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苇霖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喉癌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的患者按住院号单号者分为观察组(28例),双号者为对照组(28例),出院时对照组按喉癌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按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方案进行出院指导;6个月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及根据焦虑量表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和社会等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处于正常心理状态的比率显著提高,而处于焦虑和恐惧及悲观状态的比率则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对喉癌术后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使医疗和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避免了患者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不仅能解决患者出院后护理不足的问题,也能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患者达到佳状态,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明显减轻并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
作者:刘泽琴;李燕;覃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社区护理的理论与模式2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护理理论与模式2.2 奥瑞姆的自理缺陷护理理论 奥瑞姆的自理缺陷护理理论(Orem's Self-Care Deficit Theory of Nursing)是1971年提出的,着重阐述了什么是自理、何时需要自理、如何提供护理三方面的问题.该理论强调护理应在个体现有自理能力的基础上,补偿其自理缺陷,并大程度地提高和促进病人的自理能力,是国外护理理论中较早被应用的理论之一,也是目前被我国护士广泛应用的理论之一.2.2.1 Orem简介 奥瑞姆(Dorothea E.Orem)是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学家,1914年出生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1934年在华盛顿普罗维登斯医院护校的护理证书班毕业,先后从事过儿科、内外科、急诊室等临床护理工作.1939年在美国天主教大学获得护理学学士学位,到普罗维登斯医院底特律护校任教.1945年在天主教大学获得护理学硕士学位,担任普罗维登斯医院底特律护校的校长.
作者:王志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测试护理本科生高仿真模拟教学后的行为表现.方法 运用刘静馨和陈沁研究的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五维自评量表,对18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行为表现自我测试.结果 本组护生自我评价无一人选择完全不符合.在分工合作、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四个维度各条目有较高的评价;在维度沟通交流及临床决策的部分条目评价较低.结论 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自评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有利于提高护生分工合作、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护生沟通交流及临床决策部分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罗艳华;陈沁;岑慧红;刘静馨;苏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水胶体敷料)对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2年1~6月收治的带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共222例,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无菌敷贴作为中心静脉穿刺处换药;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换药,比较两组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静脉插管总日数1 889 d,CRBSI感染率1.1%;实验组静脉插管总日数1 789 d,CRBSI感染率0.5%.结论 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换药,可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作者:季芬芬;李丽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采用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基本护理,观察组在基本护理上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心理状况、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各个因子比较,除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余9个因子得分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等候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采用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素霞;陈雪丽;麦北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预防性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对大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2009年11月~2010年5月我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的符合条件的患者59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术前遵医嘱进普通饮食;实验组28例,术前3d在原有普通饮食的基础上预防性服用安素.术后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从术后血清营养学指标上看,两组间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间白蛋白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WHOQOL-BREF评分显示术后试验组在生理领域及四领域总计分上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营养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术前预防性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徐禹;黄明君;李卡;汪晓东;田永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骨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率.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健康教育处方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处方后的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制成独立的处方并分阶段应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获得满意率、知晓率及3个月后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及时连贯有效的健康教育处方对促进疾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伟;吕莉;张卫红;房秋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Ⅱ~Ⅳ期压疮患者应用生肌玉红油剂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Ⅱ~Ⅳ期压疮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生肌玉红膏治疗(对照1组)60例、美皮康外敷(对照2组)60例以及生肌玉红油剂治疗(观察组)6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三组患者Ⅱ级压疮对比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级及Ⅳ级患者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Ⅱ级压疮者上皮细胞生长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观察组Ⅲ级及Ⅳ级患者上皮细胞生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同一级别的压疮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生肌玉红油剂能提高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上皮生长的时间,其对Ⅲ级及Ⅳ级压疮的治疗效果优于膏状生肌玉红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林凯思;凌秋平;赵飞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高压患儿术后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在监护室的护理,以达到有双的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肺高压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规范化的护理,10例患儿肺动脉压力下降,无并发症发生,病情平稳后转回病房.结论 在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的过程中对患儿进行有效雾化吸入的护理,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保证了伊洛前列素的治疗效果.
作者:皋娴媛;陈文敏;韦杰;王艳红;李建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73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由造口治疗师、手术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进行术前造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造口定位.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造口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术前造口定位能提高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的适应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朱蓓;魏青;王永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头面部肿瘤患者扩大切除术后需植皮,打一包堆,不好固定.传统的方式是用纱布绷带或弹力绷带固定,不是易滑脱,就是太紧,损伤皮肤.患者往往担心睡眠时弄滑脱,不能好好休息.临床发现有多例患者术后因固定包堆不当所致的损伤,如自粘绷带压迫致额部皮肤起水泡剥脱,用头套方法不当致颈部刮伤,不能发声、头部勒痕等,有部分患者诉头部包扎过紧,有压迫感,很不舒服.我科经多20余例实验发现巧用头套,可以很好固定,又能加压包扎,利于植皮存活.
作者:张桂兰;范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行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40例,给予40例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采用ADL量表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62.6±11.8)d,经过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训练前ADL评分与训练后ADL评分[(58.93±13.65)Vs(71.26±11.2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应尽早实施功能训练,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患者家属的负担.
作者:窦丽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预期接受机械通气>48 h者分为综合干预组(A组)和常规气管导管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归因病死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 入组77例,A组45例,B组32例.A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小于B组,A组与B组VAP发生率(33.3%比68.8%)、早发性VAP发生率(6.7%比25.0%)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病死率、归因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VAP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为0.227,95%CI 0.086~0.600,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人VAP发生率.
作者:丁振华;李洁;许德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减少护患纠纷,建立良好和谐的输液治疗环境.方法 深入剖析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结果 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的消极因素、患者的不稳定因素及护理环境因素.结论 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善用沟通技巧、培养优秀的护理操作、做好自身情绪管理和医疗建设等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可为缓解护患纠纷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苇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护理特点.方法 对70例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全部采用自体血回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无菌要求,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查血红蛋白小于100 g/L,为输异体血指征.其中41例因出血多单纯自体血回输血红蛋白太低,采取异体血输入.结果 本组70例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29例单纯自体血回输无发热、寒战等输血反应发生,41例因出血多且单纯自体血回输血红蛋白太低而需输异体血,其中有6例在输异体血的过程中出现发热、寒战等输血反应.结论 双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节约血源,避免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芃;黄兴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21例高龄患者热射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 全面有效的降温,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机体应激状态,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保护及改善重要脏器功能,加强营养支持,加强脏器功能障碍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2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12例痊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结论 及时有效的降温、快速补足液体、纠正缺氧和稳定循环,是抢救热射病患者的关键,正确预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热射病的治愈率.
作者:田伟珍;夏淑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肠内营养自1858年Busch首次报道后,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肠内营养能够维持肠黏膜屏障和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减少细菌的易位,减轻应激反应所导致的全身性损害.肠内营养的置管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鼻肠置管和胃肠造口.我科于2009年引进CORPAK(即静推10 mg胃复安,等待10 min,体外只保留10 cm的操作)留置营养管的方法,在置管过程中能够同时确定营养管是否盘曲,操作者能轻松置管,并且置管后能马上进行X射线定位后立即开始喂养.经多次临床实验证明,此方法安全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床旁操作简便易行,且置管成功率达97%,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任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给予常规术前宣教;观察组由巡回护士在术前一天进行术前访视,包括发放宣传彩页、观看手术宣教短片、现场提问互动等.比较访视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情况和围手术期遵医行为.结果 两组患者在访视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访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围手术期遵医行为较对照组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术前访视能降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改善围手术期遵医行为.
作者:刁晓兰;刘乾惠;袁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胸外科常见的管道,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因病情需要均取30~45°的半坐卧位,现有的病员服上衣除了袖口、前襟有开口之外,没有其它开口.患者留置胸腔引流管后,常因穿脱不便,摆放不适,增加伤口处疼痛;特别是留置双侧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危重患者,活动幅度大,可加重病情.现设计一款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穿的新型病员服,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自2010年12月开始使用以来,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制作方法我院使用的是北京南丁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纯棉布病员服,在病员服的左右腋下两侧5 cm处开口,分成4段,取3个平均点,在双侧腋下前襟和后襟以系带系成(图1).
作者:陆秀娟;沈咏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胸腔镜手术是90年代初胸外科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微创外科技术,以其手术创伤小、应激反应小、胸腔生理破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心肺功能差难以耐受传统开胸术的患者.现代胸腔镜肺叶切除技术日益成熟,但对涉及组织器官重建的复杂手术,如肺叶袖状切除,国内报道较少.2012年7月我院行全胸腔镜下右上肺袖状切除治疗右上肺癌1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胡牡丹;沈惠青;汪和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