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施行穴位割治治疗的护理

章旭萍;张新玉

关键词:穴位割治, 痤疮, 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割治疗法,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 肺俞、风门穴采用剖治疗法,治疗35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通过割治治疗前、中、后辨证施护,分析护理策略的合理性.结果 35例患者中,治愈6例、好转26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1.4%;治疗前进行系统评估、健康教育;治疗中观察病情变化,因症施护;治疗后施行疼痛护理、预防感染及辨证护理,无感染病例,疼痛评分均在4分以下.结论 通过优质的护理,可提高穴位割治疗法治疗痤疮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感染,减轻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乳腺癌患者回归社会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对参与康复锻炼促进与阻碍因素的主观体验.方法 运用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对10例青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加以深人访谈获取资料.结果 经分析、反思、分类、归纳、提炼出三大主题:(1)对回归社会的认识;(2)回归社会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回归社会的阻碍因素.对回归社会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获得患者自身因素、社会家庭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三个次要概念.结论 深入了解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回归社会的真实体验和阻碍因素,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指导和干预措施,对促进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更好地回归社会有重要作用.

    作者:仲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焦点式解决健康教育模式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焦点式解决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应用焦点式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认知、自觉遵医行为、临床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焦点式解决模式能够架起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叶美凤;蒋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临床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需要PICC置管治疗患者,均为白血病和淋巴瘤病例,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置管.记录两组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例数和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局部出现损伤例数.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能够显著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局部损伤率,效果显著.

    作者:郑肖芬;王晓萍;张苑;吴伟婷;邱丽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术前访视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给予常规术前宣教;观察组由巡回护士在术前一天进行术前访视,包括发放宣传彩页、观看手术宣教短片、现场提问互动等.比较访视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情况和围手术期遵医行为.结果 两组患者在访视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访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围手术期遵医行为较对照组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术前访视能降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改善围手术期遵医行为.

    作者:刁晓兰;刘乾惠;袁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静脉膈神经刺激治疗心衰合并陈-施氏呼吸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经静脉膈神经刺激治疗心衰合并陈-施氏呼吸(CSR)患者的护理与监测要点,以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和佳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对19例行经静脉膈神经刺激治疗的心衰患者进行护理与监测及术后随访,尤其是做好膈神经刺激仪植入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多导睡眠监测、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结果 通过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19例心衰患者经过膈神经刺激治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CSR,提高了夜间氧饱和度.结论 膈神经刺激仪植入、多导睡眠监测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周蔚;张一明;管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以“人性化服务”理念贯穿输液室护患纠纷的解决对策

    目的 减少护患纠纷,建立良好和谐的输液治疗环境.方法 深入剖析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结果 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的消极因素、患者的不稳定因素及护理环境因素.结论 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善用沟通技巧、培养优秀的护理操作、做好自身情绪管理和医疗建设等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可为缓解护患纠纷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苇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契约在合同制护士管理中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分析2010~2011年某医院合同制护士在实施心理契约管理前后的职业倦怠率及离职率.结果 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对合同制护士进行管理,能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降低离职率.二者前后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能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对合同制护士进行全程动态心理契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丽燕;吴卫红;冯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绩效考核在创优病房的实施与探讨

    目的 探讨在护理管理中能有效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实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法.方法 考核方案主要根据影响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及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来制定,包括:职称(20分),工作质量(40分),工作量(40分).工作质量考核主要包括医德医风、工作态度、出勤、劳动纪律、团结合作、病历书写、质量安全.工作量主要包括经管病人、新收病人、手术病人、基础护理四方面考核.中夜班(20分),中夜班与责任护士因工作内容的差异,工作量考核方法不同.按照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收入分配的调整.结果 各岗位的护理质量明示提高.结论 该考核措施客观、有效、操作方便,能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以病人为中心,极大地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肖翠梅;许素芃;刘晓为;林辛霞;胡青雯;韦花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体血回输在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双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护理特点.方法 对70例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全部采用自体血回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无菌要求,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查血红蛋白小于100 g/L,为输异体血指征.其中41例因出血多单纯自体血回输血红蛋白太低,采取异体血输入.结果 本组70例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29例单纯自体血回输无发热、寒战等输血反应发生,41例因出血多且单纯自体血回输血红蛋白太低而需输异体血,其中有6例在输异体血的过程中出现发热、寒战等输血反应.结论 双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节约血源,避免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芃;黄兴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功能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ADL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行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40例,给予40例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采用ADL量表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62.6±11.8)d,经过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训练前ADL评分与训练后ADL评分[(58.93±13.65)Vs(71.26±11.2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应尽早实施功能训练,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患者家属的负担.

    作者:窦丽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CU病人ABCD护理分级与人力资源分配有效性研究

    目的 验证基于ABCD法的临床护理人力分配方法的有效性,在现有人力的基础上大程度地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和临床护士对临床护理人力分配的满意度.方法 同时应用ICU病人ABCD护理分级和治疗干预评分简化版(TISS-28)评分进行研究资料收集,根据病人ABCD护理分级进行合理的床位分配,观察ABCD分级,病人所需的护理工作量与其同时进行的TISS-28评分是否呈正相关;干预方案使用前后护士满意度、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ABCD法能够有效地区分病人所需的护理工作量,与其同时进行的TISS-28评分呈正相关;使用干预方案前后护士满意度、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应用ICU病人ABCD护理分级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分配,能均衡护士间的工作量,减少护士过重负荷的比例,提高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

    作者:周晓舟;熊小玲;戴庆芳;黄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施行穴位割治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究穴位割治疗法,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 肺俞、风门穴采用剖治疗法,治疗35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通过割治治疗前、中、后辨证施护,分析护理策略的合理性.结果 35例患者中,治愈6例、好转26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1.4%;治疗前进行系统评估、健康教育;治疗中观察病情变化,因症施护;治疗后施行疼痛护理、预防感染及辨证护理,无感染病例,疼痛评分均在4分以下.结论 通过优质的护理,可提高穴位割治疗法治疗痤疮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感染,减轻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章旭萍;张新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制小纱布块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腔镜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在一些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出血多、切口小,常用的纱布块无法放入切口内使用.我科根据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临床经验,自制可显影小纱布块用于腔镜手术中,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 取常用清洁可显影的纱布块数条,规格为38 cm×25 cm.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的理论与模式2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护理理论与模式2.2 奥瑞姆的自理缺陷护理理论 奥瑞姆的自理缺陷护理理论(Orem's Self-Care Deficit Theory of Nursing)是1971年提出的,着重阐述了什么是自理、何时需要自理、如何提供护理三方面的问题.该理论强调护理应在个体现有自理能力的基础上,补偿其自理缺陷,并大程度地提高和促进病人的自理能力,是国外护理理论中较早被应用的理论之一,也是目前被我国护士广泛应用的理论之一.2.2.1 Orem简介 奥瑞姆(Dorothea E.Orem)是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学家,1914年出生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1934年在华盛顿普罗维登斯医院护校的护理证书班毕业,先后从事过儿科、内外科、急诊室等临床护理工作.1939年在美国天主教大学获得护理学学士学位,到普罗维登斯医院底特律护校任教.1945年在天主教大学获得护理学硕士学位,担任普罗维登斯医院底特律护校的校长.

    作者:王志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喉癌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的患者按住院号单号者分为观察组(28例),双号者为对照组(28例),出院时对照组按喉癌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按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方案进行出院指导;6个月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及根据焦虑量表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和社会等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处于正常心理状态的比率显著提高,而处于焦虑和恐惧及悲观状态的比率则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对喉癌术后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使医疗和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避免了患者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不仅能解决患者出院后护理不足的问题,也能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患者达到佳状态,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明显减轻并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

    作者:刘泽琴;李燕;覃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年级护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态度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态度的相关性,以便在教学实践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两者相互促进.方法 以整群抽样法抽取2009级护生227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以及护生学习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职业价值观平均得分为(90.74±11.56)分,4个维度所得均分为(11.51±35.25)分;学习态度得分为(70.77±8.80)分,总体得分较高;护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态度在多维度上呈显著正相关(r=0.14~0.28,P<0.05).结论 护生的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态度在多维度上具有相关性,培养护生正性的职业价值观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可实现两者相互促进.

    作者:徐志芳;黄芳艳;尹海鹰;代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中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对口腔健康情况和口腔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社区中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提供基线资料,同时为建立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患者教育模式奠定基础.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并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本社区50~65岁居民25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0~65岁中老年人患龋率为53.9%,补牙率为41.1%,平均龋齿数为(1.24±2.05),入均失牙数为(2.25土3.40);平均口腔健康知识得分为(5.70±2.40)分;与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相关的被调查者一般情况为: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50~65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情况高于全国平均,但仍需引起重视;基本口腔保健知识掌握良好,就医意识较强;对口腔疾病的防治方法的知晓率较低,定期口腔健康检查行为不佳;低学历和低收入人群应着重关注,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黄永霞;沙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围孕期妇女增补叶酸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围孕期妇女增补叶酸的效果.方法 对辖区内围孕期妇女实施增补叶酸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围孕期妇女增补叶酸的知信行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围孕期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叶酸服用率、叶酸服用依从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能明显提高围孕期妇女增补叶酸的认知水平,提高叶酸服用率和服用依从率,可有效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作者:刘婉如;张汉冰;陈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ORPAK留置营养管在SICU的应用及护理

    肠内营养自1858年Busch首次报道后,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肠内营养能够维持肠黏膜屏障和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减少细菌的易位,减轻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全身性损害.肠内营养的置管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鼻肠置管和胃肠造口.我科于2009年引进CORPAK(即静推10 mg胃复安,等待10 min,体外只保留10 cm的操作)留置营养管的方法,在置管过程中能够同时确定营养管是否盘曲,操作者能轻松置管,并且置管后能马上进行X射线定位后立即开始喂养.经多次临床实验证明,此方法安全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床旁操作简便易行,且置管成功率达97%,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任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对缓解急诊胆石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门诊实施舒适护理对减轻急诊胆石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急诊胆石症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均按医嘱治疗,同时给予常规功能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的焦虑自评分(SAS)、抑郁自评分(SDS)、对胆绞痛的耐受情况及对门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面对胆绞痛的耐受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5).结论 人性化、个体化的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急诊胆石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胡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