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外ICU专科护士发展概况

云琳;李焕;王银燕

关键词:国内外, ICU专科护士, 发展
摘要:重症医学是20世纪中期在欧洲出现,随后在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2009年被卫生部规定为新增一级诊疗科目,收治对象为各种危重症患者.随着重症医学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各个医院相继设置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ICU专科护士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由于ICU工作的复杂性,刚毕业的护士很难胜任该项工作,于是国内各大医疗机构先后开始组织ICU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ICU专科护士的培养已逐渐成为我国护理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在血液透析中低血糖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何种胰岛素治疗方案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糖的风险.方法 选取12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监测透析中血糖情况,分析透析前暂停胰岛素和减半胰岛素后并发低血糖有无差异;同时,对使用动物胰岛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R、门冬胰岛素三组间并发低血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透析前暂停胰岛素者低血糖7/57(12.3%)例,胰岛素剂量减半者36/68(52.9%)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暂停胰岛素组透析过程中血糖波动较大;使用动物胰岛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R、门冬胰岛素并发低血糖分别为:9/12(75.00%)、19/31(61.26%)、8/25(32.00%)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前暂停胰岛素能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但血糖波动明显增高;门冬胰岛素可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且血糖波动较小.

    作者:张艳丽;马静静;张红杰;李亭亭;马惠敏;孟令荣;张云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强脉冲光联合维拉帕米治疗颜面外伤早期瘢痕的护理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联合维拉帕米治疗颜面外伤早期瘢痕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颜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维拉帕米治疗颜面外伤早期瘢痕,并同时进行对应护理.观察强脉冲光联合维拉帕米治疗颜面外伤早期瘢痕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结果 强脉冲光子治疗仪联合维拉帕米治疗组总有效率91.4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FACT评分(159.43±23.44)分,高于治疗前(104.65士21.65)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维拉帕米治疗颜面外伤,早期瘢痕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过程中对症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卓桐;张灵;周继涛;张艳红;王荔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方法 在消化科病区内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全面改善护理服务的环境及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并对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前后,消化科护士的心理状况、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 在消化科病区内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护理人员的负面情绪显著降低,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实施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钱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根管器械取出根管内断针中四手操作护理运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根管器械下采用四手操作的护理方法,在根管内断针取出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根管内断针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显微镜下根管内断针取出术,其中观察组实施四手操作的护理方法,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管内取出断针的操作极其精细,耗时长,采用成熟的四手操作护理方法,可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包年香;于莹;周利文;张志娟;黄丽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鼻空肠三腔喂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经鼻空肠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入院1~3d后在X线引导下置入鼻空肠三腔喂养管至Treitz韧带下15~20 cm处,给予肠内营养(EN)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置管后并发症,预防不良反应.结果 39例均1次插管成功.EN过程中,1例发生腹泻,经降低营养液浓度后症状缓解;7例咽喉部疼痛不适明显,给予西瓜霜含片治疗和雾化吸人后症状缓解;2例腹胀,经鼻饲四麿汤口服液后症状好转;2例鼻孔边缘处皮肤发生压疮,经改变固定方法,局部处理后一周痊愈;1例喂养管脱出25 cm,在X线引导下调整到位;3例发生堵管,其中1例重新置管.EN 1~8周后,39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经鼻空肠三腔喂养管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有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费用降低.

    作者:马传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00例急诊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抢救,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抢救流程进行抢救.对两组病患的抢救成功率及病患的满意度进行总结分析及对比.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病患的满意度都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于急诊危重病患者而言,若对其进行全程护理的抢救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钱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睡眠干预对风湿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睡眠于预对风湿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有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的风湿内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睡眠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睡眠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健康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睡眠干预有利于改善风湿内科患者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田春萍;王建玲;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颅脑外伤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中出现阵发性交感神经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及好转出院39例,死亡7例.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通过药物治疗高热,降低高血压及颅高压的护理,做好基础护理避免各种外界刺激等,及时控制了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表现出的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亚玲;陈现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住院患者应用导管滑脱评估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应用导管滑脱评估表的效果评价.方法 2011年5月开始,对住院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导管滑脱评估,对应危险度的分值,采取针对性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并进行每周评分和督查.结果 住院留置导管的患者280例应用导管滑脱评估表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减少,与2010年同期相比,高危导管拔管减少到2例,住院时间缩短到8.7d,病人满意度提高到1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导管滑脱危险度评估表的临床应用,使我科的导管护理更加规范化,提高了护士对留置导管的危险评估和预测能力,加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大限度地降低了导管脱落的发生率.

    作者:李谆;朱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术前指导

    交流护士:小倪,您好!明天就要做手术,现在我要为你做术前准备,并告诉你手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病人:哦,好的,谢谢你.今天早晨查房时医生已告诉我手术的方法,而且说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所以我很担心手术后的效果.护士:医生和你讲清楚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是对的.这种手术比较复杂,手术时间也较长,开展这种手术的医院也不是很多.但是你放心,我们科开展这种手术已有一段时间,手术做得较多,效果也不错.只是手术的成败与您密切相关.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焦点解决疗法在乳腺癌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疗法在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应用焦点解决疗法进行康复指导.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乳腺癌知识掌握、自我康复知识掌握、自觉遵医行为和临床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乳腺癌知识掌握、自觉遵医行为、临床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焦点解决疗法能够引导患者正向焦点思考,提升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雅清;邓燕萍;吴美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开放式吸痰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早产儿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放式吸痰应用循证护理对早产儿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NICU收治行呼吸机通气的早产儿5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在机械通气期间均进行开放式吸痰.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性吸痰操作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以及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心律变化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5±2.5)d,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4.5±3.8)d,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行开放式吸痰操作的患儿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维持患儿SpO2以及HR的水平,降低患儿呼吸机肺炎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

    作者:张国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索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的体验.方法 通过对8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探索其实习期间的职业暴露体验,为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经验及借鉴.结果 受访护生在实习期间均发生过职业暴露,暴露发生后护生经历了恐惧、担忧、无奈和无助感、后怕,且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结论 学校应重视对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医院应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管理制度,减少职业暴露对护生的危害.

    作者:陈燕;程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巧用1ml注射器

    临床在转运危重患者时,常常会用到氧气袋,而氧气袋导管与一次性鼻导管之间一般采用玻璃接头将其连接.但在临床使用中,玻璃接头存在着安全隐患,它易摔碎且伤及患者和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常为此而烦恼.鉴此,我科2012年以来,采用1 ml一次性注射器代替玻璃接头将其连接,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将1 ml一次性注射器的活塞抽出,去掉针头,剪掉注射器针筒尾端,将注射器空筒连接在一次性鼻导管与氧气袋导管之间即可.

    作者:宋月媛;程东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皮骶骨螺钉固定治疗Tile C1.3型骨盆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治疗Tile 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Tile C1.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采用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部分残留旋转移位者术中斯氏针或外固定架辅助复位,C型臂透视机引导下经皮微创骶1、2椎体植入两枚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治疗Tile C1.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专科护理方法.结果 24例中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7个月,平均27.1个月,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及盆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例出现患肢短缩,短缩小于2 cm;根据Majeed[1]评分标准,术后评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通过透视引导下行Tile C1.3型骨盆骨折微创内固定,可有效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术前做好大重量骨牵引治疗复位骨折的护理,使垂直移位在牵引下得到复位,以及利用其他相应的临床护理,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牛志霞;孟庆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内镜消毒效果及耐用性比较

    目的 比较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对内镜的消毒效果及其耐用性.方法 比较内镜使用3种消毒剂消毒后内镜外表面和内腔的菌落总数;并比较3种消毒剂在小有效浓度内消毒内镜的条数.结果 邻苯二甲醛与碱性戊二醛、万福金安消毒内镜后,内镜外表面与腔内菌落总数均符合标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小有效浓度内邻苯二甲醛能够消毒内镜的条数多于戊二醛和万福金安;平均每天邻苯二甲醛消毒内镜的条数高于戊二醛组和万福金安组.结论 邻苯二甲醛具有与传统消毒剂相当的消毒效果并更具耐用性.

    作者:林江;高姗;徐海莉;李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置管的时机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以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对2012年5~8月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的1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08例置管患者中,用于增强剂团注98次,持续化疗泵注射190次,中心静脉压监测3人次,静脉高营养输注4例.结论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能满足肿瘤患者反复多次团注增强剂、双通道联合化疗、中心静脉压监测、快速输注等需求.在患者治疗初期,应主动评估患者治疗方案,早期为患者留置导管,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吴婉英;杨方英;高利琴;邵秋月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CCU信息系统管理中纳入Do care重症监护的应用探讨

    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在CCU信息管理中创建一种新型、高效、无纸化的护理工作模式.通过计算机与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连接,实现与医生开出的医嘱同步病人,自动采集,设置与修改权限等,实现医护衔接工作高效运转并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病人信息永久存储,便于科研资料查询与管理.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一次性水杯在小儿气雾剂中的巧用

    婴幼儿哮喘是儿科病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医生常选择辅舒酮或爱全乐等药物辅助治疗.但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患儿的不配合往往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本科室利用一次性水杯制成一种既简单美观又容易被患儿接受的简易面罩,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择市售绘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纸杯或者一次性塑料透明水杯一个、剪刀一把.

    作者:焦艳艳;陈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基于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的《成人护理(内科)》课程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引进美国CGFNS国际护士资格认证标准考试,标志着中国护理行业及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已势在必行.《成人护理(内科)》是护理专业课时多、授课时间长、学分高的专业必修课,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为了适应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在制订2013培养方案过程中,运用国际化的护理教育理念,对《成人护理(内科)》教学、实验大纲进行了较大层面的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协同式自主学习和高仿真模拟人的综合实验技能训练,预期使我们培养的护生在外语应用、沟通协作、评判性思维及主动学习等各方面的能力满足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者:朱碧华;孙曙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