著低于对照组29.62%,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距穿刺部位外敷少林膏,能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经济简便.

    作者:覃翠竹;朱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导尿术评估单在清洁间歇导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脊髓损伤需行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照顾者对清洁导尿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方法 采用导尿术评估单评估60例患者/照顾者对清洁导尿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再逐一进行针对性指导,直至7个条目全部达到“是”.结果 60例患者/照顾者均能够熟练进行清洁间歇导尿,43例患者恢复反射性膀胱,其中29例残余尿量≤80 ml,6例患者残余尿量80~200ml,8例患者残余尿量≥200~250 ml;17例患者没有恢复反射性膀胱.结论 导尿术评估单能规范临床护士宣教内容及操作流程,且能帮助临床护士准确、全面评估患者/照顾者对清洁导尿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作者:刘翠青;刘静;李延飞;陈伟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